发布时间:2013-06-09 13:11 原文链接: SLAS2013分会:从药物筛选到新药研发

  实验室自动化与筛选协会2013亚洲会展于2013年6月6日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盛大开幕,国内外知名药企、生物医学研究专家、学者等应邀参会。当日下午A厅举办“从药物筛选到新药研发”分论坛会议,由罗氏公司首席科学家Joergen Nielsen博士、颜士翔博士、Marcie Glicksman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科学转化促进中心李竹吟博士为大家做精彩报告。

  本分会结合了筛选研发和实验室自动化在新药开发的应用并展示了出色地计划和执行筛选如何能够帮助更快更好地找寻有效的药物候选物并帮助它们成为治疗领域新药。感兴趣参加这个分会议的科学家将包括从事筛选方法开发、高通量筛选、各种治疗领域的生物学研究以及药物化学研究的科研人员。


罗氏公司首席科学家Joergen Nielsen博士

  首先来自罗氏公司首席科学家Joergen Nielsen博士为与会者带来《罗氏公司的药物筛选方法建立及高通量筛选:教训,经验和成功要素》精彩报告。Joergen Nielsen博士获得丹麦技术大学授予的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1989年Joergen Nielsen博士加入罗氏传染病领域开发和运行分析,并于1997年在罗氏公司发起高通量筛选研究,成为核心研发人员共同开发Zeiss和罗氏之间的高通量筛选系统,从而形成目前罗氏公司的全球筛选平台。现如今,Joergen Nielsen博士是所有疾病领域的检测开发配套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Joergen Nielsen博士的演讲报告中指出高通量筛选是一个重要的领先识别工具,罗氏现在的后阶段投资包含很多候选药物都是通过高通量筛选的来的。Joergen Nielsen博士 提出其战略是建立在提供高品质的数据,即使在高复杂性的体外系统,如表型、干细胞基础化实验。分析能力的增强和多方面的方法改进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内部功能的联合开发与外在知识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Joergen Nielsen博士还用大量的案例研究表明并强调这些重要的因素。


罗氏化学生物学和分子设计主管颜士翔博士

  罗氏中国制药研究与早期开发的化学生物学和分子设计主管、副主任颜士翔博士带来《高通量筛选首选命中新方法》演讲报告。颜士翔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学,后在美国纽约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美国诺华公司,参与各种早期发现的分子设计项目涵盖了不同的疾病领域,包括肿瘤学、免疫学和传染病等。颜士翔博士还合作发明六项ZL,发表了30多篇期刊文章,如Nature等。

  标准作业基本阈值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高通量筛选数据分析,颜士翔博士的报告中指出提出了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统计方法,带动内筛选库隐藏的构效关系作为主要命中。应用高通量筛选已经证明,他可以直接识别包含有价值的SAR高质量信息线索的活性支架并加快药物发现的命中领导过程。


LDDN联席主任Marcie Glicksman博士

  《学术科研机构的药物研发平台与模式在哈佛大学的实践应用》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发现实验室(LDDN)联席主任Marcie Glicksman博士带来。 Marcie Glicksman博士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在药物发现领域有超过20年的研究。

  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发现实验室(LDDN)成立于2001年,作为学术合作模式可以应用其药物发现研究特别是在不常见疾病的研究方面,其战略是在行业中的补充研究。LDDN通过利用检测方法开发和高通量筛选建立药物发现途径的项目进展记录,同时进行首选化合物的药物化学和测试候选药物动物疾病模型的方式。Marcie Glicksman博士指出LDDN有一个brain-biased 150000化合物小分子库,并且有四个许可的生物制药项目和多个备选项目。同时,LDDN也有合作公司和制药公司,和涉及基层患者使用细胞含量高成像检测的新举措,可研究独特的学术方面的药物发现和药物发现资源。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科学转化促进中心李竹吟博士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科学转化促进中心生物部课题组组长李竹吟博士为大家带来《催化创新以加速基础医学和临床疗法之间的转化》精彩演说。李竹吟博士是建立学术与政府机构转化科学合作的主要研究者,负责指导生物学家开发检测、对罕见和被忽视疾病进行筛选,找出关键的生物途径或治疗药物手段。同时,李竹吟博士还利用她的专业知识,在科学转化促进中心(NCATS)整合高内筛。

  李竹吟博士在演说中提到,新成立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科学转化促进中心的使命是促进创新方法和技术,通过大量人类疾病研究将提高开发、测试和实施诊断技术。在分析开发和筛选方面创新起着关键作用。李竹吟博士的此次演讲突出靶点验证、化合物筛选、农业研究、毒性调查,强调成功的生物测定发展。

相关文章

理化所发展出中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筛选新策略

中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能够通过频率转换产生中红外可调谐激光,在环保、医疗等方面应用广泛。目前,主要的商用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有硫镓银、硒镓银和磷锗锌等,但存在激光损伤阈值较低的缺陷,难以满足更丰富的实际需......

药物研发论坛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论坛举办

11月19日,以“药海共潮创新共舞”为主题的药物研发论坛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论坛举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出席并致辞。龚维幂在致辞中说,医药健康产业是北京市创新发展的双发动......

历经多次蜕变,创新药将开启新一轮波澜壮阔的长期向上行情

创新药行业,似乎一直与资本市场所追崇的价值投资理念相违背。创新药的研发周期十分漫长。从实验室发现新的分子或化合物开始,经过动物实验了解其安全性以及毒性反应,了解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作用部位,和作用效......

芝加哥大学化学家突破愿望清单之首,为药物研发铺平道路

芝加哥大学的化学家们近日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两项研究,揭示了用氮原子取代分子中的碳原子的新方法,这一突破被誉为多年来药物研发领域的"愿望清单之首"。这一创新可能会为药物......

艾美疫苗回购计划提升市场信心,推动行业复苏

近日,艾美疫苗发布公告,公司正处在行业周期向上拐点和基本面持续向好的阶段。在这个关键时刻,公司决定进行股票回购,以提升市场信心,促进二级市场流动性,并有助于投资者信心的恢复。自新冠疫情以来,中国疫苗行......

AI工具“阿尔法折叠”能否引领药物新发现

2020年,谷歌下属“深度思维”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AI)工具“阿尔法折叠”横空出世,向世人展示了其高精度预测蛋白质三维(3D)结构的超强能力。此后,又有多款预测蛋白质结构的AI工具面世,鉴于大多数药......

大连化物所等发展出基于机器学习的苦味肽筛选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技术研究平台研究员靳艳团队与大连工业大学、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苦味肽筛选新方法。科研人员利用该方法在超高温处理(UltraHi......

小核酸药发展迅速,核酸合成仪选对了么?

自1978年以来,小核酸药物的发展经历了探索期、震荡发展期和当前的快速发展期。起初,小核酸药物的研发主要针对艾滋病毒、巨细胞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发病机制明确的病毒感染。随着市场需求和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晶泰科技高难度GPCR创新抗体药物研发项目顺利开发

2023年8月3日,晶泰科技与季康生物就创新GPCR靶点的抗体药物委托研发项目里程碑进展达成一致:在晶泰科技AI赋能抗体发现平台XupremeHit®和季康生物针对GPCR靶点独特的know-how转......

收缩创新药物工艺研发投资药石科技终止12亿元对外投资计划

8月2日,药石科技发布公告称,综合公司的发展规划、资金状况等因素,经审慎分析并与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生命健康办”)协商一致,公司决定终止此前与生命健康办签署的《投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