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27 14:02 原文链接: 阿胶之争背后有多少科学问题

  科普之家

  无论中药西药,在我们身体细胞吸收过程里,都是遵循“化学反应”规律发生的,而不是按照古人“阴阳五行、配伍归经”的观念进行的,从这方面讲,中医药不应排斥现代化学的介入。


  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因为学识经历的不同,许多人对同一个事物会有着不同的认识,然而这是否会改变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呢?

  大年初五(2月20日),卫生计生委12320卫生公益热线官微针对国人热捧的“补品”阿胶指出:阿胶并不值得买,营养价值还不如鸡蛋,因为它只是“水煮驴皮”,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其中缺少人体必需的色氨酸。这条微博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多数网友表示再也不买阿胶了。

  该不该用化学阐释中药存争议

  不过跟其他许多类似话题一样,因为涉及中医药,网友们、各方的观点也各不一致。比如中国中医药报发表一家之言称,“用化学成分阐述中药的功效,是典型的偷换概念”。该文章认为中医的药效理论不同于西医的药理研究,二者分属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理解中医药“远不止化学成分层面”,不过该文章也承认,中药经典理论还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探索。

  但有些问题仍值得推敲:比如涉及中医是否应该讨论“化学成分”?这里说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周围也包括中药、包括人体的成分组成。化学云云,不过是以化学手段去分析。比如化学发现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等,跟组成无机物的元素并无二致,这一发现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说起来,这个发现也跟我国科学家有关,因为其标志之一,是在六十年前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它同样具有生物活性。

  正如阿胶来自驴皮,中医药一向以取自天然、“食药同源”标榜,然而现代化学揭示了食物和药物“化学成分”的秘密,比如让食物提鲜的味精(谷氨酸钠),在许多饭店里,它的名字改名叫鸡精。比如我们人人爱吃的红烧肉、烧烤之所以味道诱人,在于糖类和蛋白质之间发生的美拉德反应,这类反应同样存在中餐烹调、中药炮制过程中。

  尽管我们对“化学反应”这个词可能心怀畏惧,然而我们身体能够消化、吸收食物和药物,甚至生命过程本身,全靠各类化学反应。因为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在分子层次上的变化,这种手段被命名为“化学”。

  现代化学对生物、生命过程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分子层级。而弄清楚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过程,弄清楚正常生理过程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让现代医学得以开发出来许多针对性极强的新药物,攻克了过去的许多顽疾,让原本毫无希望的病人得以重享生命的乐趣。

  用科学弄清中医药“黑匣子”原理

  那么,中医药就应该一直是“黑匣子”,拒绝现代化学介入吗?其实也不是。化学这个学科的前身,在西方称为炼金术,在中国称为炼丹术。中国传统医学家、道士等在炼丹制药过程中,认识了很多种物质的化学特性,比如东晋葛洪曾经发现有些化学反应是可逆的(如水银和硫磺化合成为丹砂,丹砂加热又会分解出水银和硫磺)。

  进一步说,中国传统医学家们当然也想弄清楚人体结构、药物成分、药物机理,只是由于时代的局限,特别是缺乏实证逻辑、实验科学,古代中医跟西方传统医学一样,无法弄清楚很多问题,也存在许多错误,但他们从未停止探索。我们今天继承传统文化,不应该只背古代医书,把“经典”看作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更应该实现古人的“初心”,完成他们最初的目的——治病救人。

  有专家说,用西医的方式去理解中医,中医则永远“说不清、道不明”。其实不是亦步亦趋地要照抄西医,而是要学习同行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从根本上弄清楚中医药的“黑匣子”的原理。毕竟,无论中药西药,在我们身体细胞吸收过程里,都是遵循“化学反应”规律发生的,而不是按照古人“阴阳五行、配伍归经”的观念进行的。同一个世界,同一套规律,决定了必然殊途同归。

  屠呦呦受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用现代医学方法合成植物中原本不存在的青蒿素,为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地位争得了发言权。中国传统医学研究人员,有没有勇气向屠呦呦、向西医同行学习,扬弃错误,披沙拣金,打破中医药的“黑匣子”,把中国传统医学家们的探索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呢?这正是我们应该期待的。

相关文章

讲好中医药故事,助力文化输出

4月20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的介绍《“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及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魏春宇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年来不断加大工作......

张伯礼院士:促进中医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方案》是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意见的重要具体举措,针对性强,力度大,进一步加......

吴志生/张贵民团队:中药绿色制造的数字化人工智能方案

研究背景质量可控性为硬核的中药制造数字化是中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也是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及产业技术问题。中药制造质量可控性面临诸多堵点卡点,其中有3个突出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中药制造整体......

基于生物传感器的五味子甲素治疗少弱精子症新发现

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志生研究员、王琦院士、郑燕飞副研究员团队,在《药学学报》英文刊(ActaPharmaceuticaSinicaB)发表了一篇中医药名医名方关键质量属性智慧辨识策略研究性论文:基于SCF......

重磅利好!8大工程、26个建设项目,中医药发展规划来了

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统筹部署了包括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880.shtm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3〕3号各省、......

中国中医药总诊疗人次达12亿人次

近日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近年来,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多举措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有效方药筛选、临床疗效评价等领域的科研攻关,为中医药的临床发挥提供了科技支撑。中医药科技创......

“走出去”的甘肃中医药已建立16家海外岐黄中医中心等

记者从甘肃省卫生健康委获悉,2013年以来,甘肃依托我省中医药资源优势,目前已在12个国家建立了16家海外岐黄中医中心、中医学院,诊疗患者8万余人次,义诊10万余人次。2013年以来,甘肃实施“以文带......

年度优秀中医药临床案例征集遴选活动结果公布

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部署,推动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医药卫生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中国科协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建设“中国中医药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面......

2022年度优秀中医药临床案例入选结果公布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部署,推动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医药卫生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中国科协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建设“中国中医药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面向全国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