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27 00:00 原文链接: 辽宁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研究团队

辽宁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研究团队

  辽宁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研究团队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实验室目前有教授1人,高级实验师1人,实验师1人,助理实验师1人。在读博硕25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87人。是一支融合了化学物质组学、系统生物学、网络生物药理学、微流控细胞生物芯片技术等多学科人才的研究队伍。主要依托于辽宁中医药大学质量分析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辽宁省组分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现代中药研究工程实验室及国内首家与安捷伦科技合作的现代中医药“多组学”研究合作实验室。实验室在孟宪生教授的带领下,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中药现代化发展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多技术融合,致力于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和现代创新中药研究开发。

  团队成员长期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工作,近5年针对肝脏恶性肿瘤、胃痛系列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热点、难点问题,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与创新药物研发,在研究中首次提出了中医证是体内部分变化的内源性物质组理论,及从整体到组分再到整体的创新中药研究思路。同时,建立了基于复杂体系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基于药效的中药组分筛选、配伍关系研究,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药药理作用网络构建研究,基于微流控人体仿生芯片中药组分配伍与新药体外高通量筛选研究4大科学体系,在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方法、药理药效、作用机制研究中,创新性地提出“局部清晰,系统整合”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组效对应,多组多效”中药复方药理药效综合评价体系,“谱效相关,见谱见效”复杂体系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及“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药物作用机制等研究方案,为中药复方研究中关键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探索性方法,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研究成果。本团队与包括美罗药业、大连市中药厂以及多家科研院所有科研合作项目。其中,自2009年以来,团队与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的合作,历时6年,将上述研究方案与企业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开展气滞胃痛颗粒中药大品种的现代研究,提升了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了产品质量,促进了该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开发区双D港生命一路77号,116600

  电话:+86(411)8589 0185

  传真: +86(411)8589 0185

  Email: mxsvvv@126.com



位置:

相关文章

诺奖获得者团队PNAS文章被撤回还有多篇被质疑

α-和β-神经素是广泛选择性剪接的突触前细胞粘附分子,被认为组织突触组装。然而,最近的数据显示,在体内海马中,一种神经素亚型Nrxn2的缺失,令人惊讶地增加了兴奋性突触的数量,并增强了它们的突触前释放......

年度盘点:2023年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初现曙光

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痴呆,起病隐匿,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以智能障碍为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全球AD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回望2023年,AD......

2024年颜宁团队首项研究成果

电压门控钠通道(Nav)在响应膜电位变化时发生构象变化,这种机制被称为机电耦合。2024年2月21日,清华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颜宁团队在PNAS在线发表题为“Dissectionofthestruct......

Cell:大规模研究揭示与青光眼有关的基因变异

青光眼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原因,影响了约4400万人。虽然有非洲血统的人最容易也最严重地受到这种遗传性疾病的影响,但对这一人群的遗传基础很少有人进行过研究。2024年1月18日,宾夕法尼亚......

双非高校博士首发顶刊PNAS:蚕宝宝如何助力新突破?

除了家人外,陈凯最牵挂的就是他的重要小伙伴——蚕。近日,这个最好的“搭档”为他带来了学术生涯中第一篇PNAS文章。陈凯所在的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谭安江教授团队,首......

薯条还能吃吗?你常吃的高油炸食物竟使焦虑和抑郁危险飙升

抑郁症(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思维迟缓、饮食和睡眠差等症状,MDD患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的增加有关,死亡率也较高。迄今,并不清楚抑郁症的病......

多变异多基因协同贡献AD遗传易感风险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遗传因素的影响。目前,基于大规模病人-对照人群的遗传学研究,特别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已鉴定到近百个可靠的AD遗传风险相......

PNAS|钱真的能换来幸福吗?收入变化对中年男性……

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收入是否以及多少收入真的能带来幸福。2023年6月12日,浙江大学张俊森及斯坦福大学李宏彬共同通讯(南方科技大学叶茂亮为第一作者)在PNAS在线发表题为“Twi......

PNAS:逆转神经信号!解密经颅磁刺激治疗重度抑郁的机制

重度抑郁症是如何发生的?人类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重度抑郁症的神经机制不局限于单一的脑区,而可能是全脑神经网络的异常[1]。一些研究发现,前扣带皮层(ACC)和其他参与情绪处理的脑区之间的信号紊乱可能是......

PNAS:新研究揭示网格蛋白在免疫突触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英国牛津大学肯尼迪风湿病研究所的MikeDustin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解释了信息如何在免疫突触中传递。这项研究可能对未来的疫苗开发和免疫疗法开发产生影响。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