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5-31 00:00 原文链接: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建国初期,随着园艺、果树、畜牧、农业微生物、农业机械化等专业的招生,相应的教学实验室也相继建立。1985年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在上述专业基础上分别组建食品科学系和食品工程系,进一步加快了各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步伐。1995年两校合并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002年7月实现实质性融合,学院全部迁往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并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经过20余年的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实验教学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教学经验。

自2006年10月起中国农业大学决定依托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正式成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简称中心)。逐步对实验教学实验室进行集中管理、资源共享。从此,中心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伴随着食品科学各个专业的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实践教学为适应本科教学改革的需要,经过不断改革,目前已建成了设备先进、布局合理,集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于一身的食品科学类实验教学中心,是中国农业大学实验教学的核心专业之一。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已拥有完整的食品学科教学与研究体系。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成就斐然,现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心5个。1996年农产品加工学科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点,2004年被列入“985工程”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平台建设的核心学科。食品科学和工程在“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排名第一,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农业部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学院现有食品生物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营养与食品安全和食品信息6个学科平台。现在设有6 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 7个硕士点。学院师资力量雄厚,110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30人,副教授4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8人。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新世纪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等杰出代表8人。

学院教师目前共主持或参加的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课题百余项。近5年来国家纵向科研经费总量达1.17亿元。学院教师发表SCI、EI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近三年年均130篇左右,授权专利年均20项。近五年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19项,如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教育部科技二等奖7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越的科研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气氛为实验教学中心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目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承担着全院4个本科生专业的46门实验课,每年选修人数达2500余人次以上,年均实验教学工作量达5万人学时。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依托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条件进行建设,中心直属学校,依托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管理,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人财物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统筹调配”的管理模式,实行聘任制;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了专职教学团队,包括:14名教授,26名副教授,6名高级实验师,2名讲师,3名实验师。中心优化教师队伍,形成了一支稳定、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设立了以教授为主组成的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对重大事项进行研讨与决策;中心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的办学特色,不断改进实验室的硬件建设,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为实验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心对原有分散在各系的实验室进行调整,整合为13个功能实验室,建立、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中心明确了以“掌握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创新意识”为目标,注重基础训练与综合培养相结合,实验室开放与自主性设计相结合,创新项目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对实验课程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化改革,对所有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删减重复和陈旧的实验,依托6个学科平台,不断将取得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本科生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内容不断创新和完善。增加了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实验,使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设计性)实验的课时比例达到2:3:1,同时注重科研实验向教学实验的转化,体现教学实验前沿性。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经过几年大规模的建设,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主要表现在:

  (1)实验教学体系科学、定位明确;

  (2)全方位实行目标管理,措施有力;

  (3)实验中心与研究室有机结合,学生科研训练成绩显著。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邮箱:zyzowen@126.com

网址: http://spxy.cau.edu.cn/bksyzx/



位置:

查看大图

相关文章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博士研究生江海波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展示了一款特殊的包包。它的外形和一般的手提包无异,但手机一放进去就开始充电,半小时后,手机电量就已经增加了20%。这款特殊的“可充电包”由一种特......

徐扬生散文集《黄昏的神仙湖》新书首发

4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散文集《黄昏的神仙湖》新书首发暨分享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举行。这是继前作《摆渡人》出版6年之后徐扬生的又一全新作品集。记者获悉,《黄......

“首都院士专家讲堂”开讲,首讲关注医学

4月19日,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三局联合举办的“首都院士专家讲堂”在首都医科大学正式开讲。“首都院士专家讲堂”开讲仪式。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供图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神经系统疾......

这位新晋院士受聘兰州大学

4月16日下午,兰州大学在城关校区举行方小敏院士聘任仪式。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严纯华,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国生出席仪式。马小洁对方小敏的加入表示欢迎与感......

一位建筑学院士的“隐藏身份”

马国馨篆刻图章。82岁的马国馨在展板前摆出40岁在丹下事务所研修时的同一拍照姿势。马国馨部分著作封面。1977年,马国馨在毛主席纪念堂前。马国馨的毛主席纪念堂试做方案图。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

潘垣:“90后”院士矢志造“太阳”

如果要问,世界上最难的科学研究是什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潘垣眼中,毫无疑问是磁约束核聚变,也就是“人造太阳”。如何将这一“科幻”照进现实?他探索了很多年。潘恒院士。湖北省科技厅供图追逐......

四大院士坐镇!二十五届全国光谱仪器会议终版日程抢先看

为了共同探讨光谱仪器的新技术、新发展和新应用,加强学术交流和产业合作,推动我国光谱仪器事业的持续发展,第二十五届全国光谱仪器学术研讨会将于2024年4月11日-14日在福建厦门召开,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

无机化学家计亮年院士逝世,享年90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计亮年,因病于2024年4月2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0岁。......

生物物理所揭示抗病毒记忆B细胞的表观遗传记忆

记忆B细胞(MemB)是除长寿浆细胞外的体液免疫记忆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机体形成长期免疫保护的细胞基础。免疫记忆是适应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抗原受体经过体细胞V(D)J基因重排,对抗......

王大中:做科研,是一种爱国方式

2022年8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发布公告,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9235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大中星”,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被授予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后,获得的又一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