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地下实验室里“粒子和天体物理氙探测器”探测暗物质

在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地下2500米处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一只“熊猫”正茁壮成长。它不会耍宝卖萌,却在窥视宇宙“幽灵”——暗物质。 这只“熊猫”名为PandaX是“粒子和天体物理氙探测器”的英文简写,该实验利用在空气中提纯的惰性元素氙作为探测媒介来寻找暗物质,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组织。 记者近日从该实验组了解到,目前探测器核心区液氙的规模正从一期120公斤级升级至二期500公斤级,2015年升级完成后将有望成为世界上最灵敏的暗物质探测器。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季向东将暗物质比喻成宇宙中的“幽灵”。他说,迄今的研究和分析表明,暗物质在宇宙中所占的份额远远超过目前人类可以看到的物质,我们通常所观测到的普通物质只占宇宙质量的5%。而暗物质跟普通物质几乎不相互作用,所以探测困难。暗物质和暗能量被称为21世纪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晴朗天空中的“两朵乌云”。 据了解,PandaX采用液氙技术,即将氙气制冷至零下10......阅读全文

研究提出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中的新周日调制效应

  现代天文学观测表明,宇宙由5%的普通物质、25%的暗物质和70%的暗能量构成。暗物质的本质是当前物理学的重要问题,相关研究可望带来物理学新的革命。暗物质或是一种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粒子,实验上通常有三种办法来探测暗物质粒子:通过地下实验直接探测暗物质和普通物质的微弱碰撞、通过空间高能粒子和光子探

美国暗物质研究专家:中国走上寻找暗物质的最前沿

“熊猫计划”的暗物质探测器  由清华大学主导的中国暗物质实验合作组近日在美国《物理评论D》上发表最新实验结果称,获得了点电极高纯锗探测器在10吉电子伏特以下能区里最灵敏的暗物质实验结果,并利用这一技术确定性地排除了美国CoGeNT实验组几年前给出的暗物质存在区域。  无独有偶,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

我国学者在暗物质基本性质研究中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090061、12222505)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刘江来和周宁教授团队利用PandaX-4T液氙探测器的实验数据,在暗物质基本性质研究中取得进展,对暗物质可能具有的电磁性质给出了国际最好的探测结果。研究成果以“从氙反冲数据得出的暗物质的亮度极限(Limits

安徽率先在全国开展省重点实验室重组试点工作

  12月7日,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具备实验条件,标志着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  该项目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华北院)主体设计。这也是中国能建华北院继

我国科学家在暗物质直接探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475092、11475099、11675088、11725522)等资助下,清华大学牵头的中国暗物质实验(China Darkmatter Experiment,CDEX)合作组在暗物质直接探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4-5 GeV能量范围内自旋无关

“天河二号”模拟出宇宙暗物质和中微子演化进程

  由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后于浩然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张同杰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利用我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完成了3万亿粒子数的N体数值模拟,揭示了宇宙大爆炸1600万年之后至今约137亿年的暗物质和中微子的演化进程。该模拟首次发现了中微子在宇宙结构中的凝聚效应,开辟了一条独立

《科学》:恒星诞生提出新理论-热暗物质弦点亮早期宇宙

科学家最近提出了一个新的宇宙模型和恒星诞生理论,即宇宙早期的恒星是沿着分布广阔的热暗物质丝(弦)形成的。该理论挑战了宇宙学家目前较为流行的认识,有望揭开早期宇宙的一个最大谜团。相关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9月14日的《科学》杂志上。 在大爆炸之后的数百万年里,宇宙是一片黑暗,存在的只有极热但极为分

世界最深、最大极深地下实验室投入科学运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3935.shtm12月7日,“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以下简称“锦屏大设施”)实验项目组正式入驻仪式在四川锦屏举行。清华大学CDEX、上海交通大学Pan

什么是暗物质:“隐形”的大多数

星系及其暗物质分布示意图。  中国科学院不久前表示,今年年底将发射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这颗卫星的一个使命是寻找暗物质存在的证据。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科学界从未停止对暗物质的探索。那么,什么是暗物质?找到它难在哪里?探索它又有何意义?  暗物质不发光,不发出电磁波,从来没有被直接“看”到过  

物理学家张杰谈宇宙起源:人类的观察极限已达毫秒级

两千五百年前,屈原一篇《天问》发出了中国人追寻宇宙奥妙的千年之叹:“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2022年7月,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公布第一批宇宙照片,人类的目光到达了距离地球46亿光年的遥远距离……然而宇宙对人类来说仍然充满了无数谜团,其中排在最前列的肯定是宇宙的起源。138亿年前

暗物质粒子何时现身-阿尔法磁谱仪出结果

  近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山东大学演讲时,再次为暗物质线索的发现给出了一个时间节点——2024年。他认为,届时关于暗物质的来源,“应该能有个决定性的结果出来”。  2024年也是国际空间站可能的退役时间。正在国际空间站上寻找暗物质和反物质的,是阿尔法磁谱仪。它也是首个安

锦屏藤的介绍

  锦屏藤(拉丁学名:Cissus sicyoides L.),葡萄科白粉藤属多年生常绿草质藤蔓植物。  锦屏藤枝条纤细,具卷须;花淡绿白色,夏秋季开花;特色是成株能自茎节生长红褐色细长气根。原产于热带美洲。喜全光照,耐热性好,不耐寒,喜湿润,不耐旱;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1]  锦屏藤的气

“悟空”号探测卫星:观察宇宙暗物质粒子的“火眼金睛”

  距离地面500公里左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来自中国的“悟空”正在遨游。  每天,这颗1米见方的小小卫星绕地飞行大约15圈,用“火眼金睛”努力探测着宇宙高能粒子的踪迹。  这只“孙猴子”到底在找什么?  其实,浩瀚的银河系中,除了恒星、行星等这些我们肉眼可见的天体,还可能存在许多看不见的暗物质。科学

锦屏藤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质藤蔓植物,具卷须,[2]与叶对生;攀援茎,茎蔓草质柔韧,呈扁形或圆柱形,老茎蔓呈灰白色,表皮粗糙,嫩茎青绿色,表皮光滑油亮,主蔓粗度达2~3厘米,蔓长10~15米;气生根线形,着生于茎节处,每节可长出5~7条气生根,短截的气生根可分生多条侧根,下垂生长。初生气根紫红色,质地光滑脆嫩

锦屏藤的分布范围

  原产于热带美洲,中国的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有零星分布。

锦屏藤的繁殖方法

  锦屏藤可以用扦插枝条或高压法繁殖,春夏秋三季均可育苗,气根是用来繁殖生命的,栽培以保水力强的壤土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蔓延力极强,设立棚架需宽大,随时牵引枝条生长方向,使枝蔓均匀扩展棚面,只要把锦屏藤种在土里,上方安设棚架或网架,让藤蔓攀附就会自然生长,不必施肥,栽植一段时间后就不必再浇水,会

锦屏藤的生长习性

  锦屏藤属于喜阳植物,耐旱,耐高温,也稍耐阴,排水、日照须良好,蔓延力极强,设立棚架须广大,随时牵引枝条生长方向。日照约80~100%(全日照),生育适温约为22~30℃。冬季会落叶,生长迟缓,不长气根,温度低于10℃以下,要实施防寒。夏季生长快速,要适时修剪,以利通风。夏季每1~2天、冬季每2~

天文学家研究认为:宇宙中的紫外线或与暗物质有关

  宇宙中存在大量来历不明的紫外线,让宇宙在这个波段上异常明亮。天文学家说,这可能与暗物质衰变有关。  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最新观测发现,星系之间的空间有大量的氢被电离。但模拟估算显示,在地球附近的空间区域里,能发出紫外线的天体远不足以产生如此强大的电离效果,该区域电离氢的实际数量约是理论推算数量的

真假“熊猫血”

“熊猫血”这个词大家都听说过,在之前的介绍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它是指人体一种血型——Rh阴性血,这种血型的人群在我国比例很小,因为它的这种稀有性故被称为“熊猫血”。但是在工作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更为特殊的患者,他们的血型处于界定“熊猫血”的边缘,血型鉴定更为特殊,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Rh血型系统D

以科学的名义牺牲考古学宝藏铅,这种做法是否值得?

  2017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物理学家查穆考·格哈(Chamkaur Ghag)收到了一名西班牙同行发来的电邮,其中有一个诱人的提议。  此前一年,普林斯顿大学的荣休教授弗兰克·卡拉普莱斯(Frank Calaprice)得知,新泽西外海有几艘400~500年前的西班牙沉船,船上装载的是一批铅块

走进世界最深实验室,寻找宇宙最神秘的信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562.shtm 作为科学前沿热点,暗物质吸引着世界上一批顶尖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探索。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雅砻江畔的大山中,有一个世界上埋深最大的实验室,科研人员在2400米的岩石之下,日夜不停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渌:基础交叉前沿科学发展趋势

  探明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和认知机理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这些基础科学领域的突破往往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催生变革性技术,开创物质文明的新时代。20世纪创建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的时空观和粒子运动必须有轨迹的观念,揭示了时空性质与物质、运动的联系,

锦屏藤的主要价值介绍

  主要应用于篱垣、棚架、绿廊等方式的垂直绿化或盘栽。  ⑴篱垣式:绿化地段主要是阳台隔帘、隔墙、篱架、护栏、铁丝网等, 具有屏障、隔离及装饰的功能,绿化效果侧重于由浓密叶片构成的绿墙及垂挂而下易拨动梳剪的气根。  ⑵棚架式:绿化地段主要是室内至室外的连接棚架和一些花格、花架、绿亭及拱门等,具有遮阴

走进世界最深地下实验室

  2400米埋深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锦屏山内部,33万立方米的实验空间正在显露它的雏形。  沿着隧道向山体内行驶十多分钟,就能到达正在施工中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春节前夕,这里粗糙的岩壁已经变了样——呈米黄色,仿佛覆上了一层光滑的乳胶,但仍保留着原始凹凸不平的质感。  “现在整个效果出来了

走进世界最深地下实验室——锦屏实验室

2400米埋深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锦屏山内部,33万立方米的实验空间正在显露它的雏形。 沿着隧道向山体内行驶十多分钟,就能到达正在施工中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春节前夕,这里粗糙的岩壁已经变了样——呈米黄色,仿佛覆上了一层光滑的乳胶,但仍保留着原始凹凸不平的质感。 “现在整个效果出来了

丁肇中团队公布阿尔法磁谱仪研究成果

  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4月3日公布了其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的首批研究成果,实验观察到宇宙射线流中正电子存在的比率符合关于暗物质存在的理论预测,但目前尚没有充分证据排除其他可能性。   据介绍,用于探测宇宙射线中的粒子的“阿尔法磁谱仪2”在从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的运转

“悟空”获最精确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

  暗物质探测又有了新的进展。伦敦时间11月29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利用“悟空”卫星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这将对判定能量低于1TeV(1TeV=1万亿电子伏特)的电子宇宙射线是否来自于暗物质起到关键作用,并有可能为暗物质的存在提供新证据。  暗物质

厉害了,中国科技:“悟空”还能带来多少惊奇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DAMPE)团队日前在北京发布首批科学成果。首席科学家常进宣布,“悟空”卫星在轨运行的前530天共采集了约28亿颗高能宇宙射线,其中包含约150万颗25GeV以上的电子宇宙射线。基于这些数据,科研人员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该能谱将有助于发现暗

丁肇中团队公布阿尔法磁谱仪首批研究成果

  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3日公布了其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的首批研究成果,实验观察到宇宙射线流中正电子存在的比率符合关于暗物质存在的理论预测,但目前尚没有充分证据排除其他可能性。   据介绍,用于探测宇宙射线中的粒子的“阿尔法磁谱仪2”在从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的运转期间

德国科学家称首次探测到暗物质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7月4日报道,在宇宙中支撑宇宙网的基本架构暗物质首次被清楚地探测到。   众所周知,宇宙中的物质组成了一张网,宇宙网的丝状物将众多星系和星云串联起来在空旷的宇宙中扩展。这种丝状物由正常物质和暗物质构成。暗物质是人的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约占宇宙质量的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