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研人员首赴南大洋查“铁”

“给我半罐铁,我将给地球带来下一个冰河期。”美国化学家约翰·马丁20年前的这一大胆预言,引发了广泛的科学争论。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中,中美科研人员首次在南大洋系统开展铁的空间分布及输入通量调查,以研究南大洋的碳循环,探讨“铁假说”的科学基础。 据这一国际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陈立奇研究员介绍,自2007年以来,中美科研人员围绕南大洋和北冰洋开展了一系列海洋碳循环研究。在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随队科研人员通过安装在“雪龙”号上的一系列先进采样设备和分析仪器,现场采样、现场分析,系统调查南大洋铁的空间分布,并选择一些关键营养元素,定量评估它们在南大洋的输入通量。 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已被公认是造成全球变暖的“元凶”。海洋作为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重要储存库,其储存二氧化碳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通过海洋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海洋浮游植物死后,形成......阅读全文

全球浮游植物水华20年间加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076.shtm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冯炼和合作者研究发现,近海浮游植物水华的规模和频率在2003~2020年间均有所增加。这一全球尺度的水华模式地图提供了评估此类事件的宝贵资源,可为制

合理围封促进干旱草原碳循环并增加碳固存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地土壤健康培育与功能提升团队揭示,合理围封恢复促进了半干旱草原碳循环,并增加了碳固存。该研究为围封恢复在促进草地恢复和固碳减排关键调控机理方面提供理论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总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中外科学家揭示水泥是被长期忽视的大型碳汇

  日前,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研究员郗凤明率领的研究团队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国内外16家研究机构合作,阐明和量化了水泥材料全生命周期的碳吸收,发现水泥材料是重要的碳汇,对全球碳循环有重要影响,对全球碳失汇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独特的视角。相关成果发布于《自然-地理科学》。  据介绍,产业

深海冷泉甲烷碳循环研究获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478.shtm

碳循环模拟和数据同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模型数据融合方法和多模型集成分析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时空变化的有效手段。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何洪林研究小组应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CERN)长期动态监测数据,结合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和模型数据融合方法,取得一

气候事件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在浮游植物群落对气候事件对响应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Water Research。  气候事件强扰动对亚热带河口小型浮游植物以及浮游植物群落小型化影响的示意图。黑色圆圈中的绿点表示浮游植物种类。实线圆圈和虚线圆圈分别代表稳定和不稳定

干涸河床碳排放超预期

  近日,《自然—地球科学》期刊发表题为《全球非常年水道中陆生植物凋落物的动力学分析》的文章指出,干涸的河床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之前认为的要大,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不应被忽视。  常年性河流和溪流对全球碳循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间歇性河流和溪流(即有时会停止流动并可能完全干涸)对碳循环的贡献基本上

南海海洋所在气候事件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在浮游植物群落对气候事件对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Miniaturization Driven by Extreme Weather in Subtropical

低速大容量离心机对浮游植物的分离

DD-6000立式低速大容量离心机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样品的分离中,今天为大家介绍下DD-6000立式低速大容量离心机对浮游植物的离心程序。⑴加样:将500ml棕色瓶中的水样移入500ml的离心管中  ⑵开启离心:接通电源,按下Power键。按机盖开关Door,推开离心仓仓门盖。按照离心管大小,安装合

查干湖浮游植物竞争机制研究获进展

  浮游植物是表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其过度增殖导致的水华现象成为全球水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量化营养物质和光照等多环境因子协同作用对浮游植物生长竞争的影响是浮游植物竞争机制研究的关键问题。查干湖是吉林省最大的天然湖泊和重要的渔业基地,新建盐碱地灌区退水大量排入查干湖,导致湖泊水质恶化

水里浮游植物监测智能型叶绿素传感器

智能型叶绿素传感器一、产品介绍智能型叶绿素传感器是一款采用RS485通讯接口和标准 Modbus协议。基于相干荧光检测技术,具有选择性好、抗干扰强、灵敏度高、无需预处理、测量快速等优点。可测量叶绿素、 若丹明等。该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河流断面、湖泊水库、近海岸 等水体环境监测,是监测浮游植物、藻类生长、

研究发现火山灰能刺激海洋微生物生长

   在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的支持下,“海洋储碳机制及区域碳氮硫循环耦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项目谢树成教授团队在火山灰对海洋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西太平洋寡营养海域通过两个船载现场火山灰添加实验,发现火山灰首先会刺激海洋异养细菌的大量生长,然后引发浮游植物的爆发,并影响表层海水中异

探究规模化海水养殖对海湾尺度碳循环的影响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海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创新团队在规模化海水养殖对海湾尺度碳循环的影响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mpacts of large-scale aquaculture activities on the seawater carbonate sys

地球碳循环深及下地幔有了直接证据

  科学家曾推测,碳循环可能深入到地球的内部,但一直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观点。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15日报道,最近,美国卡内基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对来自地表以下700公里深处地幔层的钻石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包含的杂质成分与海洋底壳一致,为碳循环深及地表以下数百公里提供了第一个直接证据。论文发表在9月15日

“海洋兰炭”:把海洋碳循环机制弄清楚

  “没有大数据基础和科学指标,就无法进行‘碳交易’,生态补偿机制也就不能科学有效运行。”中科院院士、焦念志代表在回答科技日报提问时说,他正在参与组织的海洋兰炭计划“就是要把海洋碳循环的过程机制探讨清楚”。   3月5日上午,总理工作报告结束后,焦念志在人民大会堂一楼被记者团团围住,直到成为最后一个

《科学》:基于测量数据的地球碳循环轨迹初步摸清

  人类对气候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清楚地球的碳循环轨迹。以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克里斯蒂安·比尔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发表了两份研究报告,首次根据测量数据估算出地球上二氧化碳的自然释放和吸收量,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依据,这两份报告已刊登在新出版的

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从人类认识到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使全球气温变暖,从而带来一系列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时,就展开了对碳素循环的研究。而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一个大碳汇,在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森林面积为41.61亿公顷,其中热带、温带、寒带分别占

全球浮游植物色素浓度反演研究获新进展

记者5月29日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李晓峰课题组在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反演全球浮游植物色素浓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遥感领域顶级期刊《环境遥感》(IF=13.85)。 浮游植物不仅是海洋的初级生产者,更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载体,其群落结构关系到海洋生态环境的变

西太暖池区上层细菌颗粒有机质研究又有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630.shtm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宋金明团队与德国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合作,在国际地学自然指数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发表研究成果,报道了西太暖池区细菌颗粒有机质的丰度、活性及对海洋生物

第九届国际二氧化碳大会在北京召开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承办的第九届国际二氧化碳大会(http://icdc9.lasg.ac.cn)于6月3日至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气物理研究所王会军所长为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副主任

海洋“补铁”或有助碳减排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南极海域投撒硫酸铁。 研究表明,向海洋中投撒铁颗粒物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英国科学家发现,当铁混入海洋后能够产生大量的海藻。而当海藻死亡并落入海洋深处时,它们会带走自身吸附(封存)的碳,从而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  参与该项研究的国际团队向南极附近约1.7平方公

海陆联动,“探脉”碳循环与气候互馈作用

   由林光辉担任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碳循环关键过程及其与气候系统耦合的研究”即将验收。谈起项目特色,这位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一个耦合,一个连接。“耦合就是把碳循环和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连接就是建立陆—海之间动态的、多维的、时空上的碳交换。”他特别强调“

地理资源所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取得进展

  目前,有关碳循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被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对各种气候情景的预测。但植被生态系统固定的碳向下级食物链流失的动态,及对全球变化各种情景的响应目前还很少得到系统的研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扬建研究员与合作者利用沿着纬度梯度的温度变化来模拟在未来全球升温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固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碳循环观测系统布设完成

多年冻土区碳循环野外观测系统分布图   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高多年冻土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持的《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北半球冰冻圈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与适应对策”第二课题“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及其碳循环过程”

营养盐+DOM=加速甲烷排放

  湖泊是内陆碳循环的枢纽。温度上升和富营养化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浮游植物大量滋生,这部分浮游植物自身分泌及死亡后释放大量溶解性有机物(DOM)。这部分DOM生物可利用性强,在微生物等的作用下能快速矿化。有研究表明,微生物在厌氧及部分好氧环境下对DOM的分解能产生大量甲烷。湖泊甲烷的释放形态通常分为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温室气体效应研究取得进展

  湖泊是内陆碳循环的枢纽。温度上升和富营养化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浮游植物大量滋生,这部分浮游植物自身分泌及死亡后释放大量溶解性有机物(DOM)。这部分DOM生物可利用性强,在微生物等的作用下能快速矿化。有研究表明,微生物在厌氧及部分好氧环境下对DOM的分解能产生大量甲烷。湖泊甲烷的释放形态通常分为

奥陶纪微体浮游植物演化规律研究取得新进展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GOBE)是发生在显生宙的一次重大生物演化事件,近年来不同生物门类的多样性演化模式受到国际古生物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初级生产者,以疑源类为代表的微体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演化模式,受控因素和影响也有多种观点。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燕夔副研究员、李军研究员

延迟荧光技术及其在活体浮游植物测量中的应用(一)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活体浮游植物在线监测技术——延迟荧光测量技术及基于延迟荧光技术的DF藻类延迟荧光测量系统。活体藻类监测技术通过在线监测藻类的延迟荧光,自动记录活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组成,适用于浮游植物的自动在线持续监测。结合其他系统所测得的生态因子参数,分析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模式,作为动态变化环

浮游植物对大气与海洋驱动热浪的不同响应获揭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115.shtm

延迟荧光技术及其在活体浮游植物测量中的应用(二)

结合其他水文、气象与光学等水体生态因子,分析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模式,作为动态变化环境的函数。最终建立随季节而变化的生态因子和浮游植物生长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充分地模拟各种水华的过程,精确探测藻类和水华的形成和消亡,从而达到预防水华发生的目的[1]。3 延迟荧光技术应用案例:3.1 匈牙利巴拉顿湖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