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植入装置或可修复受损记忆机制

美国《史密森尼》杂志报道,科学家一直采用各种方式研究人类的大脑,不仅要揭示大脑机能背后的秘密,同时还希望帮助人们找回遗失的记忆。几周前,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报告称他们研发出一种药物,不仅可有效治疗癌症,同时还可帮助修复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老鼠的记忆。3月,澳大利亚科学家宣布在超声波扫描大脑之后,身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老鼠在3项不同记忆测试中的表现与健康老鼠不相上下。相比之下,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一支研究小组进行的记忆研究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研究小组由神经学家迈克尔-卡哈纳带队,致力于研制可帮助存储和恢复记忆的大脑植入装置。 宾州大学的研究获得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资助,旨在寻找一种方式,帮助外伤性脑损伤患者重新学习记忆形成过程。这种研究对五角大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估计,自2000年以来美国有超过30万士兵患上外伤性脑损伤。宾州大学科学家采取的研究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大脑成像,他们在对参与者进行实验的同时对其大......阅读全文

颠覆!记忆居然可以移植?

  日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引发热议的研究——他们发现通过注射RNA,记忆竟可能从一只动物转移到另一只动物身上!这项研究发表在了美国神经科学学会旗下的《eNeuro》上,并在学术界带来了大量讨论。  ▲这项研究也得到了《纽约时报》等著名媒体的报道(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Science:找回失去的记忆

  来自MIT的研究人员发现用光激活脑细胞可以让人找回丧失的记忆。通过一种称为光遗传学的技术,科学家们重新激活了那些被埋藏的记忆。相关结果发表在5月28日的Science杂志上。  这项研究由MIT生物系教授,理化研究中心主任Susumu Tonegawa领头。他认为,研究结果回答了一个神经系统科学

关于记忆细胞的简介

  记忆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比原来的途径更迅速,更剧烈,但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在细胞免疫中,大部分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T淋巴母细胞,然后分化为效应T细胞,小部分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激活其它T细胞(抑制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来破坏含抗原的细胞,也可以直接释放分泌产物(肿瘤坏死因子

记忆T细胞的分类

在所有的记忆T细胞中,至少有三种可以由不同的CCR7趋化因子受体和CD62L蛋白表达加以区别。中央记忆TCM细胞表达CCR7和CD62L蛋白,并分泌白细胞介素-2,但不产生干扰素伽玛和白细胞介素-4。效应记忆TEM细胞不表达CCR7和CD62L蛋白而产生细胞因子,比如干扰素伽玛和白细胞介素-4。除了

持续疼痛影响记忆么?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日复一日的持续疼痛可能会引发不可预期的和不必要的副作用-精神衰退和患痴呆的风险更大。持续的疼痛可能导致记忆障碍。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说,研究结果显示出慢性疼痛可能与大脑的改变有关,这样的改变最终导致了记忆障碍。研究结果还指出了一种预防与年纪增长相关的精神衰退的

Neuron:科学家们发现“反记忆”是我们记忆消失的原因

  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宁愿忘记的记忆,因此,我们的大脑具有遗忘某些记忆的特点可能也是件好事。如果大脑真的能够记住以往发生过的任何事情的话,那么我们有些新发生的、十分重要的信息:比如今天新认识的人的名字、车停放的地方等等,可能就没有地方存放了。  不过从神经元的水平来看,我们的大脑究竟发生了什么使

研究发现吃糖或有损记忆力-且已损记忆无法复原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17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通过老鼠实验发现,吃糖有损记忆力,不仅会在短时间内对记忆力造成损伤,而且已经损伤的记忆无法复原。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药理学家莫里斯给老鼠吃高脂、高糖的食物,不到一个礼拜,老鼠在空间记忆测试中的表现就退步了。而且,恢复健康饮食之后,已经损伤

运动影响学习与记忆研究中的动物模型,学习记忆行为...

运动影响学习与记忆研究中的动物模型,学习记忆行为实验建立理想的学习记忆实验动物模型,是开展运动与学习记忆研究工作的基础。动物模型的制备应尽量模拟临床致病因素,以期在发病机理、运动干预等方面获得科学的数据。1.1 老年痴呆(AD)模型理想的AD动物模型应具有与老年性痴呆相似的基本特征:一、模型动物具有

MIT研究长期记忆神经回路,海马体和新皮层记忆同时产生

  当我们拜访一个朋友或去海滩时,大脑会在一个叫做海马体的部分存储短期的记忆。一段名为海马脑部的经验的短暂记忆。这些记忆之后会被“巩固”——即转移到大脑的另一部分进行长期存储。  一项最新的针对基于这一过程的神经回路的MIT 研究首次揭示出,记忆是在海马体和大脑皮层中的长期储存区同时形成的。然而,在

“记忆假体”步入人体测试阶段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6月25日(北京时间)报道,在2012年好莱坞热门影片《全面回忆》中,科林·法瑞尔饰演的主角被植入“假记忆”,这一电影情节有望在真实生活中上演。美国科学家表示,他们正在对15名患有癫痫病的志愿者进行试验,测试一种用来恢复脑损伤病人记忆的植入设备。   这种被称为“记忆假体

MIT科学家将不存在的恐怖回忆植入小鼠大脑

  一开始,研究人员把老鼠放在一个盒子里,让它们感到安全。然后,他们对准储存位置记忆的大脑细胞,用光刺激这些细胞,使它们打开记忆。第二天,他们把这只老鼠放在第二个盒子中,用光脉冲恢复第一天的记忆。记忆重放时,他们适度电击老鼠,希望改变它们的记忆。结果,他们做到了。把老鼠放回第一个盒子时,它们吓得不敢

大脑芯片首次进行人类测试

  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经历着失忆的痛苦。原因有很多:比如大量退伍军人和足球运动员的创伤性脑损伤,比如老年人的脑中风和老年痴呆症;甚至我们所有人都会经历的大脑正常老化。记忆的丧失似乎不可避免,但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神经科学家正致力于电子疗法。由DARPA资助的南加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师Theodore

绘制小鼠的电子游戏大脑记忆地图揭示如何储存有形记忆

  弗莱堡大学(University of Freiburg)心理学研究所的Thomas Hainmüller博士和Marlene Bartos教授建立了一个新模型来解释大脑如何储存有形记忆。该模型的开发基于小鼠在虚拟现实环境寻找地点以获得奖励的实验。《Nature》报道了这项研究。  电子游戏世界

原来记忆是这样形成的!科学家发现记忆形成新机制

  来自法国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突触储存信息和控制信息储存过程的一个新机制,这一突破进展让科学家们离揭示记忆和学习过程的神秘分子机制又近了一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发现了突触的可塑性,科学界也一直认为突触是记忆和学习过程中

记忆是如何维持的?科学家发现影响记忆维持的新靶标

  11月16日,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副研究员张宽课题组、研究员谌小维课题组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团队等合作,在《自然-神经科学》上发表论文,发现学习过程可诱导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产生新的钙信号,该信号由尼古丁受体所介导,对记忆维持至关重要。  记忆是如何维持的?人们对其详细机制尚不清楚,相关研究主要集

研究揭示记忆更新训练可以提升老年人的工作记忆容量

  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却在一般性认知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者认为通过训练提升工作记忆容量将对人的一般性认知能力产生事半功倍的积极影响。然而,以往研究更多地关注工作记忆训练对一般性认知能力的影响,忽略了工作记忆容量本身是否可以扩展这一更为基础的科学问题。即使对于那些关注工作记忆容量的早

解开记忆性T细胞记忆之谜的另一把“钥匙”

 研究成果示意图(课题组供图)12月6日,国际顶尖免疫学杂志《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黄波教授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研究。该研究揭示尿素循环代谢对于维持记忆性T细胞的发育和长期存活具有重要意义,从全新的代谢途径解释了

美研发新药能即刻消除冰毒上瘾记忆-其他记忆则毫发无伤

  在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中,男女主角为了逃避痛苦的感情经历,抹去了与其有关的所有记忆。现在,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名为“blebbistatin”的新药,动物实验表明,注射一次该药物,动物就能立刻消除与服用冰毒有关的记忆,而其他记忆则毫发无伤。  过去的冰毒成瘾研究显示,对药物的渴望是由联想记

想更好地增强记忆-请将体育锻炼和记忆训练同时进行!

  根据UCLA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包含55人的研究,在进行记忆训练的同时骑固定的自行车将比在骑车后进行训练更有利于增强记忆。这项发现表明锻炼可能在短时间内使大脑更容易产生新的记忆。图片来源于网络  研究已经表明60岁以上的美国人中超过40%具有记忆下降或者忘性增加的问题,这通常被认为是衰老的自然现象

疫苗开发新策略!记忆辅助T细胞让记忆B细胞持续存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细胞需要其他记忆细胞的帮助才能有效地保护身体免受慢性感染病毒的侵害。这是疫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发现。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PNAS期刊上。  像HIV或丙肝病毒(HCV)这样的病毒可以摧毁免疫系统。迄今为止,针对这些慢性感染开发疫苗的一种方法是

捕捉转移癌细胞的植入物

  最近,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制备了一种微小的支架植入物,在小鼠体内,可捕获体内扩散的癌细胞。  癌细胞通过一个隐蔽的过程(称为转移),从原发癌症部位迁移,并感染其他器官,这些细胞通常太晚才被检测到,因此延误了患者的治疗。延伸阅读:区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新疗法。  如果能够对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

微型植入器再造现实版“金刚狼”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科幻电影《X战警》中,金钢狼的特异功能能够自我康复,甚至被子弹射中或者从高楼跳下,很快就能身体复原。目前,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最新研制一种微型植入器,植入人体之中能够像金钢狼一样,具有自动康复能力。这种植入器叫做“ElectRx”,植入人体后通过电子脉冲监控并

生理盐水“驱动”可植入柔性电池

  不久的将来,人们就再也不用担心植入体内的电子器件出现电池电解液渗漏问题了。中国研究人员新近研制出一种柔性电池,电解液竟然是医院里常用的生理盐水。   这项工作由复旦大学王永刚教授等人领导完成,论文发表在新一期《化学》(Chem)杂志上,这是美国细胞出版社最新推出的化学期刊。

脂肪细胞“变身”各种组织植入物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他们将脂肪细胞转化成干细胞,并将其培养成用于治疗心脏和大脑等各种器官损伤的组织。基于完全取自受试者的细胞,他们已培养出首批个性化的组织植入物。在动物实验取得成功后,他们希望很快就能进行人体试验。  在现代医疗实践中,通常使用的组织植入物并非来自患者自身,因而存

植入纳米天线,人类或能夜间视物

  自然界存在众多光线,能被人眼感受到的可见光只占很小一部分,比如人类就看不到红外光。但最近的一项研究或许能让人类具有红外光感知能力。  前不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研究组与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医学院韩纲研究组合作,结合视觉神经生物医学与创新纳米技术,首次实现了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

德发明可降血压植入式芯片

  德国弗赖堡大学日前发表研究公报称,他们发明了一种植入式电子芯片,有望让高血压患者不再依赖药物降压,且不会产生副作用。  这种新型电子芯片带有24个电极。科研人员将其植入实验鼠颈部的迷走神经系统内,芯片能对大脑向心脏发出的血压调控信号进行传输反馈控制,通过24个电极的开闭,选择性地刺激神经纤维,从

可植入医疗设备能靠耳朵供电

  哺乳动物的内耳深处都是一个天然电池:一个充满了离子的小室,能产生电压驱动神经信号。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来自麻省理工学院、马萨诸塞眼耳医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证明了这种“电池”能给植入的电子设备供电,而且不会损害听力。植入内耳的设备可用来监控生物活动,比如听到声音、平衡失调或对治疗的反应。

大脑植入物可减轻情绪障碍

  这些植入物利用算法探测同情绪障碍相关的模式,可在没有医生干预的情况下电击大脑并使其重回健康状态。  这项日前在华盛顿举行的神经科学学会(SfN)上得以展示的研究或许最终可为治疗若干种抵抗现有疗法的严重精神疾病提供了一种方法。同时,它也提出了棘手的伦理问题,尤其是因为该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让研究人员

植入这个离子泵,再也不怕痛

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有机离子晶体管,能够有效阻断疼痛信号达到小鼠的大脑  瑞典林雪平大学研发出了一种最新的医疗设备,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发送人体独有的天然疼痛缓解信号。有朝一日能够用于解救慢性疼痛患者。林雪平大学研发的这台用有机电子器件制成的小小的“离子泵”植入病人的体内,在疼痛信号传递到大脑之前,在脊

首个可植入式人工肾脏原型公布

  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7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日前公布了首个可植入式人工肾脏的原型,并称该设备有望完全取代患者对透析和肾脏移植供体的需求。   负责该研究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施沃·罗伊说,该人工肾脏中包含有数千个微型过滤器和生物反应器,能过滤血液中的毒素,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