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人生的五次选择展示他科技报国的圆梦历程

今天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怀疑钱学森的人生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原因可以归纳出若干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就从钱学森人生的五次选择讲起,或许能为当今年轻人提供一点启迪和参考。 人们一般把钱学森留美及以后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留学美国阶段,从1935年到1955年二十年。这个阶段钱学森作为技术科学的先驱,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及火箭与导弹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二个阶段是奉献航天阶段,从1956年到1982年二十七年。钱学森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在开创中国航天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中国航天跨越式的发展,还提出了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普遍科学意义的系统工程方法与技术;第三个阶段是从1983年到2009年,也是二十七年,可以称之为金色晚年阶段。这个阶段,他涉足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建筑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诸多领域,开展了最具亮点的学术创新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这三个......阅读全文

“仰望星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图片展在京展出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的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逝世一周年之际, “仰望星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图片展开幕式暨大型电视剧《钱学森》发布会,于12月10日上午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举行。这项活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办。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原党组

2007感动中国人物揭晓-钱学森闵恩泽获奖

2007年度“感动中国”2008年02月17日晚颁奖 由中央电视台评选 科学家钱学森和国家科技大奖得主闵恩泽入围 “嫦娥一号”研发团队获“特别致敬” 由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与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恩泽入围,“嫦娥一号”研制开发团队获“

钱学森遗体在京火化

  11月6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追悼会向公众开放,社会各界群众祭奠。图为钱学森的灵柩抬出追悼厅。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遗体今日在京火化。   钱学森的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

中国科学报:“钱学森之问”的“三重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对于高等教育界的人来说,这可能算得上是最熟悉的一个问题了。  200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看望著名力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提出的这一“钱学森之问”让整个高等教育界都无言以对。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在努力求索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不久前,在《经济观察报》与

中科院启动“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专题研究

  在“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国科学院10月30日在北京举办“钱学森科学与教育思想研讨座谈会”,缅怀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中国近代力学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先生。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表示,明年是钱老诞辰100周年,该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举行钱学森实验基地揭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3452.shtm12月1日上午,力学所在怀柔园区举行钱学森实验基地(怀柔)揭牌仪式暨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报告会。力学所党委书记刘桂菊和上海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共同为基地揭牌,所领导、

新时代钱学森精神的传播价值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12月1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全国“钱学森”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工作联合体等共同承办的“新时代钱学森精神的传播价值”学术研讨会在钱学森图书馆举行,以此纪念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诞辰1

原创话剧《钱学森》登陆国家大剧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3530.shtm12月1日晚,上海交通大学原创话剧《钱学森》在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精彩上演,科学的旗帜与星光熠熠的艺术殿堂交相辉映,点亮了无数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   ?《钱学森》话剧剧照。中

“酸碱体质理论”是科学还是谎言?

  近日,一则美国“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罗伯特·杨被判赔1.05亿美元、当庭承认骗局的文章在网上热传。北青报记者从美国圣地亚哥高等法院了解到,该赔偿金额由当地陪审团决定,该案件审理已达1045天,目前尚未结案。不少网友表示,自家老人曾听信保健品销售人员关于“酸性体质有害身体健康”的说法,花了不少钱购买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高级研修班在西安举办

  12月11日,西安交通大学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高级研修班开班典礼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这天是钱学森的诞辰,也是西安交通大学为纪念杰出校友钱学森设立的“钱学森日”。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卓在致辞中均表示,举办“钱学森

全国“钱学森”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工作联盟成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178.shtm

科学家阐述回答“钱学森之问”的三点思考

“人一定要有梦想。好奇心驱使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探测到第二个地球。”10月19日,在中共中科院上海分院分党组、中共中科院沪区委员会主办,上海天文台党委承办的中科院上海分院第五期“报国讲坛”上,上海天文台研究员、中科院空间先导地球2.0科学卫星背景型号研究首席科学家葛健说。 在当天的报告中,葛健用人类

包为民院士捐赠奖金设立“为民探索基金”

捐赠仪式。 西安电子科大供图12月3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校友日云回归大会暨“为民探索基金”捐赠仪式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举行,活动同步面向该校全球校友直播。为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心怀祖国、情系母校,将获得的“钱学森最高成就奖”奖金100万元全额捐赠,发起设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力学所举行钱学森实验基地揭牌仪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3512.shtm12月1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所)在怀柔园区举行钱学森实验基地(怀柔)揭牌仪式暨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报告会。力学所是钱学森先生1955年10月回国后创建的第一个单位。1

漫天飞雪送钱老

  ——追悼钱学森大师   2009年10月29日上午,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贝时璋先生,在安睡中辞世,享年107岁。   11月1日起,钱学森位于北京中国航天大院内的家中设立灵堂,接受钱老生前同事、故旧亲友等各界人士前往吊唁、缅怀。  

我国将建钱学森数据推进实验室

  记者从24日举办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成立大会上获悉,该院与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某所签订合作协议,将以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与系统工程方法为指导,共同建立集数据分析、挖掘、集成、融合等为一体的情报数据推动平台——“钱学森数据推进实验室”。  据介绍,该实验室将以成为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与系统

来自钱学森先生10月23日的一封贺信

2008年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登门看望钱学森。   人民网11月1日电(记者杨雪梅)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就将迎来成立30周年的日子。在他们精心准备的画册中,有一封钱学森先生在10月23日发来的贺信。   系统科学研究所的所长高小山说:“钱

西安交大纪念钱学森百年诞辰图书出版发布会侧记

  4月12日,西安交通大学纪念钱学森百年诞辰图书出版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作为对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百年诞辰的一份献礼,我国首部记载钱学森生平、思想和业绩的编年体著作《钱学森年谱》正式出版发行,汇集钱学森留美深造期间大量珍贵手稿的《钱学森力学手稿》以及“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探微”和

周建平获“钱学森最高成就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262.shtm 中新网合肥4月24日电 (马帅莎 胡蓝月)4月24日,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为奖励取得突出科技创新成果、对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

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科学与忠诚是他的人生答卷!

  2021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诞辰110周年。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吕成冬从事钱学森研究近10年。  他在《科学与忠诚:钱学森的人生答卷》一书中描述他心中的钱学森:科学是他的精神底色,忠诚是他的信仰实践。科学与忠诚在他的人生中合奏出“刚强与坚毅”的生命交响曲。  时代是一位公平

弘扬钱学森科学家精神---智启少年筑梦科创未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988.shtm

钱学森在美国发表的论文首次翻译出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的夫人李佩早年在美国时就与钱学森相识。今天她终于完成了一项重要使命:组织翻译了钱学森当年在美国所发表的论文,并集结出版。在钱学森百年诞辰之际,手捧着《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92岁的李佩觉得可以告慰她的“钱兄”了。  在钱学森诞辰百年

航天探索: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最近,中国航天很火。通过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我们发现了月球上的新矿物“嫦娥石”。借助天问一号和“祝融号”火星车,我们发现火星上真的有水。有了中国空间站,我们的航天员不仅完成了多次出舱活动,还在太空进行“种菜”等科学实验……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十八大以

江南大学教授首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

近日,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召开,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范大明凭借在微波食品加工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中的杰出表现,以及在食品产业绿色转型和航天食品战略发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被授予“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并作为获奖唯一代表参加峰会开幕式青年对话。范大明参加峰会青年对话。江南大学供图

钱学森近年对科学伟大贡献与智能搜索研讨会在京举行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举办的“钱学森近年对科学的伟大贡献与智能搜索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钱学森回国后的第一位学生戴汝为院士发言并介绍了钱学森晚年的伟大科学贡献及标志性成果:智能搜索引擎。  戴汝为在会上强调,钱学森晚年开创的智能科学思维和智能科学研究开启了知识革命,智能搜索

钱学森支持-三代科学家接力-如今我国拥有大算力

  “短短3个月内,‘本源悟空’已经吸引了全球117个国家共计511万人次的远程访问,完成了约16.9万个全球量子计算任务!”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国平兴奋地说。  2024年1月6日,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

戴汝为院士获中国系统工程终身成就奖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日前在京颁发“中国系统工程终身成就奖”,曾与钱学森一起发轫系统学与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中科院院士戴汝为获此殊荣,以表彰他在系统科学领域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贡献。  戴汝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模式识别、系统科学、思维科学、智能科学研究的泰斗级专家。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开创了“模式识别”

王永志:梦圆飞天-nbsp;揽月九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170.shtm   ?王永志(1932— )辽宁省昌图县人,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61年毕业

To-水利人:一封来自钱学森的回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223.shtm 钱学森,一位享誉海内外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巨擘,曾热忱地对水利工作提出真知灼见。 1995年,黄河

钱学森夫人蒋英逝世-享年95岁

蒋英资料图片   昨天(2月5日)中午,一阵紧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静寂,北京传来消息,“钱学森夫人蒋英于11时在301医院逝世”。蒋英走完了95年不平凡的人生。   去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位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开馆,钱学森之子钱永刚专程莅沪。原先在春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