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2015年度我国SCI期刊引证指标概览

2015年度JCR共收录期刊8757种,相比2014年度的8618种增加139种,增幅为1.61%。 本年度中国大陆(CHINA MAINLAND)计有185种期刊被收录,相对2014年度的173种增加了12种(增幅为6.94%),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期刊由2014年度的84种增长至93种(增幅为10.71%)。 附表:2015年度中国大陆(CHINA MAINLAND)主要计量指标RankFull Journal TitleTotal CitesImpact FactorCitable Items1Cell Research10,39314.812752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1,72413.600693Nano Research7,1888.8933574National Science Review2398.000255Molecul......阅读全文

论文的“唯”和“不唯”:谁要“唯”,谁“不要唯”

   如何才能在国际化的大潮流下,赢得中国科技国际话语权和中文期刊共同发展和繁荣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许把握好各自的定位,坚持质量第一,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中国人见面寒暄常说“你吃饭了吗?”因为民以食为天,寒暄语体现了“有饭吃”的重要性。在当今的学术界,大家常用的寒暄变成了“最近发论文了吗”。如果发

人民日报:论文指挥棒,到底有多“牛”?

   论文导向,在科教界不算新话题,却是一个至今尚未解决的大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有高校把SCI论文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以来,论文日益成为评判科研机构、高校乃至医院的最为重要的标尺,甚至到了“唯论文论英雄”的程度。尽管近些年来科教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对此大声疾呼,但“论文指挥棒”依然大行其道。  那么

SCI刷屏背后的隐忧:打不破的影响因子“神话”

  6月26日,2018年SCI影响因子公布。《临床医师癌症杂志》以244.585的高分位列榜首,比著名的CNS三大期刊总分还要高。榜单前十名杂志均为生物、医学类期刊。被科技界熟知的三大顶尖期刊《自然》《科学》及《细胞》影响因子分别为41.577、41.058及31.398,位列11、13及25位。

破除“唯论文”后 “不认识”学界大牛的年轻学者会更难么?

  中国大学喊了许多年的破除“唯论文”,这次似乎是动了真格。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破除论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高校良好创新环境,加快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月23日,科技部又

重磅!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出炉 附官方解读

  据教育部学位中心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为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破“五唯”之后 高校研究生评价当如何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开学季”的高校按下了暂停键。面临毕业,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2016级博士生张国玉有些着急:“自己的毕业答辩怎么办?”“后续的博士后之路会不会因此耽搁?”  张国玉不是孤单的。和他一同犯愁的,还有一个更广大的研究生群体。“疫情搅得实验计划都乱了,所有事都至少延后半年

科研评价要分阶段淡化影响因子提高同行评议权重

   一个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如何对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跟这个国家的总体科研在国际上的发展阶段有关,也与这个大学(院系,或学科)的总体科研在国际上的发展阶段有关。前者可以用跟跑阶段、并跑阶段、领跑阶段来描述,我国整体上处于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型的阶段。后者可以用“

我国作者2015年支付SCI收录OA期刊论文发表费约为4.5亿元

  由于开放存取(OpenAccess,OA)出版是将收入来源由传统的出版后征订转向出版前由作者方支付论文处理费(ArticleProcessing Charge,APC),因此,出版机构的收入直接取决于OA论文的发表数量。近年来,OA期刊数量和OA论文数量均呈爆发式增长,远远超过传统订阅类期刊同期

从化学与材料领域期刊排名,看Google Scholar h5因子

  半个月前,Thomas Reuters 公布了SCI收录期刊最新的影响因子数据,并受到广泛重视,在科学网上也已经被多次讨论。  实际上,Thomas Reuters 每年公布的期刊计量学数据中包含总被引次数,即时影响因子,两年影响因子和五年影响因子等众多指标,但是人们一般最关注的还是两年影响因子

SCI刷屏隐忧:打不破的影响因子“神话”

6月26日,2018年SCI影响因子公布。《临床医师癌症杂志》以244.585的高分位列榜首,比著名的CNS三大期刊总分还要高。榜单前十名杂志均为生物、医学类期刊。被科技界熟知的三大顶尖期刊《自然》《科学》及《细胞》影响因子分别为41.577、41.058及31.398,位列11、13及25位

从跟跑到并跑:我国科技论文正向高质量转型

  以石墨烯为基础的新型晶体管,为我国未来实现超高速晶体管奠定了基础;“嫦娥四号”实现月球背面成功着陆;5G商用将世界带入高速互联时代;“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制备出大规模光量子计算芯片,使量子计算机获得超凡计算能力成为可能……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这些不断刷新的“重大科研成果之最”,彰显着中国科研从昔

中国科技期刊现状:影响因子还不高 缺好稿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交流和展示的载体,也是国家科技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28日,由中国科协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以下简称《蓝皮书》)在北京发布。《蓝皮书》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如何,提升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聚焦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改革还要过几道关?

  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人社部、教育部前不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克服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等倾向。  相关不良倾向如何破?改革还要过几道关?新华社记者就此走访了多地高校与相关教育管理部门。  

不良倾向伤教学科研 高校教师职称咋评更科学

  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人社部、教育部前不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克服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等倾向。 相关不良倾向如何破?改革还要过几道关?新华社记者就此走访了多地高校与相关教育管

吴申庆:唯SCI论文数量的评价体系必须终结

  十多年来,在我国科教系统已经形成了以SCI收录论文数量为重要考核指标的论文评价体系。现在大学的学科评估排名,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评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申报,科研项目审批结题等,无一不以发表SCI论文的数量为重要考核指标和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级科研项目最终验收均要以SCI的论

一文读懂JCR分区

  目前,根据JCR分区表对SCI论文进行评价的模式已被国内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采纳,因为它有利于鼓励科研工作者向本学科的高级区域投稿。国内主流参考的SCI分区依据主要有中科院JCR分区表以及汤森路透JCR的Journal Ranking分区两种。其中,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则被更多的机构采纳以作为科研评价

首个全球科研评价指数发布

  昨天,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发布“π指数”,用以评价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全球科研机构的论文产出。这是中国发布的首个全球科研评价指数。  为何要发布中国自己的科研评价指数?  这是为了有助于更清醒地认识中国在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领域的创新实力。根据“π指数”,中国能进入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领域全

院士会诊我国科研界“外刊依赖症”:SCI崇拜是误区

“杨院士,您的稿子投到我们《中国科学》上吧!” “我的报告是几篇不同文章,那些文章已经要投稿到Physical Review Letters(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了。” “您不给我们投一些?” “将来要是有别的再给你们投稿。” 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专题

朱大明:学术评价量化与同行评议

随着学术界对“核心期刊”、SCI论文以及影响因子等学术量化指标的重视,量化评价也受到了种种质疑和责难,认为“学术评价量化背离学术评价宗旨”,“学术评价要靠同行评议”,甚至认为是学术评价量化导致了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仔细分析学术评价量化与同行评议的关系。 概括而言,科研论

汤森路透发布2016年期刊引证报告

  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2016年6月13日—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日前发布2016年最新《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该年度报告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同行评议期刊的评估资源,提供包括期刊影响因子(Journal

优秀科学家,除了SCI,还有啥硬核的方式?

  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近日发文,要破除论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该文显然引起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破除论文“SCI至上”,然后应该立什么呢?有人认为中文论文要吃香了,其实这种认识就偏差太大了。我敢肯定,两部委绝对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在寻找更全面、更合理的评价指标,顺应时代的变化和

中国的科技创新被科研体系扼杀了吗?

  看到本文的标题,人们一定会大吃一惊。翻开今天的中外媒体,充斥的全是中国科技飞速进步,感觉是马上要领导世界的架式。2016年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超越美国,更是让中国人信心爆棚。  这些成就仅从论文统计数据本身角度来看,客观上确实是不错的。坦率地说,我本人是长期对中国的发展持最乐观态度者。即使在很多年前

中国如何打破科研评估“论文崇拜”情结?

  清华大学的工程专业名列世界第一,超过了麻省理工学院,这一全球大学专业排行榜一时引发多方关注。  上述排名来自U.S.News。作为大学排名最有影响力的榜单之一,U.S.News 的排名是每年大家申请学校时必不可少的参考。  不过,在U.S.News全球大学综合排名中,清华大学位列57名,中国仅有

蒋国华:谈SCI论文数量第一

20世纪60年代中期,科学计量学之父普赖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 1922~1983)在为《科学》杂志撰写的题为《科学论文的网络》一文中,曾经预言:借助科学引文索引(SCI)这类数据库并进一步作深入的引文分析探索,科学引文计量研究或许能催生一门新的分支学问,即科学地理

话说中文核心期刊与SCI期刊的对等

  过去大家都不怎么看重中文期刊,好一点的文章必然投到海外或国内的SCI期刊,大多数中文期刊上文章的质量不如SCI期刊文章也就不奇怪了。  现在教育部、科技部都要求重视中文期刊,于是很多单位与一些评价指标体系中把中文期刊列为其中一项,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长远看,这并非一件坏事,想当年,前苏联有不少

中科院期刊国际影响力再创新高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了解到,据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2015年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科院期刊国际学术影响力再创新高。其中《光:科学与应用》影响因子提升至14.603,这也是中国主办期刊达到的最高影响因子。  2015年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2014年,中科院期刊国际同学科排名持续提升。国际同学科排名位

中国科协研讨:如何让科技期刊不再“多而不强”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交流和展示的载体,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期刊多而不强,不能满足科研成果产出的需要,也与科研发展的整体水平不相匹配。如何建设一流科技期刊?近日,中国科协邀请了国内部分科技期刊主编、学会负责人,就该话题展开了研讨。  与会专家认为,科技期刊不仅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也是国家科技竞

科研聚焦:中国科技期刊的“外患内忧”

6月5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召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第六次会议,部署处理论文造假工作。会上,科技部通报“107篇中国论文被撤稿”调查结果:集中大规模撤稿不正常也不负责任,不能因个别人否定整个科技人员队伍,将严打论文造假的灰色产业链。  □尽管我国科技期刊和国际论文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但质量提升之路仍任重道远 

朱作言 郑永飞:如何办好中国科技期刊

有感于某些外国科技期刊 郭红松绘  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研发活动中心之一,正加速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然而,我国当前的科技创新体系还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短板——科技类学术期刊(以下简称“科技期刊”)。因为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科研成果产出的需要,导致大量的本土优秀科学论文“交钱发出去”

杨乐院士:用影响因子认定论文质量并不科学

  ●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因素很多,我们应该加强对年轻人思想方面的引导,同时采取一定措施改进管理体制,防止出现学术不端行为。   ●评价科研成果片面地认定SCI论文、认定影响因子是有问题的,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作为决定因素。   ●做创造性科研工作确实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