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非编码RNA的调控作用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的调控作用机制重大研究计划2016年度项目指南 非编码RNA是由基因组转录产生的一类不同于mRNA的遗传信息分子。对真核细胞中非编码RNA及其基因的发掘和功能研究,有可能揭示一个由非编码RNA介导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式和表达调控网络,从不同于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角度注释和阐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深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一、科学目标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重要模式生物为对象,进行多学科相互交叉,整合多种技术和方法,发现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新的非编码RNA、研究非编码RNA的生成和代谢,非编码RNA参与重要生命活动的生物学功能,为发现新的功能分子元件及由其引发的新的生命活动规律提供关键信息。 二、核心科学问题 围绕基因组中非编码RNA及其基因的系统发现和功能鉴定,非编码RNA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等生命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领域,深入系统地开展非编码RNA功能及调控机制的研究。 三、2016年度拟资助研......阅读全文

非编码RNA结合肌细胞增强因子2D调控肌肉发育

  近日,农科院特产研究所李光玉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新的在肌肉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的长非编码RNA,该非编码RNA-Irm通过直接结合肌细胞增强因子2D来调节肌源性基因的转录,进而调节肌生成。该研究结果为动物肌肉生长发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调节因子和表观调控机制,对深入解析肌肉生长发育的分子调

中国科大等在非编码RNA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9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单革教授实验室的研究论文Escherichia coli noncoding RNAs can affect gen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

非编码MiRNA双重调控作用的全新分子机制研究获系列进展

   根据印尼肥料生产协会(APPI)公布的数据,今年前四个月印尼农业生产共消耗化学肥料310万吨。其中,尿素消耗量最大,达130万吨,氮磷钾肥料(NPK)次之,达110万吨,而同期有机肥使用量仅22万吨。 印尼科学院研究人员表示,土壤需要源源不断的有机物质来提供碳资源,如果土壤失去了碳,肥力将会降

eLife:首次发现促癌非编码RNA因子—LAS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缅教授研究组发现一条受c-Myc转录激活的长非编码RN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缅教授研究组发表了题为“LAST, a c-Myc-inducible long noncoding RNA, cooperates with CNBP to promote CCND1 mRNA

“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发布

  5月22日,科技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纳米科技”重点专项 与生物医学领域相关。  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

中科大发现新型生命“暗物质”或与重大疾病有关

  非编码RNA(核糖核酸),被称为生命体中 “暗物质”。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革教授实验室发现一类新型环状非编码RNA,并揭示了此类非编码RNA的功能和功能机理。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上。    非编码RNA是一大类不编码蛋白质,但在细胞中起着调控作用的RNA分子。正如

基因技术专题-1

专题一:RNA干扰技术(RNAi)1995年,康奈尔大学的Su Guo博士用反义RNA阻断线虫基因表达的试验中发现,反义和正义RNA都阻断了基因的表达,他们对这个结果百思不得其解。直到1998年, Andrew Fire的研究证明,在正义RNA也阻断了基因表达的试验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双链RNA。这些

中国科技大学Nature子刊发表最新成果

  近日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发表了题为“Escherichia coli noncoding RNAs can affect gen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论文,证

上海生科院揭示非编码RNA和转座子在长寿中的作用机制

  3月21日,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研究员韩敬东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Impact of Dietary Interventions on Noncoding RNA Networks and mRNAs Encoding Chromatin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陈玲玲,杨力受邀Cell子刊发表综述:核重复序列

  2月10日,上海生化细胞所陈玲玲研究员与上海生科院(健康院)计算生物学所杨力研究员受邀在《Trends Cell Biol》发表了题为“ALUternative Regulation for Gene Expression.”的综述论文,系统总结了灵长类(包括人)基因组中特异的Alu短散在核重复

多产学者Nature高通量技术解析RNA功能

  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霍德华休斯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具有某种配体亲和性,能识别RNA结构和序列作用的整体策略,这种技术的全称为RNA分子互作机械诱导捕获技术,是一种微流体系统平台,能对程序性RNA文库进行整体分析,以及功能解读。   文章的通讯作者之

我国学者发现新型非编码核糖核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革教授实验室近期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环状非编码核糖核酸(RNA),为进一步揭示人类生命原理,以及未来解释并防治一些重大疾病提供参考。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上。   核糖核酸(RNA)是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而非编码R

透过基金看热点:上百份肿瘤干细胞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5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2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136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科学家揭示内含子来源环形RNA新分子及转录调控功能机制

  9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组与计算生物学所杨力组的最新合作研究论文,发现来源于基因内含子区域的环形RNA新分子,揭示其成环机制及在基因转录调控中的重要功能。   众所周知,人类基因组中存

Nature里程碑研究:新型非编码反义RNA

  在研究帕金森氏病的过程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获得了一个可以提高工业蛋白质合成用于治疗用途的新发现。他们设法了解了非蛋白质编码RNA的一个新功能:借助这类称作“反义”的非编码RNA的活性可以提高编码基因的蛋白质合成活性。相关成果发表在10月1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为了合成蛋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09申报指南发布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日前发布了《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支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和重

RNAi——双链RNA引起的基因敲除(1)

1995年,康奈尔大学的Su Guo博士用反义RNA阻断线虫基因表达的试验中发现,反义和正义RNA都阻断了基因的表达,他们对这个结果百思不得其解。直到1998年, Andrew Fire的研究证明,在正义RNA也阻断了基因表达的试验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双链RNA[1]。这些双链RNA是体外

中国学者Cell子刊揭示基因组“暗物质”中环状RNA新分子

  9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发表了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组与计算生物学所杨力组的最新合作研究论文,发现来源于基因内含子区域的环形RNA新分子,揭示其成环机制及在基因转录调控中的重要功能。   众所周知,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被称为基因组

RNA实验方案和应用(一)

RNA是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的生物大分子。信使RNA(mRNA)是DNA转录得到的,用做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蛋白质的合成是由核糖体完成的,核糖体由核糖体RNA(rRNA)和蛋白质组成。用于蛋白合成的氨基酸,是通过转运RNA(tRNA)输送到核糖体上的。RNA分子也是参与RNA转运过程的核糖蛋白的一部分。

上海生科院发现长非编码RNA对细胞核仁功能重要调控机制

  5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关于长非编码RNA的最新研究成果:SLERT regulates DDX21-rings associated with Pol I transcription,该成果揭示了长非

Cell:发现长非编码RNA对细胞核仁功能的重要调控机制

  5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关于长非编码RNA的最新研究成果:SLERT regulates DDX21-rings associated with Pol I transcription,该成果揭示了长非

2018国自然研究热点一:环状RNA研究深度剖析

  1.环状RNA为什么火?它到底是何方神圣?   2013年两篇Nature[1][2]文章的出世,彻底颠覆了我们对RNA的传统认知,同时也迅速引爆了整个生物医学界!经过严格统计汇总后,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金获批的项目中环状RNA研究相关的项目总数高达176项,其中有两项杰出青年基金,一项优秀

环状RNA研究深度剖析

  1.环状RNA为什么火?它到底是何方神圣?   2013年两篇Nature[1][2]文章的出世,彻底颠覆了我们对RNA的传统认知,同时也迅速引爆了整个生物医学界!经过严格统计汇总后,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金获批的项目中环状RNA研究相关的项目总数高达176项,其中有两项杰出青年基金,一项优秀

北京基因组所合作开发完成长非编码RNA数据库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近年来国际研究的新热点,与人类癌症、神经系统等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在疾病诊疗方面表现出了潜在的重大应用价值。虽然长非编码RNA表达量相对较低,但由于其在转录、基因组印记、翻译、可变剪切、转录后表达调控、蛋白运输与定位等过程的

生物所揭示非编码RNA协同调控固氮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林敏课题组在水稻根际联合固氮施氏假单胞菌中发现新型非编码RNA参与协同调控固氮酶活性,为进一步揭示生物固氮网络调控机制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应用环境微生物学(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

华人学者Nature Genetics发布lncRNA重要发现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遗传变异准确地找到了45个与前列腺癌疾病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  项目负责人、大学健康网络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科学家、多伦多大学医学生物物理学系助理教授Hansen He说,发布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结果,阐明了这些称作为“长链非编码RNA”(l

Cell Reports报道揭示非编码RNA和转座子在长寿中的作用机制

  3月21日,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研究员韩敬东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Impact of Dietary Interventions on Noncoding RNA Networks and mRNAs Encoding Chromatin

基因技术专题-2

RNAi技术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是近年来发现的研究生物体基因表达、调控与功能的一项崭新技术,它利用了由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引起的生物细胞内同源基因的特异性沉默(silencing)现象,其本质是siRNA与对应

微生物所植物RNA沉默互作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RNA沉默是指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由小RNA(21-30nt)介导的、以序列特异性方式引起靶标基因表达受抑的现象。在植物中,除了能调控其生长发育,RNA沉默在植物抵抗病毒的入侵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植物病毒侵染常伴有卫星RNA的复制,并影响辅助病毒在寄主中的致病性。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