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李志红:如何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科研人员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如何有效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激情与潜力,是开展好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因而,社会需要高度关心科研人员的成长与生活,最大程度减少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作为科研人员自己,也要能够处理好大家与小家的关系,从而实现大我与小我的价值。 社会需要关心科研人员的成长与生活,首先需要意识到科研人员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尤其需要注重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一般而言,一个科研人员的培养要经历二十多年的寒窗苦读,还需要经过近十年科研工作的积累与磨炼,才能在科研方面真正有所作为。这就意味着社会需要更多地关注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注意分析青年科技人才的需求特点,研究他们的生存现状和存在问题,借鉴国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政策,并根据国情研究自己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在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中,还要尤其注意尊重科研人员的个性特点,认识到科研作为一项思维活动,是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的,因此在管理上要注意不能僵化和一刀切,要注......阅读全文

“打破机制束缚,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

  2015年5月21日,北京市财政局(以下简称市财政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联合修订、并发布了《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本次《管理办法》的修订重在打破束缚创新的科技经费管理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日前,市财政局、市科委从修订背景、改

李志红:如何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科研人员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如何有效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激情与潜力,是开展好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因而,社会需要高度关心科研人员的成长与生活,最大程度减少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作为科研人员自己,也要能够处理好大家与小家的关系,从而实现大我与小我的价值。  社会需要关心科研人员的成长与生活,

破除科研繁文缛节:机制运行活了,创新热情高了

  近年来,我国围绕完善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推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何把政策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自主权落到实处,如何从机制上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研究?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2018年8月  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提出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为

李克强: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热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中国科协在科技工作者中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有8100万科技工作者,这是实施创新发展的中坚和脊梁。开展“创新争先行动”,就是要弘扬科技工作者立志报国、勇攀高峰的传统,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热情,担负起投身创

李克强:让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持久不衰

   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克强在会上就简政放权表示,政府确实管了一些不该管、也不应属于自己管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用壮士断腕的精神坚韧不拔地加以推进。  李克强进一步指出,要向

让创新活力迸发为科研人员“松绑”

  “科研人员可以在研究方向不变、不降低申报指标的前提下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的其他科目费用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这意味着,一线科研人员可以不受太多条条框框约束,比较自由地开展科技攻关。”  说到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

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怎样细化政策

  ——专家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新举措  近年来,如何破解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难题,一直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关注的重点。随着近日召开的有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作出创新主体可自主转让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一半以上可用于奖励等决定,科技成果的转移

山东财政20条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为切实解决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四个方面20条举措,进一步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措施》明确简化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内容,直接

深圳施行科创条例 激励科研人员创新

  《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1日起施行,这是覆盖科技创新全生态链的地方性法规。结合深圳实际,该条例做出不少鼓励和保护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  为提升深圳原始创新能力,条例以立法形式固定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资金投入比例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为基础研究提供了持续稳定的

蒋高明:怎样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

  目前,中国科研人员面临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除了应付没完没了的检查、验收、评估、晋职、答辩,还要忙着申请课题、发表论文、开各种会议。即使指导研究生,也以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为导向,从来不愿意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在上述压力之下,研究人员的创新动力不足,再加上科研环境中不健康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