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周培源:一代宗师永流芳

周培源(1902—1993),江苏宜兴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和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湍流模式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为世界当代流体力学四位巨人之一。他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曾任北大校长、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等职,曾出访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待过许多重要外宾,被誉为“杰出的民间外交家”。他还是杰出的教育家,许多著名学者都曾受教于他,如彭桓武是他培养的第一位研究生,王竹溪、林家翘都曾跟随他做研究,杨振宁、钱三强、何泽慧都曾听过他的课。 由于贡献杰出,1980年周培源获得美国普林斯顿法学博士的称号,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0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季羡林先生曾这样形容周培源:“在晚辈眼中,望之如神仙中人。”时至今日,周先生已离世二十余载,后生如我们,望他更似神仙中人。2016年8月28日,为周先生诞辰114周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阅读全文

流体力学家周光垌:老了,也要把该做的事做好

周光坰  1919年出生的周光坰今年已经年逾九旬。迈入这位经历近百年时光的老人的家,满架的书籍、一整桌的演算纸,静静地向来者诉说着时光的故事。绿叶繁花,一切各安其位,默默陪伴着这位见证过传奇年代、创造过历史的老人。  作为著名的流体力学家、力学教育家,周光坰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和多相流体力学

周培源:一代宗师永流芳

   周培源(1902—1993),江苏宜兴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和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湍流模式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为世界当代流体力学四位巨人之一。他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曾任北大校长、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等职,曾出访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待过许多重要外宾,

林家翘:跨界天才,天生骄傲

  这位跨界天才,一生横跨多个领域,在流体力学、天体物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用“Born to be proud”(天生骄傲)这句话来形容林家翘似乎相当合适。  这位离开我们已一年有余的科学界泰斗级人物,曾在拜访自己的老朋友、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时说:“咱们又有几年没见啦,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

林家翘:“应用数学”薄弱对整个科学发展非常不利

■人物简介  林家翘,1916年7月7日生于北京。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随即留校担任助教。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深造,1941年获多伦多大学硕士学位,1944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从1947年起,历任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数学教授、学院教授、

各种湍流模型

各种湍流模型:L-VEL 和 yPlusL-VEL 和 yPlus 代数湍流模型仅基于局部流速和与最近壁面的距离来计算湍流粘度;它们不求解附加变量。这些模型求解了各处的流动,在所有七个模型中鲁棒性最好,且计算强度最低。虽然它们是精度最低的模型,但对内部流动却是很好的近似,尤其是在电子冷却应用中。Sp

三院士联名撰文谈科研成果评价

张涵信、周恒、童秉纲三院士从流体力学发展的角度进行了论述   编者按:如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但论文成果引用率低下、各学科创新能力不强的现实也在向人们发问:“唯文章论”式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是否能够继续推动中国科研事业前进?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涵信 周恒 童秉纲   

组培实验室污染源的安全管理

本文对组培工厂及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中几种主要危险源进行了分析,诸如高温高压灭菌锅,紫外线、甲醛和高锰酸钾、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溶液)等用于实验室消毒的常规消毒剂,次氯酸盐和氯化汞等用于外植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剂,以及各种原因产生的火险等,并提出相关的注意事项和管理措施。 在组培工厂生产管理和植物

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

  2010年12月26日至28日,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召开。大会主题为流体力学测量与显示技术研究、流体力学实验研究。来自中科院南海海洋所、中科院力学所、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香港中

周忠和:守住科研“桃花源”

  当前科研的“桃花源”同时面临来自社会与科学界内部的许多冲击。少一点功利主义的思想,坚守对科学最初的憧憬与好奇心才是根本。  对周忠和来说,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潜心研究感兴趣的问题,心无旁骛地做好科学与科普工作,这就是科研的“桃花源”。  周忠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

夏培肃院士撰文纪念华罗庚诞辰100周年

  今年是华罗庚先生诞辰100周年,我不由得回想起50多年前在华先生领导下工作的情景。  1946年,美国宣布研制成功ENIAC电子计算机,华先生预见到电子计算机将是科技发展的新领域。1950年,华先生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打算在数学研究所成立一个专门研究电子计算机的科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