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将建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日前举行第十九次院士大会。国际欧亚科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中心主席蒋正华透露,经过中国科学中心与哈萨克斯坦国家自然科学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等多国科技机构的共同努力,建设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蒋正华表示,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的筹建,为中国科学中心发挥高层次、自然与社会及工程技术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综合优势,直接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作出贡献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是中国科学中心提高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的一大举措。......阅读全文

甘肃:构建清真科技产业全链条-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清真科技产业研讨会”11月22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甘肃省副省长郝远在研讨会召开前与与会专家举行座谈,他表示,甘肃省正在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而丝绸之路经济带走出去将面对很多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国家。“目前我国清真产业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仍没有做大做强,原因与科技水

西安新丝绸之路-第五届中国原位电离质谱会议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由华质泰科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分析测试共享中心、西北大学中草药现代化工程研究中心、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协办的“2018年第五届中国原位电离质谱会议(AIMS2018)”于2018年4月27日在西安香格里大酒店召开,为期2天。此次会议作为

张传卫:用新能源“点亮”丝绸之路-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

  “一带一路”战略具体实施“路线图”呼之欲出。据媒体报道,3月底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有望成为“一带一路”具体规划方案对外宣示的重要窗口。业内人士表示,“一带一路”规划方案的公布,将为新能源产业带来重要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还将助力中国能源装备“走出去”。   作为新能源界的“发言人”之一,全国人大代表

新一代中国制造|LNG船天枢星号首航-打开冰上丝绸之路

  中国制造的新一代LNG船“天枢星”号7日首航,正式开启“冰上丝绸之旅”。  LNG(Liquefied Natural Gas)船是在零下163摄氏度低温下运输液化气的专用船舶,是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被称作"海上超级冷冻车"。它和大型豪华邮轮、航空母舰并称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3

动物所揭示古丝绸之路促进了绵羊在东部欧亚大陆扩散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孟华研究组利用分布于欧亚大陆的200多个地方绵羊品种以及野生绵羊的全线粒体基因组或部分线粒体序列,通过荟萃和模型分析,首次揭示了绵羊从其近东驯化中心迁徙至蒙古高原,以及进一步扩散至中国西北、华北、华东、西南、青藏高原、以及印度半岛的路线,且其迁移与人类早期的东-西方贸

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8月4日,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对两年来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了总结交流,分析研判了下阶段工作计划,并对贯彻创新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关于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有关部署提出具体要求。   会议强调,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要围

第二届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国际研讨会举行

11月27日至28日,以“绿色、创新、合作、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国际研讨会在位于杨凌农业示范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会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召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军教授出席并致辞。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克罗地亚、土耳其、以色

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8月4日,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对两年来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了总结交流,分析研判了下阶段工作计划,并对贯彻创新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关于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有关部署提出具体要求。   会议强调,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要围

《敦煌通史》《瓜州东千佛洞》出版将推动丝绸之路历史研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242.shtm近日,西北大学名家工作室首席专家郑炳林教授主编的《敦煌通史》(7卷本)、《瓜州东千佛洞》(4卷本)新书首发仪式在兰州举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名誉会长郝春文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

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开展“9+1”区域一体化合作

现场仪式照片  人民网青岛6月23日电 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9十1”区域一体化工作启动会于6月17日,在青岛召开。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黄流域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10个检验检疫局共同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9+1”区域一体化合作协议,全面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西医与维医维药国际学术大会召开

  第三届中西医与维医维药国际学术大会日前在乌鲁木齐召开。大会主题为“中医、西医、维医并举,开创世界医学‘新丝路’”。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院士专家云集新疆医科大,为推动国际医药交流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维吾尔医药、哈萨克医药和蒙医药等多种医药学互为补充、协调发展,是

院士观点:亚欧信息高速公路建设须加快步伐

   “五通”的基础在于修建四通八达的“光路”。然而,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通信现状并不乐观。  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五通”的关键是信息通畅,而“五通”的基础在于修建四通八达的“光路”。然而,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通信现状并不乐观,出现了各国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率不高、发展不均衡等现象。 

自然及子刊综览

  《自然—通讯》  研究发现降雨带动微生物扩散  一项研究显示,土壤中的细菌可能通过雨滴在空气中扩散。这种新的机制有助于人们了解细菌如何能够实现长距离的传播。相关成果3月8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过去的研究已经表明,雨滴砸向土壤时会产生气溶胶(悬浮水滴)。土壤可以作为细菌的中间宿主,但一般认为

“一带一路”能源生命线扩张海外-电网油气主导

  “一带一路”能源生命线扩张海外,9省商旅股待发  “从‘一带一路’辐射区域来看,新疆、陕西、甘肃、宁夏以及东南沿海五大省区等9大省区相对其他地区机会更大,这些区域内的贸易龙头公司也将直接受益,包括友好集团、开元投资、西安民生等。”  丝绸之路自古便是一条贯通亚欧大陆的贸易之路,而新世纪的“丝绸之

王文彪委员:将沙漠治理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

  两会期间,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委员提议,将沙漠治理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促进沿途生态建设,开辟国际合作新思路。  8日,全球首只致力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光伏清洁能源发展的股权投资基金在京启动。该基金由亿利资源集团等联合发起,首期募资300亿元。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基

中亚天然气管道服务5亿中国人-能源合作成新丝路亮点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土库曼斯坦东北部,苍茫大漠中,蜿蜒曲折的阿姆河穿肠而过。两千多年前,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从敦煌通往伊斯坦布尔的必经之路。今天,这里已成为新丝绸之路能源通道――中亚天然气管道的重要起点。中石油阿姆河公司总经理邓民敏自豪地说:   邓民敏:穿过乌兹别克到哈萨克

亿利资源王文彪:建议将沙漠治理纳入国家战略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3月下午接受中新网能源频道采访。   “我提议将沙漠治理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全国政协委员、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接受中新网能源频道采访时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很多都是荒漠化的土地。如不科学应对和解决,将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   王

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中外嘉宾共聚一堂

——写在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之际  仲秋时节,瓜果飘香,层林尽染。9月19日,新疆乌鲁木齐博格达峰下,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盛大启幕。本届博览会主题为“共商 共建 共享 合作向未来”,将持续至22日。中外嘉宾共聚一堂,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及科技、金融、卫生等领域展开深入交流和对话。  七届中

APEC送给涂料及钛白粉行业的礼物

  APEC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的简称,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2014年APEC会议是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起的会议,是继2001年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再一次在中国举办,于11月中旬在北京召开,包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

政策与管理所陈锐研究员在兰州文献中心作学术报告

  8月1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陈锐研究员借与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开展西部之光联合学者项目“西部地区低碳社会实现路径研究”合作研究期间,在兰州文献中心报告厅作了题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低碳社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学术报告。   陈锐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传承和现实意义、区域低碳

西北大学为中亚各国培养复合型国际人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914.shtm2022年9月,在西北大学协办的中国-中亚民间友好分论坛上,西北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籍博士生秋香作为在陕国际学生代表发言:“中国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思想传统,

陈发虎:ATES推动跨学科跨区域跨语言合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280.shtm 中新网兰州8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跨大陆交流与丝路文明联盟(ATE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匈牙利科学院共同主办的ANS

中科院启动“丝路环境”先导专项

  9月30日,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以下简称“丝路环境专项”)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副院长、专项领导小组组长张亚平,科学技术部创新发展司副司长余健等出席会议。张亚平主持会议。  启动会上,专项负责人姚檀栋院士对专项基本情况

中科院启动“丝路环境”先导专项

   9月30日,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以下简称“丝路环境专项”)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副院长、专项领导小组组长张亚平,科学技术部创新发展司副司长余健等出席会议。张亚平主持会议。  启动会上,专项负责人姚檀栋院士对专项基本情

科学家提出基于空间观测的“数字丝路”科学构想

  来自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球观测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的300余位空间对地观测领域学者和管理专家,16日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我国科学家在会上提出“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的构想。  中科院院士郭华东表示,空间对地观测技术

当古丝路遇上新能源

  充足的日照,不仅带来了香甜的哈密瓜,大自然的馈赠也点亮了西北丝路重镇新能源发展的文明之光。从甘肃敦煌向西北进入新疆的“东大门”哈密地区,似火骄阳下大片的太阳能发电板引人注目。当古丝路遇上新能源,自然与科技的结合,碰撞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新的火花。   2000多年前,汉代的张骞两

青年科学家探讨科教合作与生物健康农业发展

  5月12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丝绸之路(杨凌)生物健康农业产业联盟、山仑院士工作站和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的丝路青年科学家科教合作与生物健康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杨凌举办。学者作主旨报告  丝绸之路(杨凌)生物健康农业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立新教授主持开幕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军致辞时表示,希

国家林业局: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势在必行

  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还有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日前,国家林业局制定并印发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下称《制度方案》)。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我国北方10个重点省区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国沙化

2019年我国开展中外联合考古项目46项

  在近日召开的中外联合考古项目工作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初步统计,2019年我国开展中外联合考古项目46项,包括赴外考古项目38项,外国考古团队在中国境内合作考古项目8项;延续性项目33项,新开展项目13项;涉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40余家国外科研机构、博物馆、大学等。

科研人员“复原”新疆古长城

  “汉代长城资源”“唐代长城资源南线”“唐代长城资源北线”……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工作人员利用科技手段,将200多座古烽燧、戍堡连成了一条条长城资源分布线,复原出新疆古代长城“样貌”,通过这一立体空间数字模型还可看出丝绸古道及其分支的具体走向。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于丽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