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化学担当——记著名有机化学家戴立信院士

戴立信(1924年—) 戴立信,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平,1947年国立浙江大学毕业。1953年进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现任有机所研究员、有机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顾问、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化学奖。 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60多年中,戴立信为中国有机化学的创新发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早期,他从事金霉素的化学和提取,改进的提取工艺曾用于工业生产。他还参与全合成研究,提出用不对称合成方法确定金霉素的绝对构型,推动了研究工作的进展,由于国防任务的需求,全力投入硼氢高能燃料和氟油研究的组织工作。他曾参与全国火箭推进剂研究规划。曾向国家建言硝基胍炸药研制,后列入国家规划;曾参与高空摄影胶片......阅读全文

化学担当——记著名有机化学家戴立信院士

   戴立信(1924年—)  戴立信,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平,1947年国立浙江大学毕业。1953年进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现任有机所研究员、有机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顾问、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

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召开 戴立信院士获终身成就奖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5月5日,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年会以“构建化学新时代”为主题,共设立学术分会48个,专题论坛11个,同时设立新技术、新产品与新仪器大型成果展览,共吸引了13000余位参会代表参加。  开幕式由中国化学会秘书长范青华主持

无信不立 习近平为何重视诚信

“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诚信,不仅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至关重要,在国与国关系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为诚信在社会生活、外交关

谢立信院士:科学认识眼部疾病

谢立信院士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1972年规定:小学生每天2次课间眼保健操。从此,每位中国少年儿童从踏进校门起就加入了做眼保健操的行列。“第一节,揉天应穴”的熟悉节奏也成了中国学生挥之不去的记忆。  日前,随着眼保健操“无用论”的提出,其再度成为关注焦点。网友“直播上海”在其微博中称:“

谢立信院士:中国眼科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谢立信  “谁要是真正解决了近视眼的病因和预防的问题,谁就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因为,全世界上百年来都希望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临床医学眼科学专家谢立信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我国也曾设立过针对近视眼研究的“973”课题,但由于其原因复杂,目前还未取得较好的

信立泰S086片获得临床许可

  近期,信立泰发布公告称,公司申报的S086片“原发性高血压”适应症临床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据查询,本次新增适应症“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申请于2019年3月获得CDE承办。公告透露,信立泰已完成S086片Ⅰ期临床相关研究,原发性高血压适应症准备进入Ⅱ期临床

戴安公司致用户的一封信

各位亲爱的戴安用户,大家好: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够告诉大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戴安公司已于近期正式宣布并入赛默飞世尔科技。我们相信这将为我们的用户带来更为振奋人心的机会。   赛默飞世尔致力于帮助用户实现改善生存环境的目标,专注于改善健康,卫生和生命安全。众所周知,赛默飞世尔广泛致力于尖端技术

2018年化学反应和制药工艺国际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2018年化学反应和制药工艺国际高峰论坛(2018 International Forum of Reactions and Processes for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于11月5至8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召开。会议由中科院院士、上海有机所所长丁奎

何梁何利基金会秘书长段瑞春调研上海有机所

  11月30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会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在上海市科技奖励管理办公室主任尹邦奇陪同下,一行五人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调研。丁奎岭所长介绍了上海有机所的基本情况,并重点汇报了科研进展和成果。   段瑞春认为,上海有机所基础科研工作和应用研究工作与国家需求和国防建设紧

黄维垣院士: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有机化学家黄维垣的主要研究方向经历了多次转变,从医学到化学,再到有机分子结构,后又转向“两弹一星”的高能燃料——硼氢研究,氟化学研究,每一次的转变都与时代环境、国家需要密不可分。1980年,黄维垣为课题组人员讲解化学反应原理  他曾说:“看到祖国氟化学事业后继有人,是我一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