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一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论证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与科技部共同组织的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在宁夏大学举行。专家组现场考察了实验室,听取了实验室主任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过审慎论证,当场宣布同意通过论证。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担任论证会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担任论证会专家组副组长,另外11位专家组成员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院所。专家组指出,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宁东煤化工基地产业实际,聚焦产业难题,并得到地方政府、骨干企业、相关院所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具有鲜明的省部共建特色。专家组认为,该实验室在应用基础研究、队伍建设、平台条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础,实验室建设运行目标明确,实施方案合理可行,保障措施有力。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实验室定位准确,研究方向设置合理,对进一步促进宁东基地乃至全国能源“金三角”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实验室的前身是......阅读全文

20第四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12月举行-聚焦煤炭高效利用

  由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中国能源学会(煤化工专委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香港排放权交易所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将于12月15日至17日在澳门举行,本届论坛将聚焦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是一个常设于澳门的非盈利性国际组织,致力于清洁能源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提

煤炭清洁利用要区分存量增量

  我们认为,超低排放改造不应成为新一轮煤电项目在东部省份扩张的“发令枪”。煤化工的环境污染及水资源瓶颈得到解决前,也不应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   新《环保法》执行三个月以来,环境治理的讨论已经深入到能源领域,其中煤炭清洁利用更是受到热议。一方面,煤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受热捧,地方政府还给予了发电配额

甘肃专题研究煤炭分质利用

  9月20日,甘肃省省长刘伟平召开省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谋划该省河西地区煤炭分质利用项目规划布局、技术工艺流程、项目融资等问题。   办公会上,刘伟平要求,当前要把正在编制的陇东煤炭资源转化利用规划拓展为全省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过程中必须坚持统筹考虑、远近结合、东西并重、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

我国探索煤炭综合利用新途径

  11月17日,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获悉,该公司碳氢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经过一年努力,成功攻克粉煤快速热解多产煤焦油、煤焦油全馏分加氢生产清洁液体燃料两项世界性难题,为我国乃至世界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又探索出一条崭新路径。   据延长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大鹏介绍,目前该碳氢资源高效综

把煤炭装进科技的筐子:山西煤炭行业清洁利用纪实

  山西把“清洁烧煤”作为破解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路径,以科技手段支撑以煤变电、煤炭高端循环、工业固废利用,让“污染的煤”变成“科技煤、清洁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煤炭搬家”到“电力高速”  几十年来,我国“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煤炭以“蚂蚁搬家”的方式运到东部地区,仅山西就有3

全国人大代表童明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

  从事碳基新材料技术研发工作十几年,最关注的是推动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实现煤炭产业绿色转型。”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华阳集团(山西)纤维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山西华阳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童明全一边忙着煤基生物降解材料PBAT的研发与生产工作,一边走访调研,为参加全国

还蓝天白云-“黑色煤炭”还需“绿色利用”

  两会期间,“雾霾”背后的能源消费引起了许多代表的关注。他们认为,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要还蓝天白云,还需“绿色利用”煤炭资源。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而煤炭需求主要在东部和南方。远距离输煤不仅形成运输矛盾,而且加大了输入地的环境压力。

我国首个煤炭开发利用联合基金成立

基金委副主任姚建年(前左)和神华集团副总经理韩建国(前右)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设立的“煤炭开发利用联合基金”(以下简称煤炭联合基金)协议签字仪式日前在北京举行。基金委副主任姚建年和神华集团副总经理韩建国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

记中科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从青海省重点实验室,到中国科学院的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盐湖资源室)走过了一段曲折却又光辉的历史。  作为中科院青海盐湖所的重要科研力量,从单纯开发盐湖资源制作钾肥,到如今锂、镁资源等的高效利用,盐湖资源室正在不断挖掘盐湖宝藏,力图为我国的盐湖开发事业作出更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方案通过论证

  科技部于2015年9月批准建设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75个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更好地推动其建设与运行,2016年3月22日,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在北京市组织召开了该实验室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论证会,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及依托单位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志参加会议。   专

煤炭清洁利用二十年效果有限-谁挡了煤炭的“绿化”之路?

  今年年初持续的雾霾天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而分析其原因,燃煤排放一直都被当作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  然而,在我国多煤少气的能源格局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研究预测,到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将达48亿吨左右。  在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大规模调整的现状下

我国实现卫星燃料高效利用

微重力条件下燃料管控试验  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成功,我国自主研制新产品在卫星平台上表现出色。记者1月9日获悉,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研发的卫星燃料高效利用技术,燃料挤出效率达到99.85%,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据了解,由于太空是微重力环境,卫星贮箱内的燃料和用来压出燃料的增压气体处

利用生态能高效降解污水

  污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处理成本难以承受等,使一些城镇污水处理厂成为“污染集中排放源”。不过,采用中科未来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无锡禾木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RES生态能污水处理技术系统”,可使污水处理吨直接运营成本降低50%以上,节约传统工艺容积30%,处理效率可提高50%,较好解

煤炭清洁利用是减排治污优先选项

  我国目前仍处在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煤炭消费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2/3,是重要的一次能源。“富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禀赋特征等现实因素,决定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利用仍将占能源消费主导地位。  在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提供能源保障的同时,煤炭带来的资源、环境、生态和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

煤炭开发利用三项新标准公布

     国土资源部今天发布公告,试行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中煤矿采区回采率、原煤入选率、煤矸石与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三项新标准。   公告规定,井工煤矿中,薄煤层、中厚煤层和厚煤层的采区回采率分别不低于85%、80%和75%;对于采用水力采煤技术的井工煤矿,薄煤层、中厚煤层和厚煤层的采区回

煤炭清洁计划出台-分质分级阶梯利用

  随着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和应用,传统的煤炭能源也面临清洁高效的转型要求。  昨日(5月6日),能源局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明确了七方面重点任务,提出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目标,对燃煤发电以及原煤入选率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按照能源局的

低碳城镇化,煤炭清洁利用待突破

  11月4日,中国社科院和国家气象局在京联合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该报告今年的主题是低碳城镇化。   绿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说,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城镇化推进模式是典型的粗放外延模式,特征就是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资源环境代价大,不可持续问题突

机构报告认为中国煤炭清洁利用前景广阔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CFFC)22日在华盛顿发布《CFFC中国能源焦点:煤炭清洁利用》报告指出,未来中国将提供开发和应用清洁煤炭技术的市场空间,并引领世界清洁煤炭利用。  报告指出,中国是传统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未来数十年,煤炭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将依然保持重要地位。因此,如何将煤炭利用变得

“中英煤炭利用近零排放项目”在京启动

“中英煤炭利用近零排放项目”11月20日在北京正式启动。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启动会上表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和创新,“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通过有关国家科技计划支持这项技术研发工作。 据介绍,“中英煤炭利用近零排放项目”是中英碳捕集与封存合作谅解备忘录框架下开展的具体合作项目,将研究

中国工程院描绘煤炭利用路线图

在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约束下,煤炭消费量需要严格控制。    最近,煤炭价格波动再次引起社会对煤炭行业的关注。实际上,对于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应看重的是如何对其进行高效、清洁利用。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相关领域核心专家,以探讨IGCC、煤化工等热点话题,并呈现

我国计划利用煤炭来发展纺织原材料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我国计划利用煤炭来发展纺织原材料,例如烯烃和聚酯,这是为了削减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根据韩国LG经济研究所最近的一份报告。   这份研究报告“中国商业化新进程领导煤化学的革命”声明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中国最近在研究煤化学技术方面进行了更多的投资,这将增

水稻磷肥高效利用机理获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易可可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薛邵伍团队合作,解析了调控植物液泡内无机磷输出的机制,为作物磷肥高效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结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植物学》杂志。  磷元素是肥料三要素之一,也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作物主要通过根部对无机磷的吸收

中科院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实验室获批

  日前,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申请的中科院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实验室正式获中科院批准筹建。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盐碱地资源,加快推进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基于30年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积累,整合院内外优势研究力量,申请成立了中科院盐碱地资源

新技术实现煤炭清洁化利用突破-黑金可变绿金

  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雾霾问题不断升温,一时间被称为黑金的煤炭似乎和污染画上等号。那么煤炭是否就等于高污染呢?在我国多煤少气的能源现状下,煤炭能否实现清洁利用?   据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在煤炭行业内,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只是在普通人的意识里。煤炭的这

煤炭减量与清洁化利用:发达国家如何做?

  9月22日,经过了近一年的研究总结,NRDC发布了第一期研究成果,其中在《煤炭消费减量化和清洁利用的国际经验》报告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作为案例,介绍其减少煤炭消费和清洁利用的经验,希望通过梳理,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提供借鉴和参考。  据NRDC政策研究分析师刘

谢克昌院士: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不革命不行

   近日有研究指出,不清洁的能源使用是我国雾霾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而不清洁能源最主要是煤炭。一时间,公众“谈煤色变”。  “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不革命不行。”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负责人谢克昌谢克昌院士日前对记者坦言。不过,他指出,“去煤化”不可取,煤炭要革命

稀土如何绿色高效利用-专家来“支招”

  珍贵的稀土原料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稀土氧化物的价值将越来越大。我国的稀土资源位居世界第一,但资源消耗过快、生产过程污染严重,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已经成

新技术或可促进玉米秸秆高效利用

  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秸秆纤维结构与微生物黏附变化图。A为未处理秸秆,B为处理后秸秆,C为未处理秸秆微生物生物膜,D为处理后秸秆微生物生物膜。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在玉米秸秆高效利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建立了基于蒸汽爆破预处理秸秆的高效技术,揭示了

均四甲苯催化转化实现高效利用

  前,中科院山西煤化所508课题组开发出一种均四甲苯催化转化制备高辛烷值汽油馏分的催化剂和工艺,均四甲苯转化率100%。现催化剂已稳定运转超过2000小时。该技术为解决甲醇制汽油(MTG)过程均四甲苯固体产物问题及石油工业富余苯下游产品开发提供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甲醇合成汽油过程会产

粒度分析在煤炭发电副产品再利用中的应用

   当今,大量的煤碳被开采出来用于发电,然而,煤炭发电所产生的副产物被认为是有害的:二氧化硫导致酸雨;氮氧化物造成酸雨,臭氧和烟雾;微粒粉尘导致烟雾和空气污染。如何采取措施,使这些有害副产物变废为宝,成功在石膏、水泥、塑料中得到应用?本文主要概述粒度分析(以美国麦奇克Microtrac激光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