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包为民院士:提高氢能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比例

“我国的能源结构应该多元化一些,现在的问题是太依赖于煤炭。”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包为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自己关心的话题是能源。 包为民称,自己经过调研发现,煤炭化石能源如今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70%,石油占比20%左右,余下的是水利、风电等能源,现在应对这样的结构进行一下调整,“增加一些绿色元素,积极发展氢能源的开发与应用”。 他指出,氢能源是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且氢有着广泛的来源,可通过煤制氢、油制氢、电解氢等手段获取,当下我国化学化工行业每年也产出相当数量的氢。 当前,我国对氢能源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航天领域。“我国的绿色火箭用的是液氢、液氧,这是人类掌握的含能最高的火箭动力。”包为民希望,未来这一能源也可以进入民用领域。 以往氢能源的运输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但包为民认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我国丰富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加以解决,进而使氢能进入普通家庭。 据包为民介绍,当下国外都在探索氢能源的应用,而在国内......阅读全文

包为民院士:提高氢能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比例

  “我国的能源结构应该多元化一些,现在的问题是太依赖于煤炭。”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包为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自己关心的话题是能源。  包为民称,自己经过调研发现,煤炭化石能源如今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70%,石油占比20%左右,余下的是水利、风电等能源,现在应对这样的结构进行一下调整,“

包为民院士捐赠奖金设立“为民探索基金”

捐赠仪式。 西安电子科大供图12月3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校友日云回归大会暨“为民探索基金”捐赠仪式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举行,活动同步面向该校全球校友直播。为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心怀祖国、情系母校,将获得的“钱学森最高成就奖”奖金100万元全额捐赠,发起设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未来氢能将占我国终端能源消费10%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氢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至少将达10%。氢能将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  11日,由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中国氢能联盟)举办的“2018年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高峰论坛”在海口召开。论坛上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研究

未来氢能将占我国终端能源消费10%

  未来,氢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至少将达10%。氢能将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  11日,由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中国氢能联盟)举办的“2018年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高峰论坛”在海口召开。论坛上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核

包为民院士:大学育人的“家国情怀”

   包为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作为中国航天运载器总体及控制系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殊荣,是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我的母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大学。该校虽并非

参与关于电力使用的研究能改变能源意识和能源消费

  一项研究发现,仅仅是意识到了自己用电正在被研究也能导致能源消费减少。Daniel Schwartz及其同事与一家大西洋中部公用事业公司合作,监测了随机选出的将近5600个家庭能源消费者的电力使用情况,其中大约一半家庭收到了明信片通知他们被选中在2011年夏季参加一个为期一个月的电力使用研究。

包为民院士:人才培养是迈向航天强国基础

  “在中国迈向航天强国的进程中,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尤其要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加入到航天事业中来,人才培养是我们迈向航天强国的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日前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

能源企业山西行活动考察吕梁氢能项目

  9月3日,由吕梁市政府、山西省投资促进局、中国能源报共同举办的“能源企业山西行——吕梁氢能项目考察”活动成功举办。此次考察活动是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考察期间举行的氢能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山西省投资促进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武亮表示,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产业链发达,

氢能源变身能源新宠

        22日,第五届全国氢能源大赛在南京举办,氢能源界的研究专家齐聚南京讨论氢能源的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毛宗强肯定了氢能源在发展上有着很好的前景,并透露在今年会产出氢能源电池的手机以及2015年将产出1000辆氢能源车可以代替长距离的电池车。

包为民:未来人类对航天控制的新需求与挑战

   伴随新一代全球通信卫星与空间互联网星座、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大规模空间设施建设及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迈向太空经济时代。相关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趋势和新模式。  航天产业已经拓展到空间资源开发、能源利用、在轨制造、医药卫生、太空旅游等领域,其发展呈现出航班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