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一天连发2篇Nature子刊和1篇Cell子刊!

作为农业领域实力最强的高校之一,华中农业大学在作物遗传育种、微生物学、果树学、分子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领域一直很有优势。 近几年,华中农业大学的这些优势学科发展也都非常迅速。继上个月一周连发3篇Nature子刊后,4月11日,华中农业大学3个研究团队又同时发表了3篇顶尖论文,其中包括2篇Nature子刊和1篇Cell 子刊,可谓势头逆天。下面一起看一看。 4月11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刊物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邓秀新院士领衔的柑橘团队在无性生殖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Genomic analyses of primitive, wild and cultivated citrus provide insights into asexual reproduction)。这项工作以柑橘原始种、野生种和栽培种的基因组为基础,采用比较基因组、遗传学和转录组等方法解析了柑橘“多胚”......阅读全文

“2010年中澳小麦遗传与分子育种双边研讨会”在京召开

  5月24日至26日,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大学联合主办的“2010年中—澳小麦遗传与分子育种双边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举行。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30余名小麦遗传与育种专家以及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参加

华中农大原校长、水稻遗传育种专家张端品逝世,享年80岁

据华中农业大学南湖新闻网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高等教育战线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华中农业大学原校长、著名的水稻遗传育种专家张端品同志于2023年6月5日14时08分在武汉因病逝世,享年80岁。张端品 图源:南湖新闻网 公开资料显示,张端品1944年1月21日出生于湖北省江陵县,1968年7月本科毕

单倍体育种

  利用各种有效方法产生单倍体后,进行染色体人工或自然加倍,使植株恢复正常育性,迅速获得稳定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单倍体是只具有配子体染色体组分的个体、组织或细胞。由这种细胞分化、生长出来的植株叫单倍体植物,此种植物不能生殖,必须使其染色体组分加倍,才能继续繁殖,获得稳定一致的后代。  通过单倍体形成

遗传发育所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成绩卓著

  2005年1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嘉兴市政府签订了共建“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育种中心”)协议,并举行了揭牌仪式,标志着“育种中心”正式诞生,这既是双方新时期新合作的开始,也是对双方过去合作成果的肯定,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遗传发育所

北京林业大学枣树遗传育种研究成果丰硕-获新品种授权

  近日,一个名为“京林一号枣”的新品种诞生,成为北京林业大学枣树遗传育种项目组取得的众多具有显示度的新成果之一。项目组与河北省沧县国家枣树良种基地合作,选育出的这个三倍体枣新品种已经获得了植物新品种授权。  据悉,这一新品种有众多的显著优点。它的果实大,平均单果重为24.08克,最大果重29.8克

农业生产中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在生产实践中,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常进行育种研究解决生产问题。前几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开创了水稻界的传奇,让水稻的亩产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同时也在品质上得到了提升。关于育种,有多种方法,如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通过连续自交,不断选种的方式,得到新的品种。其中种子在进行育种前要

颠覆传统育种!我国有了“全流程智慧育种平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589.shtm3月21日,《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刊载了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南繁研究院与阿里达摩院(湖畔实验室)联合开发,推出了颠覆传统育种

诱变育种的概念

是人为的措施诱导植物遗传基因产生变异,然后在产生变异的植株中按照需要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诱变育种常用的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如各种射线、微波或激光等处理诱变材料,习惯上称之为辐射育种;化学因素是运用能导至遗传物质改变的一些化学药物——诱变剂处理诱变材料促使变异,常称之为化学诱变。

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6月4日上午,教育部科技司在中国海洋大学主持召开了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建设验收会。会议由科技司基础研究处明媚副处长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浩然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海大副校长于宜法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

河北农业大学最新文章利用SNP芯片获棉花遗传育种新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河北农业大学马峙英教授棉花遗传育种课题组题为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discovered genetic variation and candidate genes of

绿色超级稻育种应向基因组育种模式转变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绿色超级稻项目团队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绿色超级稻的理念、育种策略、关键技术体系和发展历程,阐述了整合丰富的遗传资源、有利的功能基因、精确的基因组育种技术以培育绿色超级稻的实践,介绍了绿色超级稻推广应用的重大成果及其对全球作物生产与

两种南瓜基因组图谱绘制成功为育种改良提供遗传学参考

  南瓜不仅是西方万圣节用来点缀节日的装饰,对世界上多数人来说,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营养主食。最新出版的10月刊《分子植物学》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介绍了中美科学家的合作成果:他们对两种重要南瓜品种进行了完整基因组测序,不仅揭示了南瓜与众不同的进化史,更可为南瓜育种改良提供遗传学方面的参考。  据物理学家

试管育种的技术方法

中文名称试管育种英文名称test-tube breeding定  义植株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通过人工诱变进行新品种选育的技术。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二级学科)

倍性育种的特点

1.同源多倍体植物的特点①育性差,结实率低.②大多数同源多倍体是无性繁殖的,多年生的.③同源多倍体基因型种类比二倍体多纯显性:AAAA;三显性:AAAa;双显性:AAaa;单显性:Aaaa;无显性:aaaa④同源多倍体达到遗传平衡的时间长⑤器官的巨型性2.异源多倍体植物的特点染色体配对正常,植株雌雄

霉菌的杂交育种

   准性生殖是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它更原始的一种生殖方式。它可使同一种生物的两个不同来源的体细胞经融合后,不经过减数分裂,不产生有性孢子,仅通过低频率的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体细胞。(1)菌丝联结 常发生在一些形态上没有区别但在遗传性上却有差别的同一菌种的两个体细胞(单倍体)间,发生联结的频率极低。

红薯育种试验方法

红薯是一种很常见的农作物,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能种植。为了提高红薯栽培的经济效益,育种很关键。首先要确定育种目标,一般来说,育种目标应包括高产、稳产、质优、三抗能力强(抗病虫、抗干旱、抗贫瘠)、耐储藏、萌芽性好、适应性广等,其综合性状还应满足一些特殊的栽培要求。红薯育种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杂交育种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生物育种专区一期试运行

中新网三亚2月24日电 (记者 尹海明)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副局长唐浩23日在三亚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生物育种专区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投入试运行,目前已有10家单位入驻。这是我国第一个生物育种专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大力推进种源等

基因组育种技术翻开海水鱼类育种新篇章

  目前,解决好渔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当务之急,国家大力控制海洋捕捞的同时,促进了海洋鱼类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这个产业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瞄准产业需求、用科技造福人类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黄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黄海所)研究员陈松林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2018年科技活动日活动

  5月26日,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2018年度科技活动日活动。本次科技活动日主题为“深入基础创新,服务百姓生活”。来自人大附中、一零一中学、北京八中、北京十八中、和平里四小和玉泉小学的近40名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科技活动日在“参观实验室”活动中拉开帷幕,工作人员带领

深圳华大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开启农业育种新时代

  华大基因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以全球领先的高通量基因组测序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为基础,通过高密度遗传图谱快速构建和性状相关基因定位,利用常规育种的杂交和回交手段,借助全基因组高密度分子标记进行优良单株精准选择育种。该技术突破了传统育种周期长、可预见性差、选择效率低等瓶颈,使快速、高效、可控的精准

“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建立玉米单倍体育种体系

   自交系是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以生物诱导为基础的玉米单倍体育种(DH育种)技术可以快速育成品系,加快育种进程,其在国内外种业上的规模化应用已经促进了玉米选系技术的变革,成为现代三大玉米育种关键技术之一。玉米单倍体技术与分子育种及传统育种方法的深度融合还可以有效地改进传统育种模式,在商业化育种

林木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第一次会议召开

  近日,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林科院举行。  学术委员会主任万建民,副主任、中国林科院院长张守攻,学术委员会12位委员及依托单位有关负责人、实验室部分科研人员共30余人出席会议。  依托单位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储富祥介绍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构成,张守攻为学术委员会委

世博园神奇的太空育种厅

  在上海世博园太空家园馆太空育种厅内,许多在“太空”中孕育出的“鲜花”令大人好奇、小孩惊奇,众多游客争先恐后地拍照留念。  图为游客在太空育种厅内赏“花”。

动物育种研究终端技术方案

 1.动物代谢舱群平台技术:饲料转化效率、育种表型有效的能量消耗、动物环境影响等  2.Thermo-RGB双光红外热成像技术:呼吸模式、动物疾病筛查等  3.动物活动状态、生理指标监测技术:姿态行为时间长度、温度、心率、活动等  4.动物脂肪含量高光谱监测技术:脂肪深度含量分布监测、饲料标准建立等

现代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从过去到现在,世界各国的顶尖育种工程师们一直都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产品而努力。祖辈们和上一代的园丁们精心挑选出最适合当地条件的作物种子并加以妥善保存,以期在来年或今后更长的时间内能获得好的收成。以番茄为例,在经过几十年的选择性育种后,各种地方品种的种子表现出了明显的特定区域特征。这些品种随着时间

IMGE:作物育种的“马良神笔”

  高产优质新品种是农业的基石,但传统作物育种方法周期长、效率低。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新的作物育种技术不断涌现,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作物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较多不足。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华南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基于单倍

玉米育种:走向专业与精准

  玉米,是全世界种植范围最广、总产量最高、用途最多的作物,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玉米的价值,让它扛起万亿级产业? 10月20日,首届中国玉米产业链大会在北京举行。论坛邀请了玉米产业育种生产、加工、贸易等方面的专家,就玉米育种与生产、玉米消费与供需分析、玉米产业链融合与未来

植物育种实用知识点

1、植物育种用育种值不少人在用配合力,配合力和育种值的区别是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在植物育种中使用育种值,来自动物育种的成功应用,更来自数量遗传学知识本身。在某种程度上,育种值是一般配合力的更科学更牢靠应用,博思公司提供的《配合力分析与BLUP育种值分析的结果比较.pdf》,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

“分子设计育种”带来的盛宴

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定向改良的“合农71”大豆新品种亩产447.47公斤,再次刷新全国大豆单产纪录。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紧跟国际科技前沿,前瞻谋划、科学布局,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项目,服务国家和地方的能力不断增强,作为东北区域农业研究中心的地位日益凸显。即日起,《中国科学报

杂交育种的基本特点

性质杂交育种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性状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杂交改变生物的遗传组成,不产生新的基因 [1]  。原理增加遗传多样性即不同基因组合的数量,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优点可以将同一物种里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新品种中,还可以产生杂种优势,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