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碳卫星在轨测试阶段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碳卫星在轨示意图和部分CO2定标曲线 2016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7年8月31日,中国气象局在京组织召开了碳卫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会。评审结论表明,碳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全部工作,卫星各项功能、性能指标符合研制任务书的要求,取得圆满成功。 碳卫星在轨测试工作由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牵头组织,先后完成了对日定标、对月定标测试,敦煌辐射校正场、北京地面观测站、芬兰地面观测站同步观测试验,以及与美国二氧化碳监测卫星OCO-2交叉比对试验等在轨测试项目。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全球大气二氧化碳观测实验卫星,碳卫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星地一体化多模式卫星观测平台、星载高光谱二氧化碳探测技术与多谱段云与气溶胶偏振探测技术。全球二氧化碳探测仪研制难度高、技术复杂,具有高光谱定标精度高、辐射测量精度高的特点,填补了我......阅读全文

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

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将为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提供科技支撑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据气象局网站消息,今日11时02分33秒,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成功送入太空。20多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卫星已成功进入近地点高度为815.6公里

天宫二号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取得系列成果

  随着2月20日新一轮对地观测周期的结束,天宫二号三维成像高度计已在轨运行888天。迄今为止,天宫二号高度计已经获得大量重点海区和典型陆地区域的观测数据。在海洋观测中,在进行海平面高度测量的同时,观测到了大量海面雨团、强降雨、内波、海洋锋面、涌浪、溢油、涡旋、浅海地形调制等典型海洋现象,这些观测数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履约周期进一步缩短

  今早7时51分,由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我国首颗低轨宽带通信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也创造了长十一火箭履约周期最短的新纪录。  据悉,此次是长十一火箭首次执行1000公里以上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比起以往将卫

2017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尽管安全性一度遭到质疑,但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势头不可阻挡。  基因测试新技术  新概念造影剂“纳米MRI灯”  巴西转基因大豆  记录DNA数据  具隐身效果的膜材料(模拟效果图)  耐水性超薄太阳能电池  美 国  基因编辑技术火热 干细胞研究获突破  美科学家开展了该国首个对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

记谭述森院士:牵手北斗遨天穹

   2月1日,15时29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我国成功发射第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也是第21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  消息传来,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开拓者和建设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某卫星导航定位总站高级工程师谭述森欣慰地笑了。  “我的‘星龄’才20多岁,我

盘点“卡脖子”最新目录:中国禁止出口的35项关键技术

  01、光刻机  《这些“细节”让中国难望顶级光刻机项背》  制造芯片的光刻机,其精度决定了芯片性能的上限。在“十二五”科技成就展览上,中国生产的最好的光刻机,加工精度是90纳米。这相当于2004年上市的奔腾四CPU的水准。而国外已经做到了十几纳米。  光刻机里有两个同步运动的工件台,一个载底片,

踢开毫米波技术商用“绊脚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64.shtm 毫米波频段正成为宽带卫星通信、5G移动通信发展的“黄金”频段,但解决毫米波无线通信传播距离受限成为难题。科学家发现,大规模相控阵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关键技

2015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科技是一种迷人的信仰。理论的改写、技术的更迭,都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世界,更好地改变世界。2015年的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有对基础物理的求索,对宇宙深空的探测,对人脑功能的发掘,也有对争议性技术的讨论,对气候变化的思考……而最让我们欣喜的是,今年的国际“十大”,有了更多来自中国的消息。  1.中科大首

《自然》盘点2014年科学界大事件

南极BICEP2 射电望远镜发现引力波———或者是尘埃  2014年或许会因为科学的胜利迅速演变成失望甚至是悲剧而被铭记:干细胞研究和宇宙学研究进展很快受到质疑;商业飞船遭遇重大挫折。然而,探测器登陆彗星、追踪人类起源以及协力了解大脑依然是值得庆祝的原因。  太空竞赛 千帆竞发 

美刊预测2009年十大科技:压缩空气储能上榜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8日消息,美国《大众机械》杂志近日预测了2009年将可能出现的是十大科技概念,将能用于安检的T射线、压缩空气储藏能量等新技术均榜上有名。 以下就是该杂志预测的2009年将可能出现的是十大科技概念 1.T射线 T射线 ThruVision T4400 T射线(T

2007年欧盟科技发展综述

2007年是欧盟解决制宪危机,一体化建设走出低谷,经济社会改革步伐加快,经济保持平稳,主要大国(德国、法国、英国)领导人更替。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入盟,对外积极进取,谋求发挥全球性作用的重要一年;是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计划的开局之年;是欧盟大力开展能源、气变外交,力图借此打

中国首办全球卫星导航年会 “北斗”提升话语权

    10月25日深夜,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图为发射前夕,星箭组合体在发射塔架进行联合测试。中新社发 陈本科 摄  随着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即将建成

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 提高食品安全等测试水平

  国务院7日发布《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强实用型、新型和专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  加快新型传感器技术、功能安全技术等新型计量测试技术和测试方法研究,加快转化和应用,填补新领域计量测试技术空白。加快航空航天、海洋监测、交通运输等专用计量测试技术研

海南卫星星座计划:“罩”在南海上空的天网

①海南一号卫星项目整星方案评审会现场 ②杨天梁在接受采访 ③海南卫星星座构成示意图 ④海南卫星星座建设路线 在海南管辖的海域上,如果发生了海上事故,想要进行及时搜救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有什么快速准确的方法?答案是:依靠遥感卫星的实时观测数据进行追踪。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室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成双链。杂交的

关注“土十条”:2018首届全国土壤大会7月召开

国家发布“土十条”,土壤安全再引关注。“中国土壤环境促进平台”开会,决定2018首届全国土壤大会将于7月在北京召开,中国网消息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首届全国土壤大会暨中国土壤环境促进平台启动大会上获悉,由甘肃临泽县人民政府、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国土壤环境促进平台”在此

国之重器奠定创新未来:大科学装置成就综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7850.shtm 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  【沿

航空航天材料检测之无损检测方法汇总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航天航空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说到航天航空技术的进步就不得不提到航天航空材料,而新型材料就是航天航空技术水平的关键所在。现在实验室对于新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又有那些呢?超声检测法 超声波的产生依赖于做高频机械振动的“声源”和传播机械振动的弹性介质,所以机械振动和波动

【目击】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

  皓月当空、繁星点点,连绵起伏的大凉山充满了静谧与神秘。汽车在山路上盘旋很久,经过三岗五哨的严格盘查,最后抵达青岗坝三号平台。30日21时52分,记者在这里目击了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  卫星发射场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处的大凉山谷腹地——冕宁县泽远乡封家湾。卫星发射测试、指挥控制、

监测全球碳排放 中国碳卫星:“我在太空挺好的”

   在距离地面700公里外的预定轨道上,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每1.5小时都会向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传输信号。“它在太空挺好的。”6日,碳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鹏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  这是我国首颗、全球第三颗专门用于观测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

中科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公布19人入选

19人入选2009年度中科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近日,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公布中国科学院2009年度杰出技术人才遴选结果的通知”(科发人教字〔2010〕21号),经中科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此次共有26人入选2009年度杰出技术人才

2019年四川省科技奖拟奖项目 杰出贡献奖2人 一等奖35项

科技进步类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成都康华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蔡勇、杨刚强、侯文礼、赵志鹏、周蓉、李声友2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苏金友、田金虎、周杰、侯鑫正、仇钎、马前容3家

美石墨烯晶界硬度性能最新研究进展

  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工程研究人员发现,即使由许多石墨烯小晶粒拼凑而成,石墨烯的硬度性能依然卓越。这一发现解决了之前理论模拟与实验之间存在的一些矛盾;之前的理论称石墨烯的晶界硬度是较强的,而试验预测小晶粒石墨烯的硬度要远远弱于完整的石墨烯晶格。该研究近期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石墨烯是由

机械领域“三基”产业十二五规划发布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机械基础件 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该规划贯彻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精神,在总结分析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

碳卫星成功获取了首组地球“体检数据”

  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碳卫星)已成功获取了首批观测数据,这是我国从太空获取的第一组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吸收高分辨率光谱图  碳卫星于2016年12月2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经过平台测试、载荷加热排污等一系列工作后,有效载荷于1月12日成功开机,13日转入在轨观

2016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问题研究选聘承担单位

  2016年度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问题研究公开选聘承担单位公告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环境保护部将开展2016年度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问题研究,针对部分重点问题公开选聘承担单位。现诚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单独或联合申报。课题

吕达仁刘毅刘宇:追踪碳足迹

  吕达仁院士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和外国专家交流 资料图片  CFP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艰难地通过了《巴黎协定》。中国在其中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气度。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曾说: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中国既要负责任,也要争取平等合理的发展权。   最有

贺克斌院士:我国“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与难点

  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是,PM2.5问题还没有完全彻底得到解决,污染防治刚走出第一步,依然任重道远。与此同时,臭氧水平不断升高,成为空气污染治理的新难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11月26日举办的“ 2019中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咱行业兴奋点在哪?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分析测试百科网特摘取整理了与分析测试领域相关度较高的内容如下。更多依靠中国装备  《中国制造

五部委发布137项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领域指南(2011年度)

  发改委网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联合研究审议的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现予以发布。《指南》确定了当前优先发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进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海洋、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