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燃冰资源可用百年以上

5月18日10时,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的“蓝鲸一号”钻井平台上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科技工作者正式开启了通往资源储存量高达相当于千亿吨石油的“可燃冰时代”大门。这是中国能源开发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千亿吨石油级别的宝藏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此又称为可燃冰,意为可以燃烧的冰。 可燃冰燃烧值高,而且清洁。试采现场指挥部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调查局“李四光学者”卢海龙说,因为压缩程度高,一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每立方米的可燃冰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是等量常规天然气的1.43倍,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石油小,更加的清洁环保。 可燃冰资源储量丰富,其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域,甲烷含量是天然气资源量的60倍,估算其资源量相当于全......阅读全文

可燃冰是什么有哪些用途和战略意义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 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   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在深海中

可燃冰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产业化生产再进一步

  可燃冰( 天然气水合物 )产业化生产再次迈出关键一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中海油牵头的天然气水合物战略研究启动会近日在北京中国海油大厦举行。以中海油作为依托单位申报的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并在会上举行了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揭牌仪式和天然气水合物技术创新联盟

海洋六号或明年开钻南海可燃冰-够我国用130年

  当日下午6时许,前往太平洋执行大洋27航次科考任务的“海洋六号”科学考察船,经过近32个小时的艰苦航行,及时地避开了台风“玛娃”尾部和受南海西南季风影响形成的大风、暴雨和巨浪区域,正在穿过海况相对平稳的巴林塘海峡,预计6月11日到达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目标工作区。   昨天,在中国科协举行

可燃冰资源引多国关注-为石油天然气最佳替代品

  “可燃冰”,专家们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或“甲烷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产生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类似冰或固体酒精,点火即可燃烧。“可燃冰”储量丰富、分布广阔,科学家们预测,它是常规石油和天然气的最佳替代能源。2012年2月15日,日本开始在爱知县渥美半岛近海从海底试采“可燃冰

日媒:“可燃冰”将引爆新能源革命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5月11日刊登题为《新的收获:亚洲的“可燃冰”革命》一文,文章说,每过几十年就会有一种新的能源资源出现,并给世界带来能源革命的希望。19世纪和20世纪初,从煤炭和鲸油到普通石油的转变就是这样的。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和风能出现后不久,又发生了核

可燃冰掀全球海底资源争夺战

  与浩瀚的星空相比,深邃的海洋似乎是人类更易触及的资源宝藏。未来的全球资源竞争,将会在占地球表面积71%、总水量97%的这片蓝色海洋上蔓延开来。   蛟龙号:吸纳民资进入海工领域   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这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载

可燃冰产业化生产再进一步,可燃冰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可燃冰( 天然气水合物 )产业化生产再次迈出关键一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中海油牵头的天然气水合物战略研究启动会近日在北京中国海油大厦举行。以中海油作为依托单位申报的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并在会上举行了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揭牌仪式和天然气水合物技术创新联盟

日本完成世界上首例从海底成功采取天然气

  日本资源能源厅今天发表消息称,在爱知县渥美半岛近海成功开采新一代替代能源“甲烷水合物”,也称“可燃冰”。这是世界上首例从海底成功采取天然气的事例。   甲烷水合物也称“可燃冰”,是甲烷气体和水分子形成的笼状结晶,将二者分离,就能获得普通的天然气。日本政府的“天然石油气?金属矿物质资源机构”今年

可燃冰页岩气成新引擎-油气探测设备临千亿市场

  根据最新消息,我国已启动对可燃冰勘探开发技术的新一轮系统性研究,同时另一项重要替代能源页岩气的开发也在紧锣密鼓的展开。根据资源开发的5个发展阶段,油气探测总是伴随着勘探开发而率先展开,因此,中国的油气探测行业将有望率先获得发展机遇。  根据新华社的消息,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

日本宣布成功分离可燃冰

  日本经济产业省3月12日宣布成功从日本近海地层蕴藏的甲烷水合物(也称可燃冰)中分离出甲烷气体,并认为这标志日本可燃冰开采商业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日本经产省说,此次作业区域位于日本爱知县和三重县近海的东部南海板块海域地层。经产省所辖独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以及产业技术综

可燃冰试采未对大气海洋环境造成影响

  刚刚过去这一周,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或许是地质科学界最热的词汇。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从5月10日起,经试气点火,连续产气8天,累计产气超12万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达99.5%。我国这次试采成功,震

大尺度全尺寸可燃冰三维综合试验开采系统面世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李小森团队针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野外试采风险大、成本高等难点问题,基于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历时3年自主研制出国际首套有效体积2585升、最大模拟海深3000米的大尺度全尺寸开采井天然气水合物三维综合试验开采系统。  据了解,该系统突破了水合物

中国可燃冰开采技术获进展-达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可燃冰开采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据新华社近日消息,经10余年技术攻关,吉林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冷钻热采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该技术还获得了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可燃冰 资料图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

聚焦我国首次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可燃冰在哪个海域?

  5月18日,一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标志着我国可燃冰开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也是“中国理论”“中国技术”“中国装备”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这一属于中国人的标志性科技成就,将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提起

解析:可燃冰是一种危险能源-开发利用难

  可燃冰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气候寒冷致使矿层温度下降,加上地层的高压力,使原来分散在地壳中的碳氢化合物和地壳中的水形成气—水结合的矿层。二是由于海洋里大量的生物和微生物死亡后留下的遗尸不断沉积到海底,很快分解成有机气体甲烷、乙烷等,这样,它们便钻进海底结构疏松的沉积岩微孔,和水形成化合物。

美国加强可燃冰研究

  美国能源部20日宣布将投入500万美元用于研究可燃冰的提取办法、商业化前景以及从中提取天然气的环境影响。   美国能源部表示,获得500万美元资助的7个项目来自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工程实验站、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这些项目将由能源部下属的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统一

美国投入500万美元加强可燃冰提取及商业化研究

  美国能源部20日宣布将投入500万美元用于支持7个全国性的甲烷水合物(俗称可燃冰)研究项目,研究可燃冰的提取办法、商业化前景以及从中提取天然气的环境影响。   能源部说,获得资助的7个项目来自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工程实验站、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这些项目将由能源部下属的国家

宁波材料所在可燃冰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能源的短缺,开发清洁环保的新能源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迫切需要,而笼型水合物在新型清洁能源开发、能源储存、温室气体捕获和气体分离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笼型水合物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由水(冰)和气体分子形成的非化学计量的、具有笼状结构的类冰固体化合物,是通过将

日本加快开发国产天然气

    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为了确保国产天然气供应,将加快在日本近海进行开发。日本今年夏季将开始调查被期许为新一代资源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在日本海一侧的储量。而在已经确认可燃冰储量的太平洋一侧,自3月起将启动试开采。在佐渡南以西海域,自4月起将启动石油和天然气的试开采。今后将同时

德国正式告别石煤开采-能源转型仍任重道远

  随着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从矿工手中接过最后一块煤炭,德国境内最后一座石煤矿——位于北威州鲁尔区的哈尼尔煤矿21日正式关闭。这标志着德国长达两个世纪的石煤开采业彻底步入历史。   煤炭在德国西部著名工业区鲁尔区兴起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至今仍是德国经济总量最强、人口最多的地区

美国将对北极能源开采项目进行科学评估

  当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12月宣布,将在近20年里首次允许在北极的楚科奇海钻探石油和天然气后,环境保护主义者便开始担心,此举会对生活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西北海域原始栖息地的北极露脊鲸和其他海洋生物造成影响。他们呼吁就钻探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一次科学评估。 美国将对北极能源开采项目进

日本期待“可燃冰革命”-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今年3月日本成为世界上首次从海底“可燃冰”(甲烷水合物)中成功采掘甲烷气的国家。日本近海蕴藏着大量“可燃冰”,据最近调查结果显示,已知的甲烷气蕴藏量相当于日本2011年度进口液化天然气(LNG)总量的11倍(即相当于11年的进口量)。   鉴于如今日本能源问题,日本对“可燃冰”寄予很大的期望。

日本确认日本海沿岸存在表层型可燃冰

  日本经济产业省近日宣布,首次确认在日本海一侧广泛存在可燃冰,而且属于表层分布的类型。经济产业省准备在2014年度开始进行调查,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可实现商业开采的蕴藏量。   经济产业省指出,迄今为止,在新潟县上越近海和石川县能登半岛以西海域,共发现了225处称为“气烟囱结构”的地形,而只有可燃

日本勘探深海大型油气田-近9年来首次由政府主导

  据《日本经济新闻》16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15日宣布,14日起开始在新潟县佐渡海域对海底石油及天然气资源进行勘探调查。   这是近9年来首次由政府主导对油气资源进行勘查。该地区油气储量有可能成为日本之最。   据报道,日本此前通过可立体显示地层构造的三维物理探测船“资源”号的勘探

日近海多地发现可燃冰-有望取代依靠进口天然气

  据日本共同社10月29日消息,由日本北见工业大学和明治大学等组成的科研小组29日宣布,在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的海底数米以下发现并成功回收了甲烷水合物。    甲烷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和水结合形成的固体。可燃冰作为新能源备受关注。如果开采成功将有望取代依靠进口的天

北大卢海龙团队:走在可燃冰开发领域世界前列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能量储层密度高,热值高,污染小,资源量丰富,分布广泛,被认为是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性替代能源,对我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但是,可燃冰开发难度非常大,以至于日本、美国等国家多年来一直难以实现产业

中石油:找寻深海中的“可燃冰”密码

  今年5月10日,在位于我国南海的神狐海域,蓝鲸1号钻井平台上一束橙色的火焰喷薄而出,在浩瀚的蔚蓝色海面熊熊燃烧,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随之传向世界:我国在水深1266米的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中开采出天然气,这标志着中国“可燃冰”试采圆满成功!  “可燃冰”试采成功,对于改变我国能源结构,降低石油等资

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多技术超石油工业防砂极限

  今年7月29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业,标志着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圆满结束。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具有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特点,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可燃

“海洋六号”深入南海北部区域再探可燃冰

  □ 可燃冰又称甲烷水合物,是甲烷气体和水分子结合形成的白色结晶体,能像天然气一样燃烧,通常存在于大陆架海底地层以及地球两极的永久冻结区域。可燃冰被看作是有望取代煤、石油的新能源     □ 经研究人员多年研究,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共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含矿区总面积

中国要率先用上可燃冰-还需要三步

  可燃冰于近日实现成功试采,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历史性突破。这对正处于能源系统升级、经济发展转型、饱受灰霾污染心肺之患的我国,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把中国的经济转型、能源升级、空气质量改善之重任,寄希望于可燃冰短期内的商业化开发,恐怕也是其难以承受之重。  首先,清晰认识、全面揭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