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建儿童用药及耐药监测中心

12月2日—5日,由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主办、深圳市儿童医院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承办的第10届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大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国内外的儿科医生和医务人员1800多人参会。据悉,这是全球性儿科感染临床和研究领域最高级别学术会议,也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会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病临床研究中心等8家单位联合发布了《中国儿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动计划(2017—2020)》(以下简称《计划》),我国将建立3个儿童用药及耐药监测中心,分别位于北京、深圳、上海。争取5—10年,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争取降低某些细菌的耐药率。 《中国儿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动计划(2017—2020)》启动仪式。 专家▶▶儿科抗生素种类多使用强度大 据权威资料统计,全球每年死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幼儿约有1300万,占儿童死亡总数的63%。虽然因抗生素和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广泛应用,使得感染性疾病得到一定的控制,但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阅读全文

面对“超级细菌”的理性思考-抗生素使用存误区

  据美国媒体8月12日报道,在南亚一些国家出现的一种新型细菌变种基因有可能在全球蔓延,拥有这种基因的细菌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有报道称,这种变种基因目前已经传播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  面对这种所谓的“超级细菌”对人类发起的攻势,笔者虽然震惊,但并不感到意外

我国最严限制抗生素管理办法施行

  8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限抗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实施,以安全性、有效性、细菌耐药情况和价格因素4个方面为基本原则,该文件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管理。其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等级医生的开药权限。严重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将被吊销

关于抗生素相关腹泻和结肠炎的介绍

  使用几乎所有抗菌药物(包括利奈唑胺)时都曾有伪膜性结肠炎报告。因此,如果在接受任何抗菌药物后患者出现腹泻,则应考虑伪膜性结肠炎诊断。如果疑诊或确诊患有抗生素相关结肠炎,可能需要停用利奈唑胺。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几乎所有抗菌药物(也包括斯沃)使用中都曾有抗生素相关腹泻和结肠炎(包括伪膜性

卫生部专家解读耐药细菌知识

  近日,卫生部专家就耐药细菌相关知识进行解读,以下为主要内容: 1. 什么是耐药细菌?   抗菌药物通过杀灭细菌发挥治疗感染的作用,细菌作为一类广泛存在的生物体,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杀灭的危险,这种抵抗作用被称为“细菌耐药”,获得耐药能力的细菌就被称为“耐药细菌”

美媒:中国誓言控制滥用抗生素药物-将来或凭处方购买

  外媒称,中国作为世界人用和兽用抗生素的最大消费国,誓言要加强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并控制现有药物的过度使用,以应对不断加剧的细菌耐药性问题。   据美国《科学》周刊网站8月31日报道,中国中央政府8月26日发布一项国家行动计划,称将调动包括卫生、食品药品和农业等14个部委的力量。政府的目标是,到20

专家建议:用中医药优势遏制滥用抗生素

  日前,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召开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动员大会和临床医师药师抗菌药物应用培训会。会上重点强调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要求临床医师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用药。   医院同时出台了《襄阳市中医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工作行动方案》等相关管理规定,与临床科室主任签订了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的介绍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nephropathy due to poisoning of antibiotic)是指由于应用有肾毒性或易引起肾损害的抗菌药而导致的肾脏疾病,抗生素引起的肾损害是一组较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临床上许多抗菌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其中有些具有明显的肾毒性或产生过敏反应,抗生素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的诊断

  1、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诊断至今尚无统一标准如出现肉眼血尿和急性过敏反应三联症如发热、皮疹及关节痛,并出现原因不明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就应考虑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可能性。  1980年Laberke等提出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综合征应具有全身表现为发热、皮疹、嗜酸性细胞增高、血尿、肾功能下降

怎样预防抗菌药中毒性肾病?

  1.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药物剂量及疗程一般按常用剂量用药,如庆大霉素用药量为8~16万U/d,疗程以5~6天为宜,一般不能超过10天,且要避免反复用药。  2.避免在血容量不足情况下使用该类药物,如要使用,最好在用药前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免肾毒性增加。  3.对老年人、糖尿病人和原已有慢性肾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的诊断

  1、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诊断至今尚无统一标准如出现肉眼血尿和急性过敏反应三联症如发热、皮疹及关节痛,并出现原因不明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就应考虑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可能性。  1980年Laberke等提出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综合征应具有全身表现为发热、皮疹、嗜酸性细胞增高、血尿、肾功能下降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的病因

  1、抗菌药中毒性肾病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肾脏毒性的抗菌药:如两性霉素B、新霉素、头孢菌素Ⅱ等有直接的肾毒性作用,而青霉素G、头孢菌素(Ⅳ、Ⅵ)等可因过敏而引起肾损害。  (2)年龄及肾功能状态:在老年患者及原有肾脏病者,肾毒性发生率明显高而且严重。  (3)有效血容量及肾血流量的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的介绍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nephropathy due to poisoning of antibiotic)是指由于应用有肾毒性或易引起肾损害的抗菌药而导致的肾脏疾病,抗生素引起的肾损害是一组较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临床上许多抗菌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其中有些具有明显的肾毒性或产生过敏反应,抗生素

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建议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吕玮  作为临床医生,特别是感染科医生,每日的临床工作都可能接触到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如何正确地使用抗菌药物,成为临床医生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技能。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

抗菌药监管医疗机构全覆盖

  为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日前表示,今年抗菌药物监管将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覆盖。无论是公立三甲医院还是社区或民办医院,抗菌药的使用都将纳入常态化管理。   抗菌药物是用来治疗和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一旦被滥用,不仅不利于健康,而且还会给人们带来严重伤害。滥用抗菌药物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

败血病的抗菌药物治疗介绍

  1)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败血症诊断一旦成立,在未获得病原学结果之前,应尽快给予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以后再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给药方案。败血症的抗菌药物治疗可根据病情选用单药或两种有协同作用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为了保证适当的血浆和组织的药物浓度,原则上应选用杀菌剂,静脉给药,剂量要足,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新型抗菌药物——聚碳酸酯分子

超级细菌对抗生素具有很强的耐药性,这对身体健康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估计在2050年,每年将会有1000万人死于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当细菌开始对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产生抗药性,那么情况变得更加严重,这种抗生素通常存在于感染抗普遍可用抗生素的细菌感染的患者。医疗界需要更多的方法来治疗这些患者。虽然有大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的病因

  1、抗菌药中毒性肾病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肾脏毒性的抗菌药:如两性霉素B、新霉素、头孢菌素Ⅱ等有直接的肾毒性作用,而青霉素G、头孢菌素(Ⅳ、Ⅵ)等可因过敏而引起肾损害。  (2)年龄及肾功能状态:在老年患者及原有肾脏病者,肾毒性发生率明显高而且严重。  (3)有效血容量及肾血流量的

败血症的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败血症诊断一旦成立,在未获得病原学结果之前,应尽快给予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以后再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给药方案。败血症的抗菌药物治疗可根据病情选用单药或两种有协同作用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为了保证适当的血浆和组织的药物浓度,原则上应选用杀菌剂,静脉给药,剂量要足,疗程要长,一般在体温恢复

不动杆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

  本菌属细菌耐药性强,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氯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大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和溶血不动杆菌常见多重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但耐药性呈上升趋势。耐药率较低的尚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等。在经验用药

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

   妇女阴道和宫颈内存在大量细菌,58%为需氧菌,42%为厌氧菌,还可能由真菌、原虫及病毒构成动态的阴道生态微环境。剖宫产是在严格消毒及无菌操作基础上进行的,但仍存在着诸多感染的高危因素,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给药

拟建我国儿童抗生素使用监测网络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鲍文娟)儿童疾病中以感染性疾病居多,儿童是应用抗菌药物最多的群体。如何防止抗生素滥用危害儿童健康?由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主办、深圳市儿童医院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承办的第10届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大会于前日在深开幕,昨日正式进入学术研讨环节。这是全球性儿科感染临床和研究领

关于药敏试验的相关内容介绍

  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AST),是指在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的试验。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近期推荐的标准,对非苛氧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肠科杆菌、葡萄球菌属细菌、肠球菌属细菌)和苛氧菌(嗜血杆菌属细菌、淋病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

深圳将建儿童用药及耐药监测中心

  12月2日—5日,由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主办、深圳市儿童医院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承办的第10届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大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国内外的儿科医生和医务人员1800多人参会。据悉,这是全球性儿科感染临床和研究领域最高级别学术会议,也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会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病

抗生素滥用背后存利益链条-监管整治需各方合力

  7月1日起执行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不得超过50种、二级医院不得超过35种。抗生素滥用状况能否就此好转?采访中,诸多专家坦言不容乐观。  严规之下滥用不绝――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使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率高达95%,住院患者抗生

关于耐药细菌的产生原因分析

  细菌耐药属于一种自然现象,是千百年来微生物进化的结果。细菌的抗药性是细菌进化选择的结果,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耐药性基因的突变,在使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耐药性细菌被筛选出来并优势繁殖。抗生素的滥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人类疾病治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另一个

细菌耐药性的病理机制

  1、产生灭活酶:细菌产生灭活的抗菌药物酶使抗菌药物失活是耐药性产生的最重要机制之一,使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之前即被酶破坏而失去抗菌作用。这些灭活酶可由质粒和染色体基因表达。β-内酰胺酶: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使β-内酰胺环裂解而使该抗生素丧失抗菌作用。β-内酰胺酶的类型随着

药敏试验的简介

  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AST),是指在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的试验。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近期推荐的标准,对非苛氧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肠科杆菌、葡萄球菌属细菌、肠球菌属细菌)和苛氧菌(嗜血杆菌属细菌、淋病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

药物敏感试验的相关内容介绍

  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AST),是指在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的试验。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近期推荐的标准,对非苛氧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肠科杆菌、葡萄球菌属细菌、肠球菌属细菌)和苛氧菌(嗜血杆菌属细菌、淋病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

多方合作编纂《肉鸡兽药使用手册》-倡导养殖科学用药

  在畜禽、水产养殖中的兽用抗菌药物使用问题一直是柄“双刃剑”。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兽用抗菌药物可防止动物疫病、提高养殖效益、保障肉类产品有效供给,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有重要贡献,同时,它的滥用却会导致动物源细菌耐药率上升,加剧药物毒副作用和残留超标风险,严重威胁到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