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氢能领域团体标准发布

12月6日,我国首个氢燃料电池氢气品质团体标准发布。 这项标准名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T/CECA-G 0015-2017),由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11家机构共同制定。 “该标准规范了氢气中硫化物、氨、卤化物等微量燃料电池污染物的测试方法和指标,在制定过程中始终与国际相关标准保持同步,对推动国内燃料电池技术在相关领域的研发和应用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同时对提高我国燃料电池用氢气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副院长、全国氢能标委会秘书长王赓说。 据悉,我国这次发布的首个氢能领域团体标准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规定了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氢中主要杂质气体,如氧气、总硫、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卤化物、水、总烃及氦、氩、氮等惰性气体的测试方法,还规定了氢气的抽样、采样与浓度计算方法,氢气的包装、标志与储运,以及安......阅读全文

石墨烯类膜材料质子输运特性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吴恒安教授、王奉超副研究员,与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安德烈·海姆教授课题组及荷兰内梅亨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在石墨烯类膜材料质子输运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石墨烯以及氮化硼等具有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纳米材料可作为良好的质子传导膜。该成果于11月2

新型纳米能源材料及器件关键制备等技术取得突破

  “十二五”期间,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支持了“新型纳米能源材料及器件关键制备技术”、“金属间及其与无机非金属复合层状结构材料研发”、“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及其关键构件先进制备技术”、“新型轻质与高强韧耐蚀合金及其构件精密制备技术”等4个主题项目。近日,863新材料技术领域办公室在北京组织专家对上

等离子体法制备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取得新成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低温等离子体应用研究室孟月东研究员带领博士研究生蒋仲庆等人组成的应用研究组,在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应用研究中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相关成果的论文继2009年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材料领域权威杂志《

物理所等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目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内,我国能源结构仍将是以煤炭为主,但是煤炭的开发和加工利用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的雾霾天气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发展洁净煤技术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清洁高效的发电器件,是解决目前化石类燃料

中国科大提出首个光解水制氢储氢一体化体系设计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罗毅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员江俊,与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赵瑾合作,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提出了首个光解水制氢储氢一体化的材料体系设计,该方案具有低成本、通用性、安全储氢的优点。相关成果以Combining photocatalytic hyd

中国科大提出首个光解水制氢储氢一体化体系设计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罗毅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员江俊,与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赵瑾合作,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提出了首个光解水制氢储氢一体化的材料体系设计,该方案具有低成本、通用性、安全储氢的优点。相关成果以Combining photocatalytic hyd

过程工程所开发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选择性电催化剂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将甲醇氧化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装置,其工作原理非常简单,主要由阴极、阳极、质子交换膜及双极板等组成。工作时,甲醇在阳极上被催化氧化为CO2和H2O,同时产生6个电子和6个质子,其中质子经质子交换膜由阳极到达阴极,在催化剂作用下使阴极室的氧还原,生成H

探究分泌和摄取用于细胞间通讯的外泌体和其他胞外囊泡

  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描述了在哺乳动物组织或液体中,有囊泡在细胞周围存在,但是直到2011年才提出通用术语“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来定义所有的由脂质双层包围的胞外结构,如图1所示。在1980年代,人们描述了EV可以通过质膜向外出芽或通过细胞内内吞

我国学者开发出高性能新构型钯复合膜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李慧和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副研究员柳林团队合作,开发了高性能指型和空隙结构不锈钢钯复合膜,可满足燃料电池氢源快速启动的要求;将该不锈钢钯复合膜用于氨分解膜反应器制氢,氨分解完全转化温度显著降低。(a)指型

电化学电池的发展趋势

电化学电池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的工业文明得以迅猛发展,由此引发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成为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利用和转换太阳能是解决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世界上*个认识到光电化学转换太阳能为电能可能实现的是Becquere,他在1839年发现涂布了卤化银颗粒的金属

288项!国家自然基金委公布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

  国家自然基金委公布与金砖国家、埃及、日本、智利的国际合作项目初审结果,其中金砖国家146项、埃及82项、日本35项,智利25项通过初审,具体如下。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金砖国家科技创新框架计划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通知  根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中华人民共和国

质子交换膜实现可控制备

  近日,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的仿生能源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制出综合性能优异的质子交换膜材料,并成功应用于燃料电池测试。  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其质子传输效率和稳定性是电池效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占电池总成本的1/3。目前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主要由国外掌握。该重点实验室

Nature Materials连发2篇论文:MOFs在工业气体分离最新进展

  MOFs基于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和丰富的金属-配位化学可调性质,在分离、催化、能源、器件等诸多领域表现出诱人的前景。2020年2月4日当天,Nature Materials连续发表2篇研究论文,分别介绍了MOFs在工业气体分离和能源器件中的最新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不久,MOFs已经陆续发

“科技冬奥”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

工信部批准医用胶片打印机等594项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8年 第2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医用胶片打印机》等594项行业标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实施日期见附件),其中化工行业标准33项、石化行业标准10项、冶金行业标准11项、有色金属行业

物理所开发微纳结构氧化铈材料和新型锂-空气电池催化剂

  萤石型结构的二氧化铈随环境氧分压和温度的变化会形成一些氧空位,具有优异的储氧和释放氧特性,广泛地应用于燃料电池、处理汽车尾气的三效催化剂、光催化、传感器、氧渗透膜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长期以来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上均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研究发现纳米结构的氧化铈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例如,电

浙大开展2015年度自研自制仪器设备成果认定

  2015年11月19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举行了2015年自研自制仪器设备成果认定评审会,专家组共听取了3项成果认定申报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审阅了相关申请材料,经答辩、讨论,最终确定“脉冲喷雾蒸发化学气相沉积系统”、“高压临氢部件氢气循环测试系统”和“大功率IGBT离线测试装置”3项自研自制仪器设

简单说说氢气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氢气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氢气发生器产出的氢气有两种不同的来源。下面对这两种工作原理进行简易的比较:  纯水电解制氢  把满足要求的电解水(电阻率大于1MΩ/cm,电子或分析行业用的去离子水或二次蒸馏水皆可)送入电解槽阳极室,通电后水便立刻在阳极分解:2H2O=4H++ 2O-2,分解成的负氧离子(O-

论氢气的重要性

论氢气的重要性    氢元素是组成我们可观测到的宇宙中的70%以上,不是因为这种元素神奇,而是因为这种元素简单,其实氢元素也是唯一可以只有质子可以形成的宏观元素,是在宇宙诞生立刻就产生的基本粒子。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是人体等许多生物体的zui主要成分,大约占70%左右

杨维慎等混合导体透氧膜高效氢气分离研究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杨维慎、朱雪峰研究员带领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团队提出了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中高效氢分离的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nergy Environ. Sci. 英国《能源与环境科学》上。  氢气的分离与纯化技术对氢气在各个领域的成功应用至关重要。在膜分离技术

论氢气的重要性

氢元素是组成我们可观测到的宇宙中的70%以上,不是因为这种元素神奇,而是因为这种元素简单,其实氢元素也是唯一可以只有质子可以形成的宏观元素,是在宇宙诞生立刻就产生的基本粒子。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是人体等许多生物体的zui主要成分,大约占70%左右,当然地球表面上水也覆盖70%左右,有了水就可能有生

Nature系列10篇,清华、复旦、武大、西南交大等成果速递

  1. Nature Photonics:光学镊子声子激光器  声子激光器是普遍存在的光学激光器的类似物,并且其已经在各种环境中实现。然而,对于介观悬浮光机械系统还没有相关报道,并且这些系统正在成为量子力学和重力的基本测试的重要平台,以及发展为机械运动耦合到电子自旋和电荷的传感模式。受到Arth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表10篇CNS,全球学术排名表现出色

Science: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力学再取新突破  实现对量子系统的调控是人类认识并利用微观世界规律的必然诉求,也是诸多前沿科学领域的核心要素。自旋作为一种重要的量子调控研究体系,在世界各国的量子计划中均被列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单自旋量子调控研究有助于人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量子物理的基础科学问题,

大连化物所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贵金属替代研究取得突破

  将氢气直接高效转化为可广泛应用的电能,同时产生对人类生存环境友好的水分子,是未来先进可持续能源体系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重要能量转换装置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研究和开发受到了越来越高度的重视。然而,该类燃料电池中用于将空气中氧分子高效还原

我所电解水催化剂的贵金属替代研究取得新进展

  氢能源是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理想能源,电解水制氢是实现工业化廉价制备氢气的重要手段。电解水过程包含析氢和析氧两个半反应,其中由于析氧反应过程在动力学上的困难性成为了电解水制氢的瓶颈。目前商用的析氧催化剂主要为IrO2和RuO2等贵金属,其高昂的价格和稀有的储量制约了这一过程的发展,寻找价格低

中英科学家汇聚甬城研讨绿色制造技术

  8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英国诺丁汉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宁波市科学技术局支持的绿色制造与材料技术研讨会在宁波材料所召开。   研讨会围绕纳米技术、电池技术、绿色过程技术等领域,交流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英国诺丁汉大学过程与环境研

以氢气为气相色谱的载气

气相色谱流动相-载气在色谱方法的优化过程中通常很少被人关注,事实上,通过使用不同的气体往往可以优化分离效果。氢气发生器使氢气作为气相色谱系统的载气非常方便,克服了其他载气体需要购买气瓶的缺点。 在进行一项色谱分析前,首先要考虑选择一个方法,通常是仪器系统的配置情况,最主要的是选择仪器、检测

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理论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反应物转化率、选择性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图  纳米结构限域的配位不饱和金属原子是众多酶催化和均相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在负载型多相催化体系中,实现可控制备具有类似酶结构特征的高效、稳定的活性中心,对多相催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也是对催化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巨大挑战。 

分子光谱学术会议巨献:红外/近红外/超快光谱新技术

  2018年10月20日,第二十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2018年光谱年会开幕式暨40周年庆典在青岛举办(相关报道:庆祝中国光谱40年 构建中国光谱新时代)。在第一天的大会报告之后(相关报道:古人学问无遗力 今有分子光谱百家鸣),组委会也安排了精彩分会报告。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合作媒体为您带来红外

在酸性环境中极端稳定的高性能电催化剂

  氢能源是当前最具应用前景的高效清洁新能源技术。相比传统的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工艺和碱性电解水工艺,质子交换膜水电解装置具有启动速度快、氢气纯度高、产氢速率快、电流密度大和能量效率高等显著优势,有望成为下一代先进清洁制氢方法。然而,在酸性介质中非铂基催化剂一般很不稳定,活性金属成分容易在电解池操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