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成就闪亮2017年科研“世界榜”

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原型诞生,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列车服役,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量子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诸多领域的世界级科研成果涌现……2017年,中国亮出的科研创新成绩单让世界瞩目,新时代的创新曲正在奏响。 在这个新时代,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所说,中国科学家已从自然科学前沿重大发现和理论的学习者、继承者、围观者,逐渐走向舞台中央。 重视创新见证科研成果井喷 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说,2017年中国的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创新成果呈“爆发趋势”。 2017年,中国科学家拿出了一个个世界级成果: 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原型在中国诞生,未来量子计算将打上“中国智造”标签,为超越传统计算能力奠定基础。 “复兴号”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飞驰在京沪之间,跑赢了日本新干线、法国TGV,中国成为全球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 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打......阅读全文

外籍院士点赞中国科技创新

   “我的中文名字叫艾思本,意思的‘思’,书本的‘本’。”  5月31日上午,在北京国二招宾馆,一位头发灰白、怀抱笔记本电脑的老人出现在了采访室门口。刚刚落座,他就字正腔圆地用中文介绍自己的名字。他就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艾思本(Richard Lawrence Edwards)。

撬动中国科技潜规则

  最近,一篇文章让中国科技界很“蒙羞”。  9月3日,两位来自中国最高学府的杰出“海归”院长在世界著名杂志《科学》发表了题为“中国的科研文化”(China"s Research Culture)的社论指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地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平高低。这是两“海归”第一次通过外媒

统计数据显示成果转化率低仍是科研“短板”

         美国探索频道最新打造的一档固定栏目《神奇的中国》,近来风靡全球。它以每周一小时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形式,向观众讲述新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变。对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纪录片给出了这样的描述:  以前的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制造业的首都,但

世界工厂到创新孵化之地:中国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156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再创历史新高。12月7日对外发布的2016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16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81.2,比上年增长5.7%,呈现稳步提升态势;技术市场成交合

2011年国家拟在科学和技术上投入1994亿元

  3月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政府需更有效地分配科研经费。中国的科研工作者们普遍认为温总理的报告表明中国将在不久之后全面进行科研经费分配体制改革,标志着中国的科研开始从数量向质量转变。这一消息也引起了国际著名期刊《自然》(Nature)官方网站的关注,并

《自然》网站关注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改革

  3月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政府需更有效地分配科研经费。中国的科研工作者们普遍认为温总理的报告表明中国将在不久之后全面进行科研经费分配体制改革,标志着中国的科研开始从数量向质量转变。这一消息也引起了国际著名期刊《自然》(Nature)官方网站

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康小明:开放,才能提升竞争力

高等院校一般肩负着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是高校最核心的职能,社会服务则是建立在前两者基础之上的衍生职能。高校资源的开放问题,既涉及教学与科研两类高校资源的开放,又涉及开放对象是针对社会公众还是业内同行的问题。问题的层次、讨论的重点会有所差异,因此很难用一个标

中国成为纳米科研强国 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

  8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纳米科技研发大国,部分基础研究跃居国际领先水平。  这份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编制的中国纳米白皮书显示,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纳米科学与技术进步的重要贡献者,中国

饶毅对话鲁白:海归要带头营造好科研环境

饶毅的演讲尖锐、诚恳鲁白的发言引人深思  讲座吸引了近300名海归人士、科研工作者、高校师生以及关注科研改革的普通市民出席,“提问环节”气氛热烈。  6月2日下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做客第54期文汇讲堂,主讲《海归能推动中国科研改革吗?》,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部副总裁鲁白受邀出

杨卫为《科学》撰写社论谈中国科研诚信

  11月2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撰写的社论——《中国的科研诚信》(Research Integrity in China),以下为全文中文翻译:   中国的科研能力过去十来年大幅增长,正在重塑着全球科研图景。但是,快速增长的科研能力并不必然意味着科研文化

自然指数: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增长领先全球

自然指数: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增长领先全球美国、日本等传统科研强国的科研产出明显下降  最新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显示,如按照加权分数式计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 WFC)*,中国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在2012年到2014年期间增长了37%,美国在同一时期则

中科院科研合作位列全球科研机构第四

  《自然》杂志日前发布的“2016自然指数—科研合作”(Nature Index 2016 Collaborations)报告显示,中国正崛起为国际科研合作的中心。中国科学院在国际合作中表现卓越,作为中国科研机构的引领者,跻身全球科研机构国际合作百强的第4位。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

李侠:“穷科学”奔“小康”

   “研发投入还要大方一点!”澎湃新闻最近发表社论,从宏观层面对国内外的研发投入情况作了一次扫描,并委婉地提出上述观点。加大研发投入,对于中国的未来至关重要。笔者也赞同这一观点。仅就经费投入而言,要获得整个社会的认同与持续支持,当下亟待厘清中国科研经费配置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否则,加大投入的诉求

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论文数量翻番

   与2007年~2011年相比,中国在2012年~2016年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从62.2万篇增加至124.5万篇,排在美国之后,居世界第2位。日前,记者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获悉,近5年中国科研发展迅猛,国际公认的科研评价工具SCI引文数据库见证了中国科研规模的成倍增长。  同期,中

与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者面对面:中国代表着未来

  2017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专家中,具有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科学家、具有推动重大技术革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开拓能力的企业家增多,评奖也向中西部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外国专家倾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们纷纷表示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愿意为中国的发展进步继续贡献心力。“发展的中国就

中国学术道德建设任重道远

  1月1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长篇报道——《科研道德:零容忍》(Research ethics: Zero tolerance),详细记述了浙江大学校长杨卫等大学管理者在肃清中国科研风气方面所作出的工作,并就中国的学术道德建设展开讨论。   近年来中国的科研诚信问题受到各方质疑。继“贺海波论

美赞臣斥资1.4亿建首个产学研一体化婴幼儿营养科研中心

    在2010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中国婴幼儿营养事业迎来一个新纪元。我国首个产学研一体化的婴幼儿营养科研中心在广州宣布成立。据悉,该科研中心将由全球领先的婴幼儿营养专家美赞臣营养品公司(NYSE: MJN)投资超过1.4亿元人民币建立,建成后将率先构建产

首个全球科研评价指数发布

  昨天,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发布“π指数”,用以评价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全球科研机构的论文产出。这是中国发布的首个全球科研评价指数。  为何要发布中国自己的科研评价指数?  这是为了有助于更清醒地认识中国在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领域的创新实力。根据“π指数”,中国能进入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领域全

重科学轻技术:中国亟需去除职称歧视

  2012年2月,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包含500万元人民币)分别授予90岁的建筑学家吴良镛和92岁的物理学家谢家麟,以表彰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但是,自从2000以来,中国的国家科技一等奖在今年已经是第八次轮空了,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缺少长久且有影响的科技成果诞生。一种可能的

2014自然指数揭示中国十大科研领先城市

  《自然》杂志(Nature)今天出版的《2014自然指数中国增刊》介绍了中国主要科研机构和大学对全球科学发展的贡献、科研产出领先的十大城市,以及中国与其它国家的科研论文合作情况。  根据2013年加权分数式计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中国的科研产出在自然指数(Na

破“SCI至上”,科研资源配置怎么调整?

  最近,有关部门下决心破除“唯论文”顽瘴难疾,打出一套组合拳,发布一系列文件,改革科技评价体系中备受诟病的论文“SCI至上”,为此,传统的科研资源分配方式也面临重大转变...  破“SCI至上”,科研资源配置方式面临重大转变  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

中国式创新:从“相同”到“不同”

  英国发布的中国创新能力报告指出,“山寨”已成为中国独特的增值方式和竞争力。同时,每天相当于5亿美元的科研投入使中国在“吸收发展期”快速壮大。   说起“山寨”,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个贬义词。然而,随着中国“山寨”模式的不断发展壮大,全球已开始重新审视这种日渐成熟的增值方式。   不久前,英国大

访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延续35年的缘分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乌普萨拉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生物分离科学家让-克里斯特·詹森(Jan-Christer Janson)是中国的老朋友。“我很喜欢中国。”近日,在与《中国科学报》记者闲聊时,詹森直白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个国家的感情。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曾率队发展多种蛋白质分离纯化介质并被

西班牙何赛·帕斯托 中国是科学家创建实验室的最好地方

   第一次见到西班牙生物学家何赛·帕斯托,是在他位于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的实验室里。他穿着紫红T恤,四十岁左右,深陷的眼睛炯炯有神,微笑着和我们握手。与大多数西班牙人自带的外向奔放气场不同,他给人的感觉是严谨内敛,甚至有一丝腼腆。  他的实验室里充满着各种瓶瓶罐罐,最惹眼的是一个

生物学家何赛·帕斯托:中国是创建实验室的最好地方

  第一次见到西班牙生物学家何赛·帕斯托,是在他位于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的实验室里。他穿着紫红T恤,四十岁左右,深陷的眼睛炯炯有神,微笑着和我们握手。与大多数西班牙人自带的外向奔放气场不同,他给人的感觉是严谨内敛,甚至有一丝腼腆。  他的实验室里充满着各种瓶瓶罐罐,最惹眼的是一个个培养瓶里数量繁多的果

西班牙生物学家:中国是科学家建实验室最好地方

第一次见到西班牙生物学家何赛·帕斯托,是在他位于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的实验室里。他穿着紫红T恤,四十岁左右,深陷的眼睛炯炯有神,微笑着和我们握手。与大多数西班牙人自带的外向奔放气场不同,他给人的感觉是严谨内敛,甚至有一丝腼腆。 他的实验室里充满着各种瓶瓶罐罐,最惹眼的是一个个培养瓶里数量繁多

最新自然指数显示:中国在化学领域最具实力

  12月13日出版的《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数—聚焦中国”显示,2012年至2017年中国对自然指数的贡献增长了75%,增幅显著超出多个排名领先的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中国在自然指数中所占的全球科研产出份额也由9%上升到16%。  自然指数表明,中国最具实力的学科领域为化学,中国所有

最新Nature Index增刊回顾中国过去5年科研表现

  最新出版的《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数-聚焦中国”(The Nature Index 2018 supplement on China)显示,2012年至2017年中国对自然指数的贡献增长了75%,增幅显著超出多个排名领先的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中国在自然指数中所占的全球科研产出份额

从跟跑到并跑:我国科技论文正向高质量转型

  以石墨烯为基础的新型晶体管,为我国未来实现超高速晶体管奠定了基础;“嫦娥四号”实现月球背面成功着陆;5G商用将世界带入高速互联时代;“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制备出大规模光量子计算芯片,使量子计算机获得超凡计算能力成为可能……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这些不断刷新的“重大科研成果之最”,彰显着中国科研从昔

赛默飞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战略合作

  2021年3月19日,上海——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 (以下简称:高校分测分会)于2021年3月18日在上海赛默飞中国客户体验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合作将依托赛默飞在分析测试领域的创新技术及方案,结合高校分测分会的丰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