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冰川逐渐消失英国专家竟称或充满生机

北极冰川的消失,会对北极带来什么影响?最近,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的阿兰・坎普等人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表明,未来在夏季无冰的北冰洋,可能充满生机。他们从北冰洋的洋底泥土取样,发现这些泥土中留有恐龙时代的生态线索――硅藻的痕迹。硅藻是一种相当低级的海藻,接近食物链的最底端。这说明在过去,北冰洋里的生物应该是相当丰富的。同时,在北极地区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人们曾发现过禽龙的化石。这些资料让人们看到,北极也曾经是个动植物茂盛的地方,如今滋生这些生命的土壤依然存在,一旦覆盖在上面的冰层消失,这片土地完全有可能重新焕发生机。实际的情况真是如此吗? 对物种的影响 影响一: 现有物种如北极熊可能面临生存困境 果壳网自然控编辑、华盛顿大学植物生态学硕士马子驭对此表示:“不管未来这些生物繁衍得多好,这无法也不能替代现有物种可能消失带来的损失和缺憾。”北极的象征物――北极熊的遭遇就令人同情。 马子驭......阅读全文

中国科大发现大气化学过程将导致北冰洋汞污染加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谢周清课题组通过“雪龙”船考察,发现了夏季北冰洋大气汞循环的独特现象,并经分析认为夏季大气化学过程将导致北冰洋汞污染加剧。   汞,俗称水银,是一种大气污染物。由于汞具有较高的蒸气压、低溶解性和较长的大气保留时间,可以在全球传输,从而到达南北极等边远地区。在

北极被发现冰层融化释放古老沼气-加速全球变暖

沼气被点燃  潜藏在北极冰层下的沼气曾被怀疑是地球变暖的极大威胁,近日,这一怀疑得到印证。根据加拿大广播公司、英国《独立报》等媒体21日报道,科学家们在北极发现了大量的沼气(主要成份甲烷)储量,其中的部分气体正从融化的冰缝中释放出来,威胁全球气候变暖。  几百万年前沼气

我国科学家预测本世纪中叶酸化水体将覆盖整个北冰洋

  2月27日,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气候变化》提前在网上刊登了我国海洋科学家为主撰写的题为《西北冰洋酸化水体快速增长》的学术文章。  文章基于中国北冰洋科学考察的最新航次数据,结合多年的历史资料研究发现,过去20年西北冰洋海洋酸化面积在快速扩大,250米的上层酸化水体从1994年只占总面积的5%

气候变暖致灾难后果:中国沿海成“泽国”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期刊最新报告称,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晚到2050年,北极圈一直到北极地区,树木覆盖率将增长52%。不仅如此,北极冰盖融化还带来欧洲、北美地区的极寒天气以及北极熊的“自相残杀”。   远在北极5000公里开外的中国未能“逃脱干系”,除冰川融化产生新航道带

气候变暖致灾难后果:中国沿海成“泽国”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期刊最新报告称,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晚到2050年,北极圈一直到北极地区,树木覆盖率将增长52%。不仅如此,北极冰盖融化还带来欧洲、北美地区的极寒天气以及北极熊的“自相残杀”。  远在北极5000公里开外的中国未能“逃脱干系”,除冰川融化产生新航道带来机

北极春季繁茂期提前或影响整个食物链

  春季来临,气温回暖冰雪消融,而对北极地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繁茂季节越来越提前。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由美国、葡萄牙和墨西哥等国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根据卫星数据绘制了北极繁茂发生的时间图表,发现一些地区的春季繁茂已经提前了50天,这可能会对整个食物链产生影响。研究

科学家研究发现:北极成海洋酸化“重灾区”

近日,北极圈现32度罕见高温,引发公众对北极熊生存现状的担忧。殊不知,北极生态系统面临的潜在威胁远不止于此。科学家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化所诱发的北极快速变化将放大北冰洋海洋酸化。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立奇团队通过对历次中国北极科考航次数据的集成与精细分析,发现北极酸化水体以每年

北冰洋曾以淡水为主

    一项 2 月 3 日发表于《自然》(Nature)的研究显示,在最近两次冰期的间隔期,北冰洋曾经充满淡水,洋面上覆盖了一层很厚的冰架,与世界海洋环境完全隔绝。  既往研究显示,北冰洋过去可能有很大一部分被冰架覆盖。但由于对北极海洋沉积岩芯的样本解读存在难度,研究人员一直无法找到相关证据。本研

北极:海洋酸化“重灾区”

  日前,北极圈现32℃罕见高温,引发公众对北极熊生存现状的担忧。殊不知,北极生态系统面临的潜在威胁远不止于此。科学家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化所诱发的北极快速变化将放大北冰洋海洋酸化。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在中国极地科考船前合影。祁第供图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立奇团队通过对历次中国北极科考航次

研究揭示北冰洋变咸原因

  几千万年前,北冰洋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与咸水海洋隔绝。德国科学家发现,格陵兰与苏格兰之间的陆桥沉到水下约50米深处之后,北大西洋的海水才开始大量注入北冰洋,导致它变咸。  目前格陵兰与苏格兰之间是开阔的水域,连接着北冰洋与北大西洋,但几千万年前这里是一片陆地。此外,现在的白令海峡当时也位于海面之

北冰洋海水更加酸化

  运载着35位欧洲科研人员的“希望”号科考船于5月中旬奔赴北冰洋考察海水酸化状况。部分科研人员近日公布的阶段测量结果显示,北冰洋海水已经更加酸化。科研人员正准备深入研究北冰洋生态系统对海水不断酸化会作出什么反应。   考察队的科研人员来自欧洲11个研究所。参加此次考察的德国莱布尼

美国去年碳排放增2%-燃煤量上升是主因

  气候变化正在造成北极的海冰融化,当地北极熊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受到波及。   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的初步数据显示,去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2%。这是2010年以来美国二氧化碳排放增幅首次达到如此高的水平,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煤使用量的上升。   去年全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53.8亿吨,

北极海冰融化速度始料不及

髯海豹 北冰洋这是8月18日拍摄的北纬87度的北冰洋极昼景象。当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北纬87度、西经171度的北冰洋海冰上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这是8月18日拍摄的北纬87度的北冰洋极昼景象。当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北纬87度、西经171度的北冰洋海冰上进行多学科综合

科普贴!全球变暖,这些“冷”知识你必须get到

  今年夏季,席卷世界多地的高温让人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全球变暖的威力。   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发表在科普中国上的数据显示,在1901至2012年间,全球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暖化的趋势。   本月6日,一份由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恢复中心、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

美研究称北冰洋去年冰量创新低

  美国华盛顿大学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北冰洋海域2010年夏季最少冰量创32年以来最低记录。   冰面面积和冰面厚度是判定北极冰量的两个主要标准。一般而言,冰面面积可借助卫星观测,实地测量冰面厚度则相对困难。   一些专家先前预测,北极冰面面积近几年来之所以大幅缩小,原因是在之前的

巨型试管将被投放到北冰洋以研究海水酸化

       德国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12日发表公报说,该所研究人员将把9根世界上最大的“试管”投放到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附近海域,以模拟研究海水酸化对北冰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公报说,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12国的研究人员将搭乘绿色和平组织

北极海冰:气候变化的关键指标和“放大器”

  1、北极海冰范围达到年内最小,创历史第二小的记录  2019年9月17日,北冰洋海冰范围达到了2019年的最小值,约为415万平方公里,比1980-2010年期间的气候平均值(628万平方公里)小约34%,偏离气候态的幅度超过90%的百分位,这一数值仅比2012年数值大,是有现代观测记录以来海冰

恐惧可影响整个食物链

  一项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浣熊研究发现,对大型食肉动物的恐惧可以对其他猎物产生与被捕食者相同的效果,而且可能导致连锁反应并传递到整个食物链,这表明顶级捕食者在生态系统内的影响力比以前认为的更为深远。  顶级捕食者的存在会产生瀑布效应,其存在减少了猎物数量,这反过来又使得与被捕食生物竞争的对手

研究发现北冰洋中心有大量甲烷

  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对北冰洋中心海域的甲烷排放进行了实地采样分析,发现该海域储存了大量甲烷。此外,研究结果表明,海冰的消融将会导致大气中甲烷浓度增大。  这项工作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孙立广和谢周清教授等共同完成的。2010年7月至9月,中国科大极地环境研究室科研人员采用密

北冰洋淡水增多-气候将出现“不可预见的变化”

北冰洋淡水或将流入大西洋,并对气候产生不可预计的影响  一项最新科学分析发现,北冰洋中部广袤浩瀚的淡水将对欧洲及北美的气候产生无法预估的影响。  这些淡水主要来自冰盖融化及河流的径流,其流量至少是非洲维多利亚湖的两倍,而且目前仍旧在增加。其中很大一部分很可能流出北冰洋,进入大西洋,这将对气候产生极大

北冰洋海冰面积缩至历史第二新低

  路透社近日报道,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观测,自1979年开展卫星监测以来,北冰洋海域的海冰覆盖面积已经缩减至历史第二新低记录。  据该中心披露,今年九月十日,北冰洋的海冰面积缩减到只占该海域面积的15%,仅为168万平方海哩,与2007年161万平方英里的

假如格陵兰冰盖永远消逝-地球海平面将升高7米

  今日视点   地球上现存的两个大陆冰盖分布在南极和格陵兰,约占全球冰川总面积的97%,总冰量的99%。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下,规模仅次于南极洲的格陵兰冰盖,距离寒冷的极地要远得多,冰盖南端几乎与苏格兰东北部设德兰群岛处于同一纬度,所以更为脆弱。   近几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

高温热浪加速全球冰川消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27.shtm 新华社日内瓦8月18日电 综述:高温热浪加速全球冰川消融 新华社记者刘曲 欧洲地区今年夏季持续遭受热浪袭击,多地气温创历史新高,这进一步加速冰川融化。据“瑞士资讯”网日前

观察发现格陵兰岛佩特曼冰川出现快速退缩

佩特曼冰川是格陵兰岛最大的海洋终结性冰川之一。与大多数向海洋排放冰块的冰川一样,佩特曼冰川也会周期性地释放出大冰山。但是,与海洋的接触也意味着变暖的海水一直在从下面融化冰川的冰,这对海平面上升有影响。2002年8月16日,利用美国宇航局Terra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获取的彼得曼冰

海冰已成塑料微粒临时“储存库”

   塑料污染已经扩散到多远?英国《自然·通讯》杂志日前发表的一项环境学研究称,曾经纯净的海冰正成为塑料微粒的临时“储存库”——海冰内含有大量塑料微粒(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它们是随海冰移动而扩散至北冰洋的。该发现同时证实,大量塑料微粒可能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冰消融而被释放进入海洋。  每年大量塑料

南极洲“末日冰川”关键冰架或在5年内坍塌

  13日,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的科学家警告说,南极洲西部最大的冰川之一——思韦茨冰川正在融化,支撑其的关键冰架可能会在三到五年内崩塌,这将导致2100年前海平面上升,构成世界上最大的威胁。  思韦茨冰川是地球上最宽的冰川,跨度约120公里,它被称为“末日冰川”,因为它的崩塌可能会导致南极洲冰川的崩塌。

青藏高原冰川反照率降低会加速冰川消融

  青藏高原发育有大量冰川,被誉为“亚洲水塔”,是亚洲数条大江大河(如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和恒河等)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冰川正在发生消融,表现为冰川末端退缩以及冰川物质亏损,并对周边河流径流、人均水资源量等产生深刻影响。冰川退缩主要受到气候变暖及降水的影响;冰川表面反照率降低可导致冰川表面短

南极部分地区升温加速:近期冰雪消融十分有限

  研究显示南极部分地区出现加速升温趋势,不过发生灾难性变化的可能性并不大     据国外媒体报道,2012年最重要的与环境有关的故事便当属发生在北极的海冰加速融化。这里的海冰面积在今年夏天达到了上世纪70 年代末有卫星纪录以来的最低值。但是并非仅有北极地区表现出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改变,在地

综述:高温热浪加速全球冰川消融

  欧洲地区今年夏季持续遭受热浪袭击,多地气温创历史新高,这进一步加速冰川融化。据“瑞士资讯”网日前报道,自1850年以来阿尔卑斯冰川的体积大约缩减了60%。照此发展,瑞士1500座阿尔卑斯冰川有半数将在未来30年内消失。不止是在瑞士,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也有许多冰川在融化,凸显了近年来全球变暖对生态

格陵兰冰盖融化速度加快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气候科学论文,报告了有关格陵兰冰盖的融化速度和径流的连续性分析,时间跨度达几个世纪。结果显示,格陵兰冰盖近年来的融化速度较过去加快了。   由于全球气候的变暖,格陵兰冰盖正处于融化过程中。格陵兰冰盖是现代海平面上升的主要贡献因素。但是,目前其融化速度是否异常,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