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成长的张弛之道

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王澍的代表作之一“钱江时代”王澍屠呦呦 2012年2月名不见经传的王澍获得国际建筑顶级大奖,引起广泛关注。联想起2011年9月获得国际医学顶级大奖的屠呦呦,他们均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大学生,在获奖前都默默无闻。在举国呼唤创新人才的时候,两人获奖不仅提振了中国本土创新信心,而且也引发了对创新人才成长道路的深入思考。两种成才模式 屠呦呦所获得的拉斯克奖,主要用于表彰在医学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被看作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屠呦呦因此被称为我国“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女人”。王澍所获得的普利兹克奖,代表着西方主流艺术评判标准,是国际建筑界公认的至高无上的奖项,被称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先说屠呦呦的成才之路。1967年5月23日,为找到新型抗疟药物,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亲自指示下,当时的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化工部和中国科学院6个部门联合启动“523项目”,超过50......阅读全文

创新人才培养:既要呵护兴趣,也须适度训练

  最近,“布袋院士”赵东元关于学生兴趣培养的追问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热议。人们普遍认为,今天的教育中,重训练轻兴趣、重规训轻个性的现象仍然突出,长此以往,不利于人才培养,也不利于科技创新。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有必要好好梳理“训练”与“兴趣”二者间的关系。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隽水镇油坊村小巧绘本馆,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应走向现代化

近年来,为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国家持续推进政策改革,力度可谓空前。教育部曾于2020年1月专门制定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的具体措施。《意见》发布至今,国内诸多高校纷纷启动了新一轮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计划,此举也引发了各界对于创新

高校携手科研院所合力培养创新发展人才

  记者27日获悉,首届全球科技史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启动,华东师范大学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战略合作签约。  华东师范大学方面27日介绍,双方将聚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将顶尖学术资源转化为顶尖育人资源,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合力造就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指

张玉利: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创业问题上,政府更多的依然像一个旁观者,觉得似乎制定了政策就能水到渠成,这其实远远不够。  今年5月刚刚过半,但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先后有河南、广西、山东等多个省份公布了本省的大学生休学创业政策,而且允许大学生休学的年限也越来越长,最长已经达到了8年。而据最新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有超过20个省份

国科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家评议

  5月16日,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在京召开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专家评议会。教育部部长助理林惠青、高教司司长刘桔,中科院副秘书长、国科大党委书记邓勇,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陈晓峰,国科大常务副校长吴岳良、副校长苏刚、王颖等参加了会议。   邓勇谈到,国科大依托于中科院各研究

刘云: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的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科技人力资源大国。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科学技术指标》统计,2007年,中国研发(R&D)全时人员达173.6万人/年,已超过同期的美国和欧盟,成为公认的研发大国。  但是,我国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研发人员数,与主要发达国家和

路甬祥:采取四项措施培养和使用创新人才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很大,但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战略科技专家,领军、拔尖人才缺乏的问题较为突出。”  6月23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路甬祥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作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时作上述表示。  路甬祥说,我国创

郝平:培养创新人才应作为大学重要职责

  以“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5月4日在南京闭幕。教育部副部长出席闭幕式并作大会总结讲话。  郝平指出,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已经成为展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成为中国教育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品牌项目,产生了独特的辐射效应。从2002年举办第一届中外

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要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447.shtm 在人口规模巨大的背景下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项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新征程新起点,对标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要求,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和

加快推进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45.shtm“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事关重大。”3月6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湖北代表团举行小组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宋保亮在会上建

构建“3344”体系着力培养一流创新创业人才

“模块正常执行,软件界面设计合理,效果较好。”近日,在首届“东方杯”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软件开发大赛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彭思凯等人的参赛作品“多次波自适应相减技术”从全国20多所高校140余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得到评委一致好评,获得处理赛道特等奖。 “本次大赛为全体参赛学生提升实践能力提供了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看厦门大学如何打造创新引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037.shtm 在厦门香山南麓,坐落着一片占地3645亩的美丽校园。校园依山傍海、群翠环绕,独特的嘉庚建筑楼群庄重典雅,1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在这里孵化成果……这里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 自20

陈十一:钱学森之问核心是高教能否培养创新人才

   “‘钱学森之问’的核心,是中国高等教育能否为国家民族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8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曾有过“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思索。“钱学森之问”背后的中国教育之困,引起中国教育界乃至社会的反思。  

尤政代表:加快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融合创新模式

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出部署,提出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求。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表示,人才培养与各类人才聚

强基计划解读:为新时代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特别是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时候都更为迫切。作为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教育,能否跟上时代的脚步,能否踏上历史的巨浪滚滚向前?  在深入总结高校自主招生

鲁白:新药源自创新-创新源于人才-人才源于教育

  2010年,中国葛兰素史克研究中心推出一年一度的“葛兰素史克科学创新日”活动,设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神经科学卓越奖和明日之星三大奖项,奖励在中国和新加坡做出原创性研究的科学家。5月28日,公司将在上海举行隆重颁奖礼,获奖者将分别获得10万元、5万元和5000元奖金及精致奖章。   中国葛

朱静院士:时代呼唤创新-创新呼唤人才

  响应习总书记号召:“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仿古诗以舒怀:  大风起兮云飞扬,  锐志创新当自强。  厚德载物育英才,  安得猛士守四方。  朱静 院士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

完善创新人才-打造工程实验室培养学生动脑操作

   ■华侨中学校长李子良                                       ■中国科学院工程师为创新班展示机器人                                                                  

赵鹏大院士:发挥学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表率作用

  新时代的地球科学呼唤创新型人才,地球科学进入了“系统、综合、定量、立体、智能、绿色、新型、惠民”的新时代,发展地球科学的第一要务是大力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定能在评价、选拔、使用、爱护和提高创新型人才方面做出表率,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赵鹏大 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

中科院深理工设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

12月27日下午,第23届高交会“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生命与健康院士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会上,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下设的 “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挂牌成立,中心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集聚各方资源,邀请专家学者为该中心提供学术支撑和筹建指导,整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百余校长聚同济探讨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448.shtm5月11日,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百余所知名高中的校长齐聚同济大学,出席同济大学2023年中学校长论坛,共话“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发展”,大学和中学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拔尖创新

杨斌:发挥学科评估促进建设作用--提升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评价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对教育过程、结果等进行评价的过程,不仅是反映教育成效的晴雨表,还是引导教育工作发展方向的“指挥棒”。即将开展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是一次备受关注的教育评价工作,牵涉全局,作用显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引,在总结前四轮评

施一公:人才培养应从项目人才向高端人才转变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6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2010北京论坛暨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与发展论坛上表示,新中国建国60年来培养了大批的项目人才,大批的项目人才支撑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但是从长远来讲,中国需要高层次人才。  欧美同学会2010北京论坛暨第五届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合作奖学金”项目遴选工作启动

 一、奖学金概况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以下简称协和)与牛津大学(以下简称牛津)签署合作协议,三方联合设立“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合作奖学金”。  本奖学金将选派国内医学院校优秀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或新近(一年内)博士毕业生,进入牛津大学医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着力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中医药人才为目标,立足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在传承中创新、在双创中育人,着力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组织领导,常态化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科特色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定期对创新创业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

西北工大新增3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日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以下简称“创新项目”)获批清单,西北工业大学的“柔性电子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飞行器动力及航电系统技术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及“智能算法与器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3个项目成功入选,项目负责人分别为常务

《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出台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才强省战略,加速培养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日前,辽宁省科技厅制定出台了《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遴选学术功底扎实、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力

复旦大学数学英才班开班:为创新人才培养探新路

  未来的数学家怎么培养?复旦大学的数学英才班日前正式开班,引发高教界的关注。这个实施全新培养模式的班级,目标就是为“对数学有真正的兴趣和天分的学生提供好的成长土壤”,而这也是去年复旦大学启动“未来数学家摇篮工程”建设方案的内容之一。 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首批数学英才班学生共84名,从该校201

在创新创业中凝聚人才

  日前,由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主办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工作研讨会在京举行。会上,该中心主任李普指出,新形势对科技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李普表示,人才中心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服务主要

化工创新强业急需“人才工程”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人力人才资源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化学化工界代表委员们从科研人才、工程人才、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及化工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  在科研人才培养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