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致发光和荧光量子效率计算

原理所谓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简称PL),是指物体依赖外界光源 进行照射,从而获得能量,产生激发导致发光的现象。也指物质吸收光子(或电磁波)后重新辐射出光子(或电磁波)的过程。光致发光过程包括荧光发光和磷光发光。从量子力学理论上,这一过程可以描述为物质吸收光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的激发态后返回低能态,同时放出光子的过程。光致荧光发光是多种形式的荧光(Fluorescence)中的一种。原理图如下图:图1. 荧光产生的过程而在现阶段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中,对荧光量子效率的计算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反映光致发光材料发光能力的重要特征指标。荧光量子效率又称荧光量子产额(quantum yield of fluorescence)和荧光效率。一般情况下,荧光量子效率、荧光量子产额与荧光效率描述等价。他们是指单位时间(秒)内,发射二次辐射荧光的光子数与吸收激发光初级辐射光子数之比值,用来描述荧光材料发光能力,......阅读全文

量子计算机研制进展

   本人在2010年就曾在科学网上介绍D-Wave量子计算机(D-Wave系统是量子计算吗?(100123))8年过去了,大公司都在量子计算领域进行探索。超级计算机按老路走下去,已经碰到瓶颈了,不能靠扎钱走下去了。而另一方面,计算机应用,譬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却叫得很响,这些应用的基础设备必须跟上。

药企英矽智能将量子计算和生成式AI结合,发现明显量子优势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804.shtm5月17日,生成式AI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医药科技公司英矽智能(Iinsilico Medicine)宣布,公司的研究小组业界首次将量子计算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两项快速发展的技术相结合,探索

从珠算到量子计算,我国续写计算辉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794.shtm

量子计算可能影响的14项商业和社会挑战

  大多数非科技行业从业者可能听说过量子计算,并知道它比经典计算“更快”,但他们很可能不清楚其中的细节。归根结底,对于大多数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量子计算的细节并不重要。  他们真正想知道的问题是:它能做什么?  量子计算可能拥有近乎无限的可能性,但最有可能激发许多普通人想象力的是量子计算对企业和整个社

新型量子点白光LED发光效率创纪录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土耳其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发光效率达到创纪录的105流明/瓦。研究人员称,随着进一步发展,这款LED的效率可达200流明/瓦以上,有望在家庭、办公室等领域大显身手,实现更节能环保的照明。  新型LED使用市售的蓝色LED与柔性透镜相结合制造

打破因果关系,让量子电池效率更高?

  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发表论文指出,量子电池是一种可以利用量子效应的储能设备,其可以绕过传统因果关系规则提升充电效率。  在量子世界里,原因并不总是先于结果出现。  图片来源:《新科学家》网站  研究人员解释说,在经典世界中,因果关系只有一个方向:如果事件A导致了事件B

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的公式

1240是几个物理学常数相乘除得到的数值。对于某一波长的光所对应的能量为 hc/λ ,即普朗克常数乘以光速除以光波长,单位为焦耳,如果将单位转化为eV(电子伏特),则应该记为 hc/(λe),e表示电子电量。则将几个常数的数值带入公式可得 hc/(λe)= 6.63×10^(-34)×3×10^(8

聚集诱导发光(AIE)原理是什么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在溶液中具有平面结构和比固态更高的光电发射效率。此前,很多传统有机发光材料只能在低浓度的溶液中才能发光,一旦溶液浓度提高或者呈固态时,分子聚集就会使得发光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这种现象被称为“聚集导致发光淬灭”(ACQ),是有机发光材料设计和应用的一大难题。换句话说,与仅固体形式相比,这

双原子干涉实验首获成功-可促进量子计算机和量子网络发展

  距科学家们成功实现双光子干涉实验之后30年,法国物理学家首次成功进行了双原子的干涉实验。这一研究将大力促进量子计算机和量子网络的发展。  在最新研究中,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和巴黎十一大学的物理学家首次成功地让两个独立的原子实现了相干:当他们朝一个半透明镜子的两边发射不可区分原子对时发现

2014年中澳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处理年会在数学院举行

  8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2014年中澳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处理年会在数学院举行。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50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此次会议。  此次会议由陆汝钤院士和应明生教授担任会议主席。陆汝钤院士和骆顺龙研究员在会议开幕式上做了欢迎致

橙红光波段最高荧光量子效率的碳纳米点研制成功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曲松楠(青促会会员)课题组研制出橙红光波段荧光量子效率高达46%的碳纳米点,为国际上最高值。该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Adv.   Mater.,2016,DOI:10.1002/adma.201504891)。   发光碳纳米点是近十

量子计算能攻破区块链吗

颠覆性、划时代、革命性……量子计算光环太多,又有不近人情的“高冷”。另一边,开年以来,区块链火得一塌糊涂。网上热传的“3点钟不眠区块链社群”,神秘而火爆。 最近,它俩不期而遇了。据外媒报道,一台具有4000个以上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就能瓦解区块链。若有人能做出这样的量子计算机,就能解出并验

上海科普大讲坛聚焦量子计算

经典计算机需要100年才能破译的密码,量子计算机用1秒钟就能攻破。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洪荒之力”,量子计算成为了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前沿科技领域之一。7月23日,上海科普大讲坛第183期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讲席教授丁洪作《量子计算——第四次工业革命引擎》主题报告,介绍量子计算的概念、优势和发展途

量子计算的基本单位

量子计算机的最基本的计算单元是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就是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计算机,和常规计算机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基本信息单元不是比特(bit)而是量子比特(qubit)。之前我们用0和1表示两个状态,而量子计算机的两个状态用0和1的相应量子叠加态来表示,单个量子CPU具有强大的并行处理数据的能力,其

中国科研团队发布量子计算化学“计算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579.shtm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说明PeT荧光探针的发光基本概念

  仪器设备网资讯中心讯:   广泛性的光诱导电子元器件(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PeT)体系管理是由蛋白激酶(receptor)、间隔基团(spacer)和莹光团(fluorophore)相连构成。如下图所示1图例,莹光团部分是光能消化和莹光发射点的场所,

超导量子计算强关联纠缠体系的量子随机行走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朱晓波和彭承志等组成的超导量子实验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范桁等理论小组,开创性地将超导量子比特应用到量子随机行走的研究中。该工作将对未来多体物理现象的模拟以及利用量子随机行走进行通用量子计算研究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研究成果于5月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我国量子计算研究获进展-实现三量子点高效调控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半导体量子计算芯片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实验室郭国平研究组创新性地引入第三个量子点作为控制参数,在保证新型杂化量子比特相干性的前提下,极大地增强了杂化量子比特的可控性。国际应用物理学顶级期刊《应用物理评论》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开发

“基于核自旋量子调控的固态量子计算研究”通过验收

  10月2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教授主持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基于核自旋量子调控的固态量子计算研究”项目课题结题验收会在合肥召开。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于渌院士、中科院武汉物数所叶朝辉院士、清华大学朱邦芬院士等担任课题结题验收组专家。科技部基础司、中科院基础局相关领导以及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等出

欧洲首台超5000量子位元的量子计算机启动

中新财经柏林1月28日电 (记者 彭大伟)记者28日从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获悉,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日前启动了拥有超过5000个量子位元的量子计算机。该中心表示,作为欧洲首台拥有超过五千个量子位元的量子计算机,这是欧洲量子计算机发展的一个

433个量子比特!迄今最强超导量子计算机推出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9日报道,IBM制造出了迄今全球最大量子计算机“鱼鹰”(Osprey),其拥有433个量子比特,是该公司此前创纪录的127个量子比特计算机“鹰”的3倍多,是谷歌53个量子比特计算机“悬铃木”的8倍多。不过也有科学家指出,“鱼鹰”的纠错能力仍有待证明。 目前国际学术界实

科学家实现高维量子态的高效率量子存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545.shtm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在基于冷原子的量子存储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教授史保森、丁冬生等与合作者利用冷原子系综实现了25维量子态的高效率存储。12月15

复旦李富友团队利用稀土掺杂实现零Stokes位移发光探针

  发光探针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可视化工具,通常用于生物成像和检测等多个应用领域。目前发展的发光探针主要有碳纳米管、荧光染料、量子点和稀土掺杂纳米材料等。其中,稀土纳米材料由于光稳定性好、生物毒性较低等优势成为研究热点。但是,通常所用的稀土纳米材料存在量子效率低、光吸收截面小等问题,对其性质的调控研究处

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量

  细胞内的叶绿素分子通过直接吸收光量子或间接通过捕光色素吸收光量子得到能量后,从基态(低能态)跃迁到激发态(高能态)。由于波长越短能量越高,故叶绿素分子吸收红光后,电子跃迁到最低激发态;吸收蓝光后,电子跃迁到比吸收红光更高的能级(较高激发态)。处于较高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很不稳定,在几百飞秒(fs,

一文了解光致发光

  光致发光是指物体依赖外界光源进行照射,从而获得能量,产生激发导致发光的现象,它大致经过吸收、能量传递及光发射三个主要阶段,光的吸收及发射都发生于能级之间的跃迁,都经过激发态。而能量传递则是由于激发态的运动。紫外辐射、可见光及红外辐射均可引起光致发光。如磷光与荧光。  光致发光(Photolumi

长春光机所研制出橙红光波段最高荧光量子效率的碳纳米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曲松楠课题组研制出橙红光波段荧光量子效率高达46%的碳纳米点,为国际上最高值。该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Adv. Mater.,2016,DOI:10.1002/adma.201504891)。  发光碳纳米点是近十年兴起的新型纳米发光

声光调制器的衍射效率计算

调制器的另一重要参量是衍射效率。根据晶体的相关知识,要得到100%的调制所需要的强度为若要表示所需的功率,则为可见,材料的品质因数M2越大,欲获得100%的衍射效率所需要的功率越小。而且换能器的截面应做得长(L大)而窄(H小)。然而,长度L的增大虽然对提高衍射效率有利,但会导致调制带宽的减小(因为发

感受态转化效率计算公式

转化效率=产生菌落的总数/铺板DNA的总量。如取1μl质粒能转化100μl的感受态细胞,所以转化效率等于产生菌落的总数/铺板DNA的总量。转化效率定义为转化1μl质粒至给定体积的感受态细胞中所能产生的菌落形成单位的数量。

光记录仪对光量子测定的效率

光照是植物生理活动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境因子,因为只有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合成有机物,没有光照,其他一切都是扯谈。光是植物生理、生态和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只有那些能被植物吸收并利用的这些光才是与光合或干物质积累有关。测量这部分光,并且以能量单位度量,作为光合效率或

让公众体验量子计算的神奇-IBM向所有人开放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是迄今最为复杂难懂的计算技术,相关研究和使用通常只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谷歌公司等业界巨头才有实力涉及。但IBM 5日推出了一项新的在线服务,允许所有人使用其5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从而使这一“高冷”机器离普通人更近了一步。  用户只需具备基本的量子计算知识,就可以经由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