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一次基因编辑“大跃进”

人类曾在小说和电影中无数次幻想经过基因编辑的人类出现,但都不是现在这样。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称,由其团队创造的世界首例能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诞生。 这则消息尚未经过业界专家确认,研究也还没有经过同行评议、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某种程度上真实性存疑,但它仍然引发了学术界和舆论的强烈震动。国内122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强烈谴责,称试验存在严重的生命伦理问题。140名艾滋病研究专业人士也在27日午间发表公开信称,“坚决反对这种无视科学和伦理道德底线的行为,反对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未得到证实的基础上,开展针对人类健康受精卵和胚胎基因修饰和编辑研究。” 在技术层面,这项试验是简单的,相当数量的实验室都具备条件和能力。过去从来没有人尝试过,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当前技术下,试验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研究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无法预料的麻烦,还会把麻烦遗传给每一个子孙后代。 “就像我们面对一个黑箱子,......阅读全文

频频被“泼冷水” CRISPR/Cas基因编辑未来究竟何去何从?

   CRISPR/Cas这项基因编辑技术自从问世以来,已经吸引了无数欢呼和掌声,在短短几年之内,它已经成为了生物科学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研究工具。然而它最近也频频被“泼冷水”,那么基因编辑未来究竟何去何从呢?  基因编辑技术指能够让人类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CRI

郭喨:科学应如何面对“伦理失陷”

   11月底,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这个“世界第一”不仅丝毫不值得庆祝,反而是科学界的耻辱、伦理的一道疤痕。  贺建奎这一实验恶意违反了所有涉及人类实验必须遵守的“最小必要风险原则”。就该项实验的目标而言,对一个健康人类胚胎做基因编辑本身就是完全错误的。贺建奎所期望的“或将有效阻断霍乱、

一文了解CRISPR/Cas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简称,Cas是CRISPR相关蛋白的简称。CRISPR/Cas最初是在细菌体内发现的,是细菌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图片

21人的CRISPR基因编辑临床试验20人死亡 大家怎么看?

  2018年11月26日,贺建奎团队对外宣布,一对经过CRISPR基因编辑的婴儿双胞胎诞生。随即引发舆论风暴,被各界舆论一致谴责,贺建奎本人也因此被调查。  今天,刚好是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一周年,笔者查阅文献时,无意间看到一篇2018年6月份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 Journal of Cli

CRISPR基因编辑婴儿可能会早逝的研究出现重大错误

  今年6月份,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学家Rasmus Nielsen及Xinzhu Wei在医学杂志Nature Medicine发表的一则论文在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篇论文可说是宣告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实验彻底失败的证据。然而时隔4个月,该论文的作者却主动撤回了这篇论文,撤回的原

CRISPR基因编辑婴儿可能会早逝的研究出现重大错误

  今年6月份,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学家Rasmus Nielsen及Xinzhu Wei在医学杂志《Nature Medicine》发表的一则论文在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篇论文可说是宣告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实验彻底失败的证据。然而时隔4个月,该论文的作者却主动撤回了这篇论文,撤回

未提交原始数据!“基因编辑婴儿”试验注册申请被驳回

  因未提交原始数据供审核,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试验注册申请日前已被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驳回。据该中心网站消息,因贺建奎未能在承诺的11月28日践约提供原始数据,且未回答中心关于该试验伦理审查、知情同意过程、研究设计、试验实施地、经费来源等方面的两次质询,决定驳回其补注册申请,从11月30日起将该

2020年CRISPR/Cas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简称,Cas是CRISPR相关蛋白的简称。CRISPR/Cas最初是在细菌体内发现的,是细菌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图片

广东初步查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记者从广东省“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调查组获悉,现已初步查明,该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为追逐个人名利,自筹资金,蓄意逃避监管,私自组织有关人员,实施国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动。  据调查组介绍,2016年6月开始,贺建奎私自组织包括境外人员参加的项目团队,蓄意逃避监管,

基因编辑技术:一把有魔力的剪刀

  据人民网 11 月 26 日报道,来自中国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贺建奎团队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经于 11 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CCR5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消息发出后引发全球学界震动。  什么是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婴儿”案宣判:贺建奎被判3年 罚金300万元

  “基因编辑婴儿”案12 月 30 日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贺建奎、张仁礼、覃金洲等 3 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实施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和生殖医疗活动,构成非法行医罪,分别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院审理查明,2016 年以来,南方科技大学原副教授贺建奎得知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

广东初步查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真相可怕!

  记者从广东省“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调查组获悉,现已初步查明,该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为追逐个人名利,自筹资金,蓄意逃避监管,私自组织有关人员,实施国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动。  据调查组介绍,2016年6月开始,贺建奎私自组织包括境外人员参加的项目团队,蓄意逃避监管,

2018那些人那些事:从施一公林建华到贺建奎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18年的中国高等教育,您会选择什么?  这并不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因为这一年中,高教界发生了太多形形色色的悲喜剧。这其中,有对高考恢复40周年的感慨,也有对学术造假行为的愤怒;有西湖大学成立时的希望,也有高校教师自杀事件背后的忧心忡忡……  这是失望与希望交织、欣喜与愤

这一年,我们为科技“吵过的架”真不少

  即将过去的2018年可以说是科技热点频出的一年。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科技的兴趣和关注似乎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每个人对科技都有了自己的认识,每个人对科技事件都有自己的想法,正因为如此,一场场与科技相关的讨论从年初持续到年尾。  两年前那个“横空出世”的韩春雨到底是不是科研造假的骗子?自

谈谈基因治疗那些事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和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已在癌症、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镰刀状贫血症、血友病及先天性黑蒙症等多种疾病中表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基因治疗以其一次给药终身治愈遗传疾病的独特潜力让一切不可能变为有可能。

谈谈基因治疗那些事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和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已在癌症、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镰刀状贫血症、血友病及先天性黑蒙症等多种疾病中表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基因治疗以其一次给药终身治愈遗传疾病的独特潜力让一切不可能变为有可能。

科学家们对人类基因进行编辑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自从科学家们首次利用CRISPR技术对基因进行精准编辑以来,他们一直在努力在研究何时以及如何在伦理上做到这一点,那么使用CRISPR对人类机体基因进行编辑到底合理吗?如果对人类生殖细胞进行编辑会将编辑后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吗?  8月13日,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临床应用国际委员会(Interna

2018《环球科学》十大科学新闻:霍金逝世、贺建奎事件前二

  如果要用两个词来定义2018年的话,我们可能会选择“进步”与“反思”。中国科学在持续进步,克隆猴“中中”与“华华”、单条染色体的酵母,都是世界级的研究成果。“火星快车”在火星上发现大面积的液态湖泊,也是空间探索领域的巨大进步。但在科学快速进步的同时,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心肌干细胞发现者造假事件,也

伦理学家邱仁宗:我们应从“基因编辑婴儿”中反思什么

   11月27日,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邱仁宗在发言中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予以强烈谴责:“这种行为远远低于我们能够接受的底线,也是最不道德的。”  那么,法律法规在伦理监管中如何发挥作用?当前的伦理监管存在

科学伦理的“高压线”不容触碰

  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生震惊了科学界。122位科学家联名谴责,称“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不做的原因是巨大的风险和伦理问题。出于慎重,学界公约规定,只用即将销毁的人类胚胎做短期试验。而贺建奎副教授的研究,就像堵车时,独自在空旷的应急车道全速前进,必然遭人指斥。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次“犯禁”试验是否取得

解读“露娜姐妹”面临的风险 两个中国女孩,全人类的难题

  “露露”“娜娜”,两个有着可爱乳名的女孩,然而她们的出生,不仅在全球掀起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暴,更向全人类提出了一系列近乎无解的难题。  11月27日,记者采访到中科院动物所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组组长王皓毅研究员。他从技术角度,全面解释了基因编辑婴儿为何是一场不该上演的疯狂。图片来源于网络  “披露的信

中美科学院院长就基因编辑准则在《科学》发文

  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联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Victor J. Dzau、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Marcia McNutt在《科学》上发表一篇题为《来自香港的警示》社论,呼吁全球各国科学院携起手来,就基因编辑研究及临床应用所应遵循的准则达成广泛的国际共识。  上月,在香港举办的第二届国际

中美科学院院长就基因编辑准则在《科学》发文

  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联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Victor J. Dzau、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Marcia McNutt在《科学》上发表一篇题为《来自香港的警示》社论,呼吁全球各国科学院携起手来,就基因编辑研究及临床应用所应遵循的准则达成广泛的国际共识。  上月,在香港举办的第二届国际

《科学》:基因编辑婴儿入选年度“科学崩坏”事件

  《科学》杂志每年会评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最为重要的十大科学突破(Science Breakthrough)。今年,夺得年度突破桂冠的是“单细胞水平细胞谱系追踪技术”,帮助破获多起悬案的法医系谱技术、#MeToo 运动等也榜上有名。值得一提的是,贺建奎前两天被《自然》杂志评为年度人物后,其主导的基

贺建奎最新回应:“为了他们,我愿意接受指责”

  今天,“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甫一爆出,迅速在科学界乃至公众之中引起轩然大波。《中国科学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当事人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的媒介团队,并获得一份尚未上传的、贺建奎本人录制的英文视频。视频中,贺建奎讲述了这一临床试验的来龙去脉,并对公众质疑给出最新回应。  露露娜娜的降

贺建奎敲除的CCR5基因究竟会不会导致“短命”呢?

  CCR5基因在2018年的岁末,伴随着贺建奎的“疯狂实验”-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自然也成为了科研人员的讨论重点。  CCR5基因是由邓宏魁在1996年发现的,并证实CCR5是HIV病毒进入细胞的受体,这是HIV治疗的重大发现,目前这篇论文的引用次数已经超过4000次。HIV

第一批用基因编辑工具定制DNA的婴儿即将诞生?

  据人民网消息,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  此前,外媒就曾报道南方科技大学一研究团队正在招募患有不孕症的艾滋病阳性患者夫妇,来创造第一批用基因编辑定制的婴儿,他们的计划是消灭一种名为CCR5的基

最新回应 深圳科创委: 从未立项资助“CCR5基因编辑”

  26日,贺建奎副教授宣称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随后有报道称,该项研究经费物资来自深圳科创委。当日深夜,深圳科创委发布声明就此进行辟谣。   声明指出,经核查,深圳科创委从未立项资助“CCR5基因编辑”“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编辑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等自由探索项目,亦未资助南方科

贺建奎:试验“自费”,初衷是“推动科学进步”

  今天中午,深陷风波中的贺建奎按原计划出席了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  会上,他透露,临床试验的资金和所有支出(包括给志愿者怀孕期间支付的费用)由他个人支出。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越过红线”时(即不顾行业共识、国家规范,率先开展生殖细胞编辑并植入人体内,产生基因编辑婴儿)?贺建奎表示,他做这

《自然》预测2019年重大科学事件

  新年的钟声即将响起,在此辞旧迎新之际,除了埋头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回味一下往事的喜乐,也应该抬头展望一下新一年的星辰大海。《自然》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为我们梳理了2019年科学领域值得期待的大事件。  这些事件包括:中国将成为科研投入最慷慨的国家;“天眼”将睁大眼睛看向更深远的宇宙;生物医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