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双脱氧法DNA测序实验——测序酶进行标记测序反应

在基本的双晩氧测序反应中,寡核苷酸引物退火于单链DNA摸板,在4种脱氧核糖核酸三磷酸存在时,引物为DNA聚合酶所延伸。反应混合物中也含有4种双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其中一种,当它掺入到DNA的生长链时,可终止链的延伸。实验材料DNA试剂、试剂盒寡核苷酸引物测序酶终止混合液测序酶缓冲液焦磷酸酶混合液仪器、耗材离心机离心管微量滴定板实验步骤1. 对于每个单链模板:将下列试剂混合于0.5 ml 微量离心管中(1)0.5 pmol 单链DNA模板(2)0.5 pmol 引物(3)1 μl 10×测序酶缓冲液(4)加水至10 μl(5)用吸管上下抽吸轻轻混匀(避免产生气泡)。于65℃温育6 min,然后于37 ℃温育20 min,转到步骤3。 2. 对于每个双链DNA模板:以下列混合液重溶含0.5 pmol 变性双链模板的干燥沉淀物。(1)1 pmol 引物(2)1 μl 10×测序酶缓冲液(3)加水至10......阅读全文

双脱氧法DNA测序实验

实验材料 DNA试剂、试剂盒 寡核苷酸引物测序酶终止混合液测序酶缓冲液焦磷酸酶混合液仪器、耗材 离心机离心管微量滴定板实验步骤 1.  对于每个单链模板:将下列试剂混合于0.5 ml 微量离心管中(1)0.5 pmol 单链DNA模板(2)0.5 pmol 引物(3)1 μl 10×测序酶缓冲液(4

双脱氧法DNA测序实验

测序酶进行标记测序反应 α-标记核苷酸进行热循环测序反应             实验材料 DNA

DNA测序——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

实验方法原理DNA聚合酶催化的DNA链延伸是在3'-OH末端上进行的。由于2’,3’-双脱氧三磷酸核苷酸(ddNTP)的3'-位脱氧而失去游离-OH,当它参入到DNA链后,3'-OH末端消失,使DNA链的延伸终止。 本实验根据此原理,将待测DNA片段插入单链噬菌体M13载体,

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

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也称 Sanger法,是常用的方法进行核算序列分析。其原理是利用四种2’,3‘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P)代替部分脱氧核苷三磷酸(dNP)作底物参与DNA的合成。 ddNTP与普通dNP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脱氧核糖的3′位置缺少一个羟基。 ddNTP可以在DNA聚合酶作用下通过其5

简述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

  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也称 Sanger法,是常用的方法进行核酸序列分析。其原理是利用四种2’,3‘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代替部分脱氧核苷三磷酸(dNP)作底物参与DNA的合成。 ddNTP与普通dNP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脱氧核糖的3′位置缺少一个羟基。 ddNTP可以在DNA聚合酶作用下通

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的概念

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也称 Sanger法,是常用的方法进行核酸序列分析。其原理是利用四种2’,3‘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代替部分脱氧核苷三磷酸(dNP)作底物参与DNA的合成。 ddNTP与普通dNP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脱氧核糖的3′位置缺少一个羟基。 ddNTP可以在DNA聚合酶作用下通过其

什么是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

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也称 Sanger法,是常用的方法进行核算序列分析。其原理是利用四种2’,3‘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P)代替部分脱氧核苷三磷酸(dNP)作底物参与DNA的合成。ddNTP与普通dNP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脱氧核糖的3′位置缺少一个羟基。 ddNTP可以在DNA聚合酶作用下通过其5′

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用变性模板的制备实验

            试剂、试剂盒 乙酸铵 氯仿 异戊醇 DMSO 乙醇 NaOH酚 测序反应缓冲液 琼脂糖凝胶

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用变性模板的制备实验

双脱氧链终止法变性模板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下册 第12章 方案2下面通过碱变性质粒 DNA 的方法应与方案 3 联合使用,因在此过程中采用测序酶催化双脱氧测序反应。本实验来源于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下册,作者:〔美〕J. 萨姆布鲁克 D.W. 拉塞尔。试剂、试剂盒乙酸铵氯仿异戊醇DMSO

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用变性模板的制备实验

试剂、试剂盒 乙酸铵氯仿异戊醇DMSO乙醇NaOH酚测序反应缓冲液琼脂糖凝胶寡核苷酸引物闭环双链质粒 DNA仪器、耗材 干冰-乙醇浴65°C 水浴实验步骤 材料缓冲液和溶液试剂、缓冲液、储液的组成参见附录 1, 储液使用前稀释到适当浓度。乙酸铵(5mol/L, 非缓冲,pH~7.4)氯仿:异戊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