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首次绘制中国大陆人群汞摄入健康风险地图

4月2日,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束炯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在《自然-通讯》上在线发表了题为《中国大气汞排放的跨省健康影响》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建立了一套描述从经济活动到人群健康风险的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链的方法。运用该方法,研究团队首次绘制了中国大陆人群汞摄入暴露的健康风险地图,从多视角探讨了各地区健康风险来源,最终发现,地区间贸易显著改变了中国人群的健康风险。该研究为加强中国地区间合作并从多视角来履行汞的《水俣公约》提供了崭新思路。 汞(俗称水银)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常温下即可蒸发。人类活动诸如化石燃料燃烧、有色金属冶炼等过程均会排放汞进入大气,大气汞随大气环流进行全球传输,被公认为全球性的持久有毒污染物。大气汞也会随降水等过程沉降到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并富集到食物链中。自20世纪中期以来,食物链中的甲基汞暴露就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影响,例如发生在日本水俣的汞污染事件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日......阅读全文

研究首次绘制中国大陆人群汞摄入健康风险地图

   4月2日,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束炯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在《自然-通讯》上在线发表了题为《中国大气汞排放的跨省健康影响》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建立了一套描述从经济活动到人群健康风险的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链的方法。运用该方法,研究团队首次绘制了中国大陆人群汞摄入暴露的健康风险地图,从多视角探讨了各地区

鱼翅含汞 摄入过多会导致流产、死胎

    我国历来将鱼翅视为高贵食品,属“海味八珍”之一。凡丰盛筵席,非鱼翅不足以表示郑重。鱼翅营养丰富,据《药性考》等书记载,它可以补血、补气、补肾、补肺、开胃。     近年根据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丹麦等国家的科研人员对一些鲨鱼鱼翅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鱼翅中含有大量的汞,人食之危害相当

有机汞无机汞金属汞的区别

金属汞——汞单质有机汞、无机汞都是汞的化合物。有机汞——汞与烷基、炔基、芳香基、一些有机酸根等结合生成的有机汞化合物,如甲基汞(CH3)2Hg……无机汞——汞的无机化合物,如HgS、HgSO4、HgCl2……

胆固醇的摄入来源和摄入量如何限定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LDL-C),能对动脉造成损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HDL-C),则具有清洁疏通动脉的功能。下面是一些专家推荐的饮食方法,旨在降低人体内LDL-C含量,而增加HDL-C含量。多吃鱼一项针对Ω-3脂肪酸(存在于金枪鱼、鲭鱼、鲑鱼和沙丁鱼等鱼类中)对hdl-c的影响进行的研

深海鱼类辅食频爆汞超标 损害取决于摄入量和持续时间

  婴儿配方奶粉仍然让中国家长揪心着,如今连幼儿罐装辅食也不能省心了!在国家相关部门最近对830份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标称贝因美、亨氏、旭贝尔等品牌的23份以深海鱼类为主要原料的样品,检出汞含量超标。尽管专家解释,“经科学评估,不会对婴幼儿造成健康影响,”不少幼儿家长仍然忧心

国民铝摄入量下降 儿童成铝摄入过量高危人群

  日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我国居民膳食铝摄入评估结果显示:北方地区居民和14岁以下儿童人群,由于摄入含铝添加剂食品过多导致铝摄入较高。  该评估在我国21个省(区、市)收集了11类食品、6654份样品进行数据检测。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马宁表示,一般人正常饮食不会引起铝的

胆固醇的摄入标准

胆固醇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次要补充。如一个70kg体重的成年人,体内大约有胆固醇140g,每日大约更新1g,其中4/5在体内代谢产生,只有1/5需从食物补充,每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取胆固醇200mg,即可满足身体需要。胆固醇的吸收率只有30%,随着食物胆固醇含量的增加,吸收率还要下降

胆固醇的标准摄入

  胆固醇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次要补充。如一个70kg体重的成年人,体内大约有胆固醇140g,每日大约更新1g,其中4/5在体内代谢产生,只有1/5需从食物补充,每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取胆固醇200mg,即可满足身体需要。胆固醇的吸收率只有30%,随着食物胆固醇含量的增加,吸收率还要

如何减少钠的摄入?

  盐作为生活中最重要的调味品,可以为食物增添风味,但是摄入过多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可是盐却无处不在,比如一片面包可能含有240到400毫克的钠,一片披萨的钠含量则高达640毫克,而我们通常不会只吃一片面包或者一片披萨。那么这里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小贴士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减少钠的摄入:  在外面

游离糖的摄入标准

游离糖指包含在加工食品、饮料中以及蜂蜜、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分,其主要形式包括蔗糖、果糖和葡萄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0年制定的标准,成年人每日摄取的游离糖不应超过当天摄取全部热量的10%。如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提高这一标准,成年人每日摄取的游离糖不应超过当天摄取全部热量的5%,也就是相当于每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