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流式细胞技术的最新突破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一种对液流中排成单列的细胞或其它生物微粒(如微球,细菌,小型模式生物等)逐个进行快速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作为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的技术平台,现代流式细胞仪产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和完善,今天的流式细胞仪已经十分成熟,并被广泛的运用于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涵盖了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学、肿瘤学、药理学、遗传学及临床检验等领域,在各学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流式细胞术综合了流体力学技术、激光技术、电子物理技术、光电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荧光化学技术及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多学科多领域技术进步的结晶。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生命科学对细胞分析更高层次的要求,流式细胞技术仍然在快速发展,并已经在检测技术、分选技术及高通量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本文就流式细胞术的最新进展做一些介绍。图1. ImageStream流式细胞成像系统及其工作原理一、流......阅读全文

北大生科院PNAS发布单细胞测序新技术

  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icrofluidic single-cell whole-transcriptome sequencing”的文章,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微流控单细胞全转录测序新方法,这种方法有效地消除转录组高度动态特性所带来的测量差异,提高单细胞全转录组分析的准

《科学》公布 2017 年度人类10大突破,你知道几个?

《科学》期刊公布了2017年最令人类激动的10大科学突破,科学仪器界的朋友们,也许你正在使用其中的几种科技继续求索,其中,我们还看到了中国在量子通信方面的翘楚地位。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分享2017的这些美好时刻,希望2018全球在科学界求索的人们,带给人类更多的惊喜。Top10冷冻电镜标志年科技让人

对话“基因剪刀手”杨璐菡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刊载的一篇论文,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哈佛大学和生物技术公司eGenesis的研究人员,运用一种新兴热门的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猪基因组中可能有害的病毒基因,攻克了猪器官用于人体移植的重大难关,给全世界众多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带来希望。论文的第一作者、今年29岁的杨璐菡,继

北大生科院PNAS发布单细胞测序新技术

  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icrofluidic single-cell whole-transcriptome sequencing”的文章,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微流控单细胞全转录测序新方法,这种方法有效地消除转录组高度动态特性所带来的测量差异,提高单细胞全转录组分析的准

【盘点】单细胞测序研究进展一览

  细胞是生物学的基本单位,近年来研究人员正努力地尝试将它们进行单个分离、研究和比较。而应用而生的就是单细胞测序技术,该技术是指DNA研究中涉及测序单细胞微生物相对简单的基因组,更大更复杂的人类细胞基因组。而随着测序成本的大幅度下降,破译来自单细胞的30亿碱基的基因组并对逐个细胞进行序列比较已经开始

科学家开发出细胞水平3D打印技术

  近日,在最新一期的《Nature Methods》杂志上,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一队科学家公布了他们在3D打印人体组织的微型模型方面获得的技术突破。科学家们称,该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筛选、癌症研究,最终甚至可以帮助完成可移植器官。   这一新技术被称为细胞的DNA编程组装(DPAC,D

科学家开发出细胞水平3D打印技术

  近日,在最新一期的《Nature Methods》杂志上,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一队科学家公布了他们在3D打印人体组织的微型模型方面获得的技术突破。科学家们称,该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筛选、癌症研究,最终甚至可以帮助完成可移植器官。   这一新技术被称为细胞的DNA编程组装(DPAC,D

免疫疗法的理想与现实:像“捉内奸”一样困难

  著名历史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曹树基在5月7日上午新开了微博,聊的不是历史,却是“免疫疗法”。  一周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在视频会议中重申,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在2015年施行的最新规定中,属于临床研究,不能进入医疗临床应用。  曾在我国遍地开花的免疫细胞疗法就这样被“一剑封喉”。  这让曹

免疫疗法的理想与现实

  著名历史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曹树基在5月7日上午新开了微博,聊的不是历史,却是“免疫疗法”。  一周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在视频会议中重申,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在2015年施行的最新规定中,属于临床研究,不能进入医疗临床应用。  曾在我国遍地开花的免疫细胞疗法就这样被“一剑封喉”。  这让曹

解析破解大脑奥秘的三大新技术

  美国和欧洲都准备投入数十亿美元来破解人类大脑的奥秘,从而了解我们自己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但是开展这项工作的技术难度也是相当大的。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California)的神经

展望2017:大健康产业的机遇与“坑”,在哪里?

  2016年即将离去,展望2017年,大健康产业的机遇与“坑”会在哪里?记者采访了十多位大健康产业的上市公司投资高管、投资机构投资人等,试图把他们心中2017年大健康产业的机遇呈现出来。  多位采访嘉宾都提及的高频词汇(不完全统计)有:肿瘤新药、医疗器械、免疫治疗、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康复养老、

液体活检,把握癌症的“先觉者”

  2015 年,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评出的2015年度的十大突破技术中,液体活检技术赫然在列。2017年,这项技术又荣登《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所评选的十大新兴技术之首。这项非侵入式的新型检测技术,正在疾病筛检等领域获

万亿产业待掘金 生物技术十二五规划发布

  科技部28日发布《“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表示将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技术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推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业快速崛起。  《规划》指出,至2015年,我国生物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位中国科技青年入选英雄榜!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于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国,次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国榜单正式发布!四年成长、四届榜单,我们持续关注和发掘中国科技发展中不断崛起的新兴力量。从实验室里最新的技术研发成果,到各前沿领域的科技创业者们所取得的里程碑式

科学时报年终专稿之生命科学篇 裴钢:风景这边更好

编者的话 对于科学和技术的重大进展来说,一年并不是一个很长的时间。然而科学与技术的任何进步,都是科学家在日常工作中留下的一个个脚印。刚刚过去的2007年,科学与技术的各个领域可谓异彩纷呈。为了让读者对此有全景式的了解,本报特别约请各领域专家梳理并点评了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亮点,并展望令人期待的

Cell:2016年度最佳文章出炉!

  年尾将至,各大网站开启了年终盘点的工作。近日,Cell期刊推出“年度最佳文章”合集。今年的“Best of Cell 2016”共列出10篇最佳文章以及4篇综述,围绕CRISPR、免疫疗法、类器官、阿尔兹海默症、Zika病毒等研究热点进行了回顾。  1  年度最佳文章TOP10  1、线粒体“协

赛默飞世尔科技看好中国干细胞研究

  ——2009上海干细胞研讨会上展示最新技术方法   中国上海,2009 年5月19日——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日前赞助并参加了上海同济大学举行的“2009年干细胞和再生医学专题研讨会”(下简称“上海干细胞研讨会”),向来自全球各地的干细胞学者展示了最新

沃特世环形离子淌度:750极限分辨率,打开科学新大门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在ASMS 2019上,沃特世发布了两款全新的离子淌度Q-TOF质谱——SELECT SERIES Cyclic IMS和SYNAPT XS系统。2019年7月在北京和上海,沃特世隆重举办两场“质谱技术开放日”活动,正式向中国市场推出了两款ASMS新产品及应用于临床

双特异性抗体,1+1>2的肿瘤治疗新贵

  近期生物药领域风起云涌,Venclexta、Atezolizumab等多个新型靶向药物取得突破性进展。这让我们再一次意识到,技术创新对于生物药开发的重要性。笔者在近期参加一些抗体/精准医疗峰会时发现产业界和市场都在关注着靶向药物、特别是抗体药方向的新型药物种类。因此我们撰写了《抗体药物•遇见未来

综述:ICP-MS技术进展应用热点及未来展望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在某些领域例如地质学,始终扮演着独具魅力的角色。时至今日,ICP-MS仍然活跃在新进展的前沿,在某些热点领域如金属组学和纳米颗粒分析方面继续大放异彩。 

超1.7亿 7大生物医学“重大研究计划”2017年度项目指南出炉

  自1月22日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已先后公布了16个重大研究计划2017年度项目指南,其中与生物医学相关的共7个。具体如下:  备注:血管稳态与重构的调控机制重大研究计划拟资助总直接费用并未在指南中直接标出,是根据信息计算所得  何为“重大研究计划”?  据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

解读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实现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隐形传态在概念上非常类似于科幻小说中的“星际旅行”,可以利用量子纠缠把量子态传输到遥远地点,而无需传输载体本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成果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于《自然》杂志。这是自1997年

“一篇论文”变成“一个产品”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员团队与多家单位科学家合作,突破“类肝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成功研制出生物人工肝系统。如今,获得该技术全球独家使用许可的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嘉定建成了国内首条人源性生物人工肝临床研发生产线。  据悉,该生产线将于下月投入运行,预计年产量可达

中科院两科学家携手推进“生物人工肝”产业化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员团队与多家单位科学家合作,突破“类肝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成功研制出生物人工肝系统。如今,获得该技术全球独家使用许可的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嘉定建成了国内首条人源性生物人工肝临床研发生产线。  据悉,该生产线将于下月投入运行,预计年产量可达

克隆鱼诞生50年 中国克隆技术陷入困境

  在不久前上映的美国大片《遗落战境》中,由汤姆·克鲁斯饰演的克隆人在发现自己的身份后,奋起反抗外星人,最终获得胜利。   紧接着,电影《侏罗纪公园》再次讲述了科学家利用DNA技术复活恐龙却遭遇疯狂猎杀的故事。   两部大片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再度激起了人们对克隆技术的浓厚兴趣。

血液分析仪性能介绍

  一、 市场分布现状  自从血液分析仪发明以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及中国医疗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形成了国内外品牌充分竞争的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各品牌在不同的层次的医疗机构占有的市场份额也不同,在二甲以上医疗机构日本SYSMEX占据了中国血液分析仪约40%以上市场

北大团队发展最新单细胞多重组学测序技术

单细胞三重组学测序技术(scTrio-seq)单细胞中三种组学之间的对应关系癌症中两个细胞亚群的DNA拷贝数差异  2016年2月23日,《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研究组、黄岩谊研究组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暨北京大

架起沟通桥梁 2019北京激光共聚焦显微年会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3月19日,北京市2019激光共聚焦超高分辨率显微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天文馆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市电镜学会主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承办,会议有200余人参与。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支持媒体为您带来全程报道。研讨会签到处研讨会现场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电镜专业委

活细胞成像2012最新进展及产品

  目前生物成像领域已经可以采用各种显微技术和共聚焦等技术了,这提高了图像的精确度,但是要观察到深层组织活动并不容易,因此在一些活体成像,组织深部观察等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技术进步。2012年活体显微技术,荧光显微技术,以及活细胞成像方面都涌现出了不少重要的技术成果。   活体动物成像技术主

Nat Methods: 2014年值得关注的技术

  单细胞测序被评为2013年年度技术   2014 年首刊,《Nature Methods》杂志将2013年度技术(Method of the Year 2013)授予了单细胞测序(single-cell sequencing)。同时,杂志还介绍了2014年值得关注的技术,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