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基于HAV抗原表位结构信息设计小分子抑制剂

4月30日,Plos Bi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祥喜、中科院院士饶子和和四川大学教授苏丹合作的研究论文“Structural basis for neutralization of hepatitis A virus informs a rational design of highly potent inhibitors”。该工作中研究人员解析了甲型肝炎病毒与多株中和性抗体复合物三维结构,揭示了甲型肝炎病毒只有一个保守的抗原表位,利用该表位的结构信息,进行靶向筛选药物化合物库和活性验证,最后发现一种用于头颈部癌症治疗药物可以作为治疗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药物开发的先导化合物。这是饶子和/王祥喜联合研究团队继解析甲型肝炎病毒精细三维结构(Wang X, et.al Nature 2015)、揭示甲型肝炎病毒中和性抗体R10“受体模拟”的中和机制(Wang X, et.al PNAS 2017)后又一......阅读全文

简述甲型肝炎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呈球形,直径约为27nm。无囊膜。衣壳由60个壳微粒组成,呈20面体立体对称,有HAV的特异性抗原(HAVAg),每一壳微粒由4种不同的多肽即VP1、VP2、VP3和VP4所组成 [1] 。  在病毒的核心部位,为单股正链RNA。除决定病毒的遗传特性外,兼具信使RNA的功能,并有传染性 [1

饶子和院士PNAS报道一个甲型肝炎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

  甲型肝炎病毒(HAV)仍然是很神秘的,它是物理上是非常稳定的。受体结合的部位以及病毒如何可以被破坏以释放基因组,都还是未知的。1月10日在《PNA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英国牛津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及清华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个强有力的HAV特异性中和单克隆

甲型肝炎病毒知识点

形态结构:小RNA病毒科,无包膜,核心为单正股RNA。培养特性:一般不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抵抗力:HAV的抵抗力较其他小RNA病毒强,60℃加热10~12h后仍具有感染性,85℃加热立即灭活,对乙醚、氯仿及pH为3的酸性环境有抵抗力。微生物检验:病毒分离与抗原检测:一般不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血清学诊

血清甲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查作用及检查过程

  血清甲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查作用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检查可了解机体有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甲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查过程  抽血进行化验。甲型肝炎患者一般不进行病原学分离检查,微生物学检查以测定病毒抗原或抗体为主。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介绍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介绍: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是一种能够引发甲型肝炎病毒抗体产生的物质,检测出甲型肝炎病毒抗原可证实甲型肝炎病毒在体内的存在。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正常值:  阴性。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本检查主要用于甲型肝炎的辅助诊断。  阳性

甲型肝炎抗体检测(抗hav)的注意事项

  抗HAV-IgG出现较晚,而持续时间较长,在感染初期常为阴性。常用以流行病学调查。抗-HAIgM阳性可诊断为甲型肝炎,若检得低滴度时,应隔2周复测,但应注意风湿因子所致假阳性。抗-HAIgG阳性提示曾受过HAV感染,但双份抗-HAIgG滴度4倍以上增长,也有诊断意义。

甲型肝炎抗体检测(抗hav)的注意事项

  检测时:  抗HAV-IgG出现较晚,而持续时间较长,在感染初期常为阴性。常用以流行病学调查。抗-HAIgM阳性可诊断为甲型肝炎,若检得低滴度时,应隔2周复测,但应注意风湿因子所致假阳性。抗-HAIgG阳性提示曾受过HAV感染,但双份抗-HAIgG滴度4倍以上增长,也有诊断意义。

甲型肝炎抗体检测(抗hav)的检查过程

  抗-HAVIgM:甲型肝炎特异性抗体-(抗-HAVIgM)出现早,一般在发病数日即可检出,黄疸期达到高峰,1~2月抗体滴度下降,3~4月大部分消失。是甲型肝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常用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固相放射免疫试验(SPRIA),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为急性肝炎患者检测的常

甲型肝炎抗体检测(抗hav)的检查过程

  抗-HAVIgM:甲型肝炎特异性抗体-(抗-HAVIgM)出现早,一般在发病数日即可检出,黄疸期达到高峰,1~2月抗体滴度下降,3~4月大部分消失。是甲型肝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常用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固相放射免疫试验(SPRIA),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为急性肝炎患者检测的常

甲型肝炎抗体检测(抗hav)的临床意义

  抗-HAIgM阳性可诊断为甲型肝炎,若检得低滴度时,应隔2周复测,但应注意风湿因子所致假阳性。抗-HAIgG阳性提示曾受过HAV感染,但双份抗-HAIgG滴度4倍以上增长,也有诊断意义。

甲型肝炎抗体检测(抗hav)的临床意义

  抗-HAIgM阳性可诊断为甲型肝炎,若检得低滴度时,应隔2周复测,但应注意风湿因子所致假阳性。抗-HAIgG阳性提示曾受过HAV感染,但双份抗-HAIgG滴度4倍以上增长,也有诊断意义。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的简介

  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所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源多为病人。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45天,病毒常在患者转氨酸升高前的5~6天就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和粪便中。发病2~3周后,随着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血液和粪便的传染性也逐渐消失。在甲型肝炎的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过程中,机体都可产

中科院Nature发文:甲型肝炎病毒全颗粒晶体结构被解析

  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牛津大学等单位的科学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紧密合作于2014年10月19日在Nature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Hepatitis A virus and the origins of picornaviruses的论文,详细阐述了甲型肝炎病毒的独有的结构特性、极强的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抗甲型肝炎病毒IgA抗体介绍

抗甲型肝炎病毒IgA抗体介绍: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出现抗HAV-IgM、抗HAV-IgA、抗HAV-IgG 3种抗体。其中抗HAV-IgM和抗HAV-IgA出现较早,抗HAV-IgG出现较晚,临床上检出抗HAV-IgM是甲型肝炎病毒早期感染的依据。抗甲型肝炎病毒IgA抗体正常值:  阴性。

病原体检测方法抗甲型肝炎病毒IgA抗体介绍

抗甲型肝炎病毒IgA抗体介绍: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出现抗HAV-IgM、抗HAV-IgA、抗HAV-IgG 3种抗体。其中抗HAV-IgM和抗HAV-IgA出现较早,抗HAV-IgG出现较晚,临床上检出抗HAV-IgM是甲型肝炎病毒早期感染的依据。抗甲型肝炎病毒IgA抗体正常值:  阴性。

妊娠合并肝炎—甲型肝炎的介绍

  (1) 妊娠合并肝炎—甲型肝炎的病原学检查在潜伏期后期或急性早期,可检测到HAV病毒与抗原。  (2) 妊娠合并肝炎—甲型肝炎的血清学检查测定抗HAV抗体,常用RIA和EIA法,可分别测定抗HAVIgM和IgG抗体。抗HAV-IgM急性期病人发病第1周即可阳性,1~2月抗体滴度和阳性率下降,于3

饶子和院士PNAS报道一个甲型肝炎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

  生物通报道:甲型肝炎病毒(HAV)仍然是很神秘的,它是物理上是非常稳定的。受体结合的部位以及病毒如何可以被破坏以释放基因组,都还是未知的。1月10日在《PNA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英国牛津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及清华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个强有力的HAV特异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甲型肝炎抗体介绍

甲型肝炎抗体介绍:  甲型肝炎抗体是针对甲肝的一种特异性抗体。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为一直径为27-32nm的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圆球形颗粒,无包膜,核心为单链正股RNA。HAV属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属(hepatovirus)或嗜肝RNA病毒属(heparnavi

免疫学实验甲型肝炎抗体介绍

甲型肝炎抗体介绍:  甲型肝炎抗体是针对甲肝的一种特异性抗体。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为一直径为27-32nm的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圆球形颗粒,无包膜,核心为单链正股RNA。HAV属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属(hepatovirus)或嗜肝RNA病毒属(heparnavi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的注意事项及检查过程

  注意事项  检测前:  不要经常上厕所,甲型肝炎病毒(抗原)存在于病人感染后10~20天的粪便中,一般在发病前1~15天从粪便中排出,临床上不易捕捉到。  检测时: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阳性,表示病人正在感染甲肝,为急性期早期。  检查过程  甲型肝炎患者一般不进行病原学分离检查,微生物学检查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值  阴性。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该检查主要用于甲型肝炎的辅助诊断。  阳性见于甲型肝炎潜伏期和发病后几天之内。此时,血及粪便均有传染性。粪便为主要传染源,其甲型肝炎病毒的检出可始于发病前1~2周,发病时达高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达高峰前排毒中止。一般50%的急性甲型肝炎病人住院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该检查主要用于甲型肝炎的辅助诊断。  阳性见于甲型肝炎潜伏期和发病后几天之内。此时,血及粪便均有传染性。粪便为主要传染源,其甲型肝炎病毒的检出可始于发病前1~2周,发病时达高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达高峰前排毒中止。一般50%的急性甲型肝炎病人住院后1周可于粪便中检出

关于甲型肝炎的病因分析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为嗜肝RNA病毒属。HA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约过一周后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粪便排毒能维持1-2周。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咽部和扁桃体可能是HAV肝外繁殖的部位。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分析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为嗜肝RNA病毒属。HA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约过一周后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粪便排毒能维持1-2周。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咽部和扁桃体可能是HAV肝外繁殖的部位。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

甲肝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

  接种甲肝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甲肝抗体,这种抗体表中和甲肝病毒感染的能力,而使机体免于发病,并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在流行期,与甲型肝炎病人接触者要注射甲肝疫苗,最好能到专科医院请医生检查一下,有无注射甲肝疫苗的禁忌证或有无不适宜注射的情况:  1、患病毒性肝炎及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病人。  2、有发热或有

肝炎的病因介绍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及戊型肝炎病毒五种。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为嗜肝RNA病毒属。HAV抵抗力较强,能耐受56℃ 30分钟,室温一周。在干燥粪便中25℃能存活30天,在贝壳类动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原因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及戊型肝炎病毒五种。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为嗜肝RNA病毒属。HAV抵抗力较强,能耐受 56℃ 30分钟,室温一周。在干燥粪便中25℃能存活30天,在贝壳类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原因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及戊型肝炎病毒五种。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为嗜肝RNA病毒属。HAV抵抗力较强,能耐受 56℃ 30分钟,室温一周。在干燥粪便中25℃能存活30天,在贝壳类

关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原因介绍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及戊型肝炎病毒五种。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为嗜肝RNA病毒属。HAV抵抗力较强,能耐受 56℃ 30分钟,室温一周。在干燥粪便中25℃能存活30天,在贝壳类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原因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及戊型肝炎病毒五种。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为嗜肝RNA病毒属。HAV抵抗力较强,能耐受 56℃ 30分钟,室温一周。在干燥粪便中25℃能存活30天,在贝壳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