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序列测定分析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序列测定分析 测定DNA的核苷酸序列是分析基因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前提。从小片段重叠法到加减法、双脱氧链终止法、化学降解法、自动测序,DNA测序技术发展很快。目前在实验室手工测序常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法就是使用DNA聚合酶和双脱氧链终止物测定DNA核苷酸序列的方法。它要求使用一种单链的DNA模板或经变性的双链DNA模板和一种恰当的DNA合成引物。其基本原理是DNA聚合酶利用单链的DNA模板,合成出准确互补链,在合成时,某种dNTP换成了ddNTP,这时,DNA聚合酶利用2’,3’-双脱氧核苷三磷酸作底物,使之掺入到寡核苷酸链的3’末端,导致3’末端无3'-OH,从而终止DNA链的生长,双脱氧核苷酸的种类不同,掺入的位置不同就造成了在不同的专一位置终止的长度不同的互补链。通过掺入放射性核苷酸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即可读出模板DNA的互补链序列。一、 试剂......阅读全文

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H标记亮氨酸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首先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18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明确光合作用的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14C 标记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卡尔文循环)碳原子转移途径.CO2--C3--(CH2O)15N标记脱氧核苷酸,DNA的半

DNA-前导序列的结构特点

前导序列是结构基因中编码区之前的一段序列,这部分序列能被转录,但不被翻译,在mRNA是从5′端起至结构基因第一编码子开始点(通常 AUG)为止,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不被翻译。

DNA-下游序列的结构特点

中文名称下游序列英文名称downstream sequence定  义DNA或RNA分子中,相对于某一序列的3′方向的序列。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

Southern-Blotting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

对于大的基因组,DNA酶切图谱凭肉眼是分辨不开的(EB染色),因为大小不等的分子呈现弥散分布,只有借助灵敏的放射性同位素(或其他化学发光物质),将靶DNA在凝胶上(膜上)的带型通过特定的探针与之杂交,转换成X光片上直观的带型,才能进行相关分析。另外如果需要鉴定或寻找与已知DNA同源的 DNA片段

分子杂交有什么分法

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主要是氢键)的形成即出现稳定的双链区,这是核酸分子杂交的基础。杂交分子的形成并不要求两条单链的碱基顺序完全互补,所以不同来源的核酸单链只要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补顺序(即某种程度的同源性)就可以形成杂交双链。分子杂交可在DNA与DNA、RNA与RNA或RNA与DNA的二条单链

DNA序列多态性的定义

中文名称DNA序列多态性英文名称DNA sequence polymorphism定  义同一物种的不同基因组DNA等位序列之间的差异。包括长度多态、限制性酶切位点多态及单核苷酸多态等。应用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基因组学(二级学科)

着丝粒DNA序列的概念

中文名称着丝粒DNA序列英文名称centromere DNA sequence定  义真核细胞染色体着丝粒部位可与动粒结合的DNA序列。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化学(二级学科)

DNA共有序列的结构特点

共有序列(consensus sequence) 决定启动序列的转录活性大小。各种原核启动序列特定区域内(通常在转录起始点上游-10及-35区域)存在共有序列(consensus sequence)

端粒DNA-序列的基本信息

端粒DNA 序列(telomere DNA sequence,TEL)端粒的功能是与端粒酶结合,完成染色体末端复制。端粒酶以其自身的RNA 为模板,在染色体端部添加上端粒的重复序列。作为模板的RNA 比较短,含有1.5 个端粒重复单元。端粒结构还能防止染色体融合及降解。 端粒是保护DNA分子中的基因

DNA保守序列的结构特点

保守序列(Conserved Sequence):指在进化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的 DNA 分子中的一个核苷酸片段或者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片段。

细胞化学基础端粒DNA序列

端粒DNA 序列(telomere DNA sequence,TEL)端粒的功能是与端粒酶结合,完成染色体末端复制。端粒酶以其自身的RNA 为模板,在染色体端部添加上端粒的重复序列。作为模板的RNA 比较短,含有1.5 个端粒重复单元。端粒结构还能防止染色体融合及降解。端粒是保护DNA分子中的基因的

质谱技术鉴定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为了更直观快速地锁定代谢产物,获取更多的代谢产物结构信息,人们引入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鉴定。该法是寻找、鉴定代谢产物非常直观有效的方法,适用于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其常用方法分为2类,一类是直接标记,另一类是间接标记。放射性同位素直接标记是在进行代谢反应前对所研究化合物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药物经代谢

DNA序列和大规模DNA测序策略的探讨(图)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基因组测序。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趋于完成,人类基因的 定位克隆、鉴定分析直至全基因组测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测序策略的成熟、测序方法的改进、自动测序仪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数据分析系统的扩展以及测序分析能力的提高, 大大推进了大规模DNA测序的进程。第一节 DNA测序的基本方法

张新荣:ICPMS在生命科学分析中的应用潜力

  2013年11月23日-25日,2013年全国无机及同位素质谱学学术会议在江苏昆山召开,23日下午清华大学教授张新荣教授做题为《ICP-MS在生命科学分析中的应用潜力》的报告,为从事ICP-MS原子光谱分析的与会者打开了广阔的创新应用思路。  清华大学教授张新荣  作为重要的元素分析手段,ICP

PCR测序方法详细介绍

直接测序法    一、原理    PCR扩增获得双链DNA产物经变性形成单链,测序引物与其中一条模板链上的互补序列退火。退火的引物在低进行性反应条件下(如低温和低dNTP浓度),通过DNA聚合酶催化作用延伸20——80个核苷酸;由于此反应体系中掺入放射性标记的dNTP,能使新合成的DNA链中含有多个

PCR测序方法你知道几种?(二)

(2)测序引物同位素标记测序引物:用[yP]ATP或[γP]ATP和T4多聚核苷酸激酶对引物的5末端进行同位素标记。引物浓度:0.1~0.2mmol/L非同位素标记测序引物:用荧光标记4种双脱氧核苷酸,可以进行以荧光为基础的双脱氧测序反应。 (3)DNA聚合酶应为无3→5外切活性的耐热DNA聚合酶。

分子杂交技术的发展历程

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的形成即出现稳定的双链区,这是核酸分子杂交的基础。使单链聚合双链的过程称为退火或复性。核酸杂交技术基本上是Hall等1961年的工作开始的,探针与靶序列在溶液中杂交,通过平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杂交体。该法很慢、费力且不精确,但它开拓了核酸杂交技术的研究。Bolton等1962年设

分子杂交技术的发展历程

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的形成即出现稳定的双链区,这是核酸分子杂交的基础。使单链聚合双链的过程称为退火或复性。核酸杂交技术基本上是Hall等1961年的工作开始的,探针与靶序列在溶液中杂交,通过平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杂交体。该法很慢、费力且不精确,但它开拓了核酸杂交技术的研究。Bolton等1962年设

核酸序列分析

【实验目的】1、 掌握已知或未知序列接受号的核酸序列检索的基本步骤;2、 掌握使用BioEdit软件进行核酸序列的基本分析;3、 熟悉基于核酸序列比对分析的真核基因结构分析(内含子/外显子分析);4、 了解基因的电子表达谱分析。【实验原理】针对核酸序列的分析就是在核酸序列中寻找基因,找出基因的位置和

可销毁特定DNA序列装置出炉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9日在线发表了一篇合成生物学论文,描述了一种基于“基因组编辑”CRISPR技术的的装置,能销毁转基因生物中特定的DNA序列。控制住特定DNA序列销毁的能力,其应用范围将包括防止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帮助生物技术公司保护知识产权以及避免偷窃等等。    出于对转基因微生

Genome-Biology:食物会影响DNA序列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两种寄生虫中检测到了食物组分造成的DNA序列差异。他们在Genome Biology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食物能够影响生物的基因序列。  “生物从食物中获取原料构建自己的DNA。我们认为,食物组分可能应该能够改变生物的DNA。我们也许可以预测素食者熊猫与肉食者北极熊之间的基因差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同位素示踪法(三)

(二)正式实验阶段 1.选择放射性同位素的剂量   同位素必须能经得起稀释,使其最后样品的放射性不能低于本底,一般来说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体内不是完全均匀地被稀释,可能在某些器官、组织、细胞、某些分子中有选择性地蓄积,蓄积的部分放射性就会很强,在这种情况下,应以相关部位对示踪剂的蓄积率来考虑示踪剂用量

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原理

高中生物实验中涉及的同位素标记主要有3H、18O、14C、42K、131I、35S、32P、15N等,那么这些元素是否都具有放射性呢?其实不然!所谓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质子数相同,因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但质量数不同,亦即中子数不同的一组核素。如果某同位素能够自发地从原子核内部放出

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原理

高中生物实验中涉及的同位素标记主要有3H、18O、14C、42K、131I、35S、32P、15N等,那么这些元素是否都具有放射性呢?其实不然!所谓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质子数相同,因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但质量数不同,亦即中子数不同的一组核素。如果某同位素能够自发地从原子核内部放出

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原理

高中生物实验中涉及的同位素标记主要有3H、18O、14C、42K、131I、35S、32P、15N等,那么这些元素是否都具有放射性呢?其实不然!所谓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质子数相同,因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但质量数不同,亦即中子数不同的一组核素。如果某同位素能够自发地从原子核内部放出

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原理

高中生物实验中涉及的同位素标记主要有3H、18O、14C、42K、131I、35S、32P、15N等,那么这些元素是否都具有放射性呢?其实不然!所谓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质子数相同,因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但质量数不同,亦即中子数不同的一组核素。如果某同位素能够自发地从原子核内部放出

PCR技术中探针是什么

26.基因探针可以是DNA双链、DNA单链或RNA单链,但探针的核苷酸序列是已知的(如测某人是否患镰刀型贫血症),则探针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或荧光标记的镰刀型贫血症患者的DNA作为探针。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原理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原理介绍如下:1.什么是高通量测序高通量测序技术也被称作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这是相对一代测序技术(Sanger Sequencing)而言的,同时由于高通量测序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对一个物种的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成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原理介绍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原理介绍如下:1.什么是高通量测序高通量测序技术也被称作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这是相对一代测序技术(Sanger Sequencing)而言的,同时由于高通量测序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对一个物种的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成

DNA序列测定技术(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与Maxam-Gilbert-...

选择随机定向测定策略的影响因素(1)计算设备 任何大规模的测序计划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计算机程序对原始序列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排列(Staden,1986)。在权衡随机法的利与弊之时,必须将与适当的计算机设备进行联机的问题放到压倒一切的位置上来考虑。如果这些设备尚无从适当的计算机设备进行联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