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大连化物所成果: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集团”)合作,在陕西榆林进行了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的工业中试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催化剂性能和反应过程的多项重要参数超过设计指标,总体性能优于实验室水平。 该技术基于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和潘秀莲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取得的“合成气转化高选择性制低碳烯烃”OX-ZEO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2016年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当年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试验开车一次成功,实现CO单程转化率超过50%,低碳烯烃(乙烯、丙烯和丁烯)选择性优于75%,是世界上首套基于该项创新成果的工业中试装置 9月19日,“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工业试验成果发布会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举行。发布会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包信和介绍了“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成果。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工程院院士刘中民,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悦分别讲话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阅读全文

大连化物所:发表分子筛笼控制的甲醇制烯烃反应相关综述文章

  近日,大连化物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DNL12)刘中民院士、魏迎旭研究员团队受邀发表了分子筛笼控制的甲醇制烯烃(MTO)反应相关综述文章,阐述了MTO反应过程笼控制择形催化原理,提出基于笼控制择形催化原理的调控策略,并展望了未来MTO过程的优化和精确控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分子筛催化甲醇制烯

专家评甲醇制烯烃技术-我国在该领域达世界领先水平

神华包头180万吨煤基甲醇制60万吨烯烃项目宁波禾元180万吨甲醇制40万吨聚丙烯、50万吨乙二醇项目延长靖边DMTO装置180万吨甲醇制60万吨烯烃项目中煤榆林180万吨甲醇制60万吨烯烃项目  胡迁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煤化工专委会秘书长):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长期作为

大连化物所晶相调控碳氧键活化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理论催化课题组李微雪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刘进勋、苏海燕副研究员,在合成气转化结构敏感性研究方面再获进展:首次从理论上揭示出钴催化剂晶相结构对一氧化碳C=O键解离活性和解离路径起着决定性影响,并给出了清晰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预言了高比质量活性、稳

我国煤代油制烯烃技术迈向产业化

全球首份DMTO-Ⅱ技术许可合同签订  10月26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工业化技术”(DMTO-Ⅱ)在京首签工业化示范项目许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技术许可方),与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被许可方)正式签约。这是DMTO-Ⅱ工业化技

兰州化物所低碳烃羰基化研究获进展

   酰胺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材料和化工相关领域。例如,敌稗(Propanil)为酰胺类高选择性的触杀型除草剂,是防除稗草的特效药;布桂嗪(Bucinnazine)为速效镇痛药,临床上用于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炎症性及外伤性疼痛等;缬沙坦(Valsartan)为治疗高

新一代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通过鉴定

鉴定会现场  6月26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烃(DMTO-II)技术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中科院高技术局副局长刘桂菊、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张涛出席鉴定会并讲话。  DMTO-II技术是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煤化工技

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获重大突破

  低碳烯烃包括乙烯、丙烯、丁烯,被广泛用于生产塑料、纤维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传统上是通过石脑油裂解获得。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因此开发从煤、天然气、生物质等非石油的碳资源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合成气(CO和H2混合气体)是煤、天然气等碳资源转化利用的重

去纠缠:迈向催化反应的高效精准之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930.shtm OXZEO双功能催化剂。大连化物所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孙丹宁 化学工业中,85%以上的过程都依赖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决定催化反应效率的两个重要参

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戴玉林、姜军调研大连化物所

  3月31日上午,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戴玉林、姜军一行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就“加快建设沈大经济走廊”开展专题调研并组织召开座谈会。  戴玉林一行参观了大连化物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对研究所在甲醇制烯烃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  座谈会上,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详细介绍了研究所发展历

中科院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2项

  记者在1月9日举行的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悉,中科院共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2项。其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牵头完成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是中科院时隔23年以来再度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重要原创性技术成果。  据悉,甲醇制烯烃是实现煤制烯烃的关键核心技术

研究实现二氧化碳加氢高选择性制低碳烯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066.shtm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和研究员王集杰等在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开发了ZnZrOx/SSZ-13串联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到低碳烯烃的高选择性生成

煤制烯烃工业化:从“零”迈向新兴战略产业

文 | 《中国科学报》 见习记者 孙丹宁走进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的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醒目的大字——锐意创新、协力攻坚、严谨治学、追求一流。在中国科学院成立75周年之际,大连化物所亦迈入第75个春秋。对于“协力攻坚”4个字,大连化物所的每个人都颇有感触,它激励着所

大连化物所等应邀发表纳米金刚石碳催化综述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研究员苏党生团队与意大利墨西拿大学(University of Messina)教授Gabriele Centi团队、德国马普化学能源转化所、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sp3杂化纳米金刚石及其衍生物在催化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

神华集团访问大连化物所

  11月9日至10日,神华集团副总工程师、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秀章一行人访问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吴秀章以报告的形式向大连化物所领导和科技人员介绍了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的工业化历程及总体运行情况。吴秀章表示,大连化物所开发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DMTO工业技术作为包头

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团队等揭示分子筛动态限域作用

  近日,大连化物所碳基能源纳米材料研究组(DNL2102组)包信和院士、潘秀莲研究员、焦峰副研究员团队在合成气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合成气转化中分子筛动态限域作用,并揭示了其对产物选择性的调控原理。  该团队于2016年提出金属氧化物和分子筛耦合的双功能OXZEO催化剂设计概念,实现了

第三代甲醇制烯烃(DMTOⅢ)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11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院士团队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甲醇制烯烃(DMTO-Ⅲ)技术”,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会上,刘中民作了题为“第三代甲醇制烯烃(DMTO-Ⅲ)技术”的工作报告,介

在煤制烯烃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化学工业中,85%以上的过程都依赖于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决定催化反应效率的两个重要参数——反应物的转化率和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往往相互纠缠,就像“跷跷板”一样,转化率提高了,选择性就降低,此消彼长,无法同时兼顾。如何解开这种“纠缠”,破解“跷跷板”效应,实现更精准、更高效的催化,

大化所与神华集团签署百万吨级甲醇制烯烃技术许可合同

9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在京举行18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许可合同签订仪式。这是今年8月“陕西榆林20万吨/年煤基烯烃工业化示范项目”DMTO技术许可合同签订后,大连化物所与企业签订的首个百万吨级DMTO工业生产技术许可合同,标志着具有自主知识产

给煤炭“变身”后,他又在思索能源的未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138.shtm“谈不上‘最美’,我就是很多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员而已,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工作。”提及获得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感受,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摆了摆手说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跟随

渤化集团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8月17日,渤化集团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天津迎宾馆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渤化集团—大连化物所催化与化工新材料联合研究院”,深入开展高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科技合作。围绕石油化工、碳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信息交流、成果转化、共建研发平台

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投料试车成功

甲醇制烯烃装置投料试车现场  8月8日,世界首套甲醇制低碳烯烃工业装置(年产60万吨烯烃)投料试车一次成功,标志着我国煤制烯烃新兴产业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该装置采用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  经过几代科学家20多年的努力,通过非石油路

化物所根据OXZEO催化作用将碳资源转化为高值化学品

  近日,大连化物所碳基能源纳米材料研究组(DNL2102组)包信和院士、潘秀莲研究员团队在合成气转化OXZEO反应活性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双功能催化剂金属氧化物表面配位不饱和金属位点对一氧化碳/氢气(CO/H2)的活化转化反应活性及路径的调控原理。  围绕OXZEO催化作用机制,科研人员

厦门“低碳”经济报告:建低碳城市注重低碳生活

  自从经济特区创建以来,福建省厦门市针对地域小、资源(能源)缺乏等实际情况,始终把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全国率先树立“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并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六个注重”突出抓好“低碳”经济,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

刘中民院士:煤炭高效利用须产学研结合

刘中民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除了要重视新技术的研发外,更需要加强产学研的结合。 众所周知,煤炭的组成和结构十分复杂,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让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地球已不堪重负。 如何让煤炭实现清洁利用,打造全新的生态用煤之路,是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追求和目标。如今,由大连化物所研发的甲醇制

“第四届国际碳催化研讨会”在大连化物所召开

  11月7日至10日,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国际碳催化研讨会(4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arbon for Catalysis)暨“第26届大连化物所科学论坛:碳催化会议(DICP Symposium (XXVI) on Carb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发出碳修饰镍基催化剂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王峰团队在生物质催化转化利用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研发了一种碳修饰的镍基催化剂,实现了木质素选择性氢解到酚类化合物。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催化》等杂志上。  木质素作为一种储量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占生物质资源的20%~30%,是自然界中唯一可以提供可再生芳香基化合物的非石油

大连化物所陈庆安团队提出全碳环骨架催化重构新策略

近日,化物所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211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在七元和八元碳环化合物的骨架重排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利用金属调控策略,解决了在环庚三烯氢胺化反应中的化学选择性问题,实现1,2-二氢喹啉化合物的精准合成。团队还在反应机理的研究和启发下,发展了以环烯酮为原料的酸催化碳环骨架重构的反应模式

大连化物所碳与过渡金属相互作用合作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理论催化研究组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在碳与过渡金属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纳米快报》上(Nano Letter, 2011, 11 (2), pp 424–430,DOI: 10.1021/

大连化物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铂电极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系统与工程研究组研究员邵志刚团队设计制备了开管式PtCo合金纳米管阵列,并将其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能源》(Nano Energy,DOI:10.1016/j.nanoen.2017.02.038)上。  质子交换膜燃料

我所实现CO2加氢高选择性制低碳烯烃

原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402/t20240207_6987724.html近日,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李灿院士和王集杰研究员等在CO2加氢制低碳烯烃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开发了ZnZrOx/SSZ-13串联催化剂,实现了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