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H1基因、BH4对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疼痛是一种由组织损伤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药物治疗疼痛,存在长期服药、疗效有限及副作用大等问题。研究表明,疼痛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疼痛反应具有遗传学特征和复杂性。 疼痛敏感性增加和慢性疼痛患病率下降由部分基因调控。其中,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合成中起关键酶作用的GTP环氢化酶1(GTP Cyclohydrolase1,GCH1)基因在疼痛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GCH1基因及BH4与疼痛的关系进行综述。图片来源于网络 1.疼痛发病机制 疼痛是由痛觉感受器、神经纤维及痛觉中枢共同参与的防御性机制。当机体受到疼痛刺激或受到伤害时,局部组织会直接释放一些物质(如组胺、缓激肽及钾离子等物质),使疼痛阈值下降。疼痛进一步经分布在皮肤、关节、内脏、神经及肌肉等的感受器通过神经纤维传导(主要是Aδ纤维和C纤维)至疼痛中枢,产生痛觉。疼痛感觉敏感区主要集中在突出后膜、树......阅读全文

Science特刊:疼痛

痛觉是有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感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这也是有机体内部的警戒系统,能引起防御性反应,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强烈的疼痛会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甚至休克。11月3日Science杂志围绕这个主题,深入探讨了我们大脑中这一复杂的神经环路,虽然疼痛的分子机制已经困扰我们许多年,但是近年

“疼痛”的来源

疼痛,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因人而异,疼痛的感觉其实是通过神经末梢上的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当这个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通过脊髓将信号传输到大脑,人就会产生痛感。与此对应,人体中还有一个抗痛系统,这个系统不仅会通过神经发出抑制疼痛的信号,体液中还会分泌出内啡肽、强啡肽等物质。这些物质的作用类似于吗啡,会帮助

一例肌营养不良患者行鼻腔新生物摘除术围麻醉期纪

病例资料: 患者男,55岁,体重70kg。主诉:鼻塞10余年,右侧头面部疼痛4天。现病史:患者于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呈双侧交替性,偶有流脓涕,偶有鼻痒喷嚏,伴嗅觉减退,无发热,无头痛,无鼻出血,无眼胀,患者未予特殊治疗;4天前患者自诉右侧头面部疼痛,伴右眼胀,右侧牙痛,口服止痛药

麻醉科与产科高效协作成功抢救羊水栓塞诊疗报告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作为产科危重急症疾病之一,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肺栓塞、过敏性休克、DIC、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猝死等一系列严重的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分娩时或分娩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和休克,可伴有咳嗽、烦躁不安、抽搐、昏迷,如

剑突下疼痛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剑突, 心脏区的胸壁前下端有一剑突软骨,起保护心脏作用,此处遭到暴力击打,强力震荡心脏,使剑突软骨直接压迫心脏,同时也能够直接刺激胃上中枢神经,使人当即产生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或者因剑突软骨骨折,软骨茬容易刺破心脏。也有可能是慢性浅表性胃炎。

Nature子刊:新研究发现缩短寿命的16个遗传标记

  我们能活多久?这个答案写在我们的基因组中。近日,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与寿命缩短相关的16个遗传标记,其中包括14个新遗传标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组寿命标记。约有10%的人口携带部分标记,与平均人口相比,他们的寿命缩短了一年以上。该研究由SIB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洛桑大学医院(CHUV),

科研人员发现鸡脂肪肝综合征表观遗传标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鸡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鸡脂肪肝相关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通过DNA甲基化测序与LncRNA测序等手段发现了与鸡脂肪肝相关的重要表观标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分子生物学国际期刊》。  鸡脂肪肝综合征(FLS)是一种以肝脏肿大、肝细胞发生严重脂肪变性为特征

DNA碱基家族迎新成员-甲基腺嘌呤碱基成新表观遗传标记

  西班牙科学家在最新出版的《细胞》杂志上撰文指出,或许存在着第六种碱基——甲基腺嘌呤(mA),其主要作用是确定表观基因组的性质,并因此在细胞的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一般认为,它由A(腺嘌呤)、C(胞嘧啶)、G(鸟嘌呤)和T(胸腺嘧啶)四种碱基结

疼痛实验动物模型制作实验——组织炎症疼痛模型

实验材料实验动物实验步骤(1)福尔马林痛(formalin pain)模型将福尔马林(forma-lin2.5%-5%,0.05-0.1ml)注射到大鼠或猫的一侧后肢足底部皮下,可立即引起持续约5min的自发缩足与舔足行为反应期(第1相),随后经历约15-20min的静止相,又出现20-40min的

PCR扩增标记法探针标记

PCR扩增标记法探针标记     PCR扩增标记法的原理与普通的核酸PCR相同。即Taq DNA多聚酶以DNA为模板,在特异引物引导下,在PCR仪中合成cDNA探针。由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标记dNTP,因此扩增的同时又是一个标记过程。cDNA探针PCR扩增法标记原理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创始人赵俊逝世,享年96岁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消息,我国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现代麻醉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创始人、首任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一至四届常委兼学术秘书长、《中华麻醉学杂志》第一至五届编委、《现代麻醉学》主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协

乳房疼痛的概述

   少女进入青春期以后,最早出现的女性特征就是乳房发育,正常情况下少女在10岁左右乳晕扩大、乳房开始发育并隆起,乳头下出现硬结,这是由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雌激素作用到乳房,刺激乳房腺管的发育和脂肪沉积,在这个过程里,乳房变得敏感,可有轻微胀痛感,如果受到外力的压迫,疼痛感会加重。   青春期乳腺

乳房疼痛的检查

  乳房疼痛是受垂体前叶、卵巢和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影响的。具体来说,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卵巢分泌雌激素相对多些,乳腺管发育增生。而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是雌、孕激素影响乳腺的腺管和腺泡的发育。此时,妇女感觉乳房肿胀,这一生理性变化,会影响在此期检查乳房疾病时与真正乳腺疾病相混淆,所以在月经的前半期检查为宜

肝部疼痛的原因

  肝部疼痛常见于肝癌,肝硬化,肝炎等肝部疾病,有时候还可以见于胆囊疾病,持续性的肝区疼痛在排除外伤的原因下要考虑肝部疾病,劳累,心理作用也有一定关系。如:  1.肝炎及肝炎恢复期:得了肝炎,由于肝脏的炎症造成肝脏肿大,使得肝包膜上的神经受到炎症刺激或牵拉,引起肝区疼痛;肝炎恢复期也可因为肿大的肝脏

足趾疼痛的诊断

  (1)疼痛部位:  疼痛最明显的部位,常是病变所在部位;尤其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外伤、炎症等病变时,定位最为明确。  深部痛和内脏痛的定位较模糊,常有牵涉痛,如:  急性阑尾炎早期腹痛可在脐上方,常被误认为是急性胃炎,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痛;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偶可表现为上腹部痛,类似急腹症,

足趾疼痛的鉴别

  (1)疼痛部位:  疼痛最明显的部位,常是病变所在部位;尤其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外伤、炎症等病变时,定位最为明确。  深部痛和内脏痛的定位较模糊,常有牵涉痛,如:  急性阑尾炎早期腹痛可在脐上方,常被误认为是急性胃炎,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痛;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偶可表现为上腹部痛,类似急腹症,

颈背疼痛的病因

  1. 原发性骨关节病是由于年龄增长、长期劳累,导致骨关节退行性改变、韧带松弛,肌肉力量下降,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关节的周围形成骨刺,从而引起关节炎。  2. 继发性骨关节病多因关节创伤、发育畸形等导致关节面不平、受力不均而引起本病。  骨质增生症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中医认为本病

颈背疼痛的鉴别

  (1)本病患者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伴有腰部僵硬疼痛或出现下肢麻木等症状,查体可见部分病人腰椎生理曲度异常;腰椎两侧肌肉有压痛。  (2)腰椎X线片的改变(正位、侧位、左右斜位),如病人可有腰椎曲度异常、腰椎侧弯、腰椎椎体间隙变窄、腰椎椎体及小关节突增生、腰椎滑脱、椎间孔狭窄等改变。  (3

怎样预防颈背疼痛

  1. 避免长期剧烈运动。长期过度的运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原因之一。长期剧烈的运动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受力不均、负荷过重,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2.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需要运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上佳方法。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

腕部疼痛的诊断

  依靠其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常使用肌腱触诊:  肌腱触诊:触诊屈腕肌主要为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伸腕肌主要为桡侧腕长、短伸肌及尺侧腕伸肌;触诊伸指肌,依次检查指总伸肌腱、食指固有伸肌腱、小指固有伸肌腱。接着触诊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注意其肌张力有无变化,有无触痛,运动有无障碍。 

腕部疼痛的鉴别

  腱鞘囊肿临床比较常见,好发于足部,多见于青壮年。囊肿一般发展缓慢,除局部肿块外,很少有症状,偶尔局部酸痛。个别囊肿发生于腕管或踝管内,可压迫神经引起相应症状。

肢体疼痛的原因

  局限性疼痛,多由局部疾患引起;也可是近端部位疾患的感应痛或放射痛,或是全身性疾患的早期症状。病变的肢痛有皮肤颜色、温度的改变,疼痛发作与运动、体位、外界温度改变有关,可能是血管性病变;疼痛沿受累神经分布或放射,同时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表现为受累肌肉有自发性酸痛或剧痛,局部有

肢体疼痛的检查

  病变的肢痛有皮肤颜色、温度的改变,疼痛发作与运动、体位、外界温度改变有关/可能是血管性病变,请查阅有关疾病  疼痛沿受累神经分布或放射,同时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请查阅有关疾病  表现为受累肌肉有自发性酸痛或剧痛,局部有触痛和压痛,伴肌肉萎缩和肌力减退/可能是肌肉病变,请查阅

神经性疼痛

  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直接导致的疼痛。本病可由外伤和(或)疾病致末梢神经、脊髓后根、脊髓及其以上中枢神经某些部位损伤而引发。  年龄、性别、疼痛的强度,以及情感和认知能力等表明慢性疼痛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单纯的神经损害所致。

解码大脑慢性疼痛

美国科学家发现,脑信号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的疼痛程度。研究结果是对慢性疼痛的首次人体内直接检测,或有助于开发针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疗法,如卒中后疼痛或幻肢痛。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长期慢性疼痛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会造成大量残疾和经济负担。当前的治疗方法通常不足以管理慢性疼痛,经常开具

腕部疼痛的病因

  本病病因大多不明。一种可能是腱鞘炎的可能,一般发生在腕部,另外要除外因颈椎病引起的手指功能障碍(个别也有可能是颈间盘病变引起的)。多数病人为中年和老年人,由于肌腱血液供应不良和反复遭受轻微外伤常导致较大损伤。反复或剧烈外伤(不完全断裂),劳损,过劳(由于不适应)运动等,为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某些全

颈背疼痛的诊断

  1.颈椎骨质增生:  临床表现: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感觉,可因颈部活动而加重。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现不同的症状,晚期可导致瘫痪。  颈椎骨质增生严重者还会引起颈椎病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胃炎、心绞痛、吞咽困难等。

腰背疼痛病例分析

 1.病例资料 病人,男,73岁。腰背部放电样疼痛一月,先后到骨科、皮肤科就诊,行胸部、腰椎MRI检查,未发现异常,诊断为“神经病理性疼痛”,门诊服用加巴喷丁每日1500mg效果不佳。近10天来右侧腰背部疼痛,呈间断触电样疼痛,每天发作7~10次,活动后明显,平卧时无疼痛,在家口服药酒和贴敷膏药后,

疼痛客观评估指标

1.痛阈测定 热辐射法(Thermal radiation,TR): 为温度测痛方法,它使用凸透镜聚焦,将热源发出的光线均地投射到受测试皮肤表面区域,随着热辐射能的增强,受测试皮区产生疼痛并逐渐增强,当热辐射疼痛与病人原有疼痛程度相等时,可用此时的单位面积皮肤每秒钟所受到的热量表示疼痛的强度。从

遗传发育所等发现2型糖尿病的重要早期生物标记物

  尽管2型糖尿病病人血浆中的中性脂组分变化已有较多报道,极性脂组分(磷脂和鞘脂类)的相关信息却非常缺乏。   为了系统地找到早期糖尿病病人的生物标记,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税光厚课题组系统分析了健康对照组和患不同程度的糖尿病病人血浆中300多种脂分子的含量。 实验结果发现,病人血浆中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