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个新冠临床试验,都“失败”了吗?华人教授发声!

-核心提要 - 1. 虽然中国对于 “冠状病毒” 的注册临床试验有589个(截至2020年5月20日),但其中有效的2期与3期干预性临床试验共只有8个。除了疫苗之外,证明药物疗效的临床试验,近乎全部 “翻车”。 2. “临床试验” 不能仅靠行政审批,要依靠科学临床试验的“循证审批”。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制药强国。 3. 五大原因降低临床试验质量:回顾性研究过多;单臂实验阻碍无对照;临床试验主要终点选择草率;国内试验样本量较少;而临床失败的最大原因是没有特效药,只能反复试验,选择联合疗法。 4. 中国要做得更好,需要充分利用体制优势,推行多中心重大试验,扩大实验样本数量;取舍无前景的临床试验;组织临床试验的人专业化。01 589项新冠试验 是不是都“失败”了? 中国开展了589项新冠临床试验,但疫情在3月底已基本结束,到目前为止,除了疫苗的临床试验,能做的已经做完,但似乎没有拿得出手的结果,是不是都 “......阅读全文

PNAS人物丨杰出的华人生物学家之哈佛大学吴皓教授

  随着生物大分子结构的逐步解析,研究人员对细胞生理的认知也在不断革新。  哈佛大学吴皓教授实验室主要聚焦细胞抗感染和损伤性刺激的免疫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于201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些工作首先解析结构并定义了信号小体(Signalsomes),即超分子组装中心(supra

新一轮种族歧视?美国打压华人学者再升级-54位教授失业

  美国《科学》杂志6月12日报道,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起主要针对与中国有关联的研究学者的“外国关系”激进调查后,约有54名科学家辞职或被解雇,其中绝大多数为华人学者。  本周五,NIH校外研究负责人米歇尔·劳尔(Michael Lauer)公布了一份系统性调查报告,称在NIH调查的18

旅英华人学者孙来祥教授当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前不久,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金融管理系旅英华人学者孙来祥教授于当选为英国社会科学研究院(th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院士。他也是当选该院院士的第一位大陆旅英学者。   英国社会科学院是由英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团体及相关机构组成,其院

重庆教授的工资/教授中的教授

  一、事由  《新京报》3月19日A03版《时事评论》中有如下文字:  大学教师维权凸显“去行政化”之难  3月15日下午,重庆工商大学发生一起数百名教师维权事件。据悉,导火索为校领导层试图强行通过新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该方案被指缺乏对一线教职工的

复旦姜世勃教授等3位华人入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近日,美国微生物科学院今年增选的65位院士,其中有3位华人科学家 !分别是:  复旦大学姜世勃教授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王林发教授  美国NIH的Wei-Shau Hu高级研究员  三位华人介绍如下:姜世勃  姜世勃教授、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他毕业于第一和第四军医大学并获得硕士

华人科学家接连被捕-在美华人精英忧成“炮灰”

华人科学家郗小星华人科学家陈霞芬  天津大学教授张浩在洛杉矶被逮捕仅仅5天,世界著名的美籍华人超导专家郗小星教授又在宾夕法尼亚州被捕,他被指控的罪名是向“位于中国的第三方、包括一些政府实体”提供了美国的先进超导技术。一周之内接连发生两起华人科学家遭美国政府指控的事件,美国华人精英圈为之震动,认为张浩

400余华人相聚圣安东尼奥-2016-CASMS华人聚会

  2016年6月5-9日,第64届美国质谱年会 (ASMS 2016) 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Henry B. González会议中心召开。正如往年一样,6月7日即每次ASMS的星期二,北美华人质谱学会(Chinese American Society

俞卫锋、狄文教授分获第五届和第六届“世界杰出华人医师霍英东奖”

  近日,2023年世界华人医师年会上传来喜讯,我院俞卫锋、狄文教授分别获得第五和第六届“世界杰出华人医师霍英东奖”。  该奖项是由世界华人医师协会理事会研究决定创办,以世界华人杰出领袖霍英东先生冠名,澳门霍英东基金会资助,世界华人医师唯一最高奖项,旨在表彰奖励华人医师中的杰出代表,激发鼓励更多华人

澳媒关注华人抢购奶粉

  据澳大利亚新快网1月6日消息,澳大利亚媒体近日对中国人在澳抢购奶粉一事进行了连续报道,6日又有媒体“曝光”了中国购物网站上的奶粉代购广告。据悉,有代购称可以从澳大型连锁超市大批量购买婴儿奶粉,而且其利润很高。   据澳大利亚《先锋太阳报》报道,有中国网店的卖家宣称,有“门路”通过店员或卖家的姐

华人学者发现“绝望”基因

  马尔兰大学药理学院的科学家jiapei Wang近期在BMC Neuroscience上发表PKCI/HINT1基因敲除的研究成果文章,Anti-depressant and anxiolytic like behaviors in PKCI/HINT1 knockout mice associ

ChatGPT背后团队:名校多,华人抢眼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442.shtm ChatGPT爆火之后,AI相关领域的猎头陷入忙碌。猎聘大数据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当下的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是五年前的近3倍,其中ChatGPT直接带动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Nature在线发表4篇华人研究

  对于华人学者在学术界做出的突破性研究,我们总是倍感亲切。今日,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的多篇文章中,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有4篇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来自于华人学者的课题组。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也将为各位读者介绍这4篇论文。  Yueh-hsiu Chien课题组  A multi-cohort s

著名华人院士CRISPR改写致病突变

  CRISPR/ Cas9已经作为基因组编辑工具被用于各种各样的研究,比如将HIV从人类基因组切下,以及在灵长类动物中关闭基因的表达。现在,科学家们又通过CRISPR/Cas9在人类细胞系中,改写了一个引起β-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的突变基因,这一成果于八月五日发表在Genome

华人学者PNAS解析牙齿再生

  南加州大学Keck医学院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短吻鳄能够作为研究人类牙齿再生的理想模型。病理学教授钟正明(音译Cheng-Ming Chuong)领导跨国研究团队,揭示了美国短吻鳄牙齿再生的独特机制,找到了相关干细胞所在的位置。文章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爬行动物和鱼类的

长江学者冯新华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83年 武汉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  1986年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遗传学硕士;  1992年 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植物生物学博士;  1993年-1997年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生化/细胞生物学博

台湾教授涉论文造假-辞去“中研院”教授等职务

  据台湾《旺报》报道,台湾“中研院”生化研究所前所长、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陈庆士日前传出论文造假,“中研院”31日中午对外发出声明,此案已由“中研院”伦理委员会进行调查,并且陈庆士已向“中研院”长廖俊智请辞特聘教授等职获准。  台湾“中研院”生化所前所长陈庆士传出学术论文造假。(图:台湾《联合报

华人学者癌症研究获重要突破

  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SU)的研究人员,在与癌症的斗争过程中迈出了一大步,他们的研究结果,可能为新的研究和治疗选择打开了大门。   FSU癌症研究教授Fanxiu Zhu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细胞中的一种病毒蛋白,可抑制主要的DNA传感器,从而抑制身体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从而表明,我们可以通

华人研究,大肠癌有效预后基因

  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胶原样蛋白质即脂联素,脂联素由ADIPOQ基因生成。ADIPOQ基因的变异可能会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各种癌症的风险增加相关。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 ADIPOQ基因特定的变异与大肠癌风险或高或低相关,相关研究发表在Genetic Testing and Molecular

华人学者癌症研究获重要突破

  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SU)的研究人员,在与癌症的斗争过程中迈出了一大步,他们的研究结果,可能为新的研究和治疗选择打开了大门。  FSU癌症研究教授Fanxiu Zhu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细胞中的一种病毒蛋白,可抑制主要的DNA传感器,从而抑制身体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从而表明,我们可以通过

华人学者驯服耐药的癌细胞

  最近,来自弗吉尼亚理工大学Carilion研究所的科学家和Carilion诊所的临床医生,发现了如何使耐药的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再次对化疗变得敏感。他们的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十一月十五日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科学杂志《Cancer Research》。  胶质母细胞瘤占所有脑肿瘤的一半。只有不到1/20

著名华人学者Nature发表重要成果

  炭疽芽孢杆菌感染会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生命。炭疽感染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难以进行诊断,病情快速发展时机体往往已经积累了致死剂量的炭疽毒素。炭疽毒素是炭疽芽孢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由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组成。理解炭疽毒素的作用机制,对于治疗炭疽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冷冻电

釜底抽薪,华人学者的抗癌新策略

  Wistar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解析了癌基因诱导衰老背后的分子机制。研究显示,当癌基因活跃时细胞会抑制自身的核苷酸合成能力,进入衰老状态从而阻止癌症的发展。尽管这些衰老状态的细胞依然存活,但它们无法增值。文章提前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的网站上。  研究人员对痔和黑素瘤进行了研究,发现

华人博士Cell解决癌症干细胞争议

  干细胞有可能是癌症风 险的主要决定因素,这一观点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一些研究人员坚持认为,环境致癌物质对决定癌症风险起更重要的作用。现在,来自圣犹他儿童研究医院 和剑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完成了一项大型系统的全生物体研究,在小鼠的不同器官中证实了干细胞对癌症起源的重要贡献。研究结果在线发布在

华人院士Nature子刊解析新技术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荧光成像新技术,使得他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观察活体动物的搏动血管。如同擦拭掉你眼镜上的薄雾,相比常规成像技术,新技术的清晰度大大提升。相关论文发布在近期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化学系教授戴宏杰(Hongji

华人研究,大肠癌有效预后基因

  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胶原样蛋白质即脂联素,脂联素由ADIPOQ基因生成。ADIPOQ基因的变异可能会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各种癌症的风险增加相关。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 ADIPOQ基因特定的变异与大肠癌风险或高或低相关,相关研究发表在Genetic Testing and Molecular

年轻华人博士Science发现特殊蛋白功能

来自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特殊的蛋白会导致中风过程中脑细胞的最终死亡,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针对大脑损伤的新治疗方法。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6日的Science杂志在线版上,文章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是来自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王英飞(Yingfei Wang,音译)博士(见下图)

华人学者:“惩恶扬善”的抗癌分子

   最近,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分子,能够杀死癌细胞,同时保护健康的细胞,可用于治疗多种不同的癌症。这项研究阐明了细胞在癌变时刻发生了什么。  这项研究及临床前试验结果,本月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EBioMedicine》――Elsevier两大领导品牌《Cell》和《The Lancet》联合推出的

华人学者PNAS发表CRISPR新技术

  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受到不同基因的协调控制。在人类细胞中系统地鉴定这些基因组合是非常麻烦的,亟需一种可扩展的多重筛选技术。  美国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员最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发布了多重条码的CRISPR-Cas9筛选平台。该平台结合了CRISPR-Cas9和CombiGEM技术,能够在人

著名华人院士PNAS发文填补重要空白

  水杨酸(SA)是一种重要的免疫信号,能够启动植物的抗病防御。水杨酸生物合成一般是病原体诱导的,但人们并不清楚这一过程受到怎样的调控。  杜克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拟南芥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揭示了水杨酸生物合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机制。这项研究发表在七月二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