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纳米所等在硫化银近红外量子点活体成像研究中获进展

随着生物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其中,近红外二区(1000 nm-1400 nm)荧光对生物组织穿透能力强,成像信噪比高,该区域荧光成像技术在生物活体成像领域已展现出巨大潜力。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荧光探针,具有亮度高、光稳定性强、光谱可调等传统荧光染料不可比拟的优势,在生物标记、成像与传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开发具有近红外二区荧光发射、生物相容性好、量子产率高的QDs是当前其用于活体荧光成像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王强斌研究员课题组在“单源前驱体制备Ag2S近红外量子点”(J. Am. Chem. Soc. 2010, 132, 1470–147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制得了量子产率更高、生物相容性更好、尺寸均匀可控的Ag2S近红外QDs。通过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戴宏杰教授......阅读全文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脑卒中的研究应用(一)

根据NEJM全球卒中报告显示:中国(25岁后)卒中发生的终生风险为39.3%,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58%。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2017年中国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重,在城市和农村分别统计为20.56%和23.18%,与恶性肿瘤、心脏病位列死因占比前三。脑卒中除了高致死率外,还具有高致残率

近红外脑成像在精神疾病鉴定中的应用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1982年我国对12地区的城乡12000户, 共计51982人进行筛查, 结果显示:“在15岁及以上 (38136人) 人口的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为10.54‰。

MARS-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

  品牌/产地:恒光智影/中国。  型号:MARS。  MARS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采用顶级科研Teledyne Princeton Instruments牌InGaAs相机,其出色的量子效率与先进的噪声抑制技术为高品质成像提供保证。  产品概述:  MARS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突破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与老年痴呆鉴别(二)

Niu等人通过fNIRS探究了工作记忆任务(n-back记忆任务)下健康老人与轻度认知障碍老人脑区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差异,并对Hbo浓度与神经心理学评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轻度认知障碍人群的左侧额叶和颞叶激活下降且额颞叶部分通道的Hbo浓度与行为学评分存在较强相关性,说明这些敏感通道的fnirs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与老年痴呆鉴别(一)

说起老年痴呆,你想到什么?记忆退化,失语,运动功能丧失,以上种种都可以总结为认知障碍。简而言之,老年痴呆是一种以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已有研究表明基因遗传,饮食和生活作息习惯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疾病的发生。老年痴呆正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据2018年数

北大张俊龙课题组-近红外稀土分子τ探针定量检测活体pH

  近红外二区成像组织穿透深,时空分辨率高,对于成像引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领域发展的瓶颈化学问题是近红外分子探针发光强度低。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俊龙课题组致力于发光稀土配合物的设计和合成,利用稀土f-f特征跃迁的特点,将近红外二区探针的研究范围从金属纳米材料、共轭聚合物、有

“百人”团队拓展NIR1b近红外荧光成像在生物医学的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蔡林涛团队发现一类分子染料在NIR-1a和NIR-1b区域中都具有不同的荧光发射峰,并通过植物绿萝叶脉和动物脑胶质瘤模型证明NIR-Ib区域近红外荧光成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相关研究成果以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 in

近红外荧光标记的脱氧葡萄糖类似物在肿瘤光学成像中...

研究背景:氟18标记的葡萄糖(FDG)一直以来都被用于肿瘤及其他疾病的临床检测、分期、治疗监视等过程,但其放射性副作用一直都使病人备受困扰,近来出现的非放射性标记物---近红外药物以其无毒性,标记方便,经济实惠等特点逐渐被医患人员所接受。下面介绍的文章就主要以一种近红外标记的脱氧葡萄糖类似物的肿瘤成

叶德举课题组JACS-酶激活的自组装NIR、MRI探针用于活体成像

  近日,南京大学叶德举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一种碱性磷酸酶(ALP)激活的双型探针。这种探针在ALP的作用下,可以自组装成纳米颗粒,用于体内近红外(NIR)和磁共振(MR)成像。该成果发表在JACS上(DOI: 10.1021/jacs.9b03649)。(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深圳先进院多模态纳米探针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材料科学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蔡林涛课题组高笃阳、张鹏飞等研究组成员的最新成果:Highly Bright and Compact Alloyed Quantum Rods wit

陷阱能量上转换用于体内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成像

  Adv. Mater.:  【研究背景】由于独特的光学性质,长余辉材料(PLPs)在材料科学和生物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质上,这种持续发光的激活依赖于PLPs中的固有晶格缺陷。传统理论中,缺陷态具有能量型连续性属性,可以捕获离域载流子,并在激发光关闭后将其储存长达数小时或数周。然而,到目前

化学所在光学探针与活体荧光成像分析方面取得新进展

  性能优良的光学探针是构建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能力的光学传感与活体成像分析方法的物质基础,其发展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活体分析化学实验室马会民课题组长期从事该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6432; Anal

植物荧光成像仪——荧光成像简介

  荧光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发光现象。荧光是光子与分子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这种相互过程可以通过雅布隆斯基(Jablonslc)分子能级图描述:大多数分子在常态下,是处于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So,当受到能量(光能、电能、化学能等等)激发后,原子核周围的电子从基态能级So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第一或第二激发

植物荧光成像仪——荧光成像原理

  荧光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发光现象。荧光是光子与分子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这种相互过程可以通过雅布隆斯基(Jablonslc)分子能级图描述:大多数分子在常态下,是处于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So,当受到能量(光能、电能、化学能等等)激发后,原子核周围的电子从基态能级So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第一或第二激发

近红外发光量子棒可用于构建多模态纳米探针

  随着多模态成像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开发与多模态成像系统相应的新型多模态造影剂,即只需一次注射一种造影剂,便可实现两种或多种成像功能。目前磁共振成像(MRI)采用非侵入性监测方式深入组织,可提供解剖的细节和高质量的软组织的三维图像,但是其灵敏度相比放射性或光学方法而言较低;近红外荧光成像 (N

我科学家获取高分辨三维成像信号实现肿瘤组织精确定位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朱为宏课题组,在最新研究中成功实现了对β-半乳糖苷酶的实时在体、原位检测,并获取了高分辨三维活体成像信号,实现了对肿瘤组织的精确定位,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荧光生物识别染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荧光识别及荧光成像方面具有快速、

近红外二区荧光活体共聚焦扫描显微术

近日,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钱骏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以AIE纳米粒子为探针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活体共聚焦显微术,成功实现了800 μm深度的高空间分辨的活体鼠脑三维成像以及活体鼠脑近红外二区荧光寿命成像。浙江大学光电学院硕士研究生虞文斌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郭兵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相关研究作为封

吴跃进课题组围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提出变量选择算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离子束生物工程与绿色农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吴跃进课题组围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提出基于组合移动窗口和智能优化算法相结合的变量选择算法。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Molecular and Biomole

近红外量子点用于败血症小鼠脑血栓在体成像

近红外成像可用于小鼠在体深层组织成像,包括淋巴结、肿瘤以及脑血管等。第二近红外窗口(1000-1400nm)荧光材料与第一近红外窗口(750-1000nm)材料比较,血液与组织的吸收及散射小,对活体组织具有更深的穿透能力,成像时呈现更高的信噪比。虽然单壁碳纳米管、稀土材料、硫化银量子点等均在第二近红

近红外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活性硫交互响应

  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受到破坏将危害人类健康。生物细胞内活性硫物种在调节环境和人体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活性硫物种”是含硫生物分子的集合名词,该类分子作为硫信号转导的关键位点,在生命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硫化氢(H2S)作为活性硫物种家族的一员,其对

新型MRL材料:机械力响应红光和近红外荧光开启

  机械响应荧光(MRL)材料因其在机械力作用下可发生荧光信号(发光颜色或发光强度)的明显改变,使其成为力传感、防伪、缺陷检测及光信息存储等领域备受瞩目的研究材料体系。要获得具有高对比度和远程检测能力的MRL材料,不仅需要材料在机械力作用下发生荧光由暗到亮的开启型(turn-on)变化,同时还需要所

近红外量子点生物探针用于肿瘤靶向成像和肿瘤切除

早期检测和随后的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方法 , 然 而检测灵敏度低和不能完全确定肿瘤边缘部位是治疗时面临的两个挑战性的问题,基于纳米颗粒的影像引导手术治疗已被证明是肿瘤靶向成像和随后的减瘤手术的有 效方法,近红外荧光探针,如近红外量子点具有深层组织渗透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肿瘤检测。本研究中

岛津推出用于脑成像研究的LIGHTNIRS便携式近红外系统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岛津推出用于脑成像研究的便携式功能性近红外光谱系统——LIGHTNIRS。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大脑皮层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紧凑、可穿戴式设计的LIGHTNIRS增加了脑成像研究的机会。   LIGHTNIRS具有紧凑的尺寸,适合放在特别设计的背包里,为多种任务提供舒

该选近红外?还是中红外?

  在论坛里,看到过某同学的疑问:很多文献都选择4000~400 cm-1 的中红外,但也有选择近红外的,选择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的人研究同样的样本,却分别选用中红外和近红外。又是怎么选择的呢?中红外和近红外的谱图信息有什么差别?   以此问题为引子,笔者实话说,看到问题的瞬间,并不能做到答案脱口

谭蔚泓院士课题组发文:小分子荧光探针应用于癌症成像

据世卫组织估计,到2035年全世界每年将有2400万新癌症病例和1450万癌症相关死亡案例。在与癌症相关的死亡中,如果可以早期诊断出癌症,约30%的人会有获救的希望。因此对癌症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增加治愈癌症和提高癌症存活率的几率是非常重要的。癌症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检测在癌症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

新型Sm3+光激励纳米晶可用于肿瘤细胞的靶向荧光成像

  光激励发光材料可将短波长的激发光能量储存在基质陷阱中,并在长波光子如近红外光的激励下发射短波光子,在辐射剂量计、红外成像、信息存储和发光涂料等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近红外光具有深层生物组织穿透、无背景荧光干扰和对生物样本损伤小等优点,因此近红外光激励纳米发光材料有望作为一类新型的荧光探针应

红外成像的原理

红外成像技术是一项前途广阔的高新技术。比0.78微米长的电磁波位于可见光光谱红色以外,称为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0.78—1000微米的电磁波,其中波长为0.78—2.0微米的部分称为近红外,波长为2.0—1000微米的部分称为热红外线。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仪测

红外成像的优势

  在夜间观察遇到的最大难点是光强不足及对比度差,在夜视技术没出现之前或技术不发达时,单凭人眼是很难在夜间观察目标及环境的,因此,夜间也就成为非法活动如抢劫、恐怖活动等频繁发生时间段。据统计,世界上47%的暴力犯罪案件发生在晚6点到早6点之间。原因很简单,在夜幕的笼罩下,罪犯分子易于隐蔽,易于接近受

红外热成像原理

1.什么是红外线?在自然界中,凡是温度大于绝对零度dao(-273℃)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它和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玛线、宇宙线和无线电波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连续的电磁波谱。其波长在0.78μm至1000μm之间,是比红光波长长的非可见光。红外线2. 红外热像仪工作原理红外热像仪是将红外热辐射

红外成像技术原理

1.什么是红外线?在自然界中,凡是温度大于绝对零度dao(-273℃)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它和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玛线、宇宙线和无线电波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连续的电磁波谱。其波长在0.78μm至1000μm之间,是比红光波长长的非可见光。红外线2. 红外热像仪工作原理红外热像仪是将红外热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