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希菌属概述

(一)埃希菌属概念 埃希菌属包括5个种,即大肠埃希菌、蟑螂埃希菌、弗格森埃希菌、赫尔曼埃希菌和伤口埃希菌。临床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俗称大肠杆菌,大多数菌株是人类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 (二)生物学特性(性状) 1.形态与染色:为革兰阴性短杆菌,(1.0~3.0)μm×(0.4~0.7)μm.多数有周鞭毛,能运动。有菌毛、荚膜及微荚膜。 2.培养特性: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营养肉汤中呈浑浊生长。普通营养琼脂上呈灰白色的光滑型菌落。血琼脂平板上,少数菌株产生溶血环。在伊红美蓝琼脂上,由于发酵乳糖,菌落呈蓝紫色并有金属光泽。麦康凯和SS琼脂中的胆盐对其有抑制作用,耐受菌株能生长并形成粉红色菌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生化反应: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试验(IMViC试验)为++--(肠杆菌属多为--++)。克氏双糖铁琼脂(KIA)上斜面和底层均产酸产气,H2S阴性。动力、吲哚、尿素(MIU......阅读全文

大肠埃希菌的常规检验项目

CDC将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列为常规检测项目 EHEC的血清型>50种,最具代表性的是O157:H7.在北美许多地区,O157:H7占肠道分离病原菌的第二或第三位,是从血便中分离到的最常见的病原菌,分离率占血便的40%,6、7、8三个月O157:H7感染的发生率最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且

埃利希菌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上除与落基山斑点热容易混淆外,还应和科罗拉多蜱咬热(Colorado tick fever,CTF)及莱姆病进行鉴别。CTF是由呼肠病毒科考蒂病毒(coltivirus)经蜱传播,流行于美国西部。起病突然,有寒战高热,可有相对缓脉、恶心,但无呕吐,白细胞减少。约半数患者在起病2~3天后体温下

埃利希菌病的发病机制

  蜱传埃立克体是通过蜱的叮咬进入人体内,经微血管或淋巴道进入有关脏器。经免疫组化分析,发现查菲埃立克体主要存在脾、肝、骨髓和淋巴结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器官和组织。查菲埃立克体主要侵犯单核巨噬细胞中,偶有淋巴细胞,但不侵入多核白细胞。该病原体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直接引起宿主细胞损坏,或诱导机

关于大肠埃希菌族的简介

  大肠埃希菌族是人体不可缺少单细胞生物。大肠埃希菌,俗名大肠杆菌(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大肠埃希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

大肠埃希氏菌的基本介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又叫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生胃肠道感染或尿道等多种局部组织器官感染。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寄居菌,其中很小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疾病 。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能够

埃希氏大肠菌及检验

一、定义:  大肠埃希氏菌更习惯称为大肠杆菌,分类于肠杆菌科,归属于埃希氏菌属,并且大肠杆菌株ATCC  11775是该属的模式菌种。大肠杆菌的不同菌株间DNA相关性为80%,而与同科的志贺氏菌属(除鲍氏志贺氏菌外)的DNA相关性可达80-87%。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大肠杆菌,统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此

埃希氏大肠菌及检验

一、定义:  大肠埃希氏菌更习惯称为大肠杆菌,分类于肠杆菌科,归属于埃希氏菌属,并且大肠杆菌株ATCC  11775是该属的模式菌种。大肠杆菌的不同菌株间DNA相关性为80%,而与同科的志贺氏菌属(除鲍氏志贺氏菌外)的DNA相关性可达80-87%。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大肠杆菌,统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此

肠道埃希菌阳性是什么意思

大便培养肠道埃希菌阳性提示大便中的主导细菌是大肠埃希菌。而大肠埃希菌有五种分型,每种分型导致的临床症状也不同,需要不同的处理。

大肠埃希菌快速简略鉴定流程

大肠埃希菌快速简略鉴定流程

关于大肠埃希菌族的特点介绍

  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主要生活在大肠内。  1.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有拟核;细胞质中的质粒常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大肠杆菌放大7万倍  2.大肠杆菌的代谢类型

埃利希菌病的临床表现

  埃利希菌病潜伏期约12~14天,患者临床表现与落基山斑点热几乎很难区别。均突然发病,寒战、高热、常伴缓脉(<90次/分),头痛、肌肉疼痛、恶心、呕吐、乏力、不适。体检无明显体征。约20%由恰非埃利希体感染的患者出现皮疹,但HGE感染的患者无皮疹。皮疹呈多种形态,有斑疹或丘疹,或斑丘疹、出血疹,或

大肠埃希菌的基本内容介绍

  大肠埃希菌是人体不可缺少单细胞生物。大肠埃希菌,俗名大肠杆菌(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大肠埃希菌的致病物质之一是血浆凝固酶。根据致病性的不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被分为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集聚性黏附性

肠道埃希菌阳性是什么意思

肠道埃希菌阳性是说您的大便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培养阳性么?大便培养肠道埃希菌阳性提示大便中的主导细菌是大肠埃希菌。而大肠埃希菌有五种分型,每种分型导致的临床症状也不同,需要不同的处理。

关于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类介绍

  1、按致病作用  目前国际公认的分类,主要有六个种类的大肠杆菌,即能够致使胃肠道感染的肠道致病性的大肠杆菌(EPEC)、肠道产毒素性的大肠杆菌 (ETEC)、肠道侵袭性的大肠杆菌(EIEC)、肠道出血性的大肠杆菌 (EHEC)、肠集聚性的大肠杆菌(EAEC) 以及近年来发现的肠产志贺样毒素同时具

埃利希菌病的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减少(<4×109/L),淋巴细胞绝对数降低(<1.5×109/L,中数为0.41×109/L)。血小板减少,(49~75)×109/L。肝功能异常,在病程第1周末即见ALT和AST升至高峰,90~583U/L。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中可见桑葚状包涵体。

大肠埃希氏菌的发酵法检测介绍

  这种方法主要是在44.5℃下的培养基上进行大肠杆菌的培养,该培养基含有荧光底物,需要培养 24 h。然后对荧光底物进行释放,需要采用葡萄糖醛酸进行,让培养基能够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出荧光。采用这样的方式方法,还可以进行统计学估计原来样品中的菌落。主要步骤包括发酵、分离培养、二次发酵、显微镜观察等。

简述大肠埃希菌族的致病性

  大肠杆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一类细菌,学名称作“大肠埃希菌”,属于肠道杆菌大类中的一种。它是寄生在人体大肠和小肠里对人体无害的一种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培养容易,它是生物学上重要的实验材料。在婴儿刚出生的几小时内,大肠杆菌就经过吞咽在肠道内定居了。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大肠杆菌是

关于大肠埃希菌族的传播途径介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凡是体内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病人、带菌者和家畜、家禽等都可传播本病。动物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尤其重要,较常见的可传播本病的动物有牛、鸡、羊、狗、猪等,也有从鹅、马、鹿、白鸽的粪便中分离出O157H7大肠杆菌的报道。其中以牛的带菌率最高,可达16%,而且牛一旦

大肠埃希菌的紧急处理和中毒预防

  紧急处理  排除毒物,必要时进行催吐、洗胃和导泻;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首选氯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对于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者,应慎用抗生素,因抗生素非但不能缩短病程,反而会增加发生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机会。  中毒预防  不吃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牛奶、肉等动物性食品。不吃不干净的水

分析大肠埃希菌族的致病原因

  1、定居因子(Colonizationfactor,CF):也称粘附素(Adhesin),即大肠杆菌的菌毛。致病大肠杆菌须先粘附于宿主肠壁,以免被肠蠕动和肠分泌液清除。使人类致泻的定居因子为CFAⅠ、CTAⅡ(ColonizationfactorantigenⅠ、Ⅱ),定居因子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诺卡氏菌属概述

  诺卡氏菌属(Nocardia)它又名原放线菌属,在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菌丝体医学教育|网,剧烈弯曲如树根或不弯曲,具有长菌丝。这个属的特点是在培养15小时至4天内,菌丝体产生横隔膜,分枝的菌丝体突然全部断裂成长短近于一致的杆状或球状体或带杈的杆状体。每个杆状体内至少有一个核,因些可以复制并形成新的

大肠埃希杆菌性胃肠炎的概述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包括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这类细菌大多数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中,可随人及动物的排泄物广泛分布于水、土壤和腐物中其中有些细菌对人类有明显的致病作用,如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和某些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等;而大多数是肠道的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但是

大肠埃希氏菌的免疫磁珠法检测

  该分离技术的主要原理是以磁珠为载体和抗体,进行抗体和磁珠的结合,然后通过磁力技术完成力学的移动,进而分离大肠杆菌。与其他分离细菌的方式相比,这样的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该技术可以提升样本中病原性弧菌的检测成功率,并且免疫磁珠技术可以于不同菌种中对不同的微生物进行处理,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检测效

关于大肠埃希菌族的基本信息介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周生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几乎占粪便干重的1/3。国家规定,每毫升饮用水中的菌落总数小于100,

大肠埃希菌O157的ISO方法解读

   大肠埃希菌O157作为食品致病菌,早就引起人类的注意。2001年,ISO发布了ISO 16654:2001食品和动物饲料微生物学—大肠埃希菌O157检测的水平方法,对食品和饲料中的E.coli O157检测,给出了标准方法。   O157是E.coli的血清型。我国标准要求在牛肉制品和

不活泼型大肠埃希菌的分离与鉴定

  我们于1998年4月从1名发病黄疸病人中两次分离出不活泼型大肠埃希菌。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8岁,因尿黄9天,乏力、纳差7天,高热伴咳嗽,胸痛4天入院。查体:肝区叩击痛阳性。体温30°C,WBC 13.5×109/L。住院中两次血培养均分离出不活泼型大肠埃希菌。按体外药敏试

大肠埃希氏菌呈阳性是怎么回事

埃希氏菌属为肠道正常菌群,在一般情况下,对人体无害,而且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B和K,还能抑制腐败菌的繁殖。若侵入人体的其它部位则可引起感染。比如膀胱炎、盆腔炎、其它泌尿系感染等。大肠杆菌是我国对埃希氏菌属的通用名。

大肠埃希氏菌的平板计数法检测介绍

  用无菌吸管吸取稀释度样品1 mL,该样品与乳糖胆盐发酵类似,然后将其放入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温度于 45℃下的 CDLJ JD 显色培养基中10 mL的量,并进行培养皿中溶液均匀混合,可以通过快速转动培养皿的方式,等溶液凝固以后,加入5 mL左右,然后快速摇晃培养基,使其可以均匀覆盖平板表面,等

大肠埃希氏菌的滤膜法检测相关介绍

  该方法主要过程:加入 10 mL 左右的无菌水于滤器中,然后掺入一些无菌水进行清洁滤器的内壁,再进行过滤,将滤膜放在 M-FC 培养基中,两者之间不能够有气泡,然后进行密封,存放温度为 44.5℃,存放时间约 24 h,直到大肠杆菌的菌群变成蓝色或蓝绿色。然后记录数据,估算每一单位的水溶液菌群数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和菌痢怎么鉴别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 infection),别名:肠侵袭性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肠侵袭性埃希大肠杆菌感染;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首先于1967年日本报告自患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