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有关文献

导读:结肠息肉是指结肠内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肿瘤性赘生物和非肿瘤性赘生物,前者是癌前期病变,与癌**密切,后者与癌**较少。这两种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常以息肉作为初步诊断,待病理学确诊后再进一步分类,因此临床上所谓的大肠息肉并不说明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肉,肿瘤**肉统称为腺瘤。 近日一位朋友拿着肠镜检查报告单精神焦虑的来就诊,朋友十分焦虑一位自己是癌前病变,看着这种情况耐心的将病情告知并保证不会出事后这位朋友才离开。在这种情况下再次温习《胃肠道息肉病及憩室病结肠息肉病概述》,并结合自己浅薄的临床经验,将其中有关结肠息肉的部分解读如下: 一、息肉是结肠黏膜表面上生长出的赘生物,在未病理诊断前统称为息肉,可以长一个,也可以长几百个。非肿瘤**肉一般是不会癌变的这一类的较为多见如增生**肉等,而肿瘤**肉如传统腺瘤和锯齿状腺瘤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腺瘤≥6mm癌变的风险明......阅读全文

Vilber应用文献-|-超顺磁性靶向递送治疗结肠癌研究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传统治疗结肠癌的药物因缺乏对肿瘤组织的特异性和专一性,存在严重的全身毒副作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用于药物递送的纳米药物载体为克服化疗药物存在的弊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然而,近年来发展的纳米药物载体,如脂质体、胶束、纳米粒等

炎性息肉并不影响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直肠肿瘤风险

  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时间较长的患者,发生结直肠异型增生和结直肠癌(CRC)的风险显著增加。  目前的IBD临床指南建议,对病史较长患者的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筛查结直肠肿瘤(异型增生或癌变)。  欧洲最近的临床指南提出,根据已知的几种风险因素,将IBD患者分为结直肠癌低、中或高风险。  炎性

关于结肠癌的病因分析

  结肠癌发病的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生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遗传因素可能也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Gardner综合征病例报告

Gardner综合征是一种结直肠内多发腺瘤性息肉并伴有某些结肠外病变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主要特点是结直肠内多发腺瘤样息肉合并骨瘤、软组织肿瘤、牙齿异常等。Gardner综合征是由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突变所致,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

息肉离癌症有多远?这样的息肉最危险!

  肠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而肠镜检查之后,报告单中有时会出现结直肠息肉这个名词。结直肠息肉是什么?它是否会癌变导致结直肠癌呢?报告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名词代表什么意思?看完本文,你就懂了。  什么是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是在结肠或直肠内壁增生的组织部分。一般来说,结直肠息肉都是良性的,但是其中某

常见的结肠病有哪些

  1.急性细菌性痢疾:夏秋季多见,发病急,患者常常有发热、脓血样便,次数频繁伴有腹痛、里急后重及毒血症症状。反复粪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用抗生素治疗有效。  2.阿米巴肠病:大多起病缓慢,病变主要位于盲肠、结肠、直肠。排便次数增多伴有下腹痛,典型者粪便呈果酱样有腐败腥臭味,也可为脓血便或血便,新鲜粪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的介绍

  1.中毒性结肠扩张  在急性活动期发生,发生率约2%。是由于炎症波及结肠肌层及肌间神经丛,以至肠壁张力低下,呈阶段性麻痹,肠内容物和气体大量积聚,从而引起急性结肠扩张,肠壁变薄,病变多见于乙状结肠或横结肠。诱因有低血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类药物等。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

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介绍

  1、中毒性结肠扩张  在急性活动期发生,发生率约2%。是由于炎症波及结肠肌层及肌间神经丛,以至肠壁张力低下,呈阶段性麻痹,肠内容物和气体大量积聚,从而引起急性结肠扩张,肠壁变薄,病变多见于乙状结肠或横结肠。诱因有低血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类药物等。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

概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

  1、中毒性结肠扩张:在急性活动期发生,发生率约2%。是由于炎症波及结肠肌层及肌间神经丛,以至肠壁张力低下,呈阶段性麻痹,肠内容物和气体大量积聚,从而引起急性结肠扩张,肠壁变薄,病变多见于乙状结肠或横结肠。诱因有低血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类药物等。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

溃疡性直肠炎的并发症的介绍

  1.中毒性结肠扩张  在急性活动期发生,发生率约2%。是由于炎症波及结肠肌层及肌间神经丛,以至肠壁张力低下,呈阶段性麻痹,肠内容物和气体大量积聚,从而引起急性结肠扩张,肠壁变薄,病变多见于乙状结肠或横结肠。诱因有低血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类药物等。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

肠道微生物群落或与人类结肠炎发生有关

  肠道内稳态(intestinal homeostasis)是由特化的宿主细胞和肠道微生物群落所维持,Wnt/β-连环蛋白信号对于胃肠道的发育和平衡至关重要,其功能失调往往与炎症和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Axin1能负向调节活化的Wnt/β-连环蛋白信号,但研究人员对于其在调节人类健康和疾病过程中的宿

怎样预防声带息肉?

  预后  若经治疗好转后,患者仍暴露于用声过度、用声不当、吸烟等危险因素中,则声带息肉可再次出现。术后要继续避免和治疗可能的致病因素,有条件的要进行嗓音训练,改变不良的用声习惯,防止声带息肉复发。  预防  声带休息、发声训练均可一定程度上预防该病的发生。同时应避免吸烟、饮酒、食用辛辣食物以及接触

怎样预防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可阻塞宫颈口,引起不孕症;造成性交出血,影响性生活;治疗后易于复发;少数宫颈息肉可发生恶变,并容易与部分宫颈癌相混淆,因此应重视宫颈息肉,做好预防工作。  1.做好经期、产后或流产后的保健;注意外阴部清洁,但清洗外阴时不要用刺激性洗涤剂。  2.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之前,男女双方均应清

直肠息肉临床路径

  一、直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直肠息肉(ICD-10:K62.1;D12.8, M8210/0)    行息肉切除术(ICD-9CM-3:48.3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

  一、大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大肠息肉(ICD-10: D12.6/D12.8/K62.1/K63.5)    行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ICD-9-CM-3:45.4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

声带息肉临床路径

  一、声带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J38.102)    行支撑喉镜下手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

一例上腹痛伴恶心、腹泻3d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患者,男,61岁,主因上腹痛伴恶心、腹泻3d入院。患者缘于3d前进凉食后出现上腹部疼痛,间断性发作,伴恶心、呕吐,呈非喷射状,吐出物为胃内容物,伴腹泻,黄色稀水样便10余次/d,无脓血,无呕血、黑便,无发热,门诊以急性胃肠炎收入院。既往体健。入院体检:体温:366.3℃,脉搏:68次/mi

概述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是粪便内有脓、血或黏液。可表现腹泻与便秘交替,一般每天腹泻2~4次,为混有血和黏液的糊状软便,严重者每天腹泻10~30次,为血水样便。腹部可出现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绞痛,多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部,疼痛后即有便意,排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还可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和下背部疼痛。腹部除压痛外

粪便潜血试验

·什么是粪便潜血试验?  粪便潜血试验(FOBT)是对粪便样品执行的测试,以检测正常颜色粪便中的潜血(即肉眼不可见的血液)。粪便潜血通常是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内部慢性出血(通常是间歇性出血)导致的。慢性出血并不改变粪便的颜色或产生可见的明亮的鲜血。因此,血液只能通过实验室测试粪便来发现。潜出血与其他形

粪便潜血试验

·什么是粪便潜血试验?粪便潜血试验(FOBT)是对粪便样品执行的测试,以检测正常颜色粪便中的潜血(即肉眼不可见的血液)。粪便潜血通常是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内部慢性出血(通常是间歇性出血)导致的。慢性出血并不改变粪便的颜色或产生可见的明亮的鲜血。因此,血液只能通过实验室测试粪便来发现。潜出血与其他形式的

粪便潜血试验

·什么是粪便潜血试验?     粪便潜血试验(FOBT)是对粪便样品执行的测试,以检测正常颜色粪便中的潜血(即肉眼不可见的血液)。粪便潜血通常是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内部慢性出血(通常是间歇性出血)导致的。慢性出血并不改变粪便的颜色或产生可见的明亮的鲜血。因此,血液只能通过实验室测试粪便来发现。潜出

粪便潜血试验

   什么是粪便潜血试验?     粪便潜血试验(FOBT)是对粪便样品执行的测试,以检测正常颜色粪便中的潜血(即肉眼不可见的血液)。粪便潜血通常是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内部慢性出血(通常是间歇性出血)导致的。慢性出血并不改变粪便的颜色或产生可见的明亮的鲜血。因此,血液只能通过实验室测试粪便来发

解读粪便潜血试验

·什么是粪便潜血试验?    粪便潜血试验(FOBT)是对粪便样品执行的测试,以检测正常颜色粪便中的潜血(即肉眼不可见的血液)。粪便潜血通常是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内部慢性出血(通常是间歇性出血)导致的。慢性出血并不改变粪便的颜色或产生可见的明亮的鲜血。因此,血液只能通过实验室测试粪便来发现。潜

戴安中国有限公司2010年有关技术文献有奖征集活动的通知

       为鼓励戴安的用户更多地利用戴安的仪器发表技术文章,为使中国的用户更好地了解戴安公司的技术,拓展研究思路,提高国内的科研水平,戴安中国有限公司从2001年1月1日起对使用戴安仪器发表论文的用户实施有奖征集,几年来得到广大用户的积极支持和响应,为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保证我们收集到

Gardner综合征合并慢性颌骨骨髓炎病例分析2

 图3C:颊侧前庭沟处瘘口切除术后(箭头示)。 图5 术中病变以及刮除物。A:术中分离的残根(细箭头)、死骨(粗箭头)、肉芽组织以及切除的瘘管;B:术中见下颌骨的3个瘘口。 2. 讨论 Gardner综合征表现为多发性胃肠道息肉及其他病变如软组织肿瘤(硬纤维瘤,多发性表皮囊肿)、牙齿异常、骨瘤、视网

胃肠息肉,早切早心安

   受访专家:北京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王 薇  编者的话:民以食为天,有个健康的肠胃会让人品尝各色美食。任何隐患都会让人食不下咽,胃肠道息肉便是其中之一。不少人一听说得了胃肠息肉就很恐惧,吃不香也睡不好,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薇,为大家普及胃肠道息肉的相关知识。胃肠息肉不一

QTRAP代表文献回顾

 生物分子发表的代表性文献 QTRAP:同时具有三重四极杆和线性离子阱性能的独一无二的LC/MS/MS系统       QTRAP系统最早在ASMS 2002上,作为第一台商用的线性离子阱发布,是世界上唯一的线性离子阱和三重四极杆的复合串联液质联用系统。QTRAP具有独一无二的能力,可以运行蛋白

关于类癌及类癌综合征的病理改变介绍

  90%以上的类癌瘤发生于胃肠道,主要见于阑尾、末端回肠和直肠,少数发生于结肠、胃、十二指肠、Mckel憩室以及胆道、胰管、性腺、肺和支气管等。不同种族的人群,类癌的好发部位可能有差别。在日本的病例中发生于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的类癌较欧美病例为多,小肠类癌则较少,推测此可能与日本人和欧美人各脏器中嗜

补钙会增加癌前息肉风险?

  钙是人体重要的常量元素之一,成人每天需摄入800-1000mg的钙,对于生长期的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每天钙的摄入量应当为1500-2000mg。 如不足,体内则出现负钙平衡,时间一长就会引起许多疾病。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由于食物中存在大量磷酸盐、植酸、脂肪酸、草酸等均能与钙结合,使食物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