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助推中国生态持续改善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比2020年末提高了0.83个百分点。2021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1425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12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835万人,减少1157万人。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这一过程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何影响生态环境?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下称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王克林团队联合其他团队历时20余年研究发现,城市化有效助推了我国生态的持续改善。2月8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可持续发展》上,论文第一作者为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地理系博士生张晓鑫,通讯作者为王克林团队成员岳跃民研究员和童晓伟博士(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后)。新视角看城市化与生态恢复......阅读全文

中科院生态中心:城市化进程对PM2.5影响大

  日前,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生态格局与模拟研究组在城市化与PM2.5污染相关关系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报告》。  该研究组在稳定气象条件下,捕捉得到气象能见度与PM2.5浓度之间的显著相关关系,并基于该关系获取了北京市1973年到2013年40多年的PM2.5浓度数据,还

持续增产和生态减压-科学家勾勒中国农作物生产蓝图

  9月4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陈新平、崔振岭、张福锁等学者的研究论文《以更低的环境代价获得更高的作物产量》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该成果通过大量田间试验数据,探索了如何在持续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保障生态环境。  据了解,至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90亿,届时全球粮食需求将翻一番。然而,自上世

上海空气质量12年持续改善

  上海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68个项目的启动率达70%,2012年确定的各项环境指标基本完成。截至2012年11月30日,本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3%。污染物减排速度“跑赢”了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污染物增加速度,空气质量实现了继2000年以来12年的持续改善。上海将在环保总体目标上争创全国一

上半年全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1至6月,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至Ⅲ类)断面比例为87.8%,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0%,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从主要江河水质状况看,上半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

张德江: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改善

  张德江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 扎实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改善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22日主持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他强调,要坚决贯彻以习

山东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改善南水北调环境

  记者从9月25日召开的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了解到,山东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年未见的白枕鹤、小银鱼等珍稀物种再现南四湖,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调水沿线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我省南水北调入输水干线的 20个支流监控断面中

橡胶间作模式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土地利用变化(LUCC)导致的土壤退化,是与土壤侵蚀、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密切相关的全球性关注热点。此类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相关的问题,在生物多样性富集的西双版纳地区尤为突出。  近几十年来,大面积单一橡胶种植给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壤退化

关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

  8月21日,第12届国际生态学大会(INTECOL 2017 Beijing)在京开幕,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变化环境中的生态学与生态文明”。国际生态学大会由国际生态学会于1967年创办,每四年举办一次。本届大会是国际生态学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国际生态学学会主席Shona

助推生态产业-成都欲打造69平方公里“熊猫生态家园”

   记者18日从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获悉,成都市打造“熊猫之都”的总体策划正在酝酿,未来该市将在北湖片区、都江堰片区和龙泉山片区三个区域,打造出一个占地69平方公里的“熊猫生态家园”。    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具有圈养及野生大熊猫资源的特大城市,成都拥有优秀的大熊猫保护科研团队和大熊猫科研繁育

中国减贫助推世界贫困格局改变

  最近,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减贫事业取得了卓越成就,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了近12亿,贫困发生率也下降到10%。根据世界银行每人每日生活费1.90美元的极端贫困标准,当前全世界约有一半国家的极端贫困人口发生率在3%以下,已基本达到了2030年的世界减贫目标。该研究论文由中国

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持续改善

中新网南昌2月28日电 (吴鹏泉 刘玉洁)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持续改善。记者27日从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去年鄱阳湖水质优良比例22.2%、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总磷浓度0.063mg/L、同比下降7.4%。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董良云在会上表示,去年江西深化鄱阳湖水环境保护,

山东水质持续改善--今年确保调水沿线水质稳定达标

  环境保护部近日会同监察部、水利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等部委,对山东省2012年度重点流域“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考核组认为,山东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2年实施情况进展顺利,项目档案资料翔实、完备,工作扎实有效。   进入“十二五”以来,山东在2010年省控59条河流全部恢

甘肃改善绿色发展环境-提升生态监管能力

  5月30日,甘肃省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张掖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推广张掖市环评审批“放管服”改革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经验。  副省长李斌出席并讲话。  李斌指出,张掖市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改革为全省“

河北-提高认识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河北省环保厅今日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集中收看了党的十八大开幕会直播盛况。   大家表示,将认真学习和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工作落到实处。   大家表示,报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为下一步开展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增强了环保工作者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大家心里更有底气了,对环保工

生态环境改善在由量变到质变

  近日,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利用视频监控系统,远程操作检测到一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雪鸡活动的画面。镜头中,一对藏雪鸡在高山裸岩和高山柏灌丛间穿梭觅食。藏雪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鸡形目雉科雪鸡属鸟类,是鸟类中垂直分布最高的一种,一般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至6000米左右的森林上线至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

  生态环境部今日在2019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现场发布了《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2013年以来的空气治理成效和主要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报告》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

  生态环境部今日在2019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现场发布了《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2013年以来的空气治理成效和主要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报告》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

平山以税收杠杆助推转型-绿色经济催生生态红利

  去年12月开始,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向传统产业果断开刀,压减水泥产能955万吨,压减钢铁产能192万吨。今年上半年,平山县经济账单不退反增,财政收入达9.2亿元,同比增长4.5%。  运用税收杠杆调结构、转方式,使绿色经济催生生态红利,生态红利又助推绿色崛起,平山县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

西藏环境监测体系完善助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环保厅获悉,日前,西藏山南地区环境监测站实验室通过计量认证。至此,西藏七个地级环境监测站全部达到可以独立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标准,可以依法独立进行环境监测。西藏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完善,有效助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从今年4月起,山南地区环保局按

空间大数据+自然资源模式-助推生态资源产业发展

今年3月,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一部三局正式组建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给自然资源乃至整个地理信息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日,WGDC 2018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空间大数据+自然资源”峰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据悉,此次会议由自然资源部大地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国土资

生态环境部: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071.shtm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2月17日结束。生态环境部表示,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新时代十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

黑龙江严守生态红线严格生态补偿-促进水质改善

  抚远渔民屡屡在乌苏里江捕获重量级大鳇鱼;中俄边境的黑龙江大山里虎豹频现;养1年“森林猪”抵上砍10年“森林木”……  这些现象的背后,是黑龙江省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逐步提升,是生态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意识的逐步强化。  山里虎豹频现,水里

南昌探寻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

  六月南昌,树木葱茏。正在全市开展的“森林城乡,花园南昌”造绿工程,让这座英雄城绿意盎然,美不胜收。  “绿色崛起离不开科学发展。”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余欣荣说,“不拼资源,不拼环境,不拼短期,力争GDP中的含碳量低点,含金量高点。实现低碳生态可持续的发展,

海淀持续打造大模型创新生态体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760.shtm

4万亿投资助推中国低碳经济

  上月底,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合作完成的《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对气候与能源的影响》报告发布。报告指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在刺激经济、恢复增长方面已经收到了良好效果,在远期对节能和碳减排的积极贡献将不断加强。   4万亿投资是2008年11月,国务院为了应对国际

气候融资方兴未艾-助推中国低碳转型

  “气候融资在中国刚刚启动,但早晚是要成大气候的。”中国国务院参事刘燕华28日在中国气候融资政策研讨会上如是说。   “气候融资”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方兴未艾:国际层面,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承诺建立“气候基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国家层面,节能减排政策和清洁技术推动投向低碳领域的资金快

环保优先标本兼治-促太湖水质持续改善

  昨天下午,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暨主要入湖河流河长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省长李学勇在会上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环保优先、标本兼治,坚持不懈抓好太湖治理工作,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生态持续恢复,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江西完善制度把握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12年,江西省主要河流及湖库Ⅰ~Ⅲ类水质断面(点位)比例达80.7%,11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且全省SO2、NO2和PM10浓度均值较上年有不同程度下降。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离不开相关制度和政策的日臻完善,离不开奖惩措施的严格落实,更离不开对工作重点的准确把握。

阿柏西普8mg首次实现持续的视力改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974.shtm

江苏政府党组赴省生态环境厅调研-推动生态环境改善

  江苏省政府党组成员赵世勇日前到省生态环境厅调研。他强调,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全力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明年工作早研究、早谋划,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工作思路和重点措施要早部署、早启动,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在听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