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化学基础叶绿体基因组cpDNA

叶绿体基因组在很多方面与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是相似的。叶绿体DNA(cpDNA)是双链环状,缺乏组蛋白和超螺旋。cpDNA中的GC含量与核DNA及mtDNA有 很大的不同。因此可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来分离cpDNA。每个叶绿体中cpDNA的拷贝数随着物种的不同而不同。但都是多拷贝的。这些拷贝位于类核区。例如甜菜的叶细胞中每个类核体有4~8个拷贝的cpDNA,而每个叶绿体有4~18个类核体,每个细胞中约有40叶绿体。每个细胞总共有约6000cpDNA分子。在衣藻中(chlamydomonas)(单细胞生物)在细胞中一个叶绿体含有500~1500 cpDNA分子。烟草和水稻(Oryza sativa)叶绿体全序列分析表明cpDNA基因组成有以下特点:1.基因组由两个反向重复序列(IR)和一个短单拷贝序列(short single copy sequence, SSC)及一个长单拷贝序列(long single copy sequen......阅读全文

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叶绿体基因组

CMS 与叶绿体的关系还存在很大的争议。相对于植物线粒体而言,叶绿体基因组较为保守也较小(120~160 kb),因此对它的认识要比对线粒体深入的多。研究发现植物叶绿体一般分为4个区:两个反向重复区,大单拷贝区和小单拷贝区。已有多种植物叶绿体的物理图谱被构建。对高粱的 CMS 系及相应保持系的叶绿体

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质中的DNA,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很广泛。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也称为非孟德尔遗传,核外遗传。  细胞质遗传的特性  1. 后代的表型象母亲( 又叫母系遗传,偏母遗传) ;  2.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比例;  

细胞化学基础腺苷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氢键供体数量:4氢键受体数量:8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互变异构体数量:3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40重原子数量:19表面电荷:0复杂度:335同位素原子数量:0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4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细胞化学基础千碱基

中文名称:千碱基英文名称:kilobase;kb定  义:描述多核苷酸链的长度单位,相当于单链核酸中1000个碱基。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核酸与基因(二级学科)

细胞化学基础兆碱基

兆碱基megabase (Mb)定义:DNA片段长度单位,相当于1百万个核苷,大约等于1M。

细胞化学基础腺苷用途

抗心律失常药,可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为窦性心律。用于和房室有关的室上心律失常。治疗心绞痛、心肌梗塞、冠脉功能不全、动脉硬化、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障碍、中风后遗症、进行性肌肉萎缩等。也可用于生化研究。

细胞化学基础修饰碱基

又称稀有碱基,这些碱基在核酸分子中含量比较少,但他们是天然存在不是人工合成的,是核酸转录之后经甲基化、乙酰化、氢化、氟化以及硫化而成。多半是主要碱基的甲基衍生物。如:5-甲基胞苷、5,6-双氢脲苷等。另外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的核苷:假尿嘧啶核苷是由于碱基与核糖连接方式的与众不同,即尿嘧啶5位碳与核苷形成

细胞化学基础信使RNA

信使RNA(mRNA)最早发现于1960年,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负责传递遗传信息、直接指导蛋白质合成,具有以下特点。 1.含量低,占细胞总RNA的1%~5%。 2.种类多,可达105种。不同基因表达不同的mRNA。 3.寿命短,不同mRNA指导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完成使命后即被降解。细菌mRNA的平均半

细胞化学基础黄嘌呤

黄嘌呤,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5H4N4O2,分子量为152.111,白色至灰白色结晶粉末。黄嘌呤是一组通常用作温和的兴奋剂和支气管扩张剂,特别用于治疗哮喘症状。黄嘌呤的衍生物包括咖啡因,茶碱,可可碱(主要在巧克力中发现) ,和马黛因。 主要的化合物,黄嘌呤,是嘌呤降解途径的产物,并会在黄嘌呤

细胞化学基础合成碱基

在医学中,几种核苷类似物用作抗癌剂和抗病毒剂。病毒聚合酶将这些化合物与非主要碱基结合。病人服用的核苷类似物进入体内被转化为核苷酸而在细胞中被激活。

细胞化学基础互补碱基

互补碱基,碱基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就是Adenine(A,腺嘌呤)一定与Thymine(T,胸腺嘧啶)配对,Guanine(G,鸟嘌呤)一定与Cytosine(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碱基指嘌呤和嘧啶的衍生物,是核酸、核苷、核苷酸的成分。DNA和RNA的主要碱基略有不同,其重要

细胞化学基础β片层

中文名称:β片层英文名称:β sheet定  义:免疫球蛋白分子中常见的二级结构,可分为平行式和反平行式两种类型,两条或多条几乎完全伸展的多肽链侧聚集在一起,相邻肽链间形成有规则的氢键。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系统(二级学科),免疫分子(三级学科)

细胞化学基础稀有碱基

又称修饰碱基,这些碱基在核酸分子中含量比较少,但他们是天然存在不是人工合成的,是核酸转录之后经甲基化、乙酰化、氢化、氟化以及硫化而成。

细胞化学基础线粒体DNA

线粒体DNA是线粒体中的遗传物质,线粒体能为细胞产生能量(ATP),是在细胞线粒体内发现的脱氧核糖核酸特殊形态。线粒体是为细胞提供能量(ATP)的细胞器。一个线粒体中一般有多个DNA分子。它们携带着自己的DNA——mtDNA,而这些基因的突变能引起线粒体疾病。虽然疾病症状是多变的,但大脑、肌肉和心脏

细胞化学基础​诱导力

诱导力(induction force)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都存在诱导力。由于极性分子偶极所产生的电场对非极性分子发生影响,使非极性分子电子云变形(即电子云被吸向极性分子偶极的正电的一极),结果使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与原子核发生相对位移,本来非极性分子中的正、负电荷重心

细胞化学基础锌指蛋白

定义通常由一系列锌指组成。 具有重复结构的氨基酸模式,相隔特定距离的胱氨酸结合锌指,能与某些RNA/DNA 结合。作用锌指蛋白是一类具有手指状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对基因调控起重要的作用。根据其保守结构域的不同,可将锌指蛋白主要分为C2H2型、C4型和C6型。锌指通过与靶分子DNA、RNA、DNA-RN

细胞化学基础β折叠链

在β折叠中,两条以上氨基酸链(肽链),或同一条肽链之间的不同部分形成平行或反平行排列,成为“股”。

细胞化学基础腺嘌呤

维生素B4(腺嘌呤),又称6-氨基嘌呤,是组成DNA和RNA分子的四种核碱基的一种,化学式为C5H5N5。其在体内主要以腺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体内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s)中参与形成多种重要的中间物质,如ATP、NADP等。 维生素B4为核酸和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DNA

细胞化学基础鸟嘌呤

鸟嘌呤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5N5O,为白色至淡黄色晶体粉末,对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性,为鸟苷和鸟苷酸的组成成分。鸟嘌呤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界。是核酸(DNA和RNA)的基本组分之一。鸟嘌呤是一种嘌呤衍生物,由具有共轭双键的稠合嘧啶-咪唑环系统组成。为组成核酸的重要碱基,是DNA和RNA中4种

细胞化学基础转移RNA

转移RNA(t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负责转运氨基酸、解读mRNA遗传密码。tRNA占细胞总RNA的10%~15%,绝大多数位于细胞质中。tRNA由Crick于1955年提出其存在,Zamecnik和 Hoagland于1957年鉴定。1.tRNA一级结构具有以下特点:①是一类单链小分子RNA,长

细胞化学基础​色散力

色散力(dispersion force 也称“伦敦力”)所有分子或原子间都存在。是分子的瞬时偶极间的作用力,即由于电子的运动,瞬间电子的位置对原子核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发生瞬时的不重合,从而产生瞬时偶极。色散力和相互作用分子的变形性有关,变形性越大(一般分子量愈大,变形性愈大

细胞化学基础互补-DNA

中文名称:互补 DNA英文名称:complementary DNA;cDNA定  义:利用反转录酶以mRNA为模板合成的DNA。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化学(二级学科)

细胞化学基础​​疏水性

疏水性分子偏向于非极性,并因此较会溶解在中性和非极性溶液(如有机溶剂)。疏水性分子在水里通常会聚成一团,而水在疏水性溶液的表面时则会形成一个很大的接触角而成水滴状。

细胞化学基础锌指结构

定义指的是在很多蛋白中存在的一类具有指状结构的结构域,这些具有锌指结构的蛋白大多都是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的功能蛋白。共同特征锌指结构的共同特征是通过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特征基团与Zn2+的结合来稳定一种很短的,可自我折叠成“手指”形状的的多肽空间构型。发现锌指蛋白最初在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发现,已知广

细胞化学基础卫星DNA

卫星DNA(satelliteDNA)是一类高度重复序列DNA。在介质氯化铯中作密度梯度离心(离心速度可以高达每分钟几万转)时,DNA分子将按其大小分布在离心管内不同密度的氯化铯介质中,小的分子处于上层,大的分子处于下层。从离心管外看,不同层面的DNA形成了不同的条带。根据荧光强度的分析,可以看到在

细胞化学基础A-型-DNA

中文名称:A 型 DNA英文名称:A-form DNA定  义:一种右手双螺旋构型的DNA。螺旋每一圈为11个核苷酸,核苷酸对的平面与双螺旋轴倾斜20°角。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化学(二级学科)

细胞化学基础黄嘌呤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72、 氢键供体数量:33、 氢键受体数量:3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5、 互变异构体数量:15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86.97、 重原子数量:118、 表面电荷:09、 复杂度:217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

细胞化学基础鸟嘌呤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2、氢键供体数量:33、氢键受体数量:2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5、互变异构体数量:26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96.27、重原子数量:118、表面电荷:09、复杂度:22510、同位素原子数量:0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细胞化学基础核苷酸

核苷酸是一类由嘌呤碱或嘧啶碱、核糖或脱氧核糖以及磷酸三种物质组成的化合物,又称核甙酸。戊糖与有机碱合成核苷,核苷与磷酸合成核苷酸,8种核苷酸组成核酸。核苷酸主要参与构成核酸,许多单核苷酸也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与能量代谢有关的三磷酸腺苷(ATP)、脱氢辅酶等。

细胞化学基础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缩写为RNA,即Ribonucleic Acid),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RNA由核糖核苷酸经磷酸二酯键缩合而成长链状分子。一个核糖核苷酸分子由磷酸,核糖和碱基构成。RNA的碱基主要有4种,即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其中,U(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