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红素的病变参考

1.生理性升高:新生儿黄疸。 2.病理性升高: (1)胆道梗阻:可有很大升高; (2)甲型病毒性肝炎:可有很大升高; (3)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轻度或中度升高; (4)胆汁郁积性肝炎:可有很大升高; (5)急性酒精性肝炎:胆红素愈高表明肝损伤愈严重; (6)遗传性胆红素代谢异常,如Gilbert综合征可轻度升高。 3.病理性降低:见于癌症或慢性肾炎引起的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阅读全文

新生儿总胆红素正常值范围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黄疸是指孩子身体里胆红素水平增高,导致孩子皮肤发黄的疾病。胆红素水平,也就是黄疸数值正常范围,没有固定标准。根据不同胎龄、日龄及疾病情况的孩子都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外标准也不完全相同,比如足月儿,出生后第一天黄疸数值不应高于6mg/dl,而生后第二天不应高于9mg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有什么临床意义?

(1)判断有无黄疸。(2)根据血清胆红素分类,判断黄疸类型。①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等)血清总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增多。②梗阻性黄疸(胆石症、肿瘤压迫等)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增多(直接反应阳性)。尿胆原可呈间歇性减少或消失。③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等)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

临床化验单详解总胆红素(TBIL,STB)

总胆红素(TBIL,STB)介绍: 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STB)正常值: 3.4-17.1μmol/L。总胆红素(TBIL,STB)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疽、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内出血、输血后溶血性黄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的参考值有哪些?

  ①新生儿:0~1天为34~103μmol/L;  1~2天为103~171μmol/L;3~5天为68~137μmol/L。  ②成人胆红素3.4~17.1μmol/L。(其中未结合胆红素占比例较大)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都有哪些临床意义?

(1)判断有无黄疸。(2)根据血清胆红素分类,判断黄疸类型。①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等)血清总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增多。②梗阻性黄疸(胆石症、肿瘤压迫等)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增多(直接反应阳性)。尿胆原可呈间歇性减少或消失。③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等)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总胆红素(TBIL,STB)介绍

总胆红素(TBIL,STB)介绍:  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STB)正常值:  3.4-17.1μmol/L。总胆红素(TBIL,STB)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疽、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内出血、输血后溶

临床化验单详解总胆红素(TBIL,STB)介绍

总胆红素(TBIL,STB)介绍: 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STB)正常值: 3.4-17.1μmol/L。总胆红素(TBIL,STB)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疽、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内出血、输血后溶血性黄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介绍

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介绍:  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含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血清中胆红素即未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当肝细胞损伤、胆管阻塞、红细胞破坏增加或寿命缩短时,胆红素代谢常发生异常,临床上即出现黄疸。胆红素代谢检查主要用于了解有无黄疸、程度,并鉴定其类型。红细胞血清总

肝功能化学检测项目介绍总胆红素(TBIL,STB)

总胆红素(TBIL,STB)介绍:  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STB)正常值:  3.4-17.1μmol/L。总胆红素(TBIL,STB)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疽、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内出血、输血后溶

血液的化学检验项目甲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介绍

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介绍:  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含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血清中胆红素即未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当肝细胞损伤、胆管阻塞、红细胞破坏增加或寿命缩短时,胆红素代谢常发生异常,临床上即出现黄疸。胆红素代谢检查主要用于了解有无黄疸、程度,并鉴定其类型。红细胞血清总

总胆红素(TBil)试剂盒检验方法的讨论

人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 d,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I-Bil),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D-Bil),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肝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

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有哪些方法?参考值是什么?有哪些...

检测方法:重氮盐法、胆红素氧化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导数分光光度法、直接分光光度法及干片分光光度法。临床最常用的方法是重氮盐改良J-G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参考值】新生儿:0~1天为 34~103umol/L;1~2天为103~171umol/L;3~5天为 68~137umol/L成人:3.4~1

不同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和血清总胆红素的比较

     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经网状内皮系统的破坏和肝脏转化的代谢产物,其含量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总胆红素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有重氮试剂法、胆红素氧化酶法以及直接分光光度计法。作者采用二氯苯重氮盐法(DPD法)的两种试剂盒以及Roche Modular P和Bayer RA-1000型生

不同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和血清总胆红素的比较

    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经网状内皮系统的破坏和肝脏转化的代谢产物,其含量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总胆红素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有重氮试剂法、胆红素氧化酶法以及直接分光光度计法。作者采用二氯苯重氮盐法(DPD法)的两种试剂盒以及Roche Modular P和Bayer RA-1000型生化

不同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和血清总胆红素的比较

     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经网状内皮系统的破坏和肝脏转化的代谢产物,其含量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总胆红素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有重氮试剂法、胆红素氧化酶法以及直接分光光度计法。作者采用二氯苯重氮盐法(DPD法)的两种试剂盒以及Roche Modular P和Bayer RA-1000型生

不同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和血清总胆红素的比较

       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经网状内皮系统的破坏和肝脏转化的代谢产物,其含量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总胆红素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有重氮试剂法、胆红素氧化酶法以及直接分光光度计法。作者采用二氯苯重氮盐法(DPD法)的两种试剂盒以及Roche Modular P和Bayer RA-

不同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和血清总胆红素的比较

   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经网状内皮系统的破坏和肝脏转化的代谢产物,其含量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总胆红素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有重氮试剂法、胆红素氧化酶法以及直接分光光度计法。作者采用二氯苯重氮盐法(DPD法)的两种试剂盒以及Roche Modular P和Bayer RA-1000型生化分

不同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和血清总胆红素的比较

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经网状内皮系统的破坏和肝脏转化的代谢产物,其含量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总胆红素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有重氮试剂法、胆红素氧化酶法以及直接分光光度计法。作者采用二氯苯重氮盐法(DPD法)的两种试剂盒以及Roche Modular P和Bayer RA-1000型生化分析仪,

胆红素的分类

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偏高,直接胆红素偏高,说明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受到损害,肝功能减退,肝脏不能完全将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同时肝内胆管受压引起了排泄障碍,直接胆红也不能完全排到胆道,同时有可能伴有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直接胆红素:说明是由阻塞性黄疸造成的。间接胆

胆红素的来源

体内含卟啉的化合物有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细胞色素等。成人每日约产生250~350 mg胆红素,胆红素来源主要有:①65%~85%的胆红素来自衰老的红细胞崩解。②约15%左右是由在造血过程中尚未成熟的红细胞在骨髓中被破坏(骨髓内无效性红细胞生成)而形成的。③少量来自含血红素蛋白

冠脉粥样硬化严重度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反相关关系

  虽然胆红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源于其抗氧化效应,但关于它的抗氧化特性的数据缺乏。土耳其学者们在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CAD)大型队列中评估了总胆红素水平与CAD严重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稳定性CAD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度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存在反向***相关关系。另外,总胆红素水平与炎症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介绍

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介绍:  计算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之比值,有助于鉴别黄疸的类型。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正常值:  0.20左右。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临床意义:  <0.20,见于溶血性黄疸、先天性黄疸;0.20-0.60,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混合性黄疸;>0.60,常见于阻塞性黄疸。直接

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测定的介绍

  原理:血清中不加溶解剂,当血清与重氮盐试剂混合后快速发生颜色改变,在1分钟时测得胆红素即为结合胆红素(CB)。总胆红素减去结合胆红素即为非结合胆红素(UCB)。  临床意义:根据CB与STB比值,可协助鉴别黄疸类型,如CB/STB50%为胆汁淤积性黄疸。某些肝胆疾病的早期,肝炎的黄疸前期之黄疸型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值介绍

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值介绍:  计算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之比值,有助于黄疸的类型和疾病的鉴别。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值正常值:  0.2。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值临床意义:  (1)、升高: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  (2)、降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恶性疟疾。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值

直接胆红素的简介

  直接胆红素(DBil)[1],又称结合胆红素,是由间接胆红素进入肝后受肝内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的。直接胆红素溶于水,与偶氮试剂呈直接反应,能通过肾随尿排出体外。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肝细胞对血液中间接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三个过程。血清直接胆红素的升高,说

浅谈胆红素临床检验

问 目前国内胆红素在临床检验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答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临床检验结果之间的可比性较差:同样一个检测样品,各厂家生产的试剂盒其检验结果往往相差很大,但并不能因此判断出试剂盒的好坏。正常水平的胆红素含量比较低,使得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检测仪器的精密度成为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氧

胆红素检验之现状

1. 目前国内胆红素在临床检验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临床检验结果之间的可比性较差:同样一个检测样品,各厂家生产的试剂盒其检验结果往往相差很大,但并不能因此判断出试剂盒的好坏。 2)正常水平的胆红素含量比较低,使得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检测仪器的精密度成为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

胆红素的体内运输

在单核吞噬细胞中生成的胆红素可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浆内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复合体的形式存在和运输。除白蛋白外,α1-球蛋白也可与胆红素结合。一般说白蛋白与胆红素的结合是可逆的。当血浆胆红素浓度正常时,1分子白蛋白通常结合1分子胆红素,而当血浆胆红素增多时则可结合2分子胆红素。正常成人每100ml血浆中

间接胆红素的简介

  间接胆红素又称非结合胆红素,即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由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组成总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与各种溶血疾病有关。大量的红细胞破坏后,大量血红蛋白被转变成间接胆红素,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不能将其全部转变成直接胆红素,使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升高。其浓度反映肝细胞的转化功能

胆红素代谢的过程

胆红素代谢(1)生成:体内的胆红素主要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血红素。(2)血中运输: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不能被肾小球滤过)(3)肝内代谢:肝脏对胆红素有摄取、转化、排泄的功能。1)摄取:胆红素随血运输到肝后,在膜上与白蛋白解离,并被肝细胞摄取。肝细胞内有Y蛋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