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运动神经元表面蛋白具有“双向通讯”功能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家通过研究果蝇的神经系统,揭示了几种蛋白质信号的活动,这些蛋白质信号能让运动神经轴突知道该在何时、何地分支,伸向正确的肌肉目标并与之连接。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神经元》杂志上。 果蝇要控制自身运动,必须有一套运动神经元将运动纤维和神经索连在一起。在胚胎发育期,神经细胞会发出丝状轴突束,将神经索和目标肌纤维连接起来。起初,许多轴突一起向外伸展,随着它们不断前进,一些轴突必须在特定地点退出共同的“高速路”,去往特定的目的地。“如果轴突分支失败、分支太早或太频繁,就可能在关键的肌肉—神经连接上留下空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基础生物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研究员亚历克斯·克罗金说。 在实验中,研究小组灭活并控制了果蝇的相关基因,观察运动神经元的分支情况。他们发现,一起向外“旅行”的轴突表面都有一些蛋白质,其作用就像双向发报机,让轴突能彼此通讯,协调它们的运动方式,以确保每条肌肉纤......阅读全文

基于多肽的脑靶向纳米传递系统的最新成果

  10月11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巫林平课题组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Moein Moghimi研究团队共同合作,基于多肽的脑靶向纳米传递系统的最新成果“Crossing the blood-brain

2019年8月不得不看的Science子刊亮点研究!

  本期为大家带来2019年8月Science子刊重磅研究成果,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  【1】Science子刊:新研究揭示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内体运输缺陷的真正元凶  DOI:10.1126/scitranslmed.aaz0730  罕见的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milial Alzheimer&#

北京200余仪器和检测企业研发项目通过鉴定

   近日,北京市科委公布了《关于公示2015年度第一批北京市企业研发项目鉴定结果的通知》,本次鉴定结果通过了7000多个项目,其中涉及分析仪器、方法及耗材的研发项目有200多个。200多个项目共涉及40多家单位,其中莱伯泰科、东西分析、北京普析通用、中科科仪、华测检测、利德曼、滨松光子、

2019年第一道曙光 阿茨海默关键蛋白作用被发现!

  受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大脑中,充满了由 β 淀粉样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的斑块。三十多年前,科学家们首次发现这种 β 淀粉样蛋白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产生,但一直以来人们并不清楚 APP 蛋白究竟有哪些神秘的生理功能。  2019 年 1 月 11 日,Science 杂志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来自

张锋:如何在34岁跻身于世界顶尖生物学家?

  豉汁蒸凤爪端上桌后,一个小女孩顽皮地用筷子哒哒地敲打着餐桌。一位穿着Polo衫和牛仔裤的男士,正在和自己的小女儿、妻子和母亲享用着广式点心。在波士顿唐人街这个喧闹的餐厅,没人会多瞄一眼这位男青年。  没人能猜到,34岁的张锋会是这一代人中公认的最具转化能力的生物学家,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在两个领域

只需3分钟,饱览2019BCEIA金奖产品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10月23日-26日,第十八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9”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相关报道:活动缤纷 展商云集 BCEIA 2019北京开幕)。在10月24日晚,BCEIA 2019金奖正式公布,接下来小编将带您一览此次获奖产品(附采访

关于过敏反应的那些事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过敏反应相关的研究与临床治疗的最新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Lancet:抗过敏药物能够缓解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认知损伤  最近,来自UCSF的研究者们成功地在II期临床实验中证明FDA批准的抗组胺药物能够恢复多发性硬化患者大脑的神经系统功能。此前实验室水平的研究发现

张明杰院士发表Nature综述文章

  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3月18日的《自然综述神经科学》(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Mechanistic basis of MAGUK-organized complexes in synaptic development and si

生物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一、 前言[1,2]   基因工程已令人难以置信的扩展了我们关于有机体DNA序列的认识。但是仍有许多新识别的基因的功能还不知道,也不知道基因产物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活的有机体的。功能基因组试图通过大规模实验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但由于仅从DNA序列尚不能回答某基因的表达时间、表达量

推动材料学与生命科学发展 记2019北京市电子显微学年会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12月17日,2019年度北京市电子显微学年会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推动北京及周边省市广大电子显微学的学术及技术水平,促进电子显微学工作者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和交流。会议共有200余人出席、参与。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支持媒体为您带来全程跟踪报道。年会签

《科学》发表关于社会等级的神经环路机制的新成果

  9月29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胡海岚研究组在《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内侧前额叶突触强度双向调制社会等级》的研究文章。文章报道了通过基因水平的操作调节小鼠特定脑区的活性,从而实现对小鼠行为的调控,揭开社会等级的神经环路机制。  社会等级是动物世界中最显著的社

Science子刊:β淀粉样蛋白才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元凶!

  在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中,来自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重要缺失部分。这使得利用一种显著降低两种小鼠模型中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和症状的现有药物进行概念验证实验成为可能,从而有潜力为这种破坏性疾病提供及时治疗。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1月15日的Science T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观遗传学什么是重点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8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5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2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

《Nature》7月最受关注的十篇论文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近期《Nature》下载论文最多的十篇文章(2013年6月

哈佛华人团队:纳米探针加快老年痴呆症研究

  最近,来自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和哈佛大学罗兰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使用由哈佛大学/罗兰学院开发的一种专门纳米探针,直接测量活的培养细胞内的关键蛋白的水平。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Nano Letters》,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这种设备,来记录老年痴呆症相关蛋白——淀粉样β蛋白(A-β

细胞内"永不消失"死亡波:证实以每分30微米速度自杀

  就在过去的24个小时内,你的身体里有500亿个细胞死去了。  不过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实际上,这种有规律的细胞死亡是生命活动必须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细胞凋亡。  当然了,正常情况下新细胞的分裂和旧细胞的凋亡是平衡的,不过一旦凋亡发生异常,就会产生疾病——如果细胞不死,就会产

国家基金委八大学部公布“优先发展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十三五”期间,通过支持我国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从国家重大需求中凝练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提升我国主要学科的国际地位,提高科学技术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学部遴选优先发展领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则是:  (1)在重大前沿领域突出学科交叉,注重多学科协同攻关,

《细胞研究》:裴钢小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获新进展

  上海生命科学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复旦大学药理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科学家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线版上发表阿尔茨海默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文章A GPCR/secretase complex regulates β- and γ-secreta

上海生科院973计划最新Cell子刊文章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的研究人员采用活体共聚焦和双光子成像等多种技术,发现了静息态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双向功能调节,这首次证明了神经元电活动可以调控静息态小胶质细胞的运动,并揭示了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活动的稳态调节,为神经-免疫交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相关成果公布在 Develop

2012年世界各国生物技术发展回顾

  美国   遗传学研究精彩纷呈;细胞学研究成果丰硕;药理学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与治疗获得突破性进展;肿瘤学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开发出一种绘制DNA之间接触位点的新方法,并利用计算机模型绘制出一个细胞中完整DNA链——基因组的精确三维图像;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制造出一个能折叠成

浙大李晓明教授《Nature Medicine》揭示大麻治疗抑郁症新机制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多伦多大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医学联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参与抑郁症发病的新神经环路并揭示了大麻治疗抑郁症的新机制。  抑郁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我们对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仍然知之甚少。临床上对于抑郁症的诊断

近期值得一读的干细胞重磅级研究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2013.12-2017.1期间的干细胞重磅级研究,与各位一起学习!  【1】Science子刊:利用CRISPR/Cas9修复源自罕见免疫缺陷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基因缺陷  doi:10.1126/scitranslmed.aah3480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

《自然》一周论文导读

生物学Biology  Stochastic synaptic plasticity underlying compulsion in a model of addiction  成瘾模型中随机突触可塑性  ▲ 作者:Vincent Pascoli、Agnès Hiver、Ruud Van Zess

清华颜宁教授本月连发Nature、Science文章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称,她们利用脂质立方相结晶法和微聚焦X射线衍射法,揭示出了葡萄糖转运蛋白识别及转运配体的分子基础。研究结果发布在7月15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清华大学的颜宁(Nieng Ya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2007年作为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的颜宁受聘于清华大

清华颜宁教授本月连发Nature、Science文章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称,她们利用脂质立方相结晶法和微聚焦X射线衍射法,揭示出了葡萄糖转运蛋白识别及转运配体的分子基础。研究结果发布在7月15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清华大学的颜宁(Nieng Ya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2007年作为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的颜宁受聘于清华大学医

蛋白GDF15在抵抗肥胖等疾病中功能多多

  最近,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因具有强有力的肥胖治疗潜力吸引众人的目光,其实GDF15在多种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小编针对这方面近期取得的进展进行一篇梳理,以飨读者。  1.Nature:重磅!揭示控制体重的GDF15信号通路,有望治疗肥胖和恶病质  doi:10.1038/nat

清华大学潘俊敏教授Cell子刊发表研究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FLA8/KIF3B磷酸化通过调控Kinesin-II与IFT-B互作控制了细胞纤毛内转运蛋白(Intraflagellar transport,IFT)的进入和转向。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8月28日的《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

精神分裂症风险始于胚胎期的最新证据

  目前,美国Salk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利用新的干细胞技术发现,从精神分裂症患者皮肤细胞产生的神经元,在发育阶段早期表现异常,为这种疾病的早期检测和潜在疗法,提供了一个线索。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该结果支持这一理论:最终导致精神分裂症的神经

214项!国家基金委公布一项国际合作项目初审结果

  10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英国皇家学会合作交流项目初审结果。序号科学部编号项目名称中方申请人中方依托单位11201101460基于展向扭曲结构的流动与噪声控制研究刘宇南方科技大学21201101470面向旋转环境下无线传感器自供电的能量俘获新机理

浙江大学发表7篇CNS,在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取进展

  截止2019年10月10日,浙江大学在Cell,Nature及Science上发表了7篇重要研究成果,iNature系统总结了这些成果:  【1】高熵合金是一类材料,其中包含五个或更多近似等原子比例的元素。它们非常规的成分和化学结构有望实现前所未有的机械性能组合。这类合金的合理设计取决于对几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