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液泡质子ATP酶的概念

液泡膜质子泵由液泡膜H+-ATP酶及液泡膜焦磷酸酶组成。其中液泡膜H+-ATP酶有以下特点:分子量400KD,水解ATP的活性位点在液泡膜的细胞质一侧。H+/ATP计量约为2~3。Cl-、Br-、I-等对该酶有激活作用。该酶可被硝酸盐抑制,但不被钒酸盐抑制。液泡膜H+-ATP酶与跨液泡膜的物质转运有密切关系。液泡膜上的焦磷酸酶能够利用焦磷酸的水解而参与跨液泡膜Δμ H+的建立。......阅读全文

液泡质子ATP酶的概念

液泡膜质子泵由液泡膜H+-ATP酶及液泡膜焦磷酸酶组成。其中液泡膜H+-ATP酶有以下特点:分子量400KD,水解ATP的活性位点在液泡膜的细胞质一侧。H+/ATP计量约为2~3。Cl-、Br-、I-等对该酶有激活作用。该酶可被硝酸盐抑制,但不被钒酸盐抑制。液泡膜H+-ATP酶与跨液泡膜的物质转运有

液泡质子ATP酶的组成

液泡质子ATP酶由液泡膜H+-ATP酶及液泡膜焦磷酸酶组成。

液泡质子ATP酶的功能特点

其中液泡膜H+-ATP酶有以下特点:分子量400KD,水解ATP的活性位点在液泡膜的细胞质一侧。H+/ATP计量约为2~3。Cl-、Br-、I-等对该酶有激活作用。该酶可被硝酸盐抑制,但不被钒酸盐抑制。液泡膜H+-ATP酶与跨液泡膜的物质转运有密切关系。液泡膜上的焦磷酸酶能够利用焦磷酸的水解而参与跨

液泡质子ATP酶的功能和特点

液泡质子ATP酶由液泡膜H+-ATP酶及液泡膜焦磷酸酶组成。其中液泡膜H+-ATP酶有以下特点:分子量400KD,水解ATP的活性位点在液泡膜的细胞质一侧。H+/ATP计量约为2~3。Cl-、Br-、I-等对该酶有激活作用。该酶可被硝酸盐抑制,但不被钒酸盐抑制。液泡膜H+-ATP酶与跨液泡膜的物质转

液泡质子ATP酶的基本信息

液泡膜质子泵由液泡膜H+-ATP酶及液泡膜焦磷酸酶组成。其中液泡膜H+-ATP酶有以下特点:分子量400KD,水解ATP的活性位点在液泡膜的细胞质一侧。H+/ATP计量约为2~3。Cl-、Br-、I-等对该酶有激活作用。该酶可被硝酸盐抑制,但不被钒酸盐抑制。液泡膜H+-ATP酶与跨液泡膜的物质转运有

ATP的概念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简称三磷酸腺苷)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化合物,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组成。又称腺苷三磷酸,简称ATP。腺苷三磷酸(ATP adenosine triphosphate)是由腺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连接而成,水解时释放出能量较多,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

钠钾泵和钠钾ATP酶的概念区别

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简称钠泵,即Na+,K+-ATP酶为细胞膜中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可以分解ATP获得能量,并利用此能量进行Na+、K+的主动转运,即能逆浓度梯度把Na+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把K+从细胞外转运入细胞内,ATP酶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细胞膜内外的K+,Na+

质子动力的概念

中文名称质子动力英文名称proton motive force定  义穿膜的质子(H+)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所含有的势能。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生理(二级学科)

酸碱质子理论的概念

酸碱质子理论(Brønsted–Lowry acid–base theory,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是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J.N.Brønsted)和英国化学家汤马士·马丁·劳里(T.M.Lowry)于1923年各自独立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是在酸碱离子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TP合成的部位——ATP酶的相关介绍

  质子反向转移和合成ATP是在ATP酶(腺苷三磷酸酶 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上进行的。叶绿体内囊体膜上的ATP酶也称偶联因子(coupling factor)或CF1-CF0复合体。叶绿体的ATP酶与线粒体、细菌膜上的ATP酶结构十分相似,都由两个蛋白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