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滤泡的位置和结构

淋巴滤泡指位于淋巴结及皮质区内、与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的淋巴细胞,亦称淋巴小结。根据抗原刺激与否可将淋巴滤泡分成初级滤泡,次级滤泡和退化滤泡。......阅读全文

关于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的病理病因分析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主要原因是由于慢性炎症刺激下,咽黏膜及黏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与淋巴组织增生,黏液腺周围的淋巴组织突起呈慢性充血,致咽后壁有颗粒状隆起甚则融合成片,黏膜液腺内的分泌物若排泄受阻,可在突起的淋巴组织顶部形成囊状白点,破溃时可见黄白色物。病变累及咽侧索淋巴组织时,则形成咽侧索呈纵条

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的相关介绍

  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 primary cutaneous follicle centre lymphoma, PCFCT),肿瘤起源于生发中心成熟B细胞,好发于中老年,男女比为115 ∶1。临床表现为躯干上部(尤其头部和胸背部)皮肤孤立性或局限性斑块、结节或肿瘤。肿瘤由中等至大CC和数量不

关于滤泡型淋巴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滤泡型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细胞来源的惰性B细胞肿瘤。在西方国家FL约占所有NHL的50%,在中国FL约占NHL的13%。FL的组织学特征是低倍镜下肿瘤细胞明显的结节状生长。肿瘤性滤泡主要由不同比例的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组成。中心细胞的核有裂

关于滤泡型淋巴瘤的治疗及预后介绍

  (一)治疗  放射疗法总量30~40Gy,为较好的疗法。泛发性损害,可考虑CHOP联合化疗。单个损害可手术切除。  (二)预后  Marzano等指出皮下组织T细胞淋巴瘤可区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有无发生噬血细胞综合征、肿瘤的亚型以及免疫表型等与预后有关。头部和躯干部损害预后良好,治疗后5年存活率

关于滤泡性淋巴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滤泡性淋巴瘤( follicular lymphoma, FL ),按肿瘤性滤泡内每个高倍视野(HPF)的中心母细胞(CB)数0~5、6~15个和> 15个分为1、2和3级。由于1级和2级两者互相移行,临床行为均属惰性,故2008 WHO分类将其合并在一起,为FL 1~2级,而3级仍按肿瘤性滤泡

关于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依据介绍

  血液病理学专家评估一个合适的活检足以作出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该肿瘤由小裂细胞和大细胞以不同比例构成滤泡型生长。证实B细胞免疫表型,存在t(14;18)和BCL-2蛋白异常表达可以肯定诊断。大多数鉴别诊断是淋巴瘤和反应性滤泡增生之间。滤泡性淋巴瘤病人经常被再分类为小细胞为主型,大小细胞混合型,和大

关于滤泡性淋巴瘤的基本信息介绍

  滤泡性淋巴瘤( follicular lymphoma, FL ),按肿瘤性滤泡内每个高倍视野(HPF)的中心母细胞(CB)数0~5、6~15个和> 15个分为1、2和3级。由于1级和2级两者互相移行,临床行为均属惰性,故2008 WHO分类将其合并在一起,为FL 1~2级,而3级仍按肿瘤性滤泡

一例滤泡性淋巴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62岁,之前身体健康,因疑胶质结节接受了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手术期间,偶然发现了一个VI区淋巴结,该结节最大径为0.5 cm。该结构是因肿瘤细胞的结节性增生所致(图A)。滤泡表现为中心母细胞以及中心细胞的反向生长模式(图B)。免疫组化检查显示,肿瘤细胞CD20、CD10、bcl-2、bcl-6

淋巴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淋巴细胞(英语:lymphocyte),也称淋巴球,为白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直径6—8微米;在人体约占白细胞的20—30%,圆形细胞核,细胞质很少。某些疾病可以影响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减,如患肺结核时,有显著增加。淋巴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识别功能的细胞系。按其发生迁移、表面分子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T细胞

淋巴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淋巴结的结构淋巴结为近乎圆形的网状结构,表面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略凹陷处为门,有输出淋巴管和血管出入。被膜向外延伸有许多输入淋巴管;向内伸入实质形成许多小梁,将淋巴结分成许多小叶。淋巴结的外周部分为皮质,中央部分为髓质。皮质区有淋巴小结,又称淋巴滤泡;受抗原刺激后出现生发中心;此区内富含B细胞和滤泡

血睾屏障的结构位置

位于间质毛细血管腔和曲细精管腔之间,两腔之间有毛细血管、淋巴管的内皮细胞和基底膜、肌样细胞、曲细精管基底膜和支持细胞等结构。睾丸生殖上皮. 1 基底膜, 2 精原细胞, 3 初级精母细胞4 次级精母细胞, 5 精细胞, 6 成熟精细胞, 7 支持细胞(塞尔托利氏细胞), 8 紧密连接(血睾屏障)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样增生症的概述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样增生症属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之一,临床较为少见。其病理特征为明显的淋巴滤泡、血管及浆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增生,临床上以深部或浅表淋巴结显著肿大为特点 部分病例可伴全身症状和(或)多系统损害,多数病例手术切除肿大的淋巴结后,效果良好。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样增生症的病因

  CD的病因未明。浆细胞型则认为可能和感染及炎症有关,有作者提出免疫调节异常是CD的始发因素,临床上25%的中心型病例证实伴HHV-8感染,还认为至少部分CD处于B细胞恶性增生的危险中,少数多中心型可转化为恶性淋巴瘤,然多数病例追随结果并未转化为恶性肿瘤。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样增生症的诊断

  CD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凡淋巴结明显肿大,伴或不伴全身症状者,应想到CD的可能,淋巴结活检获上述典型的CD病理改变才能诊断,即CD的确诊必须有病理学论据,然后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做出分型诊断。确诊前还需排除各种可能的相关疾病。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样增生症的治疗

  局灶型CD均应手术切除,绝大多数患者可长期存活,复发者少。病理上为浆细胞型的局灶性CD,如伴发全身症状,在病变的淋巴结切除后也可迅速消失。  多中心型CD,如病变仅侵及少数几个部位者,也可手术切除,术后加用化疗或放疗,病变广泛的多中心型CD只能选择化疗,或主要病变部位再加局部放疗,大多仅能获部分

继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的诊断

  1、皮肤T细胞淋巴瘤  中心细胞性淋巴瘤特别是因活检挤压或固定不佳,其胞核常收缩变形,与皮肤T细胞淋巴瘤难分,但后者对ACP或ANAE呈灶性阳性反应,对L26和B1呈阴性反应。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大多为B细胞性,与中心细胞性淋巴瘤常难于区分,结合临床可以鉴别。

FDA接受tazemetostat新药申请-治疗滤泡性淋巴瘤

  FDA肿瘤学药物咨询委员会以11:0的投票结果,支持Epizyme公司开发的“first-in-class“EZH2抑制剂tazemetostat治疗转移性/局部晚期上皮样肉瘤患者。几个小时之后,Epizyme公司宣布,已经向美国FDA递交tazemetostat的新药申请(NDA),寻求加速批

滤泡性淋巴瘤新药获FDA优先审评资格

  罗氏集团(Roche Group)成员基因泰克(Genentech)近日宣布,美国FDA已经接受了该公司的补充生物制剂许可申请(sBLA),并赋予了新药Gazyva (obinutuzumab)优先审评资格。这款新药将会用于治疗以前未治愈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可在化疗之后单独使用。随着优先审评资格

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性淋巴瘤病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女, 78 岁,右侧耳前皮疹 1 年。患者 1 年 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耳前出现皮疹,初为红色丘疹,约 黄豆大小,逐渐扩大、融合成斑块,伴轻度瘙痒。患 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皮肤科情 况:右侧耳前可见3 cm × 4 cm 大小红色斑块,边界 较清,表面光滑,无鳞屑、糜烂

上皮内淋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 IEL)是存在与小肠粘膜上皮的一类独特的细胞群,IEL可存在两种不同的细胞来源:①约40%的IEL为胸腺依赖性,其表现型与外周血的T细胞相同,由αβ T细胞组成。这类细胞可能是派氏淋巴小结中的T细胞抗原刺激后增值,然后通过淋巴循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样增生症的发病机制

  由于其淋巴结滤泡中存在一个以上的血管生发中心,部分病例还有血管脂肪瘤成分,且病变也可发生于正常时不存在淋巴组织的部位,故曾认为是一种错构瘤,血管造影的图像也类似于其他的血管错构瘤。以浆细胞增生为主的CD被认为和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炎症有关,因其病理上呈炎症样改变,如浆细胞免疫母细胞及毛细血管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样增生症的鉴别诊断

  CD应和恶性淋巴瘤、各种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大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浆细胞瘤、艾滋病及风湿性疾病等鉴别。它们有某些相似的临床表现和(或)病理改变,仔细的病理学检查,包括免疫组化检查,以及某些原发病的检出是鉴别要点。血管滤泡性淋巴结样增生症的淋巴结肿大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1.淋巴瘤虽然两者都有淋巴结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样增生症的辅助检查

  1.组织病理学肿大的淋巴结活检显示上述CD的特殊病理改变。病变主要累及身体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偶可波及结外组织 CD病理上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透明血管型:占80%~90% 淋巴结内显示许多增大的淋巴滤泡样结构,呈散在分布。有数根小血管穿入滤泡,血管内皮明显肿胀,管壁增厚,后期呈玻璃样改变

关于继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的简介

  据美国NCI统计,在1175例NHL中FCCL有392例,占34%,较多见。我国上海市淋巴瘤协作组报道1771例NHL(1972~198年)中有115例,只占6.5%,较为少见,可能与漏诊有关。FCCL最常发生于淋巴结,也可发生于结外,如脾脏、胃肠道、骨髓、扁桃体和皮肤等。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

继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的辅助检查

  继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的组织病理:  1、中心细胞性淋巴瘤  瘤细胞呈结节状浸润,主要在真皮深层偶或向皮下组织扩展,沿血管、附属器周围或近神经小分支处呈团块状浸润,大或中等大,较正常胞核不规则且有裂沟,染色质细致,核仁不明显;胞浆常少而呈极弱嗜碱性。瘤细胞对ANAE、ACP和POX均呈阴性

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滤泡增生的简介

  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滤泡增生(nonspecific reactive follicular hyperplasia)的主要特点为淋巴结肿大、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明显扩大。淋巴滤泡数量增多,不仅分布于淋巴结皮质,并可散在于皮髓质交界处和髓质内。滤泡大小形状不一、界限明显。生发中心明显扩大、增生,

关于滤泡型淋巴瘤的免疫病理介绍

  肿瘤B细胞标志物CD19,CD20,CD22,CD79α阳性。细胞表面可查到单一型免疫球蛋白产物,即kappa或lambda轻链,而小是二者都呈阳性。肿瘤期免疫球蛋白染色阴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并不表达CD5或CD10。与淋巴结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相比,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通常也不表达bcl-2

一例伴滤泡的T细胞淋巴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82岁,表现为颈部和腋下淋巴结肿大,无其他症状。颈部淋巴结活检显示淋巴结结构模糊(图A,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图B,IgD免疫组化),可见异常淋巴细胞,其特点为胞浆透明,CD3、CD10、BCL6和PD-1为阳性(图C)。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样细胞部分累及鼻窦(图D),免疫组化示CD20、CD79

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一)形态甲状腺呈“H”形,分左、右侧叶和峡部。(二)位置甲状腺位于喉和气管的两侧,甲状腺峡位于第2到第4根气管软骨环的前方。吞咽时可随喉上下移动。

甲状旁腺的形态和位置

(一)形态甲状旁腺为棕黄色扁椭圆形小体,上下各一对。(二)位置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两侧叶的后缘,可埋入其实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