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李灿:硅基光电极中界面特征对性能的影响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副研究员姚婷婷等在光电催化分解水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以单晶硅光电极为模型,识别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结构光阳极中制约其性能的关键界面因素,并针对性地引入相关界面调控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光生电荷分离提取和利用效率,实现了对光电转化器件的理性设计和优化。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会志》。 通过太阳能驱动水分解制氢是解决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途径之一。光阳极上水氧化产氧半反应动力学缓慢,是太阳能光电催化分解水的决速步骤。其中,光生电荷的产生、分离提取以及传输利用是实现高效光(电)至化学能转化的几个关键步骤。在“界面能带调控”研究方面,团队前期以硅基光电极为研究模型,发现了n-Si/ITO肖特基光电器件的界面类施主态缺陷抑制光生电荷的分离和传输,揭示了界面能带结构与光电器件特性的关系。基于前期探索,发现获得高性能Schottky硅基光电极的关键是通过降低缺陷位点浓度,从而减小提......阅读全文

世界最大硅基薄膜光伏电站将在内蒙古动工

  记者近日获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硅基薄膜光伏电站项目——国家“金太阳”太阳能示范电站项目将在内蒙古自治区动工。   据悉,这一5兆瓦的光伏电站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投资,将采用5.7平方米双结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新奥集团旗下的新奥太阳能源公司宣布中标该项目,为其提供双结硅基薄

《自然·通讯》超弹聚合物解决硅基电极“自由”胀裂难题

  万物非完美,对于电子时代的锂离子电池亦不例外。  研发高电量的可充电电池需使用可存储大量电荷(即高电容量)的电极材料,如硅单质和一氧化硅(SiO)颗粒。然而,硅基材料在电池充电过程中由于Li+迁入使得体积剧烈膨胀,而在放电过程中因Li+迁出体积又会显著缩小。如此大幅、反复的体积变化将导致活性颗粒

氟电极法测定硅铁试样中的硅

一、方法要点 硅铁试样先经碱熔,随后用热水及HCl浸取,定容后,吸取部分试液放入50mL烧杯中,在微酸性介质中,用过量KF(或NaF+KCl)溶液沉淀硅酸为K2SiF6,然后用氟电极法测定溶液中NaF的余量来换算硅的含量。在掩蔽剂存在下,可以排除共存的Fe3+、Al3+、Mn2+、Ni2+等

硅基光子晶体载体上RuO2纳米结构催化高效CO2光转换

  CO2在与H2相互反应的[Ru(110)]-1表面吸附的示意图  CO2的阳光驱动催化加氢是产生有用化学品和燃料的重要反应,如果在工业规模下运行,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近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Geoffrey A. Ozin教授(通讯作者)介绍了在三维硅基光子晶体载体上高分散的纳

“神奇材料”石墨烯“联姻”硅基技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0日(北京时间)报道,奥地利、德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们合作研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很好地让“神奇材料”石墨烯同现有占主流的硅基技术“联姻”,制造出在半导体设备等领域广泛运用的石墨烯-硅化物。相关研究发表在英国自然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杂志上。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

为何选择硅基微流控芯片?

第一种应用于微流控芯片的材料是硅,虽然它很快被玻璃和聚合物取代。硅首先被选中是因为:* 它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 容易金属沉积* 优越的导热性* 表面稳定性然而,硅基微流控芯片由于其硬度而不易处理,因此难以生成如微阀或微泵等有源微流控部件。另一个缺点是当进行光学检测时,硅展现出明显的不透光性。此外,由

硅激光向中红外光“挺进”

研究人员在近期在线出版的《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期刊上报道,将硅激光的运行波长从近红外扩展到中红外光的可能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医学诊断和环境监测等领域,非常需要一种便宜、高能量、运行波段在中红外光范围(2微米~5微米)的硅半导体激光,但目前还没有这种激光。 Haishe

王曦:领航高端硅基产业蓝海

  王曦,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半导体材料学专家,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我国高端集成电路衬底材料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军人物。3月23日,他在上海科技奖励大会上获得了2017年度科技功臣奖。  在中国,如果提到高端硅基SOI材料研发和产业化,业内人士都会提到一个名字——王曦。  王曦,中

硅基混合能源电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过去十年里,由于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现象的出现,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的利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硅基太阳能电池以其低成本、高性能和大规模生产等特点得到人们的广泛肯定。   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之一。光调控是一种有效提升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方法,如通过增强光吸收能力和制造各种金字塔表

亚洲硅业巧渡光伏产业难关

  多晶硅生产是光伏产业的基础环节。多年前,多晶硅生产技术还被垄断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光伏产业发达大国手中。2006年,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我省第一家主要生产多晶硅的光伏制造企业——亚洲硅业诞生了。2008年底,企业的投产填补了我省在多晶硅生产行业的空白。   然而,就在光伏产业迅速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