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皮乳头层的介绍

真皮乳头层 又称粒面层或恒温层。是真皮的上层、即从真皮的表面到毛囊及汗腺底部的这一层。其表面与表皮的卜层相互啮合,表皮除去后,该层表面呈现乳突状,故称乳头层。制革时,乳头层又称粒面层,并因该层内含有能调节动物体温的汗腺、脂腺及竖毛肌等组织,故亦称恒温层。乳头层占真皮的厚度比例因动物种类及皮的部位而不同。该层约胶原纤维束比位于其下的网状层要纤细,纤织交织角也较平缓,组织结构和物理机械强度也较网状层弱,制革时要保护乳头层以及这两层之间的联系,以免影响粒面美观和革的强度。......阅读全文

简述皮肤萎缩的临床表现

  1.表皮萎缩  表皮细胞层数减少变薄,如老年人表皮细薄多皱纹,可以推动,表皮下血管可以推动,表皮下血管容易见到,但皮纹仍保持原状。因疾病或外伤发生的萎缩如盘状红斑狼疮,表面光滑,失去皮纹。  2.真皮萎缩  乳头层或网状层结缔组织减少,皮肤可有凹陷,但表面外观正常,皮纹仍然存在。  3.表皮、真

关于颌下间隙感染的检查诊断介绍

  一、检查:  两型皮损的组织改变相同,主要为表皮角化过度和真皮乳头状瘤病。真皮乳头向上突起似手指状。乳头顶部和两边表皮变薄。乳头之间表皮向下凹陷,其中充满角质,棘层呈轻度或中度肥厚。表皮基底层可有轻度色素增多。  二、诊断:  1.病史  成人有下颌磨牙化脓性根尖周炎、下颌智齿冠周炎史,婴幼儿、

关于口腔毛状粘膜白斑病的病理变化-介绍

  1、原因  受人乳头瘤病毒或E-B病毒或人乳头瘤病毒合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常发生于艾滋病(AIDS)患者,有人发现79例本病患者中78例HIV抗体阳性,因此认为本病是AIDS患者早期监控的一个临床标志。  2、生理变化  表皮有角化过度,角质突出于表面(常类似毛状),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且在角化

一例寻常疣合并乳头状汗管囊腺瘤病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 41 岁。左侧额部疣状丘疹 40 余年。患者出生时 即见左侧额部单发皮色小米大小丘疹,后逐渐增大至 3. 5cm × 1. 8cm 大小,偶有瘙痒,余无特殊不适。2 年前曾于当地医院行 激光治疗(具体不详),术后皮损消退,创面恢复良好。1 年前 上述症状复发。否认发病前局

扁平苔藓样角化病病例分析

扁平苔藓样角化病(LPLK)为暗褐色丘疹或小斑 块,本病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 易造成误诊,现将我科诊治 2 例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 1.患者女,82 岁。 因左额部暗褐色斑块1 个月 余,于 2016 年 3 月 2 日来我院就诊。 患者 1 个月前无 明显诱因左

伴表皮增生的黏蛋白痣病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8 岁,左侧背部皮色丘疹、斑块 4 年。 患者4 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背部出现数个绿豆大 小的皮色丘疹,表面光滑,无自觉症状,未予诊疗。 随年龄增长,皮损逐渐增多、增大。既往体健,父母 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检:各系统 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 左侧背部可见数

关于色素失调症的基本介绍

  色素失调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又称色素失禁症,是一种少见的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病,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xpll或Xq28,曾经有人认为.散发病例基因位于Xpll,家族性病例多位于Xq28。x染色体基因重排导致IKKr/NEMO基因失活。皮肤特征性组织病理改变分三期:  

色素失调症的检查

  组织病理:小疱位于表皮内,伴海绵形成,有多数嗜酸性粒细胞,水疱间表皮常含有小团的表皮细胞,呈涡轮状排列及散在的大的嗜酸性透明胞浆的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浸润如表皮,疣状增生处表现棘层肥厚不规则的乳头瘤样增生及角化过度,色素沉着处真皮上层噬黑素细胞增多,内含大量黑素颗粒,基底层黑素颗粒减少,有空泡变性

透明细胞棘皮瘤病例分析

透明细胞棘皮瘤透明细胞棘皮瘤(clearcellacanthoma,CCA)又称Degos棘皮瘤,目前认为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糖原储存异常所致的皮肤良性肿瘤[1]。鉴于CCA皮损常表现为褐色丘疹或结节,且常伴有渗出和出血,临床易误诊为血管性肿瘤或黑素细胞瘤。该病极为少见,现将我们近年来诊治的10例患者

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4-例皮肤镜及反射式共聚焦显微...1

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4 例皮肤镜及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影像学特征病例分析脂溢性角化病( seborrheic keratosis, SK) 是一种 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组织病理常分为5 种类型:角 化过度型、棘层肥厚型、腺样型、激惹型及克隆型 ( 巢样型) 。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临床上常需与色素细胞性皮损

毛囊角化病的检查化验及诊断要点

  检查化验  肺部损害,X线检查可见结节状阴影和弥漫性肺纤维化。本病病理变化并不限于毛囊,无毛部位如掌跖与口腔黏膜也被波及,故而本病并非只是毛囊的疾病,口腔黏膜损害的组织象与皮损类似,也有陷窝及角化不良,但一般无典型的圆体形成。  组织病理:基本变化为角化不良,特点有:  1.出现圆体,谷粒。  

关于毛囊角化病的病因分析

  1、病因  本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的角化过程异常的遗传性皮肤病。有人认为维生素A代谢障碍及日光照射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2、检查  本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为:特殊形态的角化不良,形成圆体和谷粒;基底层上棘层松解,形成基底层上裂隙和隐窝;被覆有单层基底细胞的乳头,向上不规则增生,进入隐窝和裂隙

一例少年假性黑棘皮病临床、皮肤镜及病理观察

病例介绍患者女,16 岁。 主诉:颈部、腋下色素沉着、皮肤粗糙 1 年。 现病史:患者近 1 年来发现颈部、腋下褶皱部位皮肤出现色素沉着、皮肤变粗糙,无自觉症状。患者身高 154 cm,体重 75 kg,体 重质量指数(BMI)为 31.6(正常值 18.5~23.9),糖耐量试验、甲状腺功能测定、

关于匐行穿孔性弹性组织变性的检查方法介绍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表皮增厚,其中有扩大而不整齐的弯曲狭长管道,穿通真皮,管道可单腔或多腔,通过毛囊管道外口,可有退行性变的嗜碱物质与角化物形成角栓,管腔周围及下口为慢性炎症,由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组成异物肉芽肿,有嗜酸性弹力纤维穿入管腔内,真皮

关于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的检查方法介绍

  1、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2、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偶见灶状角化不全,棘层变薄。典型的改变是增厚的角质层呈乳头状凸起,类似塔尖,与扁平的棘层形成鲜明的对比。真皮上层紧靠表皮处可见有狭窄的带状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

一例单侧痣样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病例分析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17 岁。因左侧乳晕暗褐色斑块 2 年,于 2015 年 12 月 10 日来我院就诊。患者 2 年前发现左侧 乳晕颜色变深,未予诊治,后表面出现颗粒状丘疹,融 合成斑块状,无自觉症状,外院曾按湿疹治疗无效,为 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鱼鳞病及黑 棘皮病等病史。家族

一例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伴寻常型银屑病...

一例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伴寻常型银屑病病例分析汗孔角化症是一种少见的、源于遗传的慢性进行性角化不全型皮肤病,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DisseminatedSuperficialActinicPorokeratosis,DSAP)是其中最常见的一个亚型。而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机

关于疣状增生的基本介绍

  疣状增生(verrucous hyperplasia),也称疣状棘层肥厚,表皮角化增厚,突起,呈山峰状或尖顶状,真皮乳头可不突出皮肤平面,也可伴有乳头瘤状增生。常见于口腔,尤其是牙龈、颊部和舌等,另外手、足、阴茎等也可见。临床上常伴白斑,组织学常有角化病和上皮异型。值得注意的是疣状增生和疣状癌临

单侧痣样黑棘皮病病例分析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0 岁。5 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腰背部出现散 在呈带状分布的灰褐色斑块,色深,形状大小不一,表面 粗糙,稍突起于肤面,无瘙痒或灼痛等自觉症状。 5 年来 皮损未扩大及消退,未予治疗,为明确诊断,遂于 2015 年 11 月来我科就诊。 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疾 病史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的疾病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浆红细胞、粪中原卟啉增加,少数患者伴粪卟啉增加,尿中卟啉正常。可有血清铁水平降低铁结合力增加。血红蛋白和血细胞容积降低,并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红细胞在碘钨石英灯下发射短暂(10~15s)橘红色荧光。  其它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在皮损处和暴露部位的皮肤,真皮上层乳头层血管壁及其

男性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病例分析

患者男,19 岁。 因左侧乳头乳晕皮肤增厚伴角化 过度 10 余年就诊。 患者 10 余年前无明显原因于左侧 乳头、乳晕处出现针头大的浅褐色小丘疹,之后皮疹逐 渐扩大,局部增生肥厚,颜色加深,无自觉症状。未经治 疗。否认既往皮损红肿、破溃及渗液。患者既往体健。家 族成员无类似疾病家族史。 体格检

全身性发疹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组织病理:真皮乳头层和真皮中部可见单形性组织细胞和少数淋巴细胞浸润。无多核巨细胞。组织细胞核染色质稀少,胞浆丰富、淡染,胞浆界限不清。这些细胞常在血管周围呈巢状排列。免疫组化检查浸润细胞S-100蛋白和CD1a(OKT-6)阴性,CD-11b和CD-4阳性。超微检查见肿瘤细胞含大量成簇致密而规则

多形红斑型玫瑰糠疹病例分析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2 岁。 因躯干与四肢红斑、鳞屑 1 个月于 2018 年 11 月 27 日就诊。 患者 1 个月前左大腿无明显 诱因出现 2 枚椭圆形水肿性红斑, 三四天后泛发至躯 干、四肢,伴轻度瘙痒。 在外院以抗组胺药等对症治疗 仍有新发皮疹。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发病前无用药 史

卟啉病的组织病理

  表现为真皮上层和乳头层血管壁及血管壁周围嗜酸性均质物质呈套状沉积,PAS染色阳性。陈旧性皮损可伴有胶原束增粗。水疱可形成于表皮下或基底膜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基底膜带IgG沉积。

皮肤纤毛囊肿的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囊肿位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呈单叶或多叶性。常见特点为囊腔内出现乳头状突起。囊肿衬以单层立方到柱状纤毛上皮,有些部位衬以假复层上皮。可见灶状鳞状化生。囊肿周围无皮肤附件、腺性结构或肌纤维。

色素失调症的检查及鉴别

  检查  组织病理:小疱位于表皮内,伴海绵形成,有多数嗜酸性粒细胞,水疱间表皮常含有小团的表皮细胞,呈涡轮状排列及散在的大的嗜酸性透明胞浆的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浸润如表皮,疣状增生处表现棘层肥厚不规则的乳头瘤样增生及角化过度,色素沉着处真皮上层噬黑素细胞增多,内含大量黑素颗粒,基底层黑素颗粒减少,有

一例毛细血管扩张型乳腺癌皮肤转移病例分析

患者女,51岁。因右乳腺癌术后8年、左乳腺癌1年、左侧胸壁皮疹6个月于2014年9月来我科就诊。8年前于外院行保留乳房的右乳腺癌切除术,术后行5次化疗。3年半前右乳腺癌复发,在我院外科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年前发现左乳头内陷,于我院行乳腺MRl示:右乳术后改变;左侧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可能性大),

小阴唇疣状黄瘤病例分析

1 病历摘要患者女,58 岁。因发现右侧小阴唇肿物并缓慢增 大 4 年余。患者 4 余年前偶发现右侧小阴唇处一枚绿 豆大圆形结节,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皮损缓慢增大 成肿块,于 2016 年 6 月 9 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既 往有外阴慢性瘙痒史 10 余年,偶搔抓,曾在外院诊断 为“外阴

毛囊漏斗肿瘤的检查

  组织病理真皮上部有与表面平行的上皮细胞板状生长,有多处与表皮下缘相连,瘤板周围细胞层呈栅状,中央细胞的胞质,因含糖原而淡染,小的毛囊从下方进入而失去特性。因此不再能够识别沿瘤板下缘有类似毛乳头的凹陷。

关于疣状血管瘤的检查诊断介绍

  1、检查  组织病理:表皮呈乳头瘤增生,伴发扩张的血管腔,后者充以红细胞,疣状血管瘤的表浅部与血管角化瘤类似,但不同之处为血管扩张延伸至真皮网状层和皮下组织。  2、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典型皮损,组织病理特征即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