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美专家称2050年北冰洋海冰将消融

直到最近,北冰洋的巨厚冰层仍然阻挡着亚洲通往北美和欧洲之间的最短航路。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有专家表示,到本世纪中叶,北冰洋的海冰将会变得非常薄,从而将首次让船只直行通航北冰洋首次成为可能。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表示,到2050年前后,北冰洋的海冰将会变得足够脆弱,从而允许破冰船在其中开辟出一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直行航道。事实上货运船队完全可以直接绕行北极航道而不需要用到破冰船,因为那时候北冰洋的海冰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消退了。 这项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船运公司已经对此消息表示欢迎,因为绕行北冰洋可以让它们节省大量时间和开支成本。然而环境保护者们对这一消息表示担忧,他们担心当地的野生动物将会因此遭受灭顶之灾,而大量的石油公司可能也会蜂拥而至。北冰洋逐渐解冻的这一趋势也将触动欧洲,加拿大和俄罗斯三方在北冰洋航道和资源问题上本就已经十分紧张的对立关系。 去年夏季,北冰洋海冰数量创造历史新低,......阅读全文

北极冰川逐渐消失 英国专家竟称或充满生机

    北极冰川的消失,会对北极带来什么影响?最近,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的阿兰・坎普等人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表明,未来在夏季无冰的北冰洋,可能充满生机。他们从北冰洋的洋底泥土取样,发现这些泥土中留有恐龙时代的生态线索――硅藻的痕迹。硅藻是一种相当低级的海藻,接近食物

中国第11次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2”号返航

  “雪龙2”号最新消息,正在执行中国第11次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2”号于北京时间9月11日5时开始返航。 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今年7月15日从上海出发,开启北极科考之旅。这也是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首次承担北极科学考察任务。

美国:2013年全球变暖趋势仍无改善

  美国科学家日前表示,2013年北极冰帽缩小与南极冰面增加这类季节性和地区性差异并未改变地球平均温度持续升高的趋势。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数据显示,2013年地球平均温度为14.6摄氏度。自1880年开始记录地球温度以来,2013年与2006年和2009年位列最热年份的第七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

《Science》:影响全球气候系统的海洋经向翻转环流的驱动源

  最新的一项国际研究指出,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影响的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主要发生在格陵兰以东的副极地海域。图:OSNAP观测系统及其观测的北大西洋副极地区域海洋环流系统。整个观测系统从加拿大经格陵兰向东直至苏格兰,覆盖拉布拉多海(Labrador Sea),伊尔明厄海(Irminger S

中美首赴南大洋查“铁” 探讨“铁假说”科学基础

  “给我半罐铁,我将给地球带来下一个冰河期。”美国化学家约翰·马丁20年前的这一大胆预言,引发了广泛的科学争论。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中,中美科研人员首次在南大洋系统开展铁的空间分布及输入通量调查,以研究南大洋的碳循环,探讨“铁假说”的科学基础。   据这一国际合作项目的负责人、

中美科研人员首赴南大洋查“铁”

  “给我半罐铁,我将给地球带来下一个冰河期。”美国化学家约翰·马丁20年前的这一大胆预言,引发了广泛的科学争论。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中,中美科研人员首次在南大洋系统开展铁的空间分布及输入通量调查,以研究南大洋的碳循环,探讨“铁假说”的科学基础。   据这一国际合作

海洋升温正导致细菌蔓延

  近日,相关专业人士发出警告:海洋温度升高将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疾病,从而需要人类在医疗方面投入数百万欧元(美元)以治疗这些疾病。   据美联社消息,近日,这一消息发布在一网络论文集上,这一份厚达200页的论文集汇集了100多个研究项目的报告和论文,这些研究项目始于1998年,由欧盟资助完成。该论

科学研究发现 海洋环流可解释为何北极变暖快于南极

  近几十年来,科学家观察地球两极的气候难题:北极变暖并逐渐丧失海冰,而南极许多地方却有所降温,甚至在增加海冰。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更好地了解南北极响应因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影响的不对称现象的基本过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绿色海洋学教授约翰·马歇尔及其团队通过研究海洋动力学这一现象发现,

美《发现》杂志评出2012年十大科学新闻

  这一年,我们发现了“上帝粒子”,探索了火星上的古溪流,研究了细菌的愈合能力,学会了开采更多的清洁能源,诸如此类的新发现注定使2012年成为科学发展的非凡一年。   1.希格斯粒子:世界的重力之源   花了数十年时间,砸下数十亿美元,今年7月,位于日内瓦附近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终于给了回报。物理学

极端天气为何集中登场?

  近来地球出现北半球冰封、南半球酷暑的“冰火两重天”现象,美国东海岸遭遇暴风雪天气和低温,马萨诸塞州的海浪冻成了冰雕,东北部部分地区气温甚至降到了“火星表面温度以下”,而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多地却出现了极端高温,悉尼气温创79年来最高。  “炸弹气旋”导致美国低温  此次,美国东海岸之所以出现数千万人

我国第五次北极科考7月起航

在前4次北极科学考察的基础上,我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将搭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7月2日从青岛出发,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据记者了解,本次科考队领队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担任,首席科学家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马德毅担任。考察队由科研人员、组织协调与管理人员、后勤保

方修琦:全球变暖面面观

    方修琦 1962年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演变及其影响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之课题 “暖期气候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人类适应研究”。出版有《全球变化》、《中国碳排放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古地理

北极航运增加将加速气候变化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美国和加拿大联合研究小组报告称,如果全球气候继续变暖,北冰洋海冰进一步减少,连接国际贸易伙伴的北极航运可能会移向最北端,形成新航线,并且航运交通将会增加。这种不断增加的最北极航运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会对气候产生明显影响,研究人员指出,发动机排出的温室气体和烟尘颗粒将

中国水声界完成首次北极及其毗邻海域水声学科考

   图说:卫翀华在北极海冰上进行水声实验  历时78天,累计航行13000多海里,最北到达北纬82度52分,中国第七次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凯旋。在128名考察队员中,中科院声学所水声工程中心副研究员卫翀华是一名“新兵”,也是我国水声学领域赴北冰洋进行实地专业科学考察的第一人。  “在

中国科学家在北极高纬地区发现新型污染物

  参与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的科学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最新研究发现,一些新型溴代阻燃剂、全氟烷基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首次在北极高纬度海区出现。   参与本次科考、来自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的蔡明刚博士说,这些新型持久性有害污染物对生物和人类多具有致畸、致癌以及内分泌干扰等特征,它们对北极地区

中国第九次北极科考实现多个“首次”

  9月26日,雪龙号科考船顺利返回上海。历时69天,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下称“九北”)顺利结束。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九北”是自然资源部组建后我国首次开展的极地考察。“同时‘九北’也是年初《中国的北极政策》发布后我国的首次北极科考,这可以看作是对上述白皮书相关声明的成

科学家将被迫更新世界磁场模型

  世界之巅正在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在地核内流动的液态铁的驱动下,这颗行星的磁北极正在从加拿大向西伯利亚漂移。磁极移动得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全世界的地磁专家不得不采取一些罕见的行动。  1月30日,他们将更新“世界磁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地球磁场并构成了所有现代导航——从海上船舶导航系统到智能手机上的

科学家将被迫更新世界磁场模型

  世界之巅正在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在地核内流动的液态铁的驱动下,这颗行星的磁北极正在从加拿大向西伯利亚漂移。  磁极移动得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全世界的地磁专家不得不采取一些罕见的行动。  1月30日,他们将更新“世界磁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地球磁场并构成了所有现代导航——从海上船舶导航系统到智能手机

中国首次成功试航北极西北航道

  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号科考船6日成功穿越北极西北航道,为我国开辟了北美经济圈至东北亚经济圈的海上新通道。  北京时间8月30日14时10分,“雪龙”号进入戴维斯海峡,途经巴芬湾、兰开斯特海峡、皮尔海峡、维多利亚海峡和阿蒙森湾,沿途克服航道曲折、浮冰密集、冰山散布、海雾频现、冰区夜

南极部分地区升温加速:近期冰雪消融十分有限

  研究显示南极部分地区出现加速升温趋势,不过发生灾难性变化的可能性并不大     据国外媒体报道,2012年最重要的与环境有关的故事便当属发生在北极的海冰加速融化。这里的海冰面积在今年夏天达到了上世纪70 年代末有卫星纪录以来的最低值。但是并非仅有北极地区表现出由于人类活

北极变暖速度是其他地区两倍

  对北极地区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评估显示,该地区的变暖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的两倍。同时,气候变暖正在加速北极冰层融化,进而促使海平面上升。  由90多名科学家撰写的这份报告记录了北极地区因气候变化而正在发生的海量变化——从海冰衰退和冰川融化到生态系统和天气模式的变化。该评估发现,从2011年到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