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达能全球CEO:与中国“双碳”行动同频共振

3月25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在北京举行。在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方案”的分论坛上,达能全球首席执行官盛睿安(Antoine de Saint-Affrique)分享了达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看法和实践。盛睿安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言 达能供图盛睿安称赞中国的“双碳”目标“雄心勃勃”,并表态希望与中国政府和商业伙伴合作,在再生农业实践、循环和低碳包装系统、森林保护和造林计划,以及减少食物浪费等领域,找到适合中国的气候解决方案。盛睿安提到,2022年,达能宣布执行“Re-Fuel”全球能源卓越计划,旨在加速能源转型,实现2030年至少有50%的工厂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这与中国政府制定的“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目标异曲同工。据介绍,达能旗下的中国工厂始终积极探索优化能源机构,提高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使用率,优先选用可再生电力和其他清洁能源。2022年,达能武汉和邛崃工厂成为中国饮料行业的首两家碳中和工厂。盛睿......阅读全文

专家齐集广州 共话“控制腐蚀”助力“双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286.shtm4月24日,第二届中国腐蚀控制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暨世界腐蚀日(中国区)活动(以下简称论坛暨活动)在广州市黄埔区举行。参会院士、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围绕“控制腐蚀,助力双碳”主题,共话腐蚀

实现“双碳”目标,算力需与电力协同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实施节能降碳增效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强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推动数据中心使用绿色能源供电,不仅可以促进通信业节能减排,还可以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现“双碳”目标下的

“双碳”目标如何实行?且看专家出谋划策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吹响向“双碳”目标迈进的号角。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技支撑。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近日公布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众多关键核心技术出现在其中。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中科院有哪些现成的“双碳”技术宝藏可

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促进“双碳”目标落地生效

  12月3日,由中国科协主办、光明网承办的2021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与绿色发展”专题论坛在北京举办,七位知名中外专家齐聚一堂,探讨如何通过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促进“双碳”目标落地生效,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次论坛以“提升公众素质,推动绿色发展”为主题,围

机械工业如何用科技实现“双碳”目标

  “机械工业在全国工业中占的比例是20%—30%,机械工业一些传统的项目、产品过去也是耗能大户。机械工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重要战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克林23日说。  9月23—26日,中国(广东)佛山机械工业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广东工博会)在佛山举行。本届广东工博会上,“双碳

创新新型能源科技,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能源电力必须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在2月9日召开的“2022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主会场”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指出,“实现能源电力转型,必须将科技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本次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在主会场活动及之后的院士专家论坛上,来自各地的

“双碳”目标下能源科技发展路径新思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我国能源科技发展既提出了挑战,又指引了方向。 我国能源科技界必须立足长远发展,系统梳理能源领域各板块互补融合的技术需求及融合方式,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并在重点行业、典型区域开展综合示范,推动“双碳”战略要求下的能源

单细胞生物固碳、固氮双功效机制破译

蓝藻(Blue green algae)是一种重要的固碳菌,由于具有将氮气转化为可利用的营养,因此能够在营养贫乏的水域中进行光合作用。详细内容刊登于最新一期《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bial Ecology (ISME) Journal》杂志。 由美国

“双控”之下,应该如何做到碳减排?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排放权交易一年整。一年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亿元。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对于这样的一份成绩单,中国石化原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未来能源大会上表示,目前成交量还较小,企业主动性还不足。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

“双碳”两会再成焦点,雷军:建立和完善碳足迹核算体系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写入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高频词。大家建议,积极拥抱“双碳”时代,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成为新发展阶段最鲜明的底色。  雷军代表:建立新能源

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思考

  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20年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双碳”(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对中国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政

“能源化学云论坛”举办 院士专家为双碳支招

中新网北京8月2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化学会能源化学专业委员会日前在线举办首期“能源化学云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应邀参加,为如何走好“双碳”之路解题支招。 包信和在论坛上表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国家经济社会达到一定的条件和水平。他进一步指出,我国没有时间

“双碳”科创路演(中韩)活动在沈举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473.shtm 中新网沈阳2月23日电 (记者 王景巍)2月23日,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厅、省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东北科技大市场承办的“双碳”科创路演(中韩)活动在沈阳举行。省科技厅厅长蔡睿,省政府

全面推进双碳目标要警惕七大误区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历史告诫我们,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往往会导致目标上的偏差、行动上的偏颇。因此全面推进“双碳”目标,需要警惕七大认识误区。误区一:简单认为“控碳=控二氧化碳”,忽视其他非二氧化碳气体的影响非二氧化碳气体对于全球温升作用不容忽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报告

40多位院士专家献计“双碳”战略与智慧城市

沙龙对话现场。袁仕联 供图 “智慧城市涉及领域很多,涉及的专业非常细,不同领域、行业、技术学科,要交叉融合、形成合力,要形成可行的工程逻辑。”11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在深圳说。 当天,由广东院士联合会牵头举办的2022西丽湖论坛的平行论坛——大湾区

刘中民:聚焦“双碳”目标 助力绿色发展之路

“这一年,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正在稳步有序推进,在顶层设计和政策执行等层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近日,刚刚参加完中科院“双碳”行动计划领导小组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是刘中民近年来持续关注的重点课题。刘中民等5位委员提出的《

实现“双碳”目标,计量和标准能做什么?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标准、计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方案》提出,到2025年,“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

“绿色双碳”2022年服贸会亮点抢先看!

8月31日至9月5日,年度主题为“服务合作促发展绿色创新迎未来”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丰富的展会内容,突出的绿色主题,亮眼的前沿技术成果……本届服贸会亮点纷呈。  规模更大,内容升级  这是8月28日在服贸会媒体探营活动中拍摄的国家

助力“双碳”,多地发布科技支撑实施方案

近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局等6部门发布《天津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加强绿色低碳领域人才选拔培养,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只是天津,放眼全国,上海、吉林、贵州、内蒙古等地相关政府部门也已经

智能科技助力“双碳”目标发展高峰论坛举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916.shtm5月17日,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科创中国”智能科技助力“双碳”目标发展高峰论坛在天津召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李剑萍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

2022年度双碳科技创新典型案例发布!

12月19日,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发起的2022年度“双碳科技创新典型案例”,经综合评审,名单正式公布,共有18个案例获此殊荣。“双碳科技创新典型案例”主要面向国内能源领域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聚焦清洁能源化利用、新能源、储能、低碳工业流程再造、固废综合利用、绿色建

“双碳”建设刻不容缓,这类物件有巨大潜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废旧物品回收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废旧物品回收分拣体系”。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2﹞109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

低碳产业大爆发 追求能耗与排放双“零”突破

  日前,有专家解读命题:中国“节能减排”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哪里。其中,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调研数据。由此,专家建议,要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节能货物运输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2017年,我国节能减排的成就还是非常显著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显示,2017年,节能减

“双碳”和AI加持,绿色科技创业能否再迎东风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我国加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由此引发绿色低碳科技攻关和推广利用,为投资者带来了众多机遇,资本纷纷再次“掘金”绿色科技创业领域。  1月2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发布公告,拥有中国科学院背景的垃圾发电企业——北京中科润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

发改委提出研究建立碳排放能源消费总量双控制度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15日召开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要研究建立碳排放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实行总量和强度双控;探索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度。环保部总工程师万本太表示,入秋以来京津冀地区雾霾多发频发,根源是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  “节能

“双碳”工作开局良好 实现目标须久久为功

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效?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确保目标如期实现?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取得了哪些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22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作出回应。  “双碳”工作开局良好 进展好于预期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

达能全球CEO:与中国“双碳”行动同频共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217.shtm3月25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在北京举行。在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方案”的分论坛上,达能全球首席执行官盛睿安(Antoine de Saint-Affrique)分享了

推动科普科幻产业研究,助力“双碳”政策落地生根

  11月5日下午,2021年江苏科技论坛之人类世与低碳科普科幻创作论坛暨科普科幻产业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南京举行。据悉,该中心将以研究科普科幻产业发展为中心任务,以树立科普科幻发展标杆为远景目标,努力构建科普科幻产业联盟平台。研究中心聘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等专家学者担任学

院士专家热议“双碳”背景下氢能产业发展

  10月19日,“双碳”背景下的氢能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在上海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科协指导、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办,主题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氢能产业、科技与生活”,旨在凝聚发展氢能产业共识,促进氢能领域合作,推动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氢能产业链和经济生态圈,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预热地热大会,助力“双碳”,首个地热科普展举办

作为北京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的一项重要预热活动,由中国科协、中国石化共同主办的中国首个地热科普展——“拥抱双碳,共赢未来”地热科普公益展,7月4日下午在中国科技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0月底,旨在通过地热公益科普,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办方通过展览科普介绍说,地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