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首艘数字孪生智能试验船“海豚1”首航

6月30日,我国首艘数字孪生智能科研试验船“海豚1”在烟台蓬莱港交付并首航。 该船将从蓬莱驶往青岛,沿途开展一系列船舶智能设备性能验证、环境感知、障碍避碰及航路重规划、数字孪生系统虚实同步交互等多项实验。这艘智能船创造了多源信息融合协同探测、智能感知及环境重构、船舶与海洋环境数字孪生三个方面国内第一,打造了我国首个船舶智能系统与设备测试及验证的“海上流动”实验室。 “海豚1”可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船上,项目负责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夏桂华教授介绍,船上安装了哈工程科研团队最新研制的我国首套全景式128线/2海里激光雷达、360度全景红外视觉系统、360度高视距全景可见光视觉系统、声号自主识别等多套智能感知设备,可在2海里距离内精确探测水面以上0.5米微小目标,等于安装了多个“视力、听力”超强的“眼睛”“耳朵”,并集成船载固态雷达、海浪监测设备等通导设备,打造了船舶航行态势智能感知系统。 “耳朵、眼睛多了,怎么做到......阅读全文

浅谈试验机数字采集技术的意义

电脑带程序的试验机根据采集技术来说分两种:一种是模拟技术采集,其电脑与试验机连接是通过排线连接;一种是数字采集技术,电脑与试验机是通过网线来连接。单纯从硬件来说,多针排线连接方式在插拔时容易插偏插歪,导致插针损坏。随着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偶尔会出现接触不良现象,导致机器使用不稳定。还有客户移机器,打

圆满完成任务!远望3号船、远望6号船返回母港

  昨天(12日)下午,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所属的远望3号船与远望6号船相继返回位于江苏无锡的母港。在全体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两船圆满完成了2020年度试验任务。 2020年度,远望3号船累计出航120天,航行约3.5万海里,圆满完成了5次各类型试验任务。 特别是本航次任务中,远望3号船全体

产业元宇宙有望成为“新型科研力”

近日,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产业元宇宙漫步者: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产业元宇宙有望作为“新型科研力”,充分发挥其高保真、高速度、高安全、可复用的技术优势,加速各领域新科研成果的产出速度和迭代频率。报告认为,元宇宙可定义为实体空间的搜索引擎,它以数字技术为基石,带来人

声学所通过船载方式完成母船与潜水器的多业务通信

  当载人潜水器潜入深海中,声波成为穿透海水与水面联系的唯一可用媒介。然而,海底声信号到达水面后,受母船自身噪声污染变得不再清晰。常规做法是使水面接收换能器远离噪声源,但这会给母船操控带来不便。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海洋声学技术中心朱敏团队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克服了船载对信号质量造成的影响,并

伊朗有意生产核动力船燃料

  伊朗保守派网站“东方新闻”16日报道,伊方开始设计核动力潜艇,西方制裁或迫使伊朗一些大型船舶远航期间使用新型燃料来源,伊朗应提高浓缩铀纯度,以生产核动力油轮所需燃料。   报道称,为实现核动力,伊朗核工业不可避免地提升铀浓缩水平,达到新型船舶反应堆所需的平均水平,即50%至60%。

“科学”号海洋综合考察船下水

11月30日,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在武汉顺利下水,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科学”号总吨位4864吨,总长99.6米,型宽17.8米,吃水5.6米;续航能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最大航速15节,载员80人。船舶和船载探测与实

监测水源水质岛城试用无人船

  给水库查体,今后有望用上无人船了。7月27日,从青岛市环保局获悉,他们与驻青海洋科研院所在棘洪滩水库共同开展了无人船实验,首次探索使用无人船进行水体监测。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计划将无人船投放在青岛周边水库、入海口、近岸海域等,进一步开展无人船水体业务化监测。据了解,岛城目前的环保监测,包括遥感卫星

“实验3”号科考船凯旋

  经过12230海里的航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3”号科考船圆满完成中国和巴基斯坦首次北印度洋联合考察任务,22日返回广州。  应巴基斯坦国家海洋研究所邀请,“实验3”号科考船于2017年12月30日从广州起航,经马六甲海峡前往北印度洋,于2018年1月14日抵达巴基斯坦外海的莫克兰海沟

甲醇掀起燃料船绿色革命

  中化新网讯 6月17日,北京大学世界新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全球甲醇行业协会、美国全球全分析研究所联合在北京举办了甲醇重型动力领域应用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汇集了国内外甲醇燃料和重型发动机研发和应用领域的最新成果,也是国内首次关于船用甲醇燃料和发动机的研讨会。  

天地联络“网速”如何不卡顿

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中,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单位,中国电科为航天员打造了专门的安控系统及数百只传感器等关键设备,在陆海空天布设了密不透风的航天测控通信网,全力保障任务圆满成功。 在发射任务中,为打造好最后一道安全屏障,中国电科研制的多套地面安控系统、地面逃逸安控系统、车载逃逸安控

3366天!中国海油“蓝鲸”船创我国工程船最高工时安全纪录

   7月2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工程)旗下的“蓝鲸”起重工程船安全作业达到3366天,可记录安全工时超过750万,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工程船单船安全工时的最高纪录。  “百万安全工时”是国际一流安全企业的入门标志。“蓝鲸”船从2009年5月起,连续九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海洋石油行业高

麻疹孪生球菌致剖宫产子宫切口感染病例报告

1 病例摘要患者27岁,孕4剖1,因“停经40+1周,不规律腹痛3h”于2019年1月3日入空军军医大学第986医院。患者孕期正规产检,血红蛋白96~106g/L,其余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前3 d出现咳嗽、少痰。有吸烟、饮酒史6年,孕期持续吸烟,4年前剖宫产分娩1女婴,人工流产2次。入院查体:

一例麻疹孪生球菌致颅内感染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 男性,49岁,因发热伴意识模糊3d于廊坊市人民医院就诊,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发热,体温达38℃,咳嗽,咳痰,咽痛,伴鼻塞,流涕,未行特殊诊治,1d前起床后出现头痛,为前额部持续性胀痛,伴恶心,无呕吐。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21.

华人科学家首次证明存在无穷多素数对

据《自然》杂志网站报道,来自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华人数学家张益唐日前证明,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从而在解决孪生素数猜想这一终极数论问题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素数是指只可被1和其本身整除的数字。一般来说,两个相邻素数之间的间隔,会随着数字大小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大。但是,

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工作母船 “探索一号”科考船改修完工

  我国首艘4500米载人潜水器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历时13个月在广州完成主体改修工程,5月5日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   承担改修任务的中船澄西(广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改修于去年3月启动,主要目的是将原名“海洋石油299”的海洋工程船扩展为“探索一号”深海科考船。改修项

数字屏显示高温试验炉的参数及安装调试

   高温试验炉产品用途:耐火砖马弗炉又名(箱式电阻炉),为周期作业式电炉,可供工矿企业、科研等单位实验室作化学分析、物理测定和一般小型钢件热处理时加热之用。   数字.jpg    高温试验炉产品特点:    1、内胆采用耐火砖制作,设备性价比高。    2、智能控制器,控温效果好;大

数字式混凝土压力试验机简要说明

 主要用于混凝土、水泥制品、空心砖、耐火材料、工程材料、石料、橡胶支座等建筑材料的抗压强度试验,可储存、查阅和打印试验结果。是公路、铁路、桥梁、建筑、建材、大专院校等行业试验室的必备设备。    主要技术参数    1、zui大载荷:2000KN    2、准确度等级:一级    3、测力范围:20

药物数字试验场为新药研究“另辟蹊径”

2月24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累计新冠死亡病例已经超过50万例,并且仍在持续攀升。 不过,欣慰的是,经过全球科学家一年多的科学研究,国内外相继有新冠疫苗上市,但相关药物的进展速度却比较缓慢。为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相关专家。“纸上谈兵”的成果 去年

数字式抗折抗压试验机工作原理

试验机主要由支架、液压操纵箱、仪表测力显示 、电气系统组成1、机体部分试验机机体有衡量,立柱、上下抗折装置,缸体 ,机架、底板、测量仪表安装在机架右侧上部, 液压操作部分安装在机架右侧下部,下抗折装置 装在活塞顶部,两侧装有导向板,能保持抗折台 面上下运动位置不变,抗折台面上装有标尺,两 个限两侧装

中国有了可燃冰调查船

  昨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海洋六号”正式入列举行欢迎仪式。梁宇陈惠玲摄   本报讯(记者/卢轶通讯员/陈惠玲)昨日,我国第一艘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在广州正式加入我国海洋地质调查行列。这标志着我国海洋地质调查装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海洋六号”是

德国“科学船”起航展示未来科技

  德国2012年“科学船”活动5月30日在柏林正式启动。这艘载有丰富科技展品的游船将在5个月的行程中途经德国和奥地利的36座城市,为沿途民众展示未来科技。   “科学船”活动由德国教育和科研部发起,自2002年起,每年都会给观众带来不同主题的科技展示。今年的主题为“可持续发展研究”,整个展览围绕

广东首艘海洋辅助钻井船下水

  昨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出船舶业要提高海洋开发装备水平,鼓励现有造船产能向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转移,提升高端产能比重,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对达不到准入条件和一年以上未承接新船订单的船舶企业实施差别化政策。分析指出,对一直低迷渴求支持的船市来说,政策无疑

世界最大深海钻井船在大连开建

  我国首个钻井船总包建造项目、世界最大深海钻井船项目8月22日在中远船务集团公司大连基地开工。这艘名为“大连开拓者”号的深海钻井船开工建造,将填补国内海工装备制造业在钻井船建造领域的技术空白,打破长期以来韩国企业对世界钻井船建造市场的垄断局面。  该船工作水深可以达到3050米,钻探深度

我国大洋钻探船北部母港启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168.shtm5月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大洋钻探船北部码头在鳌山湾畔揭牌。该码头是我国深海探测“国之重器”——大洋钻探船的母港之一。大洋钻探船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面向深海万米钻探的超深

“实验1”号科考船载誉凯旋

  我国第一艘小水线面双体科考船“实验1”号,近日圆满完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首次印度洋综合科学考察任务,胜利返回珠江新洲码头。  据介绍,“实验1”号执行的首次印度洋综合科学考察任务从今年4月12日开始,经48天,航行7900海里,主要调查印度洋及南海西部海区。在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南

2010年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海洋科考船船时开始申请

  为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满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出海科学调查工作的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09年起试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洋科学调查船时费”(以下简称“船时费”)。  船时费拟用于租用海洋科学调查船,为需要出海调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供

院士牵头!省部共建高校,有大动作

4月11日上午,黄河实验室研究基地挂牌仪式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成功举行。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向平,副厅长刘保民,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刁玉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党委书记王清义、副校长刘雪梅出席仪式。仪式由校长刘文锴主持。 陈向平、王

南京地理所“孪生流域”平台构建关键技术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发展迅猛,通过集成多物理量、多尺度的仿真过程,可在虚拟空间中完成地理实体映射,从而反映实体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正逐渐被应用与智慧城市、数字医疗、工业设计等领域,但面向流域综合管理的“数字孪生”技术研究还鲜有相关报道。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段洪涛团队以

压力试验机液压数字式压力试验机的使用说明

DYE-2000混凝土压力试验机 液压数字式压力试验机 混凝土压力机 数显式压力试验机 电动丝杠压力试验机 微机控制恒应力压力试验机一、混凝土压力试验机产品简介:混凝土压力试验机,本液压数字式压力试验机符合国家标准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具有手动加荷及加荷速度

上海光机所在计算成像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8年9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与光电子技术实验室成功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实现数字同轴全息恢复。该项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能够应用于相位检测方面的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同轴全息重建方法。相关成果发表在9月3日的Optics Express 期刊上。  数字全息技术在许多科学领域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