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热议:“奇葩”论文一作大胆回应综述抄袭不算事儿

刚刚过去的10月,法国人Romaric Loffroy陷入了一场麻烦:他在2015年10月发表的一篇综述被指大段抄袭。 这篇名为《前列腺癌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的当前作用》的综述文章发表在《医学与外科定量成像》(QIMS)杂志上。法国第戎大学介入放射学教授Loffroy是这篇综述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出人意料的是,他在事发后坚称,自己并非该文的执笔人,真正的作者另有其人。 不仅如此,他还发表了更多在业内人士看来显得“奇葩”的观点,例如抄袭综述文章“危害较小”,毕竟“又不是什么原创研究”。Romaric Loffroy,图源:法国第戎大学 “只不过是一篇8年前的综述” 学术诚信网站《撤稿观察》披露了Loffroy与举报者的来往信函。 10月16日,Loffroy收到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泌尿外科学教授Henry Woo的来信。在这封指责其抄袭的来信中,Woo要求Loffroy考虑撤稿。他的语调很不客气:“你的论文中实际上有大......阅读全文

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在上海诞生

  一种新的医学磁共振成像技术日前在上海张江科技园诞生。这种高温超导射频线圈技术是目前世界磁共振领域灵敏度最高的电子眼,它造价相对低廉,达到的效果却堪比昂贵的高场磁共振系统,从而使我国医疗机构有望用低成本生产高质量的磁共振设备,进而降低患者的诊疗负担。   磁共振成像检测系统是一种对人体无损伤的疾

什么是核磁共振成像术

核磁共振成像术,是一种揭示人体“超原子结构(质子)”相互作用的“化学图像”的技术。要了解这一技术,就需要知道什么是核磁共振现象。我们知道,任何原子,如果它的原子核结构中,质子或中子的数目是奇数,或两者都是奇数时,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就具有带电和环绕一定方向的自旋轴自旋的特性。这样,原子核周围就存在着一

植物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UV紫外光激发多光谱成像技术

  UV紫外光激发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长波段UV紫外光(320nm-400nm)对植物叶片激发,可以产生具有4个特征性波峰的荧光光谱,4个波峰的波长为蓝光440nm(F440)、绿光520nm(F520)、红光690nm(F690)和远红外740nm(F740),其中F440和F520统称为BGF,

植物根系三维立体成像基于纽迈科技磁共振成像系统

现有的植物根系结构及功能研究方法具有高度破坏性且准确率低,从而相比于地上植物结构,根系的研究特别少,研究人员也经常强调获取根系数据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方法去研究植物根系。质子核磁共振成像是医学诊断的一种新技术,它利用静磁场和射频场来获取生物体内可动水的分布图,具有快速无损、对比度高、分辨率

NatMethods年中专题:定量生物成像

  最新一期(7月)Nature Methods发布了今年年中的一项重要焦点专题:Bioimage Informatics,这一专题中包含一篇社论,一篇人物特写,以及多篇研究进展,其中也包含了来自国内学者的研究新成果。   随着以显微技术为基础的成像技术的发展,所获取生物成像信息数据的规模和复

磁共振波谱成像的检查过程

  组织内的一些化合物和代谢物的含量以及它们的浓度,由于各组织中的原子核质子是以一定的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一定的化学环境下这些化合物或代谢物有一定的化学位移,并在磁共振波谱中的峰值都会有微小变化,它们的峰值和化学浓度的微小变化经磁共振扫描仪采集,使其转化为数值波谱。这些化学信息代表组织或体液中相应代

磁共振波谱成像的检查过程

  组织内的一些化合物和代谢物的含量以及它们的浓度,由于各组织中的原子核质子是以一定的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一定的化学环境下这些化合物或代谢物有一定的化学位移,并在磁共振波谱中的峰值都会有微小变化,它们的峰值和化学浓度的微小变化经磁共振扫描仪采集,使其转化为数值波谱。这些化学信息代表组织或体液中相应代

核磁共振成像可观察基因表达

  基因就如同开关一样,知道哪些基因开启,对于疾病的治疗和监控至关重要。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23日在《自然·通讯》杂志线上版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方法,使用常见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即可观察到体内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   在MRI过程中,体内氢原子(大多包含在水分子和脂肪中)被电磁

磁共振波谱成像的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  (1) 安装人工心脏起博器者及神经刺激器者禁止做检查。  (2) 颅内有银夹及眼球内金属异物者禁止做检查。  (3) 心电监护仪不能进入MRI检查室。曾做过动脉病手术、曾做过心脏手术并带有人工心瓣膜者禁止做检查。  (4) 各种危重病患者:如外伤或意外发生后的昏迷、烦躁不安、心率

纳米级磁共振成像仪“出世”

  美国IBMIBM公司研究中心和斯坦福大学纳米探索中心的科学家们共同开发出一种磁共振成像仪(MRI),其分辨率要比常规MRI高出1亿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的这项研究成果,标志着为在纳米级研究复杂3D结构提供分子生物学和纳米技术工具方面迈出了重大一步。   通过将MRI的分辨率扩展到如此

GE主动召回磁共振成像系统等产品

  通用电气医疗系统贸易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报告,由于该公司代理的磁共振成像系统等产品由于在美国地区安装的Eaton 9130稳压电源的电缆可能没有正确与产品连接,存在被电击的风险,生产商GE Medical Systems,LLC对其生产的磁共振成像系统等产品(注册证编号见附表1)主动召回。召回级

对核磁共振成像的未来展望

  人脑是如何思维的,一直是个谜。而且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要课题。而利用MRI的脑功能成像则有助于我们在活体和整体水平上研究人的思维。其中,关于盲童的手能否代替眼睛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样本。正常人能见到蓝天碧水,然后在大脑里构成图像,形成意境,而从未见过世界的盲童,用手也能摸文字,文字告诉他大千世界,

低场核磁共振成像仪

  低场核磁共振成像仪是一种用于食品科学技术领域的分析仪器,于2018年12月2日启用。  技术指标  NMI20系列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集弛豫分析和磁共振成像于一体,探头内径达40mm,以满足不同大小样品的测试需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研究。NMI20系列核磁共振设备采用稀土永磁体制造,无后续维护

磁共振波谱成像的临床意义

  适应症: 神经系统的病变包括肿瘤、梗塞、出血、变性、先天畸形、感染等几乎成为确诊的手段。特别是脊髓脊椎的病变如脊椎的肿瘤、萎缩、变性、外伤椎间盘病变,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心脏大血管的病变;肺内纵膈的病变。 腹部盆腔脏器的检查;胆道系统、泌尿系统等明显优于CT。 对关节软组织病变;对骨髓、骨的无

磁共振波谱成像的临床意义

  适应症: 神经系统的病变包括肿瘤、梗塞、出血、变性、先天畸形、感染等几乎成为确诊的手段。特别是脊髓脊椎的病变如脊椎的肿瘤、萎缩、变性、外伤椎间盘病变,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心脏大血管的病变;肺内纵膈的病变。 腹部盆腔脏器的检查;胆道系统、泌尿系统等明显优于CT。 对关节软组织病变;对骨髓、骨的无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步入分子层面

  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分别采用新型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观测到人体内的分子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MRI扫描的速度和精度,可在未来用于更快地检测癌症等疾病。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两国科学家使用的MRI技术都通过操控分子的旋转来提高扫描的速度和精度,从而可以在分子层面快速地完成诸如

核磁共振成像主磁体的分类

  主磁体分三类:普通电磁体、永磁体和超导磁体。普通电磁体是利用较强的直流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维持一个主磁体磁场的耗电约为100kW。一般需要通电数小时后,磁场才能达到稳定状态。线圈中流过大电流将产生大量热,要通过热交换器以冷却水散热。永磁材料经外部激励电源一次充磁后,去掉激励电源仍长期保持及磁性

简介核磁共振成像弛豫过程

  用梯度磁场对共振信号作空间编码(定位)的办法得到的图像,实质上是人体组织内质子的密度图。磁共振象素值反映的横向磁化不但与质子数量有关,而且与它们的运动特性,即所谓“弛豫时间”有关。  在自由进动阶段,磁化向量经过一个称为“弛豫”的过程,回到它的原始静止位置。弛豫过程的特性由时间常数T1和T2描述

武汉病毒所实现肿瘤细胞靶向特异性荧光成像和磁共振成像

  肿瘤检测一直是癌症诊疗的重要课题,生物纳米探针为肿瘤检测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方法。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崔宗强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基于铁蛋白笼型纳米结构,构建了肿瘤靶向-磁性-荧光多功能探针,实现了肿瘤细胞靶向特异性的荧光成像和磁共振成像。  人铁蛋白能自组装形成24聚体的蛋白笼

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介绍

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作为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的最高级型号,是目前唯一有能力实现了一台仪器上同时完成叶绿素荧光、UV-MCF多光谱荧光、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以及GFP、YFP、BFP、RFP、CFP、DAPI等荧光蛋白与荧光染料的成像分析功能。同时也可以加装RGB真彩成像

凝胶成像系统的关键参数介绍

1、像素越高是不是成像更清晰,产品就越好? 像素是要针对成像设备来看的, 其实 CCD本身的质量比单纯的像素高低更重要。 对于同级别 CCD来说, 最重要的指标是 CCD的尺寸大小,尺寸越大其本身价值就成几何倍地增长。2. CCD 和 CMOS有什么区别,哪种芯片更好? CCD和 CMOS在制造上的

深圳先进院磁共振全身脂肪定量成像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保罗·C·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中心磁共振团队在磁共振脂肪定量技术上取得新进展。团队提出的新型基于转换区域检测的水脂分离方法使脂肪定量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大幅提高,对肝脏代谢性病变的早期精准定量展现出突出应用潜力,该工作以“Fat-water Separation Ba

通过定量脊髓磁共振成像评估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demyelinating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临床较常见的类型是一种病因不明的T细胞主导免疫疾病——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近年来,由水通道蛋白-4抗体(aquapor

多光子显微镜成像技术:双光子显微镜角膜成像

角膜提供了眼睛的大部分折射能力,由5层组成(图1),从外到内依次是上皮层,鲍曼层、基质、角膜后弹力层(间质膜)、内皮层。 wx_article_20200815180121_819doe.jpg 图1 角膜的组织学结构 上皮层负责阻挡异物落入角膜,厚约50μm,由三

多光子显微镜成像技术:双光子显微镜角膜成像

角膜提供了眼睛的大部分折射能力,由5层组成(图1),从外到内依次是上皮层,鲍曼层、基质、角膜后弹力层(间质膜)、内皮层。图1 角膜的组织学结构上皮层负责阻挡异物落入角膜,厚约50μm,由三种细胞构成,从外到内依次是表层细胞、翼细胞和基底细胞。只有基底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和分化,基底细胞的补充是由从角膜

同步辐射多尺度成像技术定量研究锂离子电池的退化机制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副研究员张凯等人和国内外课题组合作,利用同步辐射多尺度成像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的化学-力学相互作用的衰退机制的定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杂志上。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对

Fluoptics用于外科手术实时指导的成像系统

   Fluoptics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实时指导外科手术的新型成像系统的公司,该公司研发的Fluobeam® 成像系统具备灵活,便携;不需要暗室也可以实现完美成像;实时监测,数据可以以图片,video多种格式输出等特点,兼容适用于CY5以上的所有荧光探针,是外科医生手术实时监测的好帮手。    Fl

微循环成像系统成像是通过什么成像

视微MicroSense成像。1、改善组织灌注,纠正细胞代谢异常,实现以微循环复苏为导向的血流动力学治疗策略,需要监测微循环指标。2、包含微循环的治疗目标会有效减少危重病人死亡率。3、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比例PPV,灌注血管密度PVD,流动性指数MFI,异质性指数HI。

核磁共振新技术:歌唱时也能成像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唱歌或是说话时,需要人的胸部、颈部、下颚、舌头和嘴唇等处上百种肌肉相互协作才能发出声音。利用新发明的一种超高速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美国贝克曼高等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现在能够对这些肌肉的协作进行成像,研究这些协作的进程。  “人能够发出各种声音,能够唱歌,这一点让我感到惊叹”,

核磁共振新技术:歌唱时也能成像

  贝克曼生物医学成像中心的核磁共振仪采集到的人歌唱时的喉部运动图像,采集速度每秒100帧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唱歌或是说话时,需要人的胸部、颈部、下颚、舌头和嘴唇等处上百种肌肉相互协作才能发出声音。利用新发明的一种超高速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美国贝克曼高等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现在能够对这些肌肉的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