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获得者团队PNAS文章被撤回还有多篇被质疑

α-和β-神经素是广泛选择性剪接的突触前细胞粘附分子,被认为组织突触组装。然而,最近的数据显示,在体内海马中,一种神经素亚型Nrxn2的缺失,令人惊讶地增加了兴奋性突触的数量,并增强了它们的突触前释放概率,这表明Nrxn2限制了突触的组装,而不是使突触组装成为可能。2023年3月24日,斯坦福大学Thomas C Südhof(由于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团队在PNAS在线发表题为“Neurexin-2 restricts synapse numbers and restrains the presynaptic release probability by an alternative splicing-dependent mechanis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Nrxn2剪接变异体的一个子集限制了突触数量并限制了它们在培养神经元中的释放概率。但是,在2024年3月5日,该文章被撤回......阅读全文

陈嘉庚科学奖:力挺原始创新的“中国诺奖”

   2014年6月11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留下了这样一张合影。  照片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以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和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正在为获得“201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及“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的科学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  王恩哥、林国强、徐国良、吴国雄

科学家争议诺奖设置缺陷:为何没有数学奖

  北京时间10月7日消息,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100多年前创建了诺贝尔奖,时间是1895年。当时设立的奖项分别是:物理学,化学,生理学与医学,以及和平奖。   今天,在118年后,这些奖项的设置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变动,除了在1968年的时候增加了一项“诺贝

-医药界诺奖揭晓:丙肝明星药Sovaldi获最佳药品奖

  盖伦奖(Prix Galien Award)被公认为制药和生物医疗行业的最高荣誉,旨在褒奖医疗、科学在研究与创新领域所取得的卓越贡献,被誉为“医药界的诺贝尔奖”。美国盖伦奖 (Prix Galien USA Award)自2007年开始在美国评选,包括三个奖项:最佳药品,最佳生物制品和

-医药界诺奖揭晓:丙肝明星药Sovaldi获最佳药品奖

  盖伦奖(Prix Galien Award)被公认为制药和生物医疗行业的最高荣誉,旨在褒奖医疗、科学在研究与创新领域所取得的卓越贡献,被誉为“医药界的诺贝尔奖”。美国盖伦奖(Prix Galien USA Award)自2007年开始在美国评选,包括三个奖项:最佳药品,最佳生物制品和最

诺奖大师称中国未来挑战来自污染

“发展中国家有15亿人还没有用上电,25亿多人靠直接燃烧植物秸秆取得能源,中国的绿色能源路线让发展中国家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非洲科学院院长、世界科学院首任执行主任穆罕默德·哈桑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如是说。   今天,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十余位国内外顶级科

华裔青年Cell追随诺奖脚步-解析GPCR

  来自Salk生物研究所,Scripps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enetically Encoded Chemical Probes in Cells Reveal the Binding Path of Urocortin-I to CRF Class B GPCR”的文章,破

2015值得期待:超越诺奖的新技术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里,美国科学家Eric Betzig、William Moerner 和德国科学家Stefan Hell,因为对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所做出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一技术的意义在于突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这些科学家们从不同途径“突破”了这一极限

诺奖委员会辞退秘书长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先生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代表诺奖委员会通知屠呦呦先生获奖消息并邀请她参加颁奖仪式的,正是该委员会秘书长兰达尔教授(UrbanLendahl)。兰达尔教授一直是50诺奖委员会成员之一,刚担任秘书长一年。昨日因疑似牵连一件科学诚信问题,被迫辞掉秘书长职务。表面上似

循规蹈矩无诺奖-中国亟待培养“叛逆人才”

   近期,随着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等奖项的陆续揭晓,国人又开始了对各位获奖者科研经历的大讨论。其中一个热点话题是我国该如何培养诺奖人才。  2005年因“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化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在谈到中国学者的学术创新时认为,中国学者目前的学术成

-“遴选百人冲击诺奖”引争议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又称“万人计划”)第一批入选名单近日正式发布。据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该计划将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包括100名“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   昨天(10月30日),这一说法引发网友质疑:诺贝尔奖是可以冲击出来的

亚盛医药领先布局2016诺奖成果

  细胞自噬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自噬是存在于真核生物钟一种高度保守的代谢过程,是指从粗面内质网的无核糖体附着区脱落的双层膜包裹部分胞质和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蛋白等成分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以实现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的一个分解代谢过程

鲍哲南:目标当然是诺奖

  物理学家组织网2014年1月9日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学华裔女科学家鲍哲南和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机械和材料工程学助理教授黄劲松领导的研究团队,制造出了目前世界上运行最快的有机薄膜晶体管,证明了该技术在制造高清显示设备以及透明电子设备上的巨大潜力,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8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

追随诺奖脚步,Science解析重要离子泵

  钠钾泵的故事与丹麦有着密不可分的缘分。在1997年,丹麦科学家Jens Chr. Skou因发现钠钾泵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多年来钠钾泵一直是奥胡斯大学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2007年,奥胡斯大学的几个研究小组共同协作,描绘了钠钾泵钾离子结合状态的结构。现在,丹麦的研究人员又描述出了它的另一种

已逝诺奖得主钱永健PNAS新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美国当地时间2016年8月24日,华裔诺贝尔化学家得主钱永健(Roger Y. Tsien)去世,享年64岁,他曾帮助科学家看到了以前从未想象过的东西。相关阅读:Nature新闻:钱永健——他照亮了生命科学;华裔诺奖得主钱永健去世 GFP点亮生命科学。  钱永健是美国著名生物化学家,

祝贺!就在刚刚何川获得了诺奖风向标Wolf奖

就在刚刚,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获得了Wolf化学奖,以表彰何川在“发现可逆RNA甲基化及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何川(图源自Wolf官网)何川,美籍华人化学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John T. Wilson杰出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化

生物医学领域“诺奖风向标”2018拉斯克奖揭晓

  2018年9月11日,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生物医学奖“2018拉斯克奖”在美国揭晓。此次拉斯克奖授予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Michael Grunstein教授、洛克菲勒大学C. David Allis、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John B.Glen博士和耶鲁大学Joan

诺奖得主拉马克里希南:中国不应问为何没有诺奖

  “科学不是奥运会,诺贝尔奖不像奥运奖牌。”日前,在京参加第17届国际生物物理学大会(IUPAB)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Venkatraman Ramarkrishnan)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  他与另一位前来参会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T

Science:诺奖之后,大脑导航系统再获突破

  对于一个没有方向感的“路痴”来说,找不到路、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都是家常便饭。Dartmouth学院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路痴”背后的神经机制,文章发表在二月五日的Science杂志上。  这项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人类的导航能力,可能有助于治疗外伤或中风引起的大脑损伤,以及阿尔茨海默症那样的

小公司的硕士也能得诺奖?

  编者按:  现如今,LED电灯和显示屏已经无处不在,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技术被誉为爱迪生之后的人类首次照明革命。背后的关键人物中村修二曾只有硕士学位,在日本一家小型化工企业刻苦钻研数十年,终将这项技术实用化。他由于独立发明以InGaN(氮化铟镓)晶体制作蓝色发光元件的双流式MOCVD方法,而

这些年各界“诺奖”上的中国身影

   13日,一则“中国水电拿下工程界‘诺贝尔奖’”的新闻刷爆网络。作为我国第二、世界第三大已建水电站工程——溪洛渡水电站,其因规模大、难度高,成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水电工程之一。它不仅代表了全球大坝智能化建设的最高水准,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水电建设强劲的创新实力。因此,溪洛渡水电站毫无争议的获得素有

对标诺奖,2022未来科学大奖即将揭晓!

  2022年8月21日(星期日)上午10:00,由科学家、企业家共同发起的民间公益组织颁发的世界级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将正式揭晓2022年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名单。历届获奖人  2016年至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20余位获奖者,获得了科学和社会领域的广泛认可。他们

化学诺奖解读:锂离子电池,“足够好”!

   从工作到生活,从阅读到游戏,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的运转,都依赖于锂电池。这项发明如同一道光,照亮了人类生活“说走就走”的旅程。  北京时间10月9日下午,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教授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

盘点与诺奖失之交臂的科学突破

  2013年度诺贝尔奖的各个奖项从10月7日开始陆续揭晓。诺贝尔奖遵循的原则是,除了公布最终获奖者的名字外,获得提名的候选人均不对外公开,并设置了50年的保密期。因此,今年到底有哪些人凭借哪些成就入围,我们无从知晓,但这并不妨碍外界对一些夺奖“热门”津津乐道。   在首个奖项公布之前,物理学家组

两篇Nature填补诺奖研究的空白

  最近,研究人员揭开了关于“生物体中的细胞如何处理刺激”的新细节。这项研究部分是由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主要集中在所谓的G-蛋白,该蛋白有助于将细胞外部的刺激,传达到细胞内部。使用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Paul Scherrer Institute,PSI)开发的一种技术,这项研究的作者发现了“G

人民日报:诺奖的三大“提醒”

   ■科学研究不必一味追求高深莫测、玄之又玄的领域  ■“小人物”也能拿诺奖,真正有价值的创造只能出自对科学探索的坚守,而不是在乎论文和各种量化指标  ■跨界或者交叉已经是现代科学突破的应有之义,在基础理论难有重大创新的今天,“制造”工具和借助工具发现自然奥秘一样重要  2014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

“与诺奖同行”成为清华学生的“小目标”

  “巅峰对话”第二十期开幕式上,杨振宁、Aaron Ciechanover、施一公与学生们探讨“科学中的挑战精神与创新思维”。  活动开始前,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在学生的镜头前说了这样一句话:“很开心能参加你们年轻人所组织的这个活动,我想这样的活动对于你们也许会有些用处。”  在清华

-免疫疗法明星药共同斩获“医药界诺奖”

  随着本周的到来,“诺奖月”的热潮也渐渐退去;此前,预测中的热门领域癌症免疫疗法最终未能摘得诺奖。然而,上周公布的2015美国盖伦奖(Prix Galien USA Award)中,BMS与默沙东的PD-1抑制剂Opdivo和Keytruda共同荣获了“最佳生物制品”奖。  盖伦奖由法国药物学家R

诺奖加持,量子点显示有“钱”景吗

10月12日,美国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器开发商Mojo Vision宣布,公司正式完成4350万美元、折合约3.18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Mojo Vision开发了高性能量子点(HPQD)技术,希望基于此设计世界上最小、最高效的RGB(红绿蓝)像素。该技术可显著提升增强现实(A

诺奖获得者,受聘中医药大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116.shtm 学校举办诺奖获得者Erwin Neher教授报告会暨第三届青年科学家论坛开幕式 11月9日上午,学校在长清校区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办诺

化学诺奖解读:锂离子电池,“足够好”!

   从工作到生活,从阅读到游戏,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的运转,都依赖于锂电池。这项发明如同一道光,照亮了人类生活“说走就走”的旅程。  北京时间10月9日下午,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教授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